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以低温豆粕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波协同技术提取了水溶性大豆多糖(water-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SPS),并对大豆多糖的部分理化性质,包括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粘度性质等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气相色谱与高效凝胶色谱方法对SSPS的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测定,采用旋转式粘度计分析了大豆多糖质量浓度、离子强度、温度、pH对SSPS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 SSPS的单糖组成主要为半乳糖,其次为葡萄糖、甘露糖、氨基半乳糖、阿拉伯糖等;SSPS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274.752 k;SSPS的粘度随其质量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大,随温度、pH值的增加而减小,金属离子(Na+、Ca2+、K+)浓度的变化对其粘度的影响很小。结论本研究将为SSPS的潜在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取3种常见大豆加工副产物豆腐渣、大豆蛋白渣和大豆皮中的水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SSPS),比较分析不同来源水溶性大豆多糖进行功能特性和基本结构。方法通过抗氧化性、乳化性和起泡性评价3种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功能特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3种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豆腐渣中的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Ⅰ)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性、乳化性和起泡性,大豆皮中的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Ⅲ)次之,大豆蛋白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Ⅱ)的抗氧化性、乳化性和起泡性最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图谱表明,3种来源水溶性大豆糖在基本结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来源的水溶性大豆多糖功能特性存在一定差异,而基本结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大豆渣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酸水溶液提取大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温度110℃,提取时间1.5h,用酒石酸调节pH=3.8。该工艺蛋白质溶出率仅为2.18%;产品分子量由三部分组成,其中5.424×105为主要部分,水溶性大豆多糖得率达27.65%。  相似文献   

4.
旨在为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的纯化工艺改进和豆渣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动态法从干豆渣中提取得到SSPS粗品后,通过酶解、活性炭吸附以及醇沉等步骤进行纯化,优化了纯化工艺,并考察了纯化对SSPS的基本成分、理化指标、挥发性成分、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酶解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1.0%、酶解pH 6、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2 h;活性炭吸附最适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1.0%、吸附pH 5、吸附温度65℃、吸附时间30 min;纯化处理后SSPS的蛋白质及灰分含量分别从3.60%、5.13%下降至2.19%、4.73%;纯化SSPS的透明度提高了71.94%,黏度降低,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减少了18种,而分子质量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纯化SSPS与市售SSPS在分子结构方面相似,但是结晶度存在一些差异;纯化SSPS的起泡性和乳化性分别达到213.70%和0.76,泡沫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均优于市售SSPS和阿拉伯胶的。综上,经动态法提取的SSPS纯化后产品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5.
可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对功能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溶性大豆多糖(Soybean soluble polysaccharide,SSPS)是从大豆分离蛋白或豆腐生产过程产生的豆渣中分离提取得到的一种酸性多糖,具有分散稳定性、乳化及乳化稳定性等功能特性。本文系统研究了豆渣中提取大豆多糖的提取条件对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125℃,提取时间1.5h、体系pH5.0时水溶性大豆多糖既有较高的得率,同时又具有优越的分散稳定性。通过乳液稳定性及粒度分布研究表明了优越功能性的大豆多糖与提取条件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
大豆膳食纤维分离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大豆与现代大豆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豆渣占原料量的30%以上。膳食纤维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十分有益的。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开发利用豆渣已成为大豆深加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大豆膳食纤维的分离提取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分子表征和溶液流变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磁共振方法和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技术测定了水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SSPS)的酯化度和分子质量,并研究了SSPS在水溶液中的分子构象和流变学性质。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SSPS的酯化度,水溶液中SSPS呈紧密的无规线团构象,具有很低的本征黏度,SSPS水溶液表现出很强的剪切变稀行为,并具有明显的触变性。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SPI)和水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SSPS)为主要原料进行了可食性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质研究。综合考虑SPI与SSPS的比例、甘油、海藻酸钠添加量及钙离子浓度等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对成膜配方进行研究,得到了复合膜的最佳配比,并从水溶性、水蒸气透过性、抗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等方面对膜的性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SPI∶SSPS质量比为1∶7,甘油添加量2%,海藻酸钠添加量4%,Ca2+浓度为1.0mol/L的条件下,复合膜的综合性能评分最高,为67.8。  相似文献   

