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加强静脉用药滴注速度的审核管理,保证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用药安全。方法:基于JCI标准,加强药师滴速审核工作,建立药品滴速信息数据库、优化滴速审核管理系统。结果:依托优化的信息系统,药师严格审核,实现静脉用药滴速的有效管理。结论:药师加强用药监护,有效管理输液滴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患者的滴速。方法对841例静脉输液患者的滴速进行现场调查,以输液卡上的滴速为标准,计算时间为1min,≥5gtt/min为过快,<5gtt/min为过慢。结果 95.84%的患者滴速正常,3.33%过快,0.83%过慢,存在发生急性肺水肿的危险。结论我院静脉输液患者的管理仍有待加强,医院要重视对静脉输液患者的滴速管理,防止发生严重的输液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易诱发输液反应的因素,为规范临床输液操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多家医疗单位的静脉输液操作过程进行调查、试验、分析。结果:配药与输液环境污染、方法不当、消毒效果不佳或消毒剂存在污染、输液滴速过快普遍存在。结论: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配药、输液的环境与方法、消毒、输液滴速的不规范是诱发输液反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患者接受治疗的有效给药途径。护理集体静脉输液流程再造是一种管理上的创新。我们自2006年6月对传统静脉输液流程进行了改进(即流程再造),实现了护理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抽取的全院静脉输液的全部数据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临床静脉输液需要关注输液时药物是否需要避光、输液时的滴速、输液的顺序及配伍禁忌,否则易造成静脉输液治疗无效.结论 临床药师应有针对性地深入临床开展宣传,减少导致静脉输液使用不当的医源因素,实行静脉输液有效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6.
罗丽铭 《中国新医药》2003,2(6):111-111
输液是通过静脉直接给患者体内补液、给药及营养物质的一种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但在输液管理中往往发现病人及家属自行调节输液滴速,以致影响药物疗效,甚至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静脉输液速度问题,我院对自调输液速度者进行访问调查,分析其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规范设计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标签。方法:分析总结国内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标签的设计情况,结合医院调配工作实际,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输液标签的设计。结果:适当增减输液标签前记、正文、后记的内容,让输液标签容纳更多有效的用药信息,保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安全、有序。结论:所设计的输液标签合理、美观、大方,符合《处方管理办法》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能够满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软件系统设计和调配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建立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在输液管理中的作用,为输液管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对在输液室接受治疗的73600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静脉输液管理(实施前36800例),以及采取建立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的方法进行管理(实施后36800例),其包括分析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与满意度的因素、强化培训、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结果:实施前后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时间、患者排队等候时间、输液满意度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医院情况建立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设计科学的工作流程与合理排班是提升输液管理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JCI标准下我院实行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24小时工作模式。方法:通过介绍我院PIVAS的操作流程、工作流程、静脉药物调配及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情况,探讨在JCI标准下我院PIVAS为患儿提供静脉输液服务的模式。结果:在JCI标准指导下,我院实行的PIVAS 24小时工作模式可方便临床根据患儿病情随时调整医嘱,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服务。结论:我院实行的PIVAS 24小时工作模式保障了患儿用药安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患儿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药品生产厂家制订静脉滴注药品说明书及临床输液有效管理提供依据,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筛选某院可用于静脉滴注的注射剂药品说明书609份,对药品成分分类、药物作用系统、滴速限制项的描述方式及滴速要求等项目进行分别统计。结果 609份药品说明书中有264份(43. 35%)标注了滴速要求,其中中药类标注率为56. 10%,西药类标注率为42. 43%;消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的标注率相对较高;标注内容有5种描述方式;分别总结了不同滴速要求的药品种类。结论静脉输液时合理调整滴速对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通过医、药、护、患共同参与,加强药品说明书的管理和学习,加上药品生产厂家对静脉滴注药品说明书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静脉输液合理用药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审方过程中的不合理医嘱,同时注重成品输液的稳定性和滴注速度的控制,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方法:监控平台会自动将滴注速度单位统一为mL·min-1,根据成品输液稳定性不同,进行先后顺序自动排序。成品输液放置时间系统和滴速控制和监控系统可监控临床输液的使用情况。结果:成品输液出舱到病区时间平均减少15~20min;稳定时间2h、4h和6h内的成品输液执行及时率得到显著提高;输液滴注速度合理率由运行前的58.5%上升至88.8%;单季度输液不良反应量降幅高达45.7%。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的、全面的静脉输液合理用药监控平台,实现某院PIVAS静脉输液全流程的闭环监控,为我国医院PIVAS合理用药监控平台的补充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过度依赖静脉输液给药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安全和不合理的使用输液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死亡。