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协调发展的基础、前景与策略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天然气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对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我国天然气资源、管网、天然气市场与消费结构等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虽然尚待完善,但天然气产业链具备协调快速发展的基础;从天然气供应、管网建设、市场等角度,论证了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具有协调发展的广阔前景。提出了6条具有可操作性与政策前瞻性的保持协调发展的策略:①促进天然气产业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制订国家层面的天然气工业发展规划,培育以城市燃气、天然气汽车、工业用气为主导的天然气市场体系;②构建全方位的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体系;③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天然气行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抓住当前调价的良好时机,尽快建立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合理化的价格机制;⑤促进天然气消费,促使能源各子行业协调发展;⑥建立健全法规与政策体系,促进天然气产业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是适应能源革命要求、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战略选择与内生需要,过去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环境分析、形势研判与政策建议,其研究结果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天然气产业链独具特性的一体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为此,在天然气产业链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视域下,建立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模型,探讨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稳健运行机制,以期为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管理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平稳运行与平衡发展需要依靠天然气资源安全保供机制、天然气市场配置机制、天然气产业链绿色发展机制、天然气和谐发展机制协同作用;②天然气资源安全保供机制通过对以天然气资源为介质的物流链、责任链、管理链进行集约化管理来实现;③天然气市场配置机制必须综合考虑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与监管机制;④天然气产业链绿色发展机制需要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与政策体系、产业链技术生态化发展体系、绿色发展文化体系;⑤天然气和谐发展机制需天然气企业、天然气用户和政府三方各自践行责任共同努力。结论认为,四大机制协同作用能够为促进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耦合系统的有序演进与跃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然气价格变动传导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光华 《天然气工业》2012,32(12):114-117
目前中国天然气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天然气需求量越来越大,天然气价格的变动无疑会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为了明确天然气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度,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与天然气价格相关联的若干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通过构建VAR模型进一步探索了天然气价格传导效应及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天然气价格波动将引起化工产品价格的变动;②天然气价格波动会影响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动将引起物价水平变动;④天然气价格波动将间接影响物价水平变动;⑤天然气价格波动对电价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形势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天然气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供、销、储、运体系正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客观把握当前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形势、趋势并做好科学预判,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课题。为此,通过分析全球天然气资源现状、贸易格局与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趋势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从需求、供给等方面对我国天然气产业进行了展望分析与判识,进而提出了推进天然气产业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综合能源弹性系数法,预测203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约为6 500×10~8 m~3;②受能源供给侧改革、工业化、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远高于产量增速,天然气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③需要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以保障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④持续拓展多元化的进口渠道,分散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增长过快的风险;⑤加快全国性、动态化互联互通体系及枢纽建设;⑥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逐步放开行业性、季节性消费管控,加强对全国市场的整体销售引导。  相似文献   

5.
肖建忠  王璇 《天然气工业》2019,39(11):117-125