9.
以乙醇为溶剂,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回流时间、料液比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均有影响,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提取温度60~70℃,回流时间为3~4 h,料液比在1:12~1:16之间.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豆多糖的复合乳液储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乳液是脂溶性生物活性化合物很好的包埋和输送载体,脂溶活性物质能够很好的包埋在油滴中,增强其在水相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基于大豆多糖修饰的蛋白复合乳液具有更小更分散的油滴,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在高温、高盐及酸性的工艺操作环境中,大豆酸溶蛋白(acid soluble soy protein,ASSP)/大豆多糖(soy soluble polysaccharides,SSPS)复合乳液的货架期是实现其有效利用的关键。本论文通过研究热处理、p H及盐离子等条件对O/W体系ASSP/SSPS复合乳液的影响,考察评价ASSP/SSPS复合乳液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热处理能够有效增强ASSP/SSPS乳液长期稳定性,受p H变化影响较小。当在p H值为3.0~4.0的范围贮藏时,ASSP/SSPS乳液的稳定性能最优越,基本不受盐离子的影响,并且储存60 d后乳液粒径基本不变。ASSP/SSPS复合乳液的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研究可以看出,贮藏60 d后,因ASSP/SSPS的复合界面行为增强,乳液微滴表面形成了更稳定不可逆的ASSP/SSPS复合膜,乳液微滴分布均匀,粒径大小没有明显改变,粒径在268.92~315.26之间。文章通过对ASSP/SSPS复合乳液储存稳定性的系统分析,为复合乳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面条是中国传统主食,豆渣富含膳食纤维,含有小麦粉的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为了改善面条的营养成分,提高其营养价值。在面条中添加经超微粉碎的豆渣,研究添加豆渣前后面条的相关品质变化。结果发现,添加7.5%80 Hz超微频率粉碎的豆渣的面条品质最佳;超微粉碎处理改善了豆渣在面条中的应用品质。  相似文献   

12.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大豆异黄酮已成为大豆最引人注目功能成分之一,也是食品与营养学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结构、性能、分布、提取分离、检测技术,糖苷水解方法及大豆异黄酮国内外研究现状,且分析大豆异黄酮市场状况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豆渣膳食纤维对酥性饼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豆渣中酶法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豆渣SDF)、不溶性膳食纤维(豆渣IDF)以及商业菊粉,分别添加到酥性饼干中,研究其对饼干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豆渣IDF的饼干持水性和硬度较高,添加豆渣SDF和菊粉的饼干松密度值和过氧化值较低,且两者的松密度值没有较大差异,而添加豆渣IDF的饼干与之相反,添加4%豆渣SDF的饼干感官评定结果最优,且总膳食纤维、水分和脂肪含量较空白高,而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时玉强 《中国油脂》2020,45(7):61-66
大豆蛋白富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动物蛋白不可比拟的功能特性。但是大豆作为高蛋白的植物性食品嘌呤含量较高,制约着大豆制品的应用。对嘌呤与痛风的关系,食品中嘌呤的检测方法,嘌呤与蛋白质的关系,传统大豆制品及大豆蛋白中的嘌呤含量及其控制等,特别是经过深加工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的低嘌呤工艺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大豆深加工制品如大豆分离蛋白和酸法大豆浓缩蛋白可为痛风病人提供低嘌呤、高蛋白食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大豆加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大豆食品以其全面、独特的营养及保健功能特性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大豆精深加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在功能性大豆蛋白、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功能肽、大豆油脂酶法精炼与改性、大豆生理活性物质高效提取等方面取得的技术创新及产品,阐述了目前大豆加工领域已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和取得的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16.
超声处理大豆浆体对提高蛋白质和固形物萃取率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低频超声波处理大豆浆体以提高其蛋白质和固形物的萃取率。探讨了处理时间、温度、pH和超声振幅诸因素对超声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得出其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采用低频超声波处理大豆浆体及其豆渣能有效地提高蛋白质和固形物的萃取率  相似文献   

17.
时玉强 《中国油脂》2021,46(1):92-99
大豆乳清废水是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也是该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最大量的废弃物。研究表明,大豆乳清废水中的多种有机组分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医疗保健功能,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介绍了大豆乳清废水的主要组分及含量,并对各组分的功能作用和各组分的分离提取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大豆乳清废水用于新型功能性饮料的开发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大豆乳清废水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展望,为大豆乳清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Soybean hulls, the main byproduct in soybean processing, have many biological activities. However, the value of this byproduct is still far from being fully exploited.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anti-tyrosinase and antioxidant capacities in soybean hulls fermented by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ZLC-18 (L. plantarum ZLC-18). We found that L. plantarum ZLC-18 fermentation could markedly improve the anti-tyrosinas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soybean hulls. The anti-tyrosinas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phenolic and flavonoid contents. UPLCMS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phenolic compounds (daidzin, genistin, vanillic acid and so on) were increased in soybean hulls after fermentation, and some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shown to have anti-tyrosinas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fermentation is an efficient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bioactive function of soybean hulls. Moreover,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soybean hulls can be used as a kind of functional food ingredient, thereby improving their econom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19.
以豆渣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提取大豆多糖,对固液比、温度、pH值、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粗多糖产率、还原糖含量、透明度、水溶性大豆多糖纯度的影响。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根据综合评分,选出最佳参数是:固液比1∶20(g∶mL),温度110 ℃,pH 4.5,提取时间3 h,所得粗多糖产率52.4%,还原糖含量3.86%,透明度86.14%,多糖纯度69.88%。  相似文献   

20.
大豆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分子大豆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混和物,分子量在1000Da以下,具有很多优良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因此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文综述大豆肽理化特性、生理功能、制备工艺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