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的临床诊治及误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4年1月—201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收治的AAD 1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女比5.46∶1,年龄20~91(51.22±14.44)岁,平均病程4 h,均经全主动脉螺旋CT动脉造影(CTA)检查确诊。DeBakey分型Ⅰ型87例(51.79%),Ⅱ型20例(11.90%),Ⅲ型61例(36.31%)。以胸(背)痛为首发症状最常见,共128例(76.19%)。门急诊首诊误诊率36.31%(61/168),误诊时间1~24(10.5±7.4)h,误诊最多的疾病是急性心肌梗死,其次是慢性肾脏病。50例住院1 d,86例住院≤4 d。院内病死率首诊收住非心血管内科患者高于首诊收住心血管内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e Bakey Ⅰ型和Ⅱ型107例住院期间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De Bakey Ⅰ型死亡18例,De Bakey Ⅱ型死亡1例;De Bakey Ⅲ型61例中18例行腔内隔绝术治疗,其中院内死亡1例;43例行保守治疗,其中院内死亡3例。De Bakey Ⅲ型AAD患者腔内隔绝术治疗与保守治疗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AAD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且临床首诊误诊情况严重。De Bakey Ⅲ型AAD患者在院内病死率方面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并不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定42例AAD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观察住院期间其病死率,对AAD患者近期预后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13例(死亡组),病死率为30.95%.死亡组白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存活组,分别为(13.73±6.91)×109/L和(9.43±4.97)×109/L(P<0.05);死亡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分别为(118.54±22.38)g/L和(131.72±18.17)g/L(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15±1.15)g/L和(3.48±1.24)g/L(P0.05).白细胞总数升高组(≥10.0×109/L)病死率显著高于白细胞总数正常组(<10.0×109/L),分别为41.18%和24.00%(P<0.05).血红蛋白水平减低组(≤110 g/L)病死率显著高于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组(110 g/L),分别为50.00%和27.78%(P<0.05).结论 白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有助于判断AAD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韩月  彭辉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2954-2956
目的 探讨血常规、凝血常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医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符合研究要求的AAD住院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30 d内存活状况将其分为存活组(70例)和死亡组(23例),比较两组血常规及凝血常规相关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常规指标对AAD患者医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D患者医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D-二聚体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LR预测AAD患者医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灵敏度为91.30%,特异度为7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升高是AAD患者医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PLR可作为AAD患者医院内死亡的潜在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D-二聚体(D-D)、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AAD患者(出院时好转患者91例,死亡52例)凝血功能、心功能、炎性指标,判断D-D、NT-proBNP、cTnT和PCT在AAD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死亡组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cTnT、NT-proBNP、PCT高于生存组(P0.05)。D-D+PCT、D-D+NT-proBNP、D-D+cTnT、NT-proBNP+cTnT、NTproBNP+cTnT+D-D及NT-proBNP+cTnT+D-D+PCT并联法联合检测(1项为阳性即判定为阳性)对AAD预后判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8.1%、96.2%、78.8%、98.1%及100%;序贯法联合检测(各项均阳性判定为阳性,1项阴性即判为阴性)对AAD预后判断的的特异性为70.3%、44.1%、92.3%、94.5%、94.5%及97.8%。结论联合检测D-D、cTnT、NT-proBNP、PCT有助于判断AAD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肾衰竭(ARF)是指肾脏功能突然丧失,引起含氮废物的潴留,电解质和细胞外液容量失去平衡的一组综合征,根据其病因可以分为肾前性、肾实质性和肾后梗阻性。有研究报道,普通住院患者中ARF发病率约为5%,内科疾病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KI)病死率高达23%,急诊重症病房AKI的发病率达30%~([1]),而由多脏器功能不全所致者病死率则高达60%~([2])。目前,各国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研发新的治疗药物,并获得明显疗效,如利尿钠肽(ANP)、多巴胺激动剂和腺苷激动  相似文献   

6.
<正>羊水栓塞(AFE)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有形成分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过程中引起肺栓塞而导致出血、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分娩并发症。其发病迅速,病情危重凶险,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在足月妊娠分娩者,产妇病死率大于80%以上[1],其中有50%的患者在发病1 h内死亡,故它被称为产妇可怕的凶险的致命杀  相似文献   

7.