近年来,我国LNG现货进口量呈现明显增长的势头,LNG现货市场成为我国补充气源的重要渠道和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研究我国LNG现货价格的传导机制,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定价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基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LNG现货交易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LNG现货价格与国际天然气价格、中国原油现货价格、中国宏观经济之间的传导关系及动态响应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国际天然气价格指数波动对我国LNG现货价格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传导关系,该价格指数对我国LNG现货价格的影响可达40%;②我国LNG现货价格不能直接对国际天然气价格造成影响,也不能通过宏观经济运行间接传导作用于国际天然气价格;③我国LNG现货价格与原油现货价格之间不存在价格传导关系,国内LNG现货市场与原油现货市场形成分割局面。进而提出建议:①短期合同应当基于LNG现货价格建立定价机制;②利用交易中心平台产生的现货交易价格编制和发布中国的天然气价格指数、LNG价格指数、LNG运输价格指数等一系列指数产品,争取亚太地区LNG定价权,提升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的话语权;③推动LNG接收站公平有序开放,提高LNG接收站产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是中国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及碳排放目标的确定,在此期间调整与平衡电源结构,合理规划火力发电的发展目标并安排相应的配套政策十分重要,甚至可能成为影响能源转型的关键性因素。本文首先明确了天然气发电配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思路将是国家未来能源转型的最佳路径,并详细论述了燃气发电在环保性、清洁性、灵活性等方面相对煤炭发电的突出优势。其次,指出了目前天然气发电面临政策、定位不够清晰,环保及调峰、调频价值没有完全体现,核心技术尚未国产化导致维护成本过高等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天然气发电的发展路径及建议:①发挥固有优势,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长伴侣;②天然气产业链与发电产业链互动结合,提高整体竞争力;③进一步形成价值可完全体现的电力市场价格机制;④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化和装备国产化,降低发电成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然气市场面临的一次洗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气市场表现为:市场的开发培育加快并向国际成熟市场方向有序迈进,消费量快速增长,市场开发与管道建设交互促进,跨地区天然气管道销售量增长更快,形成了比较集中的几大天然气消费区域跨省管道,下游用户以民用、工业和发电为主,气田周边用气价格偏低并以化工项目为主;中国石油以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为宗旨,加强战略和供应保障研究部署,加大勘探生产力度,产量连年净增100亿立方米,积极引进境外清洁资源,努力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目前天然气的短期供需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源自天然气价格与替代能源差异很大,反映天然气实际价格与价值背离;利用方向处于引导阶段,消费结构中城市燃气占有较大比例,北方冬季高峰取暖用气调峰压力很大,用户自己的调峰手段薄弱。截至2005年底,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长达2.8×104km,管径在426 mm以上的输气管道76条,总长1.8412×104km。对中国天然气未来市场发展的分析结果表明:①科学与和谐发展是天然气需求继续快速增长的助推力;②资源供应趋于多源化,在一定时间内小于需求;③引进国际市场化价格将推进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并推动其价格与替代资源挂钩;④利用政策和价格机制将对用户结构产生调整作用,向城市用户和高价值的工业用户集中;⑤行业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⑥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局部市场高价值客户的竞争逐步加剧;⑦中长期天然气行业逐步市场化。进而指出了天然气市场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进口天然气价格没有与替代能源挂钩;天然气价格机制没有到位是与国际成熟市场的最大差异;天然气发电利用政策滞后;未来天然气利用增长最快区域在我国东部。  相似文献   

8.
付舒  张鹏程  董振宇  董聪 《天然气工业》2021,40(12):159-167
中国天然气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将面临新的形势与国家新的要求,既给天然气价格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又给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准确把握发展方向、不断深入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系统梳理了当前天然气价格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门站价格管制阻碍市场化改革进程、市场现状不满足价格放开条件、交易中心价格发现能力严重不足,进而基于今后一段时期天然气价格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重点内容以及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对策。结论认为,由于上游供应高度集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场化的基准价格缺失等条件的制约,“十四五”期间仍然是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过渡阶段,改革的重点应该聚焦在以下方面:①根据市场竞争条件分批取消门站价格管制;②合理确定管道、地下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天然气基础设施的收费价格,执行两部制定价;③利用价格设计和政策刺激,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④引导企业通过签订长期合约实现价格市场化;⑤建设天然气交易枢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基准价格;⑥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要深刻理解国家对行业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大方向,提升市场化经营能力,在降本增效、服务创新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应对变化、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年来一直在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作为天然气产业下游的城市燃气企业,在“十二五”期间是充满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分析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率在“十二五”期间仍会高速增长,这是城市燃气行业高速发展的基础,而能源服务将是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方向。探讨了“十二五”期间影响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的天然气大局:①2015年城市燃气企业的市场总量会超过1 300×108 m3,市场份额将超过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一半;②“十二五”期间,天然气价格改革是天然气产业发展最重要、最受关注的一项;③沿海地区的地方燃气发展规划对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城市燃气企业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①在未来数年,城市燃气企业的经营成本会快速上涨,企业管理层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生产力,以降低成本上涨的压力;②城市燃气基础设施的庞大投资压力绝不容忽视,企业要在高速发展下保持资金平衡;③城市燃气企业除了要做好燃气供应的主业以外,还要及时建立起在能源服务业方面的竞争优势,包括在“需求侧管理”和分布式能源系统方面的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10.
