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军强 《人民珠江》2011,32(1):52-54
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各类评估方法,结合国内各地区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未来需求,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各地区水利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用以评价某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某区域的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从而有效指导各地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制定水利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萍 《中国水利》2004,(17):46-47
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和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对于水利信息化程度的评价而言不具备良好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因此,应在上述两个体系基础上构筑水利信息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该体系为依据进行水利信息化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研究开发了一套综合的水利信息化发展评价系统,并将系统应用于2011年、2012年、2013年度全省水利信息化发展评价,评价分数分别为61.52分、65.42分和67.49分,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客观,可为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发展评价系统采用J2EE三层体系架构,从下到上可依次分成系统信息支撑层、系统应用层及系统总控层,包含评价范围、评价管理、评价结果、统计分析、系统管理五大功能模块.系统较客观、科学的评价各地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并能正确地引导和规划各地水利信息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金水工程”规划提出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为依据,构建以综合指数法为基础的水利信息化发展程度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根据2006—2010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的数据,采用均权法、专家赋值法、熵值法及两两结合的指标权重赋权方式,对代表流域、东部、中部和西部的4个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化发展程度进行评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可客观表达各部门水利信息化发展的程度与趋势,而不同权重计算方法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以马鞍山市水利发展为例,在系统总结水利现代化内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针对马鞍山市水利发展实际,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构建了"5大指标体系、18项评价指标和1项评判指标"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估是对一个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其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便总结信息化的成果和经验,为未来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照与分析依据。介绍了水利部首次开展的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果评估工作的情况,提出了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基本内容,总结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经验,汇总分析了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今后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评估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开展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有利于全面准确把握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现状、程度及趋势。文章在借鉴相关行业内外高质量发展指数和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基础上,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指引,立足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和目标任务,结合水利行业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构建了包含21个基础指标的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并对全国及典型地区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试评价,以期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从灌区水利发展潜力出发,基于农业、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和投资4个方面构建了反映灌区水利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灌区水利发展潜力做出客观的分析评价,找出地级市之间灌区水利发展潜力的优势和差距,为加快广东省农业水利建设进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水利现代化研究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利现代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流域和区域水利现代化、信息化和水利现代化等四个方面,对水利现代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根据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依据《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发展目标,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提出“基于协同学的流域水利现代化”、“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实现‘两化’融合”、“服务管理视角下的水利现代化管理创新”等水利现代化研究重点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水利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就,有力支撑了水利各项工作,在水利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水利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安排和部署,水利信息化既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要求水利信息化工作这在思想上要有新认识,工作中要有新思路,执行中要有新举措,手段上要采用新技术,服务上要拓展新领域。当前,实施“金水工程”是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抓手,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是近期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防汛信息化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OTA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防汛信息化建设中。介绍OTA技术的概念、组网结构,阐述OTA技术在防汛信息化中的拓扑结构和系统功能架构。OTA技术可以与GPRS传输、中间件、多层结构、Web Servicg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应用在防汛信息化建设中,互为补充,介绍利用PDA,OTA,WAP等技术构建的防汛指挥及调度移动信息应用系统的应用框架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下,宁夏水利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支撑系统和保障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宁夏水利信息化现状入手,分析当前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宁夏水利通信网组网方案及“一纵四横”建设思路,旨在推动宁夏水利信息化快速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对水资源管理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广东省水资源安全评价体系,综合分析了2007-2016年广东省水资源安全状况。结果表明:2007-2016年,广东省水资源安全指数始终介于0. 4~0. 6之间,属于一般安全等级,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安全指数稳步提升,但水生态安全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广东省水资源安全空间分异明显,珠三角核心区、粤东的潮汕地区及粤西的湛江市水资源安全等级较低,珠三角核心区水生态指数较低,社会经济安全指数由珠三角核心区向外围逐步递减;广东省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存在区域差异,珠三角地区水资源安全的优势因素为社会经济,劣势因素为水生态环境,而粤东、粤西及粤北地区的优势因素为水资源量与水生态环境,劣势因素为社会经济。整体来看,广东省水资源安全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经济相对发达的珠三角核心区、粤东和粤西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形势较为严峻。研究结果以期为广东省及其各地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区域水安全系统评价新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探讨了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并改进已有的遗传投影寻踪评价方法,构造了基于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TOPSIS)的相对贴近度概念的投影目标函数,利用蒙特卡罗方法产生的大样本数据,建立了一种适合于区域水安全系统评价的新方法(模型)——遗传投影寻踪-理想点插值模型(GPP-IPIM),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广东省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地区水安全系统评价,评价结果具有直观性、合理性和通用性。对评价结果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PP-IPIM是一种稳定、有效的区域水安全系统评价方法,并可应用于各种水资源系统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现今流行的数据库和组件技术,通过建立水资源配置系统数据库和对水资源配置中的模型、计算模块组件化,在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上动态搭建水资源配置系统,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动态配置,使水资源配置可以在水利信息化业务中得到有效应用。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水资源配置的实例研究表明,动态水资源配置模型及其实现机制,能在水资源配置规划中有效应用,为解决水资源配置规划的资源动态配置、支持动态需求等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水利信息化综合集成服务平台及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的基础建设的状况,分析了水信息应用中的主要问题。从水利信息及其应用特点,应用的组件化、信息共享、高性能计算、面向特定主题的应用模式等方面对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水利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加强的工作,提出应用新模式的目标、综合集成服务平台的思想体系,以及以知识服务及协同决策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如何做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成为水利信息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从我国信息化和信息安全的形势出发,分析了水利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状况,指出了水利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城市水资源实时调度与管理理论框架,根据实时调度与管理的内涵以及水资源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决策与实施的过程将框架分为数据获取、数据管理、评价、预报管理、调度及实施与控制7个层次,以及实时评价、实时预报、实时管理和实时调度4个主要决策部分。并在所建立的城市水质、水量模拟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集城市水资源实时评价、预报、管理与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用水户的城市水资源实时调度与管理整体模型,给出了水资源实时预警(报警)指标、等级、审批权限与发布流程,为城市水资源科学管理和优化调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利信息化能否有效推动水利现代化,其建设管理模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条块统筹主动优化的模式,在各种资源利用方面远优于条块分割被动粗放的模式。只有突破各种阻碍壁垒变革模式,实施全面统筹的水利信息化管理,以顶层设计使各方分工协同、共建共享,才能真正落实水利信息化"五个转变"[1]要求,全面高效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