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2010-2013年我国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员比重,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配置及其变化趋势,为客观评估慢性病防控能力及制订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收集原始数据,运用SAS 9.3软件,分年度、地区、机构级别进行统计学描述和趋势分析。结果 2010年全国填报信息的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机构共有3 335个,慢性病防控人员数3 307人,所占比例为1.82%。截至2013年慢性病防控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到6 718人,所占比例增加到3.23%,4年涨幅为103.14%。县级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员比例增长最快,从2010年的1.68%上升到2013年的3.28%,市级增长速度最慢。2013年从事慢性病工作的人员比例为3.23%,数量相当于传染病人员的36.52%,免疫规划人员比例的41.83%。结论各级疾控机构慢性病控制人员仍需要增加,尤其是基层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队伍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为推进慢性病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全省地市级和县区级所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资源、执行能力等情况。结果黑龙江省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系统设有专职的慢性病科所或以慢性病为主的科所的比例分别为84.62%(11/13)和51.52%(68/132)。专职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在岗人员216人,占疾控系统在岗人数的3.38%(216/6 385)。医学类专业毕业比例83.54%(279/334),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49.40%(165/334);100%(13/13)的地市级、92.42%(122/132)县区级疾控系统派慢性病防控人员参加慢性病防控相关培训;92.31%(12/13)地市级、62.88%(83/132)县区级疾控系统开展了死因监测工作,92.31%(12/13)地市级、55.30%(73/132)县区级疾控系统开展了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结论黑龙江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资源匮乏,经费和人员与疾病负担不相称,慢性病防控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南省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现状,便于进一步加强河南省慢性病防控工作。方法采用2012年河南省慢性病防控能力调查问卷数据,利用SPSS 20.0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河南省590名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8.28岁,从事慢性病防控平均工作年限为4.49年,全省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专业的比例为28.47%(168/590),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为30.17%(178/590),副高及以上的比例为5.76%(34/590)。结论应逐步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控体系,引进适应河南省慢性病防控工作需要的人才,加强现有慢性病防控人员的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4.
马凯  张瑞 《中国校医》2020,34(4):286-288
目的对洛阳市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为洛阳市慢性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疾控系统)”网络问卷,对2017年洛阳市疾控系统的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调查数据。结果洛阳市慢性病防控人员主要为大专学历、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医学专业,分别占比52.5%、27.9%;无职称、初级和中级职称分别占34.4%、36.1%、23%,副高及以上职称占6.5%。专职从事慢性病防控的人员占82%。以慢病防控为主要职责的科室占50.8%。结论对于目前严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势,洛阳市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仍然不足。需要政府层面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疾控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北京市某区级医院2007~2011人力资源变化趋势,为人员调整和科学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2007~2011年间每年医院在岗工作人员信息,从数量、构成、质量(学历、职称)等方面对人力资源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编制内人员比例逐年减少,非编制人员比例逐年增加,达37.42%;卫生技术人员增长3.97%,注册护士增长8.65%;专业技术人员男女比例约为4∶1;编制内人员平均年龄高于非编制人员;人员学历、职称逐年提高;床位使用率为87.25%;医师服务负荷逐年增加.结论 应加强在职在岗培训,做好继续教育;加强职工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加强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推行人性化管理,构建良好的医院文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西南地区2017年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现状,为进一步加强西南地区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7—11月开展的第五次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中2017年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576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 119名慢性病防控在岗人员的相关信息,分析西南地区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的配置情况及年龄、工作年限、学历、专业、职称分布情况。