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用Neyer D-最优化感度试验法测试火炸药感度。从试验方法程序、参数估计和性信区间的估计3方而探讨了新感度试验方法,并用实例分析对比了升降法与Neyer D-最优化法。结果表明,Neyer D-最优化法的试验数据更精确,且样品数量更少。  相似文献   

2.
Neyer D-最优化法感度试验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Neyer D-最优化感度试验方法的参数估计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参数的初始估计和样本量对感度分布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期望估计是无偏的,标准差估计约2/3偏小,1/3偏大,参数的初始估计对参数估计的结果影响不大,样本量在18发以上就能得到期望的较好估计值.  相似文献   

3.
火工品发火点估计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0p%发火点估计是火工品可靠性设计、鉴定和评估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发展了升降法、Langlie法、Wu方法、Neyer方法和随机逼近方法等。本研究针对正态和Logistic感度分布,应用蒙特卡洛方法,系统全面地比较了这些方法。综合发火点估计的波动性和偏差,给出各个方法的适用范围;p=0.5时,建议使用优化随机逼近方法;p=0.99~0.999时,建议使用Neyer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升降法的参数估计公式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得到与原估计公式不同的一组参数值,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修正;应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了升降法的大样本模拟试验,对比了不同样本量、同一模拟试验数据、使用不同参数值计算的标准差及其相对误差。结果表明:升降法参数估计公式中的两个参数来源不清,是经验性数据,经分析修正后的参数值来源清晰,模拟结果也表明其对标准差的估计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温玉全  张利敏  洪东跑 《兵工学报》2010,31(11):1498-1501
为了在较小样本量下验证高可靠性要求的火工品的发火可靠性,研究了火工品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方法,提出了通过升降法试验估计感度分布参数,利用Bootstrap方法对感度分布参数中的刻度参数的估计进行修正,结合假设检验和抽样检验,在低刺激量点进行小样本试验验证高刺激量点的火工品发火可靠性的方法。大小样本对比试验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利用较少的试验样本量,实现对高可靠性要求的火工品的发火可靠性验证。  相似文献   

6.
感度试验的Monte Carlo法计算机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MonteCarlo模拟方法在感度试验中的应用,给出了建模方法以及模拟升降法试验的结果,分析了感度分布参数估计精度与步长、样本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引信解除保险距离兰利法试验最小样本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现行标准中没有详尽规定兰利法试验样本量的问题,基于感度用数理统计试验相关理论及数理统计学原理,提出判定兰利法试验最小样本量的方法,得到检验最小样本量公式、范围及其确定流程。理论分析及Matlab仿真表明:引信解除保险距离兰利法试验同时满足均值和方差精度要求的最小样本量范围是[8,24];方差和均值估计精度并非随试验样本量增加而提高;均值、试验响应点和标准差的估计受均值精度影响较大;方差和引信解除保险距离上、下限的估计比传统兰利法要好,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方差系统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火工品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温玉全  洪东跑 《含能材料》2008,16(5):535-538
为了在较小样本下较精确地评估火工品的可靠性,研究了升降法试验对火工品感度分布参数估计的影响,提出了应用变差系数的升降法试验方案和相应的刻度参数修正估计,数值模拟表明该估计具有较优的统计性质且受试验方案影响较小。结合升降法试验的特点,给出了基于Bootstrap方法的火工品可靠性评估小样本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与验证试验和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比较。采用此方法评估可靠性指标为γ=0.90、R≥0.999的某撞击火帽的可靠性下限为0.99997,此结果与大样本步进法评估结果0.99998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Monte Carlo模拟仿真方法,分析了GJB/Z 377A-1994《感度试验用数理统计方法》中升降法标准差计算方法—传统法和修正法的估值精度,并研究了传统法和修正法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标准差的估值精度。结果表明:任意样本量下传统法的估值精度优于修正法的估值精度;当样本量在26~59之间时,结合法的标准差估值精度最高,其他样本量下结合法与传统法具有相同的估值精度,并得到了结合法中最优a值。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新型高能钝感炸药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ANPyO)的射流冲击感度,在口径为56 mm的聚能装药和炸高为80 mm条件下,进行了45#钢隔板覆盖下无围压炸药冲击起爆感度实验。用"Langlie法"获得了ANPyO临界起爆隔板厚度,用AUTODYN计算了临界头部速度和射流直径,标定了ANPyO的临界起爆阈值,并与8701炸药的试验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临界爆轰时,8701炸药覆盖的45#钢隔板临界厚度约160 mm,ANPyO炸药的临界隔板厚度约为68 mm,比8701降低了约57.5%。ANPyO炸药的临界速度为3.7 mm·μs-1,射流头部直径为4.8 mm,临界冲击起爆阈值约为32.3 mm3·μs-2,8701为7.16mm3·μs-2,ANPyO为8701炸药的4.5倍,可见ANPyO钝感于8701,是一种低射流起爆感度炸药。  相似文献   

