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玉米中5-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etrahydrofolate,5-MTHF)提取方法,评价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玉米5-MTHF含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最佳提取参数为叶酸提取液pH值为6.5,α-淀粉酶、蛋白酶、大鼠血清的添加量分别为12 U/mL、0.028 U/mL、14μL/mL,固相萃取净化柱收集洗脱液2.5 mL;HPLC法测定玉米中5-MTHF表明,在0.003~1.000μg/m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01μg/mL,定量限为0.003μg/mL,精密度为1.90%,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4.57%;测定叶酸强化玉米(京科糯928)中5-MTHF与总叶酸含量分别为181.18μg/100 g与253.65μg/100 g(干质量),提取优化后的HPLC检测方法适用于玉米中5-MTHF与总叶酸的测定,可为其他强化谷物中叶酸含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亚麻籽加工副产物-亚麻籽饼粕为原料制备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亚麻籽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对所提取亚麻籽蛋白进行酶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3,5-dinitro salicylic acid,DNS)来测定α-淀粉酶活性,比较不同蛋白酶酶解产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根据优化结果与实际条件调整,亚麻籽蛋白的提取条件为pH 9.5,料液比为1∶20(g/mL),温度为50℃,一次浸提时间为120 min以及二次浸提时间为60 min。测得最佳试验条件下亚麻籽饼粕蛋白的提取率为83.27%。α-淀粉酶抑制活性表明,经碱性蛋白酶酶解后得到的酶解产物具有较高的活性,其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为27%。  相似文献   

3.
探讨水解酶(α-淀粉酶、蛋白酶和糖化酶)的添加量和水解时间对椰蓉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作用大小的基础上优化酶法提取椰蓉膳食纤维的工艺参数,进一步分类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并研究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椰蓉膳食纤维的最佳酶法提取工艺为A_3B_2C_2D_2E_1F_2,即α-淀粉酶用量0.3%,酶解时间45 min,蛋白酶用量0.2%,酶解时间为45 min,糖化酶用量20μL/g,酶解时间为30 min,该条件下椰蓉膳食纤维的提取率高达为89.68%。制备所得的椰蓉IDF的溶胀性、持油力和持水力最高,分别达15.33 mL/g、6.51 g/g和12.71 g/g,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性膳食纤维添加组分应用到食品工业中。  相似文献   

4.
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酶法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通过对比实验,选择了三步酶解结合二次破乳的工艺流程。5 g牡丹籽粉三步酶解结合二次破乳提取牡丹籽油的优化条件为:料水比1∶5,细胞壁多糖水解酶(纤维素酶与果胶酶配比2∶1)加酶量1.5 mL,酶解时间2.5 h;α-中温淀粉酶加酶量0.6 mL,酶解时间45 min;碱性蛋白酶加酶量0.18 g,酶解时间2 h;冷冻解冻破乳法,-20℃冷冻18 h后50℃解冻2 h。在优化条件下取200 g牡丹籽粉提取牡丹籽油,其游离油得率达到17.6%,总油得率达到25.4%,所得牡丹籽油品质良好,未检出过氧化物,酸值(KOH)3.5 mg/g,碘值(I)177.09 g/100 g,皂化值(KOH)173.07 mg/g;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2.77%,其中亚麻酸含量37.33%,亚油酸含量31.13%,油酸含量24.31%。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具有牡丹籽粉无需干燥,整个提油过程温度不超过70℃的优点,可大大减少提取过程中油脂的氧化。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膳食纤维,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α-淀粉酶用量0.4%,α-淀粉酶酶解时间50min,蛋白酶用量0.2%,蛋白酶酶解时间50min,此时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得率为81.3%。  相似文献   

6.
用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对米粉进行酶法水解,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大米粉的最佳酶解工艺:α-淀粉酶添加量为0.5μg/g,β-淀粉酶添加量为0.9 μg/g,酶解温度58.5℃,pH5.5,酶水解时间为2.5h.在此条件下,大米粉的酶解程度最高,DE值为49.77%,经过酶解后大米粉颗粒直径由20.63 μm降低到8.54 μm.  相似文献   

7.
曹新志  刘芳  熊俐  白德法   《中国食品学报》2010,10(2):138-141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双酶法制备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提取条件:α-淀粉酶用量0.4%,α-淀粉酶解时间50min,蛋白酶用量0.2%,蛋白酶酶解时间50min,此时麦麸膳食纤维得率81.28%.  相似文献   