产业链视角下的“气荒”解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毅军 《天然气工业》2010,30(1):119-122
2009年11月,引起广泛关注的“气荒”是产业链风险的再次体现,是产业链快速发展的阶段问题。为避免“气荒”频发,着眼整个天然气产业链及其外部环境,剖析了“气荒”产生的原因,提出特定发展阶段、独特动力结构和特殊发展轨迹是解读“气荒”的关键:①产业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提早进入市场引导资源的细分阶段,伴随供需失衡是难以避免的正常现象;②产业链上、中游有一定竞争性,中游的干线和支线处于一定分割状态,低气价和管道燃气接驳费等下游市场制度安排,各环节均产生强烈的需求扩张冲动,激发了天然气供需失衡;③早期以低价支农惠民起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下游市场形成巨大城市燃气需求,天然气利用规划不到位以及储气设施、调峰手段严重不足,加剧了天然气供需失衡。为此提出了有效防范天然气产业链风险的建议:①必须加强产业链发展规划;②建立全产业链调峰、错谷机制;③从全球视角看待价格机制改革;④逐步通过产业链结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勘探是天然气工业的源头,但该环节受气价、技术水平、消费需求以及发展环境等系列“瓶颈”因素的约束和影响。然而随着消费驱动、价格接轨、非常规天然气的异军突起以及技术进步、制度优化等5个因素所产生的合力作用,国内经济形势正朝着有利于减轻或消除这些“瓶颈”因素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我国天然气工业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化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快天然气这种既是清洁能源又是重要化工原料的能源的发展,将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文章从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高油价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严重影响、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程度、天然气产量的增长速度、全国性的天然气输送网络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论述了加快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由此认为天然气加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3.
刘毅军  马莉 《天然气工业》2016,36(6):98-109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迅速下跌,给全球天然气产业链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应对低油价,是所有油气从业者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为此,梳理了近年来全球天然气产业链从高油价时期步入低油价时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低油价对全球天然气生产格局、价格,以及发展前景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持续的低油价为中国的天然气产业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论认为:1油价下跌使油气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为度过当前困境,油气公司都采取了削减资本支出等措施,对未来油气产量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2低油价使世界天然气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相对原油价格,天然气经济性下降明显;3非常规天然气因其高成本遭受低油价冲击大,国外非常规油气公司破产现象加剧,国内油气企业对待非常规资产的态度差异大,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的部分企业继续加紧推进其他企业慎重对待;4油气资产并购市场因多个因素影响,市场表现较为"冷静";5中国天然气产业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轮油价下跌对天然气产业链结构改革而言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际油气市场已经进入新一轮的低油价周期,方兴未艾的中国天然气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及时研究市场发展态势、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便成为当务之急。为此,以在我国天然气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和具有代表性的川渝气区为研究对象,从天然气产业链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新常态和低油价条件下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1)天然气市场改革不断深化;(2)市场主体竞争加剧;(3)供大于求;(4)外销任务艰巨;(5)地方政府对供气企业"三留"(留GDP、留税、留利)诉求凸显;(6)低成本战略成为油气企业的必选项。进而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应对策略:(1)健全和完善天然气产业市场体系,加强供给侧改革,创新市场开发模式,推进政府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2)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治理雾霾背景下,通过与地方政府和竞争性企业建立天然气终端市场战略联盟,发展工业园区、LNG车船燃料、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的利用产业集群,创新营销策略体系,强化资源消费本地化;(3)健全和完善蛛网式管网系统,建立市场战略储备体系;(4)越是在低油价背景下,越要深化内部改革,越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可持续地降低成本,以此应对天然气市场变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的成立,天然气产业中游管道业务将实现独立运营,势必给中国的天然气产业链带来深刻的影响并改变天然气发展的格局。为此,在深入调研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各部委出台的有关油气体制改革的政策,判断了未来中国天然气的供应、管网、市场格局和价格改革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的天然气发展格局主要呈现以下变化:①在天然气供应多元化的基础上,上游"三大、一中、众新"的天然气生产主体格局更加明显,就近供应成为主要的供应方式,四气集中是必然趋势;②未来管道企业呈现的"一大、N区、众小"格局或将成为过渡阶段,国家管网与省级管网公司将独立运营并处于竞合关系,而"最后一公里"管道会成为建设的重点;③地下储气库的价格套利功能将会日益显现,LNG接收站是各类资本最为现实也是最为活跃的投资项目;④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发展期,但消费模式会发生转变;⑤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是必然之路,区域性燃气公司将成为市场的主力军,管输费仍将由政府定价,下游天然气终端价格将逐步放开。  相似文献   

16.