11.
炸药感度测试兰利法与升降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兰利法与升降法的测试原理、设计程序及数据分析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对某级炸药HMX的撞击感度试验的基础上,对比了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发现兰利法对感度初始估值不敏感,升降法受初始估值的影响很大.另外,根据试验数据,计算了同一刺激量下两种方法得到的试验样品发火率,经过数据拟合得到了感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在以计数法为标准进行评价炸药安全性与可靠性时,兰利法估计值的相对误差值比升降法大.当评估0.001响应点时,兰利法比升降法大16%左右;在评估0.999响应点时,兰利法比升降法大21%左右.  相似文献   

12.
采用Monte Carlo模拟仿真方法,研究了仪器分辨率对感度试验方法估值精度的影响,选择常用的3种感度试验方法(升降法、兰利法和D优化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仪器分辨率与样本真实标准差的比值,直接影响感度试验的估值精度.当比值小于0.2时,分辨率对感度试验估值精度的影响非常小;当比值大于0.2时,3种感度试验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性:D优化法适用于比值小于0.4,且对试验样本安全性、可靠性具有较高精度要求的情况;升降法则在比值大干0.4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估值精度;兰利法适合于比值小于1.1时,对均值的估值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当比值大于1.1时3种感度试验方法的估值精度都会变低,其中升降法的估值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含铝炸药冲击波感度的实验和数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炸药的冲击波感度是选择武器装药的重要指标,为了比较分析新研含铝炸药的冲击波感度,通过大隔板实验和入射冲击波压力剖面的数值计算,研究了两种带金属外套的新研含铝炸药HL-10-L-1和HL-109-L-1在长脉冲低压幅值冲击波作用下的引发行为,给出了这两种炸药不发生爆轰反应和不发生强烈反应的边界隔板厚度和∫p2dt边界,分析认为采用∫p2dt值来推断评估炸药在低幅值压力脉冲作用下所发生的反应情况比临界隔板厚度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4.
刚性尖头弹垂直撞击金属靶板耗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靶板塑性变形耗能分为整体和局部耗能2部分,利用2阶段延性扩孔模型计算局部耗能,根据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由搜集到的弹道试验数据拟合求得整体变形耗能,得到板厚弹径比大于0.5时金属靶板最小穿透能量和剩余速度计算公式.与金属装甲弹道试验及现有分析模型比较表明,本文公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某型针刺雷管的两个批次分别进行了完全步进法及升降法感度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同一刺激量下采用步进法与升降法得到的产品发火率,由Boltzmann模型拟合得到p——x曲线。根据曲线可知,在评价火工品安全性与可靠性时,升降法估计值比步进法偏乐观;当评估0.999响应点时,升降法较步进法对应的刺激量平均低约20%。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业CT成像的弹药小底隙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艳平  王珏  喻洪麟 《兵工学报》2009,30(12):1714-1717
在弹药产品的质量无损检测中,小底隙的精确测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为精确测量小底隙,利用CT成像的体积效应,提出一种小底隙厚度测量方法。在设定的扫描层厚下对产品进行工业CT断层扫描,使底隙完全包含在扫描层厚范围内;再将工业CT断层图像上的灰度差异转换为等效密度差异;并利用产品的材料密度及底隙物质(空气)密度来计算小底隙的厚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0.3—2.0 mm的底隙进行测量,其最大绝对测量误差为0.03 mm,最大相对测量误差为4.8%.该方法解决了小底隙精确测量的技术难题,可浦足产品无损质量检测和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