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荷兰十五"马铃薯块茎为试材,分别采用质量浓度为0、0.1、0.3、0.5 g/kg的氯苯胺灵溶液进行喷施处理后,以喷涂0 g/kg氯苯胺灵为对照,置于0、8℃下贮藏,定期测定马铃薯呼吸强度、腐烂率、发芽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和Vc含量等品质指标,以研究贮藏温度和氯苯胺灵浓度对马铃薯发芽、腐烂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条件下,CIPC用量为0.3 g/kg时,贮藏结束后对马铃薯的呼吸作用抑制效果最显著,降低了66.1%,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发芽率降低6.7%,营养成分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31.0%,还原糖含量降低18.8%,Vc含量比对照高15.5%,良好地保持了马铃薯的贮藏品质,减少了营养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乙醇熏蒸对马铃薯绿变和α-茄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乙醇熏蒸处理对马铃薯绿变和α-茄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马铃薯表皮绿变程度和α-茄碱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浓度乙醇熏蒸处理可有效控制马铃薯绿变并对α-茄碱具有降解作用,贮藏到12 d,马铃薯表皮叶绿素含量与α-茄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其中1 000μL/L乙醇熏蒸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贮藏期间α-萘乙酸甲酯(MENA)对马铃薯品质营养功能的影响及其残留动态变化,以"山东潍坊菜用马铃薯"为试材,分别用质量浓度40、80 mg/kg的MENA溶液进行喷洒处理,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置于4 ℃条件下贮藏,定期(30 d)检测马铃薯的腐烂率、发芽率、干物质、淀粉、VC、还原糖、蛋白质、绿原酸含量及MENA残留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ENA能减低贮藏期马铃薯的腐烂率和发芽率,有利于马铃薯外观形态的保持;MENA能延缓马铃薯贮藏期间VC含量的降低(p<0.05)且使蛋白质含量升高(p<0.05),能使还原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并提升绿原酸水平(p<0.05);贮藏期间MENA残留未检出,提示MENA作为抑芽剂使用其残留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中α-茄碱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发芽天数、芽周围不同取样深度马铃薯中α-茄碱含量变化规律。样品经5%乙酸水振荡提取,4℃低温离心取上清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扫描模式,分别测定马铃薯皮和肉中α-茄碱含量。结果表明,在0、4、6、8、10 d获取的马铃薯皮和肉样品,α-茄碱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且马铃薯皮中α-茄碱含量远高于肉。对于发芽的马铃薯,距离皮越远的肉中α-茄碱含量越低。所有马铃薯样品肉中含量均低于200 mg/kg,都在安全范围内,削掉芽和皮后食用,理论上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窖藏马铃薯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绥化市品种为黄麻子的马铃薯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研究窖藏马铃薯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发芽率。结果表明:1.0μL/L 1-MCP处理,能有效减缓块茎淀粉的降解、抑制VC和总酚含量的下降及还原糖的上升,能显著降低块茎的呼吸速率,抑制与块茎衰老相关的PPO和POD活性的快速升高。在此处理方式下,贮藏到180d,块茎并未发芽,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去皮大蒜米为试材,采用5%大豆分离蛋白对其进行涂膜处理,于常温下贮藏,通过测定发芽率、呼吸强度、大蒜素、总糖、还原糖、Vc含量和质构,以探究大豆分离蛋白对蒜米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5%大豆分离蛋白涂膜处理,可将蒜米常温下的贮藏寿命延长至21d,最佳食用品质为14 d;大豆分离蛋白涂膜处理可延缓蒜米的发芽时间,降低发芽率,抑制蒜米呼吸作用,有效保持大蒜素含量,且能有效抑制蒜米总糖、还原糖及Vc含量的降低,抑制蒜米硬度的降低和弹性的下降,涂膜蒜米的咀嚼性明显优于对照,由此表明5%大豆分离蛋白涂膜处理可有效保持蒜米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克新6号马铃薯为试材,将愈伤后的马铃薯放入自制的气调箱,设定不同的CO2浓度,研究贮藏在9~11℃,湿度85%~95%条件下不同浓度CO2对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CO2浓度(1.00%)能有效减缓块茎淀粉的降解,抑制总酚含量的下降,保持贮藏期间较低的还原糖水平和较高的POD活性,抑制PPO酶活性。CO2浓度过高(1.5%CO2、2.0%),不利于块茎淀粉积累,使还原糖含量的增加,总酚含量降低,POD活性升高,在贮藏120d时部分块茎开始发芽。由此表明,CO2浓度为1%可延长块茎的休眠,利于马铃薯的贮藏,通过控制CO2浓度可以延长马铃薯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8.