8.
酶解法提取多糖条件温和,能提高多糖得率,而酶解用酶种类和浓度可能对多糖的生物活性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有一定影响。采用纤维素酶、柚苷酶、β-半乳糖苷酶、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6种常用酶分别对桦褐孔菌高温水提粗多糖(High temperature water-extracted polysaccharides,HIOP)进行酶解,测定酶水解前后对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原HIOP在10μg/m L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83.72%相比,经α-淀粉酶、β-半乳糖苷酶、柚苷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酶解处理后的HIOP,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显著降低。表明HIOP均不适合用这6种酶酶解法来提取。  相似文献   

9.
以9个不同种和品种柑橘为试验原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RP-HPLC-FLD)测定不同柑橘品种中各组织5-甲基四氢叶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甜橙类果实果肉中含5-甲基四氢叶酸最高,尤以哈姆林甜橙最高,为29.28μg/100 g;其次为柚类,沙田柚果肉中5-甲基四氢叶酸的含量为23.45μg/100 g,梁平柚15.01μg/100 g;柑类品种果实果肉5-甲基四氢叶酸的含量较低,早津温州蜜柑果肉中的5-甲基四氢叶酸含量为15.58μg/100 g,台湾椪柑8.92μg/100 g;柠檬中的含量最低,只有4.1μg/100 g。大多数品种中,不同组织5-甲基四氢叶酸含量的基本排序为种子>果肉>囊衣>果皮。从整体上看,甜橙类果实中5-甲基四氢叶酸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黄精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黄精渣不溶性膳食纤维(HIDF)。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料液比、木瓜蛋白酶浓度、木瓜蛋白酶酶解时间、α-淀粉酶浓度、α-淀粉酶酶解时间五种因素对HIDF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优化提取工艺参数;最后进行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X射线衍射(XRD)观察以及功能性质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 g/mL,木瓜蛋白酶浓度0.13%,木瓜蛋白酶酶解时间1.9 h,α-淀粉酶浓度0.29%,α-淀粉酶酶解时间2 h,HIDF得率为52.18%;HIDF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分别为5.99±0.05 g/g、3.97±0.04 g/g和4.57±0.05 mL/g。综上,提取后的黄精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结构及物理性质,适合加工成功能性食品,可为提高黄精渣的利用率及进一步挖掘营养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的最佳工艺,以新疆薄皮核桃温185为原料,分别研究酶种类(中性蛋白酶、果胶酶、α-中温淀粉酶、纤维素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 H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提取后残渣的细胞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的最佳工艺为:采用中性蛋白酶,酶添加量8 000 U/100 g底物、p H7.7,酶解温度61℃,酶解时间2.2 h,液料比值5 m L/g,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81.12%。扫描电镜图片显示,酶处理破坏了原料的细胞壁及细胞膜,促进油脂迅速溶出。水酶法提取的核桃油具有色浅,皂化值、酸值和过氧化值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人参子为原料,从纤维素酶、果胶酶、复合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中筛选提取人参子油的最适水解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的提油率最高达75.34%。通过响应面法对人参子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8(g/mL)、酶的添加量3%、酶解pH 9。在该条件下,人参子油的提油率达80.41%。通过GC-MS从人参子油中鉴定出19种化合物,其中顺-11-十八碳烯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应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双酶法提取米糠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从影响米糠蛋白提取率的8个因素中筛选出超声功率、α-淀粉酶酶解温度和Alcalase2.4L蛋白酶酶解温度3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最陡爬坡法逼近米糠蛋白最大提取率的响应区域,最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米糠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为220W,α-淀粉酶酶解温度为57℃,Alcalase2.4L蛋白酶酶解温度为51℃,在此工艺条件下经过验证实验得到米糠蛋白的提取率为80.83%。  相似文献   

14.
生物酶法提取麦麸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探讨了生物酶法提取麦麸中的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得出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混合酶制剂用量为0.3%,α-淀粉酶与糖化酶用量的比值为l:1,混合酶的酶解时间为30min,蛋白酶制剂的用量为0.5%,蛋白酶的酶解时间为30min,此时提取的膳食纤维得率为:72%.  相似文献   