本研究拟开展合理安全输液整合管理,构建"医-药-护"合理安全输液预警监控系统,并初步探讨了该系统对于输液全过程监管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从整合管理的框架和设计原则、标准体系建设和知识规则库的设立、"医-药-护"三方管理结构整合和功能模块设计等方面,构建了"医-药-护"合理安全输液预警监控系统,建立基于数据平台的评价体系,实现合理安全输液实时干预。结果:该院以静脉输液作为切入点,全面整合了医务、药学、护理及临床科室的管理规则、治理结构和数据资源,实现输液管理系统化。建立、测验并修订了输液知识规则库,建设了医师、药师和护士3个输液数字化工作平台,实现输液实时预警、辅助决策、回顾评价、科学研究等功能,并通过初步应用效果评价进行了验证。结论:本研究率先探讨建立输液标准体系和管理指南、研发输液预警监控系统、组织多学科团队监管输液的全过程。提示涵盖"医-药-护"多学科的整合管理将成为合理用药管理的重要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安徽省卫计委开展静脉输液专项检查前后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成效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4年(检查前)和2015年(检查后)门急诊静脉输液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展静脉输液专项检查后,急诊患者静脉输液率、门急诊患者静脉输液处方比例与同期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徽省卫计委开展静脉输液专项检查有利于规范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显著提高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监测-培训-计划(MTP)模式对门急诊静脉输液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珠海地区各级医院2009-2011年静脉输液率作为基线调研样本,对2012年静脉输液率进行现场调查研究,使用教育、管理和监督三方面策略按季度分成4次干预,干预效果与基线比较。数据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次干预后,三级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率从干预前的34.18%降至干预后的9.52%(P<0.01);二级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率从干预前的38.83%降至干预后的15.61%(P<0.01);基层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率从干预前的40.63%降至干预后的26.56%(P<0.01)。结论:MTP干预模式能有效降低门急诊静脉输液率,减少门急诊不合理输液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静脉滴注患者1328例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住院部患者静脉滴注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从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2010年1~6月住院500例患者中静脉滴注医嘱共1 328份.找出使用不合理的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 328份医嘱中,共有不合理医嘱224份,占全部抽查医嘱的16.9%,临床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溶媒的选择、药物的配伍、药物的剂量及药物的滴速等方面.结论 我院住院部静脉滴注的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规范使用,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职责,在静脉滴注医嘱审查方面多做工作.  相似文献   

16.
贺晨曦 《抗感染药学》2020,17(2):223-226
目的: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优化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对患者静脉输液质量及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PIVAS 1586例患者资料(优化管理前);另抽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实施优化管理后的1865例患者资料(优化管理后);优化管理前后PIVAS工作人员均为25名;比较优化管理前后静脉输液质量及医院感染率的差异。结果:与优化管理前相比,优化管理后化疗药物的包装、输液配制质量及操作台环境的满意度均较高(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优化管理前(P<0.05)。结论:PIVAS实施优化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有效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遏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某综合三甲医院重症住院患者使用静脉输液的概况和合理性。方法:回顾调查2015年7月-2016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输液的情况,对基本信息、费用、诊断、输液药品等数据进行统计,并根据说明书和文献分析溶媒和配伍的不合理情况。结果:6 427人次输液的ICU患者中,平均每人次住院输液23.95组(平均60.85瓶),输液平均疗程4.89 d,中心ICU最多(37.45%),脑出血、心脏病、肺癌患者较多,治愈好转率90.30%。用量较大的输液药品中依达拉奉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及氯化钾针等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溶媒、配伍不合理问题较多。存在复方麝香注射液(不合理比例79.07%)、脱氧核苷酸钠针(66.67%)、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58.25%)等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输注的小支针剂仍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使用的不合理情况。结论:研究表明重症住院患者中输液治疗应用广泛,但在溶媒、配伍方面存在较多不合理问题,管控措施应重点关注这部分常见不合理的输液药物,拟构建监控预警系统和全面评估体系进行输液管理,以落实合理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统计275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的滴注浓度与速度,分析药物滴注浓度、速度与合理用药的关系,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静脉滴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对合理用药审查软件的开发设计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查询药典、药品说明书和专业文献,收集静脉滴注药物的滴注浓度,滴注速度要求等,并对其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查阅的275种静脉滴注药物中有50种药物说明书中明确标注了输液浓度范围,其中标注较多的药物种类有抗微生物药物、中药注射剂、抗肿瘤药物及消化系统药物。有63种药物标注了滴速,70种标注了输液时间。结论:滴注浓度与速度是影响输液疗效及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应用中,医师、药师及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规定,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相应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