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依据对和田所辖七县一市的调研资料,通过对和田维吾尔族与汉族在居住格局、语言学习、民族交往、族际通婚、民族意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了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与汉族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对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越平 《学术探索》2009,(6):112-113
民族关系是在民族交往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个:历史过程(民族过程)、国家政策和民族意识。由于民族关系是属于社会总体关系中的一种,其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发生互动,诸如国际和国内形势、民族政策、民族的发展程度等。在当前世界各国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全球化无疑是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力的外在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民族认同与民族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素质是一种群体素质,即民族整体素质。它不仅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民族意识和道德素质。民族素质的提升将会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加民族认同感。提升中华民族素质,激发我国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是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民族意识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是表征民族、维系民族和促进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理性开放的民族意识对于多民族国家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和社会的稳定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新疆为例,结合相关文献,对新疆多民族杂居地区民族意识的来源、发展状况、表现形式等进行论述,并提出构建多民族地区稳定社会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每一民族在与其它民族日益频繁的交往中,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与其它民族判然有别,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本民族成员之间的共同性,于是产生了民族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意识往往带上阶级的印记,许多阶级意志和阶级矛盾都以民族的方式表现出来,企图以煽动和加强民族意识的手段达到维护本阶级利益的目的。因此,民族意识就有了深究的必要。近代中国,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危机不断加深,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显得尤为明显。一、爱国主义·中国免遭完全论亡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国…  相似文献   

6.
冷战时期,日、中两国都曾与缅甸保持过传统友好关系,但是1988年缅甸新军人政权上台后,两国对缅甸采取了不同政策,因而导致了后冷战时期不同的对缅关系格局。1988年以来,日本对缅甸的影响力大幅下降,在缅甸的投资和贸易额远远落后于中国,而其一贯使用的外交工具ODA也呈下降趋势,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日本对缅外交受日美同盟外交、国内政治分歧等因素的制约,从而导致日本的缅甸政策定位模糊。相比之下,中国的缅甸政策目标清楚,政策执行富有延续性。在发展两国经贸关系上,中国国内各种行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导向明确,并成功利用了地缘、华商网络等有利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由于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核心建立的,而清朝统治的社会基础是由多民族构成的,而当时的满族人数很少,在客观上限制了其统治的社会基础,这就决定了清朝统治者必须有意识、有日的地协调好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不断扩大其统治的社会基础.蒙古族、汉族、藏族在清朝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突出而又广泛的作用,因此,满族与蒙古族、汉族、藏族等民族的关系成为清朝民族关系格局的主干层次.而满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不包括蒙古族和藏族)、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等则成为清朝民族关系格局的非主干层次,这是由不同民族关系在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广告创意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研究这种关系,开掘和利用广告创意与民族情感、民族风格、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等方面的精神内涵,有助于拓宽广告创意的空间,沟通受众的消费心理,成功地塑造品牌形象,也有助于积极地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民族服饰符号与民族认同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立 《殷都学刊》2013,34(2):110-114
民族服饰是民族的“徽记”,记述着民族的历史、阐释着民族的故事,被誉为承载民族文化、传递民族信息的“动态化石、鲜活历史”.辨族别异的区分功能、恪守礼仪的规范功能、凝聚情感的整合功能,是服饰符号典型的文化功能.民族服饰潜在价值的极大彰显,有助于激发民族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凝聚民族共识,有助于增强民族成员对群体的依附感、归属感,有助于增强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继而对民族认同感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集中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一贯致力于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通过各种政策来维护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格局 ,确保国家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体现了对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和对我国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 ,是马克思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谷禾 《学术探索》2007,(6):34-37
国家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关联,国家制度结构下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直接影响着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国家通过开展民族工作和实施民族政策,建立公民"民族成份"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而从制度上建构并确立了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2.
桂宇 《学术探索》2014,(5):36-41
历史上的傈僳族女性,曾经是随夫同上战场的女英雄,是氏族械斗中的调停者,在生产生活中也承担着家庭食物供给的重要角色,但在传统社会中,女性仍被作为家族的财产在婚姻关系的缔结中从父家转移至夫家,其婚姻自主性和家庭中的自我意识并未得到社会相应的认同。如今,社会的发展使傈僳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婚姻市场发生了改变,女性在变迁中以主动顺应之态,积极利用自身在婚姻关系中"稀缺资源"的优势,获得了婚姻和个人发展的自主权。傈僳族女性的这一转变对整个族群的婚姻家庭观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萨米族是居住在北欧斯堪的维亚半岛的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群体。近年来,它被逐渐介绍到中国并于2005年与云南傈僳族进行了正式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两个民族问的文化交流对发展傈僳族经济、保护傈僳族文化具有启发意义,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和谐家园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志英 《学术探索》2007,1(3):117-121
历史上,长期的迁徙生活使傈僳族的生存环境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从甘青高原沿"藏彝走廊"到川、藏、滇交界地带,又从金沙江河谷迁移到澜沧江,进而到怒江流域,直至东南亚一带。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流动即是文化的流动。由于频繁的战争和游耕经济生活所导致的迁徙使傈僳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其民族文化就一直在流动中断层、积累、沉淀和延续,又在流动中包容、吸纳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由此使自身文化发生嬗变。本文主要以历史人类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探讨傈僳族的迁徙历史对其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即这种高山深谷间的长期迁徙,使傈僳族的传统文化成为不断流动着的文化,由此所引起的文化的封闭而又多元又成为傈僳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5.
论跨界民族的多重认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勇 《学术探索》2008,(4):84-87
民族认同是民族的自觉行为,表现为一种归属感。跨界民族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认同方面具有多重性,即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历史表明,在国际关系中,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的作用最为敏感。因此,要处理好跨界民族问题,必须解决好跨界民族的多重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趋势就是事物发展长时期的总的运动方向,那么,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就是中国民族互动、整合、融合和认同的长时期内总的运动方向。在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先后出现过从夏、商、周三代到秦,历时两千多年从多元融合到华夏一体的大趋势;从两汉到清代,又历时两千多年从民族互化到以汉化为民族融合主流的大趋势;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开始,直到当下中华民族认同已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民族意识作为各民族维护自身民族权益或利益的一种反映和认识,是民族地区影响民族关系及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因素。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各民族的民族平等意识、发展意识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并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田夏彪  黄丽 《学术探索》2009,(3):134-139
民族礼俗是一种民族文化。民族礼俗与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共生的关系,民族礼俗有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涵(教育主体的开放性、教育内容的生活性、教育过程的活动性)和教育价值(生命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民族认同价值、生态保护价值)。从借鉴和反思出发,民族礼俗对民族学校教育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民族学校教育发展须遵循民族文化的特性,形成与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刘芳  李劲松 《学术探索》2013,(4):140-144
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义务教育,对跨境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有着重要影响。其中,义务教育中的课程、教师、校园文化因素在学生国家认同中的影响是重中之重。通过对义务教育、跨境民族、国家认同进行理论分析,在对义务教育中影响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跨境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因素的分析基础上,深入剖析义务教育在培养跨境民族学生国家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Phinney(1992)多群体民族认同量表和ValkKuar(2001)民族认同量表,以3905名云南跨境民族学生为对象,调查研究了跨境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研究得出结论:(1)云南跨境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总体上都处于"比较认同"的水平;(2)云南跨境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都存在性别、地州、学历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