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饮茶与胆道癌胆石症关系的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饮茶与胆道癌和胆石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区新发胆道癌患者627例,包括胆囊癌368例,肝外胆管癌191例和壶腹癌68例;按年龄(每5岁1组)频数配对的对照人群959人;同时收集胆石症患者1037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茶与胆道癌、胆石症的关系。结果 与不饮茶者比较,女性胆囊癌、肝外胆管癌和胆石症组中现仍饮茶者的调整OR分别为0.57(95%CI:0.34~0.96)、0.53(95%CI:0.27~1.03)和0.71(95%CI:0.51~0.99),肝外胆管癌OR值随饮茶年龄的提前及饮茶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趋势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男性胆囊癌、肝外胆管癌和胆石症组OR均〈1,但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饮茶对女性胆囊癌、肝外胆管癌可能具有保护作用,这一保护作用不依赖于胆石症而具有独立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析既往疾病史和胆道癌 (包括胆囊癌、肝外胆管癌和壶腹部癌 )的关系。方法 自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5月 ,在上海市区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基于全人群的胆道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共收集、调查了 6 6 4例胆道癌新病例和 894例人群对照。结果 研究发现既往有胆囊炎疾病史者患胆囊癌、肝外胆管癌的危险性升高 ,调整的比数比分别为 2 .2 (95 %CI =1.3~ 3.6 )和 1.9(95 %CI=1.0~ 3.3)。糖尿病患者患胆囊癌的危险性增加 ,调整的比数比为 1.5 (95 %CI=0 .9~ 2 .5 ) ,在非胆结石者中调整的比数比为 2 .0 (95 %CI=0 .9~ 4 .5 ) ;此外 ,研究还发现肝硬化者患肝外胆管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调整的比数比为 3.0 (95 %CI=1.0~ 9.1) ,在非胆结石者中调整的比数比为 4 .9(95 %CI=1.2~ 19.8)。结论 该项研究为论证胆囊炎症增加患胆道癌的危险性提供了依据 ,研究还提示糖尿病和肝硬化分别提高患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胆道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BTC)系一组起源于胆囊和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胆囊癌、胆管癌(肝内、肝外胆管)和壶腹部癌,90%以上为腺癌。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肝内胆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而肝外胆管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吸烟、饮酒与胆道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对象为 1997年6月 1日~ 2 0 0 1年 5月 31日期间确诊的、年龄在 35~ 74岁的上海市区 6 2 7例胆道癌新发病例以及按性别、年龄 (5岁一组 )频数配对的 95 9例人群对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饮酒与胆道癌的关系。结果 男性中 ,吸烟对肝外胆管癌和壶腹癌各组的调整OR均大于 1,现仍吸烟者的调整OR分别为 1.5 1(95 %CI:0 .86~ 2 .6 6 ) ,1.5 8(95 %CI:0 .6 9~ 3.5 8) ;OR随吸烟年限增加和开始吸烟年龄提早有所升高 ,但均未达显著水平。饮酒对胆道癌各组OR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烟也许与肝外胆管癌、壶腹癌有联系 ,未发现吸烟与胆囊癌的显著性关联 ;未发现饮酒与胆道癌的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A、XPC、XPD、XPG及Ⅱ相代谢酶基因GSTM1、GSTT1多态与上海市市区人群胆道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对443例胆道癌患者和845例正常对照进行基因型分析.比较各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中分布频率的差异,并探讨其与胆道癌之间的关系.结果:XPD exon10-Asp312Asn和exon23-Lys751Gln多态位点的频率分布在壶腹癌病例和对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胆石症和高血压后,证实Asn/Asn和Gln/Gln基因型可能增加壶腹癌的危险, 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32.03和9.33,且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其他修复基因多态位点与胆道癌有关联.分层分析显示,GSTM1缺失型可增加女性胆囊癌发生的危险,OR=1.73(95%可信区间:1.06~2.82).在胆道癌的发生中,GSTM1与部分修复基因存在联合作用.结论:XPD exon10-Asn/Asn基因型和exon23 Gln/Gln基因型可能与壶腹癌的危险性有关.GSTM1缺失型可能增加女性胆囊癌发生的危险,且GSTM1基因型与部分修复基因之间可能存在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CCK及CCKAR基因多态性与胆道癌及胆石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rs747455位点及胆囊收缩素A受体(cholecystokinin A receptor,CCKAR )rs180085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上海市区人群胆道癌及胆石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对253例胆囊癌、133例肝外胆管癌、53例壶腹癌和440例胆石症患者以及445名正常对照进行CCK rs747455及CCKAR rs1800856位点基因型分析。结果:无胆石个体中携带CCK rs747455位点CT基因型者较携带CC基因型者罹患壶腹癌的风险降低,其比值比(odds ratio,OR)=0.3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10~0.96,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此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42);饮酒个体中携带rs747455位点TT基因型或CT基因型者较携带CC基因型者罹患胆石症的概率增加(OR=2.81, 95%CI:1.08~7.29;OR=2.93, 95%CI:1.03~8.33),但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在CCKAR rs1800856位点的分层分析中未发现该位点与胆道癌及胆石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CCK基因rs747455位点可能与中国上海人群胆道癌及胆石症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分析上海市市区常住居民胰腺癌的病理特征。