结果中国西南地区2017年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在岗人员占总在岗人员的6.5%,慢性病防控专职在岗人员占总在岗人员的4.6%;慢性病防控人员年龄以25~34岁者所占比例最高(40.7%),工作年限以5年者所占比例最高(59.5%),学历以本科及以上者所占比例最高(57.5%),专业以医学专业者所占比例最高(94.9%),职称以初级职称所占比例最高(44.8%)。不同地区比较,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5个地区慢性病防控在岗人员占总在岗人员比例、专职慢性病防控在岗人员占总在岗人员比例、防控人员年龄、工作年限、副高及以上职称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慢性病防控在岗人员和专职慢性病防控在岗人员占总在岗人员比例均呈省、地市和县(区)上升趋势(均P 0.05);慢性病防控人员工作年限、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医学专业比例、副高及以上职称比例均呈省、地市和县(区)下降趋势(均P 0.05)。结论中国西南地区2017年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水平与慢性病巨大的疾病负担水平不匹配,且存在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安阳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CDC)机构的慢性病防控能力现状,为加强该市的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提供对策。方法采用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表"(适用于疾控系统),对2011年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均无制定现行的慢性病防控相关规划和工作(实施)方案,政府领导均无参加过当地慢性病防控相关活动。在两会上,市级有3个以慢性病防控为主题的提案,均无CDC参与编写或提供素材。10家CDC机构的慢性病工作经费占工作总经费比例为6.9%,专职从事慢性病工作在岗人员22人,占同级在岗人员总数的比例为3.0%,以无职称和初级占的比例高,占48.6%,平均年限在5年以下者占的比例最高,为48.6%,慢性病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的次数和总人次数最高为省级,未参加2个月以上的培训,仅与同级二级以上医院合作过,专病防治机构设有肿瘤防治办公室2家;开展监测和干预工作仅为死因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的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指标为血压、血糖,干预的场所为社区和工作场所;参与了对所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工作的考核。结论安阳市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制定慢性病相关规划,加大慢性病工作专项经费投入。CDC机构监测和干预能力亟需提高,加强卫生领域内外部门和媒体的合作能力,县区级CDC基础配置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1-2017年在国家级慢性病防控政策不断推进和完善的情况下,各省慢性病防控政策能力跟进和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于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2018年7-11月开展3次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评估工作,通过网络调查,收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级政策能力的相关数据。结果 进行分析的3次调查各省应答率均为100%。2011、2013和2017年,省级财政经费中配置慢性病防控专项经费的省份个数分别为27个(84.4%)、26个(81.3%)和25个(78.1%);有领导参加当地慢性病防控相关活动的省级政府数量分别为15个(46.9%)、13个(40.6%)和19个(59.4%);2009-2011、2011-2013和2014-2017年在省级“两会”上有以慢性病防控为主题的提案或议案的省份个数分别为14个(43.8%)、13个(40.6%)和12个(37.5%)。2011、2013和2017年,全国省级慢性病防控综合规划数量分别为6个(18.8%)、20个(62.5%)和27个(84.4%),有现行慢性病防控专病或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规划的数量分别为0个、1个和3个。结论 近年来,随着国际和国家级慢性病防控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各省份慢性病防控政策制定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对提升慢性病防控政策认定能力方面成效甚微。如何提高各级政府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财政、组织机构和制度的相关保障,是今后发展慢性病防控政策能力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为加强该省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制定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黑龙江省1个省级、13个市(地)级和132个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慢病防控能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机构设置、人员和经费配置、继续教育情况,监测和干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科研能力等。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黑龙江省10个市(地)级和59个县(区)级疾控中心设有专职慢性病科(所)或以慢性病为主的科(所)。各级疾控中心从事慢性病防控人员327人,占所有在岗人员的4.57%(327/7 153),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42.81%(140/327)、医学类专业者占85.32%(279/327),从事慢性病工作不足5年者占60.25%(197/327)。84.62%(11/13)的市(地)级、87.88%(116/132)的县(区)级疾控中心参加慢病防控相关培训;92.31%(12/13)和65.91%(87/132)开展了死因监测工作;92.31%(12/13)和62.12%(82/132)开展了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工作;53.85%(7/13)和68.18%(90/132)开展了高血压干预工作,38.46%(5/13)和67.42%(89/132)开展了糖尿病干预工作。市(地)级和县(区)级疾控中心配置慢性病防控专项经费的单位分别为15.39%(2/13)和14.39%(19/132),承担国内科研课题的单位分别为15.39%(2/13)和2.27%(3/132),发表过国内外期刊论文的单位分别为7.69%(1/13)和0.76%(1/132)。