对新疆马铃薯种薯进行了贮藏研究,确定了最佳贮藏条件,并对贮藏过程中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和Vc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贮藏条件是低温3~5 ℃ 套袋处理,在此条件下贮藏的马铃薯失重率、腐烂率和发芽率均最低.贮藏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始终遵循着淀粉-还原糖-淀粉的可逆动态平衡;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马铃薯Vc含量逐渐降低;蛋白质、干物质含量变化不明显;淀粉含量呈先下降,到了末期有所回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蓝莓的绿色保鲜技术,分别采用1.0,2.0,4.0kJ/m~2 UV-C处理南高从蓝莓,并于(4±0.5)℃下贮藏,期间每7d测定果实品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UV-C处理在提升蓝莓贮藏品质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其中2.0kJ/m~2处理对蓝莓贮藏保鲜效果最好,能有效抑制采后蓝莓的失重和腐烂,贮藏至35d时相比对照组失重率减少11.4%,腐烂率减少14.8%,推迟发病7~14d,硬度提高16.74%,总黄酮含量提高7.65%,总酚含量提高9.93%;PAL、CAT、PPO酶活分别为对照的1.08,1.45,1.28倍。说明适宜剂量UV-C处理可抑制采后蓝莓果实的腐烂,提高蓝莓品质及防御性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10个马铃薯品种在6个月的贮藏期间淀粉和还原糖的变化规律及回温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窖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和窖温的变化,马铃薯中的淀粉含量表现为升→降→升→降,还原糖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在贮藏温度最低的1、2月份,淀粉含量降低到最低点,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点,而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和薯块呼吸作用的增强,3~ 4月份淀粉含量先升后略有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降低;经过回温处理14d,88.3%的处理淀粉含量升高,95.0%的处理还原糖含量减低,部分消除了"低温糖化"现象的影响.但马铃薯贮藏期间及回温处理后的淀粉含量与还原糖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以鲜切马铃薯为原料,探索不同浓度的生姜提取液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0.05%、0.10%、0.50%和1.00%的生姜提取液浸泡鲜切马铃薯,以蒸馏水为对照,在4℃下贮藏5 d,通过测定失重率、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来综合评价生姜提取液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0.50%生姜提取液对鲜切马铃薯的贮藏品质维持最好。0.50%生姜提取液处理能显著降低鲜切马铃薯的失重率和褐变度,减缓还原糖的上升速率,减少了可溶性固形物的损耗,有效抑制了PPO活性,较好地保持了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延缓了鲜切马铃薯的褐变。因此,生姜提取液可以作为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保鲜剂。  相似文献   

12.
浸泡工艺对糙米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籼稻为原料,研究了其糙米的浸泡工艺对其发芽率的影响。浸泡工艺因素选取用水量、浸泡温度、浸泡时间以及浸泡液添加剂。结果表明,浸泡时用水量为糙米质量的8倍以上适宜糙米发芽,吸水率在24%~29%;适宜发芽的浸泡温度和时间组合分别为35℃浸泡6h,30℃浸泡8h;浸泡温度与时间组合在30℃浸泡8~10h,此时发芽率最高;在浸泡液中添加赤霉素或Ca2+,当浸泡液中赤霉素浓度为0.1mmol/L时,糙米发芽率最高;当浸泡液中Ca2+浓度为1.0mmol/L时,糙米发芽率最高。同时还测定了糙米和发芽糙米中主要物质还原糖、总糖、蛋白质、γ-氨基丁酸含量,并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中短波紫外线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蓝光联合处理鲜切杏鲍菇,探究光处理对鲜切杏鲍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处理可有效保持鲜切杏鲍菇的色泽,延缓总酚、类黄酮及VC含量下降,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鲜切杏鲍菇经LED蓝光结合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B,UV-B)和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后,VD2的含量可达0.77 μg/100 g mw,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贮藏第2天较初始提高了20.85%,在贮藏第10天时还原糖含量是对照组的2.06 倍;LED蓝光结合UV-C/B处理增强了活性氧代谢、次生代谢相关酶的活力,抑制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产生;鲜切杏鲍菇微观结构表明LED蓝光和UV-C/B光波处理均可抑制细胞壁、线粒体的降解。综上所述,LED蓝光结合UV-C/B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鲜切杏鲍菇的贮藏品质和营养价值,有效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低氧高二氧化碳贮藏环境对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5%(体积分数,下同)O_2+2%CO_2、5%O_2+4%CO_2、5%O_2+6%CO_2、5%O_2+8%CO_2及5%O_2+10%CO_2的气体环境对马铃薯在4℃和10℃贮藏120 d期间主要营养品质、外观品质及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O_2+2%CO_2的贮藏环境可延缓贮藏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上升,并且保持良好的薯皮色度及抑制膜脂过氧化反应,保护膜系统的相对完整性,延缓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升高,从而延缓马铃薯块茎的衰老;而5%O_2+10%CO_2的贮藏环境反而会引起还原糖的大量积累,但可明显抑制块茎的发芽。