方法:2006年12月—2011年1月在上海市市区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大规模胰腺癌病例-对照研究,共收集387例病理切片,由上海市5名资深病理医师对所有病例的病理切片进行复查。根据WHO胰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10年第4版)进行病理分型。结果:确诊胰腺癌350例(90.4%),病理标本以切除标本为主(311/350,88.9%)。胰腺肿瘤平均直径4cm,198例(56.6%)发生在胰头,组织学类型以导管腺癌最常见(311例,89.0%),其次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5例(4.3%)。组织学分级以Ⅱ/Ⅲ级最多见(252例)。TNM分期:40例为ⅠA期,209例为ⅠB期和ⅡA期,80例为ⅡB期。明确神经侵犯者175例,有淋巴管和(或)静脉内癌栓者56例。病理复查仅发现1例误诊。结论:通过病理复查提高了对上海市市区胰腺癌病理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MRCP及LAVA联合应用在壶腹周围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动态增强扫描(LAVA)对壶腹周围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8例壶腹周围癌患者进行MRI、MRCP和LAVA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行对比分析.结果:48例壶腹周围癌共同的MRI表现为低位胆道梗阻和连接区的软组织肿块,不同来源的肿瘤引起胆管系统的改变及强化方式有一定的差异.本组壶腹周围癌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者42例(87.5%),未明确诊断者4例(8.3%),不一致者2例(4.2%).胆管癌及乳头区十二指肠癌诊断符合率较高,壶腹癌及胰头癌诊断符合率略低.结论:MRI、MRCP和LAVA联合应用对壶腹周围癌的鉴别诊断及判断肿瘤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价值,其影像学结果对临床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动态增强扫描(LAVA)对壶腹周围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8例壶腹周围癌患者进行MRI、MRCP和LAVA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行对比分析。结果:48例壶腹周围癌共同的MRI表现为低位胆道梗阻和连接区的软组织肿块,不同来源的肿瘤引起胆管系统的改变及强化方式有一定的差异。本组壶腹周围癌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者42例(87.5%),未明确诊断者4例(8.3%),不一致者2例(4.2%)。胆管癌及乳头区十二指肠癌诊断符合率较高, 壶腹癌及胰头癌诊断符合率略低。结论:MRI、MRCP和LAVA联合应用对壶腹周围癌的鉴别诊断及判断肿瘤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价值,其影像学结果对临床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胆管癌、瓦特氏壶腹癌、肝门胆管癌和胆囊癌统称为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肿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特别以老年人为多见。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经过手术治疗预后较好,但临床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时较困难,往往因不能尽早明确诊断而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近年来随着影象学诊断检查的种类不断增加,影象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更新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及其趋势的统计资料。分析2016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基本情况及其2002—2016年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死因登记系统收集的2002—2016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按诊断或死亡年份、性别和年龄组分层分析,计算数量、构成比、粗率、年龄别率、年龄标准化率(标化率)等指标,同时计算不同分组的主要癌症类型的数量、构成比和率值。按性别划分的所有恶性肿瘤和各主要癌症类型的发病和死亡标化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分析变化趋势。应用Segi’s 1960年世界标准人口计算发病和死亡的标化率。结果:2016年上海市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为74 422例和37 010人,粗发病率为513.94/10万,标化发病率为231.58/10万,女性的标化发病率高于男性。粗死亡率为255.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90.01/10万,男性的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年龄别发病和死亡的数量和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别发病的数量和率值分别在60~64岁组和80~84岁组达到高峰,年龄别死亡的数量和率值分别在80~84岁组和85岁及以上组达到高峰。按发病例数排序,前10位常见癌症类型的部位依次为肺、结直肠、甲状腺、胃、乳腺、肝脏、前列腺、胰腺、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膀胱。按死亡人数排序,前10位依次为肺、结直肠、胃、肝、胰腺、乳腺、胆囊、食管、前列腺和淋巴系统。按性别划分的发病和死亡的前10位常见癌症类型与按常见组合年龄段划分的前5位常见癌症类型差异较大。总体上,男性的标化发病率在2002—2009年维持稳定状态,在2009—2016年以年均1.16%的增速上升,女性的标化发病率在2002—2009年维持稳定状态,在2009—2016年以年均4.48%的增速上升。2002—2016年,男性的标化死亡率以年均1.35%的减速下降,女性的标化死亡率以年均1.31%的减速下降。不同性别和癌症类型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结论:尽管男性和女性的标化发病率略有上升,但是对应的标化死亡率正在下降。按性别或年龄分层的总体和常见癌症类型的现况和趋势反映了上海户籍人口在癌症危险因素、筛查技术应用和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发病和死亡资料可用于减少癌症负担。  相似文献   

12.