结论与2009年调查数据相比,黑龙江省各级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人员数量,县(区)级疾控中心设立专职慢性病科(所)或以慢性病为主的科所和配置慢性病专项经费的单位均有所增加,但仍存在机构和人员不足以及工作经费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四川省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省2011年度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表的相关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慢性病防控人员400人,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人数的3.50%;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共987.40万,占单位总业务经费0.09%;专业以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为主(71.75%);慢病工作年限小于5年者占66.75%。全省开展慢性病相关监测或现场调查的县区为74.32%。结论四川省慢病防控资源不足,经费缺乏,慢病机构设置尚需健全,慢病防控能力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11—2020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变化情况,为合理规划四川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对四川省2011—2020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总量、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四川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总量达到10年来的最高值,全省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由1.24人上升到1.69人,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分别达到84.20%、81.60%、84.47%,55岁以上年龄段人数分别上升了237.50%、115.29%、38.88%,研究生学历人数分别上升了167.47%、105.88%、301.85%。结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历水平和职称结构明显改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稳步增长,但存在疾控人员总数相对不足、省级疾控中心年龄结构老化、县级疾控中心高学历人才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东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现状,为加强我省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制定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17市及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有专职慢病防控人员297人,其中省级、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人数分别为13.00、3.00、1.65人;全省各级慢性病防控专职人员平均年龄为38.62岁;学历以本科和大专居多,分别占44.44%和31.99%;职称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分别占44.78%和35.02%。县级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人员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比例仅为9.01%,市级为30.77%,省级为35.29%(P〈0.01或〈0.05)。从事慢性病工作年限平均仅为4.53年。[结论]增加各级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专职人员数量,重视高学历人才的补充,加大慢性病防控业务培训是我省下一步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建设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王洪芝 《职业与健康》2012,28(5):620-621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海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人力资源的现状,为今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海港区疾控中心2011年6月在岗职工的存档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和专业5个方面对海港区疾控中心人员构成进行描述。结果海港区疾控中心2011年6月共有在职职工78人,男女比例为0.32∶1。年龄以25~35岁所占比例最大,为39.74%。专业技术职称以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为51.22%;高级职称人员不足,初级职称及无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高。第1学历以中专为主,最高学历以大专为主,总体学历偏低。所学的专业初始学历和最高学历中均以非医学类专业(包括法律、会计专业等)为主,预防医学和检验专业人员比例均偏低。结论海港区疾控中心人员配备不足,男女比例不均衡,以中青年为主,总体学历偏低,高级职称人员偏少,所学专业中非医学类专业人员过多,人员结构不够合理,需加快对现有人员的补充、更新和专业技术培训,引进高层次、专业对口人才,以适应疾控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东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探讨全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定相应政策,改善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应用专用调查表,对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2005年人力资源状况包括人员编制、数量、职称、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进行普查。结果全省三级疾控机构中,省、市级不超编,县级超编;全省每万人拥有疾控人员数为1.47人;全省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5.75%,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85%);全省疾控系统人员年龄构成以30~40岁、40~50岁两个年龄段为主;职称构成以中级职称为主;学历构成以专科为主;专业构成,全省防病及检验专业分别占55.49%和13.29%。结论全省疾控体系人员素质与国家规定仍有差距,尤其是县级疾控机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皖中公共卫生体系慢病防控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为合理调整与建设慢病防控专业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3月~6月于合肥和安庆两市普查辖区内所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依据行政区划分层抽样调查社区卫生机构(communityhealthserviceinstitutions,CHSI);并调查两类机构所有慢病防控人员。