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低压反渗透膜处理矿山酸性废水及回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超低压反渗透膜处理经二级处理的矿山酸性废水,考察了超低压反渗透膜RE-4040-BL的分离性能随压力、pH、温度、水回收率等变化的影响及超低压反渗透膜运行的稳定性,并用溶解扩散模型、物质传递系数和Hagen-Poiseuille方程解释.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超低压反渗透膜对重金属离子的截留率>99%,渗透液中的Ni^2+、Cu^2+、Zn^2+、Pb^2+离子浓度均低于0.4mg/L,渗透液的总电导率<100μS/cm,满足回用水的要求,浓缩液可进一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以聚季铵盐-6(PQ6)强化超滤技术处理钨(Ⅵ),考察了渗滤对PQ6预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渗滤体积增加PQ6截留系数逐渐增大到1,PQ6损失率为12.7%,膜通量(J)轻微增大.研究了pQ6与金属质量比r和pH值对钨截留系数(Rw)和J的影响,当r从1增大到3,Rw线性递增,此后趋于1,PQ6对钨(Ⅵ)的络合容量[PQ6/钨(Ⅵ)]为3.0 mg/mg;当pH值从3增大到9时,Rw基本不变:J随r增大略有下降,但不随pH值变化.在r=3和pH=7的条件下,当体积浓缩因子为16时,J下降15.2%,Rw接近1,截留液钨浓度从20 mg/L增大到317.5 mg/L渗透液钨浓度约为0.04 mg/L,钨(Ⅵ)被有效浓缩.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TFC(R)-S型纳滤(NF)膜,研究含镍废水回用工艺.讨论了试验温度、操作压力、进料流率和溶液中Ni2 的质量浓度对Ni2 的质量截留率和透过流率的影响.料液中Ni2 的质量浓度由30 mg/L,经过处理浓缩至17.7 g/L,浓液达到直接回用于镀槽的要求,99%的透过液可以达到回用标准,并且回收了约99%镍.采用NF膜处理含镍废水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小、操作费用低、物料分配合理等特点,适用于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转化液中铝离子含量对钛锆转化膜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表征了膜层的微观形貌和成分,并用极化曲线和硫酸铜点滴腐蚀试验评价了其耐蚀性。结果表明:当转化液中铝离子质量浓度为60 mg/L时,所得膜层的形貌最平整致密,耐蚀性最好。但当铝离子质量浓度达到90 mg/L时,膜层表面开始出现"蚀坑",并且随着铝离子含量增加而增多,造成耐蚀性下降。当铝离子质量浓度为210 mg/L时,铝合金表面不能成膜。采用氟化钠去除转化液中的铝离子之后,膜层的耐蚀性恢复到原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10%(体积分数)LIX984N/煤油为液膜相,2 mol/L硫酸溶液为反萃相,研究了中空纤维更新液膜(HFRLM)技术对模拟电镀废水中二价铜离子的去除及浓缩效果,并讨论了停留时间对二价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可同时实现废水中二价铜离子的分离与富集.经7级处理后,废水中二价铜离子的含量低于1.0 mg/L,二价铜离子的去除率为99.0%,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富集液中二价铜离子的浓度达1700 mg/L,富集因子为25.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在含铜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渗析法对电镀镍回收液进行分离浓缩实验。实验表明,选用BJT离子交换膜,在溶液Ni2+初始浓度为2 g/L、电压值为7.5 V、浓缩室和淡化室流量均为8 L/h时,Ni2+浓缩到8.39 g/L,有机物的相对去除率达46.46%。电渗析法能实现镍回收液中镍离子与杂质的分离,达到净化回收液和浓缩镍离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Cl-和SO42-为目标离子,利用低压反渗透膜对模拟的苦咸水进行脱盐处理,分别考察了进水压力、料液进水TDS浓度对清水出水TDS浓度及膜的截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压力0.6 MPa,清水流量5.04 L/h,清水产率60%时,反渗透膜对Cl-和SO42-的截留率最高,分别为96.1%和99.7%,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42.5 mg/L和11.5 mg/L,达到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解决宁南地区区域劣质地下苦咸水无法饮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纳滤膜技术浓缩分离含镍离子溶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纳滤膜法对较高浓度含Ni2+离子溶液进行了高倍数浓缩,考察了操作压力、进料液流量、原水Ni2+离子质量浓度和pH等因素对分离过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对Ni2+的截留率随操作压力、进料液流量和原水Ni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膜通量则随进水Ni2+的质量浓度增加而减小.对于Ni2+质量浓度为3900 mg·L-1,pH为3的NiSO4溶液原水,在操作压力1.4MPa条件下,经截留液全循环工艺运行,纳滤淡化出水Ni2+的截留率均保持在99.6%以上,浓缩液中Ni2+质量浓度最高可能达到23 510mg·L-1,浓缩倍数超过6.研究表明,选择适宜的纳滤膜用于重金属废水的高倍数浓缩,实现有价金属的资源化回收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曹占平  张景丽 《水处理技术》2008,34(2):60-62,66
在膜集成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调试中,研究了生物预处理中有机物浓度对反渗透膜污堵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渗透膜进水COD100mg/L时,系统运行稳定,产水达到优质软化水指标;当反渗透膜进水COD为110~180mg/L时,产水仍达到优质软化水指标,但污堵严重,并且化学清洗无效.经分析认为膜的污染为有机物结垢,据此进行了厌氧茵去除反渗透膜有机物垢的试验.试验表明:接种厌氧茵105CFU/mL,温度保持在30℃,浸泡80h,可有效地去除有机垢的污染,膜的性能没有变化.用微生物清洗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膜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磷酸三丁酯(TBP,质量分数为40%)/煤油为萃取剂、氢氧化钠溶液为反萃剂,采用一种新型的液膜技术———中空纤维更新液膜(HFRLM)技术处理含铬废水。研究了HFRLM技术对废水中Cr(Ⅵ)的去除与浓缩效果。结果表明,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可同时实现废水中Cr(VI)的分离与富集。处理后,废水中Cr(VI)含量小于0.5 mg/L,Cr(VI)的去除率达99.8%,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富集液中Cr(VI)浓度高达2 500 mg/L。该项技术在含铬废水的处理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外加剂对陶瓷釉面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 ,外加剂的加入可改变陶瓷釉面的表面张力 ,即影响液体对陶瓷釉面的润湿性能。在所选择的外加剂中 ,降低陶瓷釉面表面张力最强的为PbO ,其合适的加入量为 1.5 %。  相似文献   