We present a case of a purely extracranial, infrasellar craniopharyngioma that initially presented as a mass in nose and nasopharynx. Craniopharyngiomas are usually located within the sella. Purely infrasellar craniopharyngiomas have only rarely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 55-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8-month history of progressive headache and epistaxis. Rhinoscopy revealed polypoidal mass in both the nasal cavities and nasopharynx. Pre-operative biopsy suggested Craniopharyngioma. A battery of tests necessary for the diagnosis of Craniopharyngioma was done which excluded other possibilities. Surgical resection was done and histopathology thereafter was confirmatory of Craniopharyngioma. Adjuvant radiotherapy was given to the patient. The patient is doing well. The Rathke’s pouch arises from the roof of the primitive mouth and grows toward the brain at the fourth week of gestation. Normally, it loses its attachment with the stomadeum completely by the eighth week of gestation. The craniopharyngeal canal (CPC) extends from the floor of the sella to the vomer and may rarely give rise to ectopic craniopharyngiomas. This case shows that such ectopic tumors may arise anywhere along the CPC. We are documenting this case as an atypical rare case of craniopharyngioma probably originating from tooth primordia.  相似文献   

13.
李小秋 《中国癌症杂志》2019,29(11):841-844
2017年1月与9月,《WHO头颈肿瘤分类》(第4版)与《WHO造血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修订第4版)两本蓝皮书相继面世,笔者也有幸受邀参与了《WHO头颈肿瘤分类》(第4版)一书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有关章节的编写工作,分别对这两个新分类中关于头颈区黏膜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内容更新、头颈区黏膜淋巴瘤的诊断方法以及该区域常见淋巴瘤类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水蛭素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HepG2细胞抑制作用及其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含不同浓度(1 U/mL、2 U/mL、4 U/mL和8 U/mL)水蛭素的培养液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水蛭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水蛭素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水蛭素对肝癌HepG2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EGF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水蛭素浓度(1 U/mL、2 U/mL、4 U/mL和8 U/mL)增加及作用时间(24 h、48 h、72 h)延长而增加,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P<0.05)。不同浓度(2 U/mL、4 U/mL和8 U/mL)水蛭素作用48 h后,肝癌HepG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8.37±1.16)%、(40.27±0.97)%、(76.17±1.5)%,细胞侵袭个数分别为(204±9)个、(163±6)个、(94±4)个,细胞迁移个数分别为(86±5)个、(54±7)个、(20±5)个,细胞凋亡率、侵袭及迁移个数随水蛭素浓度增加而增加,呈浓度依赖性(P<0.05)。VEGF mRNA、蛋白的表达量随水蛭素浓度增加而明显下调(P<0.05)。结论 水蛭素能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发综合营养认知、食欲及机体功能等评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量表,并进行信效度验证。 方法 在文献回顾、患者访谈及项目组讨论的基础上确定量表维度、形成条目池,经过德尔斐专家咨询形成原始量表。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104例肿瘤患者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 结果 最终形成的肿瘤患者营养认知-食欲-功能(nutrition belief-appetite-function, BAF)评估量表包括营养认知、食欲和功能指标3个维度,共13个条目。项目分析时发现各条目和总分的相关系数均>0.3,各条目的决断值均达到预设标准,故不考虑删除条目。本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50,各维度的分半信度为0.590~0.847;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6,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31~0.866,营养认知和功能维度的系数未达到理想状态;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84,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588~0.721。量表效度分析方面,各维度与总量表间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539~0.890,均有显著性;结构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6.36%,删除2个条目后得到营养认知和食欲及功能相关的两个维度;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NRS 2002的显著正相关。 结论 编制的肿瘤患者BAF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有效评估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  相似文献   

16.