结果17家CDC慢病防控人员占人员总数4.2%,专兼职比为1:1.1,有外聘人员;其中67.6%为男性且67.6%为预防医学专业背景,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64.7%。171家CHSI中72.5%设有慢病防控专管人员,防控人员占技术人员的39.3%,其中专职比例28.7%,女性占65.6%,89.6%出自于医护专业,大专、高中专及以下学历分别占44.7%和33.9%。两类机构慢病防控人员平均工作年限[P50(P25,P75,)]为2(1,4)年,45岁以下青壮年占81.7%,中级及以下职称者占96.4%,慢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6.1%,77.8%近5年接受过专业培训,但培训以本级为主且次数较少。结论皖中慢病防控人力资源发展滞后,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防治需求,应着力改善慢病防控队伍兼职多、培训少以及社区人员学历低和缺防保等现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7—2009年检验人力资源动态变化情况,为制定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检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007—2009年山东省省、市、县三级157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有检验人员基本情况进行普查。结果全省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体上,检验人员数、检验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以及检验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均为2008年最高;>50岁人员所占比例不断下降,<40岁人员所占比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从33.7%(555/1 647)增加到42.43%(695/1 638);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逐年减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人员专业构成差别较大。结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人力资源配置有所优化,人员数量有所控制,学历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检验人力资源整体配置不足,职称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新时期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目标任务及今后的工作设想与发展方向,文章收集了近年来各级政府文件、会议精神及本单位职工的学历、职称资料,结合本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疾病控制中心职工40岁-年龄组占49.6%;学历:大专以上占52.5%,中专/高中占47.8%,初中占7.0%;专业技术职称:高级占5.2%,中级占24.4%,初级占70.4%。通过分析认为为完成疾病控制中心防病目标任务,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法制意识;动员全社会参与,树立预防为主“大卫生”观念,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增加筹资力度,发展防病事业;加速人才培养,实施优化组合;重视科技,喜结成果;深入基层,面向社区,开创防病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赵凯佳  赵莉    段占祺  孙霞霞  罗玉英  刘丹萍  杨珉   《现代预防医学》2020,(20):3732-3736
目的 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探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发展趋势。方法 梳理新医改以来与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建设相关的政策,利用2008和2013年四川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以及2017年的现场调查数据,3次调查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样本量分别为295、424和220,结合国家和四川省卫生统计年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广义线性模型来分析2008 - 2017年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和职业认知变化。结果 从2009年到2017年,四川省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1.04增加到1.49,工作年限少于9年的比例从32.94%上升到54.96%,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从2.76%上升到6.97%,初级职称占比从84.47%下降到80.73%,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上的比例从0.7%升高到73.6%;卫生技术人员感知到的工作压力变小,总满意度从2013年的33.22升高到35.90分,感知的医患关系较差且呈恶化趋势。结论 新医改以来发布的与乡镇卫生院人力建设相关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整体水平依然较低,且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在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开展情况,为完善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及整群抽样方法,将重点参与北京市疫情防控的各级CDC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研究,共纳入市级422名、区级664名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人员基本信息、工作强度及满意度等数据,并进行统计描述和检验分析。  结果  疾控机构平时工作负荷处于一般程度的人员比例为64.36%,疫情防控期间超负荷人员比例达到76.89%。疾控人员对平时薪酬水平表示不满意的比例为54.51%;对平时职称晋升的满意度多为一般水平,占45.58%;对COVID-19疫情期间的防控工作安排和后勤保障表示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9.08%、54.42%;对获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表示满意的仅有21.73%。从人群分布来看,市区层面、不同工作岗位人员对薪酬水平主要表现为不满意(均有P < 0.05);承担不同防控职责的人员,多数对防控工作安排和后勤保障持满意态度(均有P < 0.05),但对临时性工作补助较多表现为不满意(H=27.076, P=0.012)。调查对象中有过离职想法者占44.48%,无论市、区级,不同职称或岗位人员的离职意愿普遍较高(均有P>0.05),离职的首要原因均是薪酬水平低,职称晋升难、发展前景不乐观等也是重要原因。  结论  建议通过完善人员配置、强化交叉学科人才储备、改善薪酬体系、优化职称聘任机制等多措并举的方式,提升疾控队伍稳定性,促进疾控体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