本研究结果可为加工型马铃薯的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同时测定马铃薯中α-茄碱和α-卡茄碱的方法,并对不同样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ELSD漂移管温度98℃,雾化管温度30℃,载气压力6.90kPa时,以0.1%三氟乙酸水—乙腈为流动相,经梯度洗脱程度,α-茄碱和α-卡茄碱可获得良好分离,色谱峰柱效高。样品用质量100倍的1%甲酸甲醇为提取溶剂在70℃下提取90min,提取液直接注入色谱仪进行检测。α-茄碱标准品在0.196~9.800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4%,并以该标准曲线同时计算样品中的α-茄碱和α-卡茄碱的含量。马铃薯植物的不同部位均含有生物碱,α-茄碱的含量为0.13~1.59mg/g,α-卡茄碱的含量为0.39~8.28 mg/g;两种生物碱总量为0.52~9.37mg/g,同一部位中α-卡茄碱的含量为α-茄碱的1.2~7.6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采后UV-C辐照对软枣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果实采摘后立即用不同剂量(1.05、2.1和4.2 k J/m~2)的UV-C辐照处理,随后跟踪测定其在室温贮藏和冷藏期间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UV-C处理能够提高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果实硬度下降,并显著促进了果实总酚、总黄酮及总花色苷的合成与积累,有效提高果实贮藏期间的抗氧化活性。室温贮藏条件下UV-C处理果实酚类物质含量达到最大时的剂量及其效应时间为4.2 k J/m~2 UV-C辐照后贮藏5 d;冷藏条件下为1.05 k J/m~2 UV-C辐照后贮藏3 d。UV-C辐照处理可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采后处理方式改善和提高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苦荞功效组分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与α-淀粉酶抑制活性。方法:以苦荞为研究对象,考察发芽、发芽结合水热处理对苦荞中功效组分(总黄酮、总酚、芦丁、槲皮素)、抗性淀粉含量、抗氧化活性、α-淀粉酶抑制率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样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芽组中总黄酮、芦丁含量均在发芽6 d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54,13.88 mg/g,为未发芽组的1.22,2.95倍;多酚含量在发芽2 d时达到最大值,为23.44 mg/g,较未发芽组增加了29.1%;α-淀粉酶抑制率在发芽4 d时达到最大值,为37.29%;槲皮素含量在发芽4 d时达到最大值,为7.65 mg/g;抗性淀粉含量在发芽1 d时达到最大值,为34.92%。发芽结合水热处理组中,发芽6 d沸水处理的总黄酮含量最高(31.89 mg/g),为未发芽组的1.47倍;发芽3 d沸水处理的总酚含量最高(31.26 mg/g),较未发芽组增加了72.2%;发芽4 d沸水处理的α-淀粉酶抑制率最高(47.33%),较未发芽组增长了47.90%;发芽1 d沸水处理的芦丁含量最高(22.31 mg/g),为未发芽组的4.75...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马铃薯及马铃薯粉中α-茄碱与α-卡茄碱含量的方法。样品采用10%乙酸水溶液匀浆提取3 min,马铃薯粉提取液经Bond Elut C18 SPE柱净化后,采用C18色谱柱分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结果表明,α-茄碱和α-卡茄碱在0.01~1.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7。马铃薯和马铃薯粉在低、中、高三个添加浓度范围内,回收率在90.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5.0%之间。马铃薯中α-茄碱和α-卡茄碱的定量限分别为0.80和0.42 μg/kg,马铃薯粉中α-茄碱和α-卡茄碱的定量限分别为25和14 μg/kg(S/N=10)。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马铃薯及马铃薯粉中的α-茄碱和α-卡茄碱检测。  相似文献   

19.
赤霉素处理及低温贮藏对结球生菜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赤霉素(GA)和温度处理对结球生菜叶片采后食用 品质的影响,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提高结球生菜的采后品 质。在20℃下贮藏至第6d时,赤霉素处理生菜的可溶性 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41%和123%; 低温贮藏显著延缓了结球生菜品质的下降。与20℃下贮 藏的生菜相比,在0℃和10℃下贮藏6d的生菜可溶性糖 含量分别提高了42%和11.8%,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 了37%和14%。  相似文献   

20.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2 μL/L 1-MCP和2.5 kJ/m2短波紫外线(UV-C)处理对苹果在4 ℃下贮藏过程中品质、次生代谢物合成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和UV-C处理后的苹果经贮藏28 d后,能提高果实中抗坏血酸含量,增加了酚类物质和类黄酮物质的含量,从而较好的保持了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贮藏特性。1-MCP联合UV-C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苹果果实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了H2O2含量和O2-·的产生速率。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均表明1-MCP联合UV-C处理显著提高了苹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且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最高分别达0.879和0.715。由此说明,1-MCP和UV-C处理能提高苹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改善果实的营养品质,延缓果实的衰老,研究结果为苹果的贮藏保鲜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