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褐素作为黑茶中重要的功能成分,是一类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有机试剂的褐色高聚物,属于多酚类物质,具有酚类物质特性。茶褐素具有显著的降脂减肥功效,但是茶褐素结构和组成复杂,导致对其提取纯化和功效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茶褐素的试剂提取、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膜分离和柱层析等提取纯化研究,以及茶褐素在降脂减肥、抗氧化、抗癌、抗疲劳、调节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等功效的研究现状。比较了几种分离纯化方式的优缺点,展望了茶褐素组成的研究方法、其他功效的研究方向和相关产品、保健品的开发,为茶褐素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流体技术脱除绿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临界流体脱除茶叶中咖啡因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茶样形态对咖啡因脱除影响极大,60目磨碎茶样的咖啡因脱除率可达85.63%,咖啡因含量≤0.5%;含水率对茶叶中咖啡因的脱除率影响也较大,含水率为35%~50%时较适宜。超临界流体萃取后的磨碎处理茶样品质总分均要好于其它处理,品质和口感得分接近于对照。正交实验中,咖啡因脱除率的影响因子主次顺序为压力>温度>动态循环时间>夹带剂用量,而对儿茶素来说,夹带剂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大豆异黄酮中的大豆苷和染料木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大豆异黄酮中的大豆苦和染料木昔。溶剂系统为乙酸乙酯一醋酸一水,体积比为5:1:10,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逆流色谱仪转速为800r/mm,流速为1.5ml/min。所得大豆昔、染料木昔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纯度分别达到98.2%和99.2%(面积归一法)。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并分析比较了茶叶酚酸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条件为:色谱柱采用HypersilBDSC18柱(250×4.6mmID;5μm),流动相为75%A液(2%HAc) 25%B液(乙腈),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6nm和280nm,外标法定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对不同茶类加工副产物的有效利用,本文研究了绿茶、乌龙茶和红茶的茶片、茶末、茶梗和大宗茶中化学成分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绿茶是不发酵茶,其茶片和茶末中儿茶素含量分别为19.34%和18.52%,高于其他茶类和副产物,与绿茶大宗茶含量相近甚至高于大宗茶,茶梗中游离氨基酸和总糖含量分别为2.65%和22.85%,高于其他副产物和大宗茶;红茶为发酵茶,其茶片、茶末和茶梗中茶黄素和聚酯型儿茶素(TSs)含量较高,其中红茶茶末中茶黄素总量(TFs)、聚酯型儿茶素A(TSA)和聚酯型儿茶素B(TSB)含量最高,分别为0.96%、1.65%和0.53%;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其加工副产物中儿茶素、TFs、TSs含量居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氨基酸组分含量低于绿茶和红茶。研究表明,绿茶、乌龙茶和红茶茶片和茶末的茶多酚、水浸出物、总糖、可溶性蛋白、咖啡碱以及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组分等化学成分利用价值与大宗茶相近,甚至高于大宗茶,茶梗中总糖和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高,利用价值高于大宗茶,本研究明晰了不同茶类及其加工副产物的化学成分含量,可为茶叶加工副产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分离茶多酚,获得纯度为ECG 980.0mg·g-1、EC 960.0mg·g-1、EGC 900.0mg·g-1、EGCG 980.0mg·g-1的儿茶素单体,并以制备的儿茶素单体为反应原料,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碱性氧化和酸性氧化反应,探讨儿茶素组成对茶黄素化学氧化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儿茶素碱性氧化和酸性氧化产物存在明显差异,且碱性氧化产物较酸性氧化产物复杂,存在很多未知的氧化产物,有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7.
张建勇  江和源  崔宏春  尧渝 《食品科学》2009,30(23):493-497
茶黄素是一类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茶叶天然产物。本文综述国内外4 种主要茶黄素单体分离制备方法研究进展,比较分析纤维素层析法、葡聚糖凝胶层析法、硅胶层析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和聚酰胺层析法等茶黄素单体分离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认为聚酰胺层析法是目前比较理想的4 种主要茶黄素单体分离制备方法,可为开发利用茶黄素提供一定的科学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8.
工夫红茶品质主要体现在香气和滋味两方面,加工工艺对其品质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着重阐述工夫红茶品质化学成分及加工工艺对其品质形成影响的最新进展,明确工夫红茶滋味、香气的特征成分,以及传统加工工艺与做青新工艺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工夫红茶品质提升和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查不同海拔分布的庐山茶树资源品质成分的变化。方法 以庐山山脉300~1300 m间的6处资源点(1248、993、984、855、755、394 m)野生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 对其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进行测定, 并分析其儿茶素苦涩味指数(catechin astringent index, CAI)和儿茶素品质指数(catechin quality index, CQI)。结果 不同海拔高度庐山茶树群体资源水浸出物含量为45.00%~49.23%, 茶多酚含量为16.55%~25.25%, 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62%~4.20%, 咖啡碱含量为3.00%~3.34%, 儿茶素总量为156.17~205.75 mg/g; 茶多酚和咖啡碱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 海拔855 m处的茶样水浸出物含量最高(49.23%), 海拔993 m的茶样儿茶素总量(156.17 mg/g)明显低于其他海拔, 且酯型儿茶素(ester type catechins, ETC)含量(118.00 mg/g)最低;随着海拔升高,茶样的酚氨比越小, CAI减小, CQI增大。结论 不同海拔高度下庐山茶树资源品质成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低海拔茶树资源茶多酚含量高,儿茶素组分含量丰富;高山茶树资源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高,品质成分丰富, 苦涩味小, 酚氨比小且适制名优绿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骏眉工艺加工的红茶化学成分特点和抗氧化活性,方法 搜集了不同产区和嫩度的骏眉工艺红茶样,以及全国各产茶区的对照红茶产品,分析了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和聚酯型儿茶素成分的含量及其总抗氧化活性。结果 骏眉工艺红茶具有较高的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聚酯型儿茶素A(theasinensins A, TSA)含量,19个骏眉工艺红茶的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TSA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5.67%、4.50%、0.75%和0.38%,高于24个对照红茶的10.95%、1.75%、0.59%和0.21%。骏眉工艺红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19个骏眉工艺红茶的抗氧化活性均值比24个对照红茶均值高57.0%。结论 本研究为探索骏眉工艺红茶化学成分特点及后续的产品品质提升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