刘毅军 《天然气工业》2018,38(1):130-141
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也随之不断演变和完善,其中居民用气价格在我国则极为敏感。为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中国居民用气价格机制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1)居民用气价格机制是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整体的组成部分之一,2013年6月以前二者基本相互适应,之后则相互脱节,完善、改革的大方向是要使前者适应后者,完善居民用气价格机制有利于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2)中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仍将处于中级阶段,目前有谋划高级阶段内容的举措;(3)完善居民用气价格机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耗时估计在10年左右;(4)居民用气价格机制目前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非居民用气与居民用气价格的"双轨制"、民用气阶梯定价落地制度难以适应气价市场化、居民用气的上游价格多年未调整有可能引发多重矛盾的叠加爆发。完善居民用气价格机制的对策包括:(1)居民用气价格机制要与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统筹设计,抓好价格联动机制建设;(2)加大居民用气上游价格可变动的制度安排;(3)注意运用"窗口期"机遇,化解居民用气价格"交叉补贴"的历史问题;(4)逐步调整供气调峰代价的承担主体,完善调峰代价分担机制;(5)推动居民用气价格机制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7.
张颙 《天然气工业》2019,39(1):131-137
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是保障天然气长期稳定供应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国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来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体系,一方面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加强对自然垄断环节的输配价格监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尽管如此,我国的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体系目前仍然不能很好地适应天然气工业与市场发展的需要,尚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亟待改进。为此,在归纳、总结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揭示了产供储销价格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进口气严重亏损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2)门站基准价定价公式不够完善;(3)对价格浮动政策的执行存在诸多争议;(4)自然垄断环节的输配价格仍然偏高。进而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完善产供储销价格体系的建议:(1)放开全部进口天然气的门站销售价格,使天然气进口企业有机会解决进口亏损问题;(2)采取S曲线公式形式,完善门站基准价定价公式;(3)推行季节性差价政策,完善储气调峰定价机制;(4)合理确定管道资产折旧年限,降低自然垄断环节的输配价格。  相似文献   

18.
差别价格是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推进"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天然气价格改革过程中,实行天然气差别价格可以完善我国天然气价格体系、体现天然气供需的差异性、缓解高峰期天然气供需矛盾、促进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为此,在总结中国最新天然气价格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市场环境下,推出并实行天然气差别价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天然气市场实际,构建了我国天然气差别价格体系,包括季节差价、峰谷差价、调峰气价、可中断气价和现货气价等5种价格形式,设计了相应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而提出了我国天然气差别价格的实施路径:(1)推进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气季节差价并使之成为一种规范的价格制度;(2)试行非居民用户按气量累计递减的气量差价或阶梯气价;(3)发展可中断用户,实行可中断气价;(4)开展线上和线下天然气现货交易;(5)推进居民用气出厂价实行阶梯价或季节差价。  相似文献   

19.
国外近期天然气经济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天然气资源及其供应潜力、市场需求预测与展望、天然气工业数据统计与分析、天然气价格分析与预测、LNG的经济问题、市场改革与重组、天然气供应安全等方面。我国天然气经济研究除了继续关注国内天然气工业动态,研究天然气工业和天然气市场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外,还应加强国内外天然气资源潜力和供需远景、市场管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口天然气资源(包括LNG)的经济问题、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国外天然气价格变化与形成机制对我国天然气价格和市场需求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