12.
介绍结晶性塑料在注塑过程中的塑化特点、取向与结晶的关系及其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注塑参数对结晶性塑料塑化、取向、结晶的影响。讨论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利用这些特性进行注塑机塑化系统、模具的设计并确定注塑工艺,从而得到品质优良的制品。  相似文献   

13.
洛阳,高楼与大厦展示着都市千篇一律的现代繁华。走过大街小巷,满目燦燦廣告,滚滚車流。终于,在暮色 蒼茫時分,聽到一聲悠遠的鍾聲……  相似文献   

14.
白斌  项爱娟 《大氮肥》2000,23(5):346-347
通过对造粒塔锥底结疤现象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5.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ast owed their beauty to the artist. The excellent technique of the present is due to the efforts of the manufacturer and scientist. The latter quality has now almost superseded the former; yet the esthetic needs are eternal and can not be denied. The efforts of solitary artists are unavailing in a modern world of vast undertakings. It is for the modern factory to reintroduce the artistic spirit.  相似文献   

16.
两组分混合电解质对陶瓷注浆泥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用黑泥取代苏州土后的陶瓷注浆泥进行电解质稀释实验,确定加入两组分混合电解质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且加入量分别为0-21%-26%和0.2%-0.25%时,陶瓷注浆泥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塑料工程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塑料工程化研究的新进展及塑料工程化改性的理论和方法,详细探讨纤维增强、化学接枝、共混、添加成核剂、无机纳米颗粒填充等塑料工程化改性方法的意义和效果,展示了塑料工程化改性的丰硕研究成果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为工业界的应用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于旭凯 《中国陶瓷》2008,44(7):68-70
基于创新意识,利用颜色釉这一色彩浓厚、质感丰富、晶莹剔透的美感和肌理质地亮丽的特性效果,混合运用绘成釉下山水颜色釉窑变作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注重方法,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创作变幻莫测的艺术陶瓷。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硬盘基板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叙述了硬盘盘片的发展方向及对其基板材料的要求。分析了各种基板候选材料的优缺点,并介绍了玻璃基板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雕塑大师李志正端坐在面前,慈眉善目,目光炯然,扑面一役超凡脱俗之气,柔和中有刚毅,亲切里有稳沉,一眼望去,绝非眼下那种“打造了双手而未打造心灵”的艺人匠人,再看他的作品,心底暗暗一声喟叹:就是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