正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急性主动脉疾病。临床根据Stanford分型分为A型和B型,基中A型因累及升主动脉,病情凶险、预后极差,未进行手术治疗的A型AAD患者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2%,2周死亡率高达80%[1-2]。因此,快速诊断并及时治疗极为关键。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方  相似文献   

8.
盛成胜  何彦丰  陈颢 《临床医学》2005,25(10):12-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时机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手术治疗,其中39例在24h内施行急诊手术,治愈31例,治愈率79.5%;死亡8例,病死率20.5%;并发症8例次,发生率25.8%。24h后手术13例,治愈8例,治愈率61.5%;死亡5例,病死率38.5%;并发症6例次,发生率46.2%,其中休克纠正与否、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别为15.0%与42.9%。行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ST)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5例,无并发症和死亡。结论严格控制感染和预防并纠正休克,准确掌握手术时机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急症床旁直插法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老年重症胆管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贾炳学 《浙江临床医学》2018,(12):1925-1927
目的 观察D-二聚体(D-D)与急性主动脉夹层(AAD)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237例AAD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内、外科治疗,于入院当日或次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D-D水平,并统计患者一般资料、病理学资料.观察住院期间生存情况,分析D-D与AAD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37例患者住院期间存活127例(53.59%),死亡45例(18.99%),肾功能不全21例(8.86%),心包积液16例(6.7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3例(9.70%),其它不良事件5例(2.11%).预后良好组Stanford A型所占比例及D-D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其它基线资料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处理,结果显示,D-D对AAD患者不良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41,预测不良预后的最佳截断值为4.845mg/L,此时敏感度0.973,特异度0.772.结论 D-D水平对AAD不良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病死率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991~1996年的1056例危重病患者,利用队列研究方法对医院获得性急性肾衰患者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056例危重病患者中,143例发生急性肾衰,病死率64.34%。患者平均APACHEⅡ评分(24.20±8.53)分,而Liano急性肾衰预后评分(ATNISS)为(72.46±25.58)%。单纯急性肾衰的住院病死率为0,而急性肾衰合并肾外器官衰竭数目越多,患者的病死率越高。合并1个肾外器官衰竭者病死率25.00%,2个肾外器官衰竭者为47.62%,3个肾外器官衰竭者为81.58%,而发生4个肾外器官功能衰竭者病死率达90.20%。22个因素参与急性肾衰死亡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免疫功能低下、APACHEⅡ评分(>20分)、非手术、全身性炎症反应的程度、严重全身性感染、感染性休克、器官衰竭数目、机械通气、昏迷、低血压、黄疸及少尿等因素均与急性肾衰死亡关系显著(P均<0.05)。急性肾衰患者的最常见的直接病死原因是顽固性感染性休克(46.74%)。结论充分认识急性肾衰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积极控制机体炎症反应,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可能是降低急性肾衰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包括D二聚体水平在内的各项临床常用指标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05-01~2007-10就诊的116例AAD患者(男91例,女25例),同期因胸痛就诊的其他患者(132例,男97例,女35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包括D二聚体水平在内的各项临床常用指标的差异,对临床常用实验室指标应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AAD患者各项临床常用指标与AAD不同分型及主动脉夹层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在怀疑AAD的急性胸痛患者中,D二聚体(P=0.001)、白细胞计数(P=0 041)、TnI(P=0.017)、C反应蛋白(P=0.048)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纳入.仅D二聚体在不同AAD分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2.525,P=0.001).2周内死亡AAD患者D二聚体(P=0.020)、临床分型(P=0.03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纳入,死亡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Z=-6 246,P=0.001).结论 D二聚体是AAD患者的早期生物标志,可能是AAD患者不良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早期辅助诊断的意义及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间60例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经直接的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确诊的AAD患者作为AAD组,相同时间区间住院的48例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抽取血液检测D-二聚体浓度,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D-二聚体浓度在AAD组患者明显高于ACS组(P0.05);在AAD确诊病例中,死亡病例D-二聚体水平远远高于存活病例(P0.05)。结论 D-二聚体作为AAD的早期检验学指标,其检测结果为阴性对于排除AAD的诊断有很大帮助,D-二聚体浓度的高低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及病变的范围估算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关系,探讨HMGB1作为AAD生物学标志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01-2013-05在我院确诊为AAD的患者46例和正常对照患者37例,常规测量血压、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水平。对于进行主动脉置换术或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以及死亡的患者,检测出院前或死亡前的血清HMGB1水平。