15.
以豆渣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豆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并对IDF的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其中由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豆渣IDF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蛋白酶酶解温度50℃、时间5 h、用量25 mg/g,α-淀粉酶酶解温度70℃、时间1 h、用量6 mg/g,糖化酶酶解温度50℃、时间30 min、用量5 mg/g,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80.13%。酶法提取豆渣IDF成品的功能特性较好,其持水力为9.66 g/g,溶胀性为4.94 m L/g,持油力为4.92 g/g。  相似文献   

16.
以筛选合适酶种类为基础,采用复合酶水解法释放甘薯中结合酚,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优化后的复合酶水解甘薯结合酚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所筛选的6种酶中,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α-淀粉酶、果胶酶均可促进甘薯结合酚的释放。将这4种酶复合对甘薯结合酚进行水解释放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果胶酶用量600 U/g、纤维素酶用量600 U/g、α-淀粉酶用量 400 U/g以及中性蛋白酶用量 600 U/g,液料比 15∶1(mL/g)、水解时间16 h、温度 53℃、pH6。实际提取得到结合酚提取量为(0.140±0.002)g/100 g,达到预测值(0.143 g/100 g)的 97.55%,说明回归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17.
牡丹籽经酸热预处理后,采用乙醇辅助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经过预处理后的牡丹籽微观结构。通过优化得到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条件为:原料细粉8次(粒径约为33.62μm),料液比17(g/mL),分别用中温α-淀粉酶(温度70℃,pH 5.5,时间1h,加酶量2mL/100g·原料)和葡糖淀粉酶(温度60℃,pH 4.5,时间1h,加酶量3mL/100g·原料)酶解,再于60℃、pH 9.0的条件下用体积分数35%的乙醇提取1h。该条件下牡丹籽清油得率为90.08%,水相含油量为6.60%,渣相含油量为2.78%,而且毛油的品质优良,经过简单精炼后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一级成品牡丹籽油的粮食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以膨化米糠为主要原料,先经α-淀粉酶液化,再经糖化酶和蛋白酶同步酶解,改善米糠液中的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α-淀粉酶水解最佳条件为酶用量1.5%,酶解温度为80 ℃,酶解时间为75 min,淀粉酶水解后还原糖含量达到0.657 1 g/100 mL。糖化酶和蛋白酶复合水解米糠,最适条件为pH4.5,糖化酶添加量0.2%,蛋白酶添加量2%,酶解温度60 ℃,酶解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酶解液还原糖含量可达3.0 g/100 mL,氨基酸含量可达5.2 g/100 mL。  相似文献   

19.
以大豆为原料,比较缓冲溶液法、水相法和酶法3种提取方法对大豆油脂体提取率、组成、脂肪酸组成、磷脂、生育酚、ζ-电势和粒径的影响,以及对大豆油脂体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酶法提取大豆油脂体的提取率(19.74±0.14)%显著高于缓冲溶液法(12.76±0.14)%和水相法(6.67±0.32)%的提取率(P<0.05);不同方法提取的大豆油脂体组成、脂肪酸组成、磷脂和生育酚含量、ζ-电势和粒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控制贮藏温度60℃,贮藏第0天时,用缓冲溶液法、酶法和水相法提取的大豆油脂体的过氧化值分别为(1.67±0.14),(1.84±0.10),(1.64±0.00)μg/mL,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相法提取的油脂体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为(1.14±0.01)μg/mL,显著高于酶法(1.02±0.02)μg/mL和缓冲溶液法(1.09±0.02)μg/mL(P<0.05);缓冲溶液法大豆油脂体TBARS显著高于酶提取法(P<0.05);酶法提取的油脂体的酸价(0.71±0.02)μg/mL显著低于水相法(0.96±0.13)μg/mL和缓冲溶液法(0.93±0.09)μg/mL(P<0.05);水相法和缓冲溶液法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大豆油脂体在组成和理化性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酶法提取的大豆油脂体提取率和脂肪含量最高且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以油莎豆淀粉为原料,通过高温α-淀粉酶水解,普鲁兰酶脱支,对淀粉进行连续处理,研究复合酶法油莎豆抗性淀粉的制备及纯化工艺条件,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油莎豆淀粉双酶法制备抗性淀粉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2μ/g、酶解温度95℃、酶解时间15 min。普鲁兰酶添加量15μ/g、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0 h。此条件下制备的油莎豆抗性淀粉得率为39.48%,抗性淀粉含量为57.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