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麦粒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麦粒灸疗法;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两组治疗7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疼痛症状积分、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确切,且有效减少了胃脘痛的复发率,极大减少了患者症状复发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临床辨证属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两组均以28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穴位贴敷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金氏隔药饼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金氏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氏隔药饼灸是一种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三伏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30例(热敏灸联合三伏贴),对照组30例(三伏贴),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敏灸联合三伏贴能提高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烫熨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中药烫熨联合中药外敷。两组疗程均为半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症状改善百分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75.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烫熨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辨证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艾灸及辨证食疗,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实验组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艾灸结合辨证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明显,临床应用安全,操作方法简单,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加莉  王小萌  李婷  鱼涛 《陕西中医》2021,(10):1466-1469
目的:探讨三伏天应用火龙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三伏天时期选取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常规治疗,同时予黄芪建中汤加减,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三伏天火龙灸治疗,在施术部位(督脉及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上铺两层衬布,将1500 g姜末置于衬布上,垒砌成厚约 2~3 cm姜坯,将艾绒在姜坯上铺成厚约0.2 cm艾坯,用止血钳持点燃酒精棉球由上至下将艾坯点燃。按照此法,灸3~4壮,治疗时间2 h,每伏1次,连续治疗 3次。两组患者均依据胃脘痛中医干预方案指导患者作息规律、少食多餐; 注意保暖,防御寒邪。比较两组治疗干预前后临床疗效、治疗结束3 d后胃脘疼痛评分以及治疗干预6个月后随访的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胃脘痛疼痛评分、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天应用火龙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临床疗效明显,能够缓解胃脘痛程度,并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辨证属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天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天炙贴敷治疗,对照组以西药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天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隔附子饼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隔附子饼灸与中医特色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附子饼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减轻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且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隔盐压灸中脘穴、至阳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中医艾灸方法。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分别采用隔盐压灸中脘穴、至阳穴方法(治疗组)及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统计中医症状积分情况,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隔盐压灸中脘穴、至阳穴方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疗效高于药物对照组(P<0.05)。结论:隔盐压灸中脘穴、至阳穴可以改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症状,达到治疗胃脘痛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艾灸的方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4例。治疗组给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理中丸加减或小建中汤加减辨证施治。2个疗程后观察胃脘痛治疗前后缓解程度、中医症状积分、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1%(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疼痛缓解程度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有效;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取得较好疗效。结论:用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建中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6%,对照组有效率为51.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六君子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0.0%和66.7%,对照组相应为70.0%和4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王魁  刘敏娟  郑苏 《天津中医药》2014,31(11):660-663
[目的]观察隔药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隔药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配合牵引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51.1%,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18.3%,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患者中疗程与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1个疗程和2个疗程内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隔药灸配合梅花针叩刺能明显的缩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隔附子灸合温针灸配合恰当护理方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该病患者按2∶1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用隔附子灸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温针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附子灸合温针灸治疗胃脘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辨证属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药竹罐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予药竹罐疗法治疗,对照组56例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甲硝唑等西药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主要症状(胃脘痛、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饥不欲食)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竹罐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突出,无副作用,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吴大斌 《中医药导报》2011,17(10):62-63
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该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给予药穴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主要症状(胃脘痛、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饥不欲食)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为88.4%,高于对照组的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突出,无毒副作用,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6,(4):454-455
目的:研究荆芥防风散配合电针、隔药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荆芥防风散配合电针、隔药灸治疗,两组均治疗3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治疗组痊愈率6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个疗程、2个疗程痊愈所占比例分别为40.4%、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8%、5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隔药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