结果:AAD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年龄、血压、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糖、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D组患者的hsCRP和血清HMGB1水平明显升高(P〈0.05);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或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后,HMGB1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死亡的AAD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与入院时的水平相比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HMGB1可能参与了AAD的发生发展,在AAD的血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羊水栓塞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有研究报道,1995年美国羊水栓塞发病率为(1∶8 000)~(1∶80 000),病死率高达80%以上,羊水栓塞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人数约占孕产妇死亡总人数的10%,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羊水栓塞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临床症状大多发病突然,严重者可在数分钟内迅速死亡。2010年10月,我们收治了1例羊水栓塞患者,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4):541-542,544
目的分析近10年垫江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早期新生儿死亡临床资料,探索危重新生儿的早期死因和相关应对措施。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死亡的新生儿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早期新生儿死亡病例的临床情况和主要死因。结果近10年垫江县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共收治17 013例新生儿,死亡502例,其中398例(79.28%)新生儿在出生后1周内死亡,病死率为2.34%,并且病死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后5年的早期新生儿病死率(2.14%)明显低于前5年(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1~3、4~7d内分别死亡113例(28.39%)、195例(48.99%)、90例(22.61%),出生后1d内死亡的新生儿疾病危重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年间早期新生儿的主要死因是早产低体质量、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先天畸形。结论该院近10年来重症监护室内早期新生儿的病死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早产儿的病死率较高,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出生后3d内,主要死因是早产低体质量、重度窒息、NRDS和先天畸形。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是急性胰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国内占急性胰腺炎年发病人数的15%~50%,病死率达20%~35%~([1])。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死率较高,为36%~50%,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更高~([2])。近十年来,众多研究已对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行早期(发病后48 h~72 h内)检查  相似文献   

17.
回顾分析 118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中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60例与药物治疗 5 8例住院期死亡和起病 1年内死亡、再次AMI和死亡或 /再次AMI的发生率。结果行延迟PCI术的患者与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 ,其住院期病死率 (5 .0 %vs 13 .8% ,P <0 .0 1)、起病 1年内病死率 (3 .3 %vs 8.6% ,P <0 .0 1)、再次AMI(3 .3 %vs 6.9% ,P<0 .0 1) )及死亡或 /和再次AMI(5 .0 %vs 10 .3 % ,P <0 .0 1)的发生率均降低。延迟PCI术能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孙贵凤 《全科护理》2013,11(6):570-571
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美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其并发症,每10万人有70例并发肺栓塞,其中仅25%~50%的病人出现症状确诊,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其中11%在发病1h内死亡[1-3]。由于肺栓塞发病突然、病死率高,又不易确诊,所以护士应该熟悉各种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的重要意义。未经治疗的肺血栓栓塞症(PTE)病死率25%~30%;及时治疗后,死亡率可降到2%~8%。所以医护人员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及时诊断,可降低病死率。我科成功救治1例肺部感染合并肺栓塞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主动脉夹层是妊娠期罕见的并发症,该病病情凶险且威胁母儿生命,约22%~53%的孕妇因发生心血管事件而导致死亡~([1-2])。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孕妇病死率风险以每小时1%~3%的速度递增,24 h内病死率约25%,1周内病死率约70%,2周内病死率约80%~([3-4])。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于2015年7月28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快速简单急诊预判急性主动脉夹层(AAD)诊断的临床指标,指导急诊医师快速正确选择相关检查,以尽快明确诊断。方法:观察2013-01-2016-12以突发疼痛(胸部疼痛、背部疼痛、突发疼痛、转移性疼痛)为主诉的急诊患者902例。根据疼痛强度评分量表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依据临床高危特征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各组AAD诊断率。结果:急诊突发疼痛902例患者中以中、重度疼痛患者居多,共计793例;轻度疼痛组AAD诊断率仅为0.61%,明显低于中、重度疼痛(7.32%、7.58%)组(P<0.05);中、重度组间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高危特征低危组AAD诊断率也仅为1.41%;中危、高危2组分别为16.78%和55.56%;随着临床高危特征危险度越高,AAD诊断率越高(均P<0.05)。结论:突发疼痛的严重程度不能全面预判AAD诊断,仅在轻度疼痛中具有阴性预判作用。而临床高危特征评分是目前预判AAD诊断的良好指标,对低危组具有阴性价值,对中危、高危组具有较高的预判AAD诊断价值,尤其是对高危组具更高的预判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