17.
肿瘤相关性贫血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肿瘤患者的贫血类型呈多样性,因影响红细胞生成或消耗的因素众多,如:慢性失血、溶血、铁代谢紊乱、肾功能不全、造血功能障碍(骨髓抑制)、炎性反应因子数量的增加、肿瘤患者恶性消耗、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对不足等均可导致贫血。目前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具体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炎性反应因子在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hePcidin、IL-6、TNF-α及EPO等细胞因子扮演着重要角色。改善肿瘤患者的贫血状态,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增强患者社会能力,成为临床医师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0059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2018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84例H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qRT-PCR检测hsa_circ_000059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将hsa_circ_0000591沉默慢病毒及阴性对照慢病毒感染肝癌Hep3B细胞,记为siRNA组和NC组。采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hsa_circ_000059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1),在肝癌细胞系Li-7、HepG2、Hep3B、Huh7及人体正常肝细胞系HL-7702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Hep3B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余肝癌细胞系及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均P<0.05)。与NC组比较,沉默hsa_circ_0000591后肝癌Hep3B细胞中的hsa_circ_0000591表达下调(P<0.0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结论hsa_circ_0000591在肝癌中表达上调,沉默hsa_circ_0000591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hsa_circ_0000591可能是肝癌潜在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紫杉醇和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50例,其中24例采用安罗替尼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方案治疗(研究组),26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3.84%(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00%和96.15%(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0.6月和9.13月(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4月和 11.8月(P<0.05)。研究组常见不良事件为:手足综合征(12.5%)、高血压(12.5%)、鼻出血(8.33%)和蛋白尿(4.16%),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但均为Ⅰ~Ⅱ级,均可控制,未影响治疗的连续性。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紫杉醇和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Salubrinal调控射线诱导口腔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放射抗拒口腔癌细胞KBR (4 Gy/次,7~10d 1次共4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alubrinal预处理后口腔癌细胞放射敏感性;蛋白印迹法检测射线及Salubrinal调控口腔癌细胞NF-κB-HIF-1α信号通路及凋亡标志蛋白cleaved PARP的表达;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分数。结果 克隆形成实验示Salubrinal增加口腔癌细胞放射敏感性,KB及KBR细胞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19和1.24。蛋白印迹法结果示射线诱导口腔癌细胞NF-κB-HIF-1α细胞活化具有时间依赖性,而Salubrinal抑制射线诱导其异常活化。Salubrinal增加射线诱导口腔癌细胞凋亡标志蛋白cleaved PARP表达及凋亡指数,而NF-κB激活剂TNF-α逆转了这一作用,提示Salubrinal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加射线调控口腔癌细胞凋亡。进一步应用NF-κB抑制剂Bay11-7082同样增加射线诱导口腔癌细胞凋亡,KB及KBR细胞系Bay11-7082+IR组cleaved PARP的表达为2.67±0.26、1.91±0.17,IR组为2.1±0.16、1.44±0.15(P<0.05)。结论 Salubrinal抑制射线诱导NF-κB活化增加射线诱导口腔癌细胞凋亡进而调控口腔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