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验以野葛根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葛根异黄酮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建立以葛根素为参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为自变量,异黄酮得率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葛根异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通过抑菌圈法初步研究所提取出的异黄酮对2种细菌及2种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葛根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60%,超声波功率300 W,提取温度50℃,液料比20∶1(mL/g),提取时间60 min,此条件下异黄酮提取得率可高达2.11%;其异黄酮对各种菌体抑菌效果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黑曲霉和青霉无抑菌效果;且随异黄酮浓度升高,抑菌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试验以大蒜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大蒜中异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通过对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单因素水平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试验,以乙醇为提取剂提取大蒜中异黄酮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中异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30.25、乙醇浓度66.2%、提取时间4.005h、提取温度96.9℃。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试验的回收率为99.05%,精密度为3.572%,大蒜中异黄酮提取率1.858mg/g。结论: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处理大蒜中异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其方法可靠性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中异黄酮含量方法比较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3.
以青仁黑大豆为原料,采用高纯氮气加压溶剂法提取黑大豆总异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优选,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压力、液固比和乙醇体积分数5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10℃,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15 min,提取压力为700 kPa,液固比55∶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黑大豆总异黄酮得率为1.43%,黑大豆异黄酮粗提物得率为12.58%,异黄酮纯度为3.76%。  相似文献   

4.
葛根异黄酮的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提取技术为主,分别考查了提取溶剂、温度、提取时间、固液相比等因素对提取葛根异黄酮效果的影响,并对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在常规提取条件下,40%和60%乙醇提取葛根异黄酮的效果好,总提取时间以3h为宜,液固相比达到10:1即可。微波辅助提取有利于提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超声波辅助提取效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论文采用传统浸提法,以乙醇为溶剂,考察溶剂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固液比、提取温度和葛根粉粒度对葛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以及粒度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率均有影响,优化的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20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0%,固液比为1∶12,粒度为80目.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研究了荷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生物碱的提取工艺。选取固液比、微波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作为提取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得出最优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5g/mL、微波温度60℃、提取时间5min、提取液浓度70%时,提取率达9.14%。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预处理微波萃取葛根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湘西野葛根为原料,优化葛根总黄酮超声微波双辅助萃取工艺。研究超声提取温度、超声作用时间、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固液比5个影响因素对葛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葛粉中总黄酮的含量,建立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以8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微波辐射功率300W、微波辐射时间9min、固液比1:25(g/mL)、超声提取温度50℃、超声提取时间30min的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量可达14.685mg/g。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超声法提取猴头菇多糖的影响因素,并优化提取工艺。方法:以猴头菇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提取温度和料液比为实验因素,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猴头菇多糖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0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5 (g/mL),在此条件下猴头菇多糖得率为6.16%。结论:该工艺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9.
李万林 《皮革与化工》2014,(1):13-16,36
以大豆异黄酮提取率为指标,豆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从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0,乙醇浓度为80%,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温度为60℃。在此工艺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0.3522%。  相似文献   

10.
以萌发大豆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水为溶剂提取其中的大豆异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大豆异黄酮得率的影响,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实验建立了大豆异黄酮提取的回归模型,优化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5 min,提取温度137.3℃,液料比28.4∶1,此时大豆异黄酮得率的实测值为0.178 4%,预测值为0.170%,两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以离子液体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离子液体提取黑豆异黄酮,考察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的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以及提取温度对黑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异黄酮的抗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离子液体浓度0.65 mol/L,提取时间49 min,料液比1∶21(g/mL),提取温度60℃。此条件下异黄酮的提取率为0.688%,预测值和实际测定值接近,为黑豆中天然异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亚麻籽油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亚麻籽油的提取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亚麻籽油的提取工艺条件。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搅拌速率作为影响因素,以正己烷为溶剂、亚麻籽油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4因素3水平Box-Behnken试验,建立亚麻籽油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经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6℃、提取时间2.2h、液固比8:1(mL/g)、搅拌速度310r/min。在此条件下亚麻籽油提取率为98.12%,与理论值98.28%接近。结论:所得提取条件可靠。  相似文献   

13.
对沙棘果废渣中的总黄酮进行了超声提取,并采用单因素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了提取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沙棘总黄酮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为40% (60W)的条件下,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6%vol、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36mins、液料比为45∶1.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得率为9.187mg/g,与理论预测值拟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实验以高温脱脂豆粕蛋白溶出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比较加热搅拌法与超声波法两种方法处理脱脂豆粕粉制备豆浆的工艺,得到了脱脂豆粕制备脱脂豆浆的最佳工艺参数。加热搅拌法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18,蛋白溶出率为80.9%;超声波法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16,蛋白溶出率为81.8%。从节能角度考虑,选取超声波法为高温脱脂豆粕制备脱脂豆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探索蕨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单因子试验表明,粉碎度、溶剂种类与浓度、浸提时间、温度、液料比等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明显。正交试验表明,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时间、温度、液料比4个因素中,液料比对黄酮类化合物浸出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乙醇的浓度、浸提温度,提取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浸出率的影响最小。在70℃条件下,以70%(体积分数)乙醇作为提取剂,液料比为25∶1,回流浸提120min,蕨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达到54.12mg/g。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大豆豆脐在大豆加工行业的利用率以及更大程度地发挥大豆豆脐的营养价值,本文在国标大豆异黄酮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测定大豆豆脐中异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本实验以大豆豆脐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料液比(D)>乙醇浓度(A);在乙醇浓度为8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35 g/mL时提取三次,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0.88±0.120 mg/g。本方法准确、高效,能够提取出原料中90%以上的大豆异黄酮,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大豆豆脐中异黄酮的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芦竹中芦竹碱提取得率,采用单因素试验测定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p H对芦竹碱得率的影响。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芦竹碱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50 min、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温度50℃、液料比值40 mL/g、pH 5。在此条件下芦竹碱提取得率为1.00%。说明该工艺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以脱脂芝麻渣为原料,对芝麻蛋白采用碱提酸沉法进行提取。试验考察了温度、加碱量、提取时间以及液固比对芝麻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芝麻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74.6 ℃,加碱量18%,提取时间291 min,液固比25∶1(mL∶g),在此条件下,芝麻蛋白质提取率为75.59%。蛋白纯度达到69%,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14.99%。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紫娟茶中甲基化儿茶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酸性乙醇为溶剂,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对紫娟茶中甲基化儿茶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紫娟茶中甲基化儿茶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温度75℃,料液比(m紫娟茶∶V溶剂)1∶74(g/mL),此条件下甲基化儿茶素质量浓度为26.7 mg/g,与验证值的相对误差为1.48%。结论:运用HPLC分析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娟茶中甲基化儿茶素的提取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