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于名方的应用,主要学习其制方思想,临证时既能执守,又能圆通,明其理而活其法。徐大椿在《兰台轨范·序》中言:"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王琦教授临床常以主病主方思想治疗疾病,针对性强,疗效显著。文章以枳术丸治疗功能性便秘为例,试论王琦教授主病主方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宋春生  金明亮 《陕西中医》2013,(12):1645-1646
依据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结合"一病必有主方"的理念,以前列化浊方作为治疗前列腺炎的主方,并总结五种权宜之法对该方进行加减,概括为治疗前列腺炎的"一方五法"。  相似文献   

3.
尿频是泌尿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可见于泌尿生殖系疾病如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逼尿肌无力等,有时迁延难愈,治疗棘手。王琦教授主张"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形成了主病主方的学术思想,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以及有关认识多元辨病,考虑现代医学理化诊断对中医临床的参考意义,指导临床思维且延伸中医临床思路,佐以对症治疗,以加强选方用药的针对性,对尿频患者的治疗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文章主要介绍王琦教授治疗尿频的经验,并附典型病案以明证。  相似文献   

4.
通过继承传统中医肿瘤理论,结合当前中西医肿瘤临床治疗经验,以张林军主任医师为理事长的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全国中西医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研发团队,提出了"虚、邪、郁、毒""毒结窠囊"的肿瘤中医病因病机,并结合"三结合、二选择、一结果"的中西医临床工作模式,根据中医"阴平阳秘、整体辨治"及归经引经传统理论,提出了一体四元疗法。一体四元疗法是以"一病必有一主症,一症必有一主证,一证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为选方用药原则为主的中医肿瘤精准靶向治疗。经临床验证,在减轻肿瘤患者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和抑瘤消瘤、带瘤生存方面,获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华一系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青年名中医,天津市131人才,国家重点专科脾胃病专业学术带头人,第二批天津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华一认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见解独特,认为该病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形成气滞、血瘀、浊毒互结,临床特点是本虚标实、虚...  相似文献   

6.
古医有云: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方中药物加减,要求不背离方义,在针对主证治疗的同时,适当加减药味以照顾兼证。执方治病,固不可取,但不顾制方原则,任意加减,使处方杂乱无章,也是应该避免的。今年春,收集临床医生处方一束,稍事琢磨,觉得其中有些药物配伍,尚有可商之处,特邀集老、中、青医生二十余人,进行座谈讨论,现整理各方意见如下,以共同探讨。一、辛凉轻剂加辛温,刚柔未辨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六經分証处方,是体现中医辨証論治思想的典范。六經各有其主病、病各有其主証、証各有其主方、方各有其主药;但一病除主証而外,往往还有其兼証,或变証,与此情况相适应,則一方除有其主药以外,还必須有随証立方、依方加减的规律。这里面既貫串着明确的原則性,又包含着高度的灵活性。《伤寒論》百十二方莫不如此。而尤以“小柴胡湯”一方能充分体现出上述的治則。茲分几点提出討論。  相似文献   

8.
清代著名医家徐大椿曾言“一病必有主方 ,一方必有主药” ,极力提倡专病专方 (药 ) ,因此笔者在临床过程中 ,在复习文献基础上 ,有意寻找专病专药 ,如对白术的应用有些许心得 ,兹整理如下 ,以飨同道。1 代谢综合征补脾胃之药 ,首推白术。正如《本草通玄》所云 :“补脾胃之药 ,更无出其右者” ,脾胃健运则湿散痰消 ,诸症皆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白术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 ,而且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一药多能 ,故可专用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其用法以生用为主 ,至少用至 30 g ,同时伍以陈皮等行气之品。因其有“补脾阴”之作用 ,故对阴…  相似文献   

9.
徐氏临床重视审证求因,提倡主方主药,主张脏腑经络辨治,认为治病首先应分清脏腑经络之所在,另一方面又强调不可拘泥于某药独入某经之说,主张在审证求恩时要重视病人的体质和各种具体病情,病因相同,治则相同;病因不同,当按因施治。要求医家在辨证论治时做到“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他在运用古方时,主张要随着病情的变化进行加减,不能盲目遣方,在用药上提倡“轻药愈病法”和“用药如用兵”。  相似文献   

10.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基本诊疗特色,辨证论治水平也是判定一名中医师临床水平的决定因素,但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并不是说中医不辨病和辨症,二者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把辨证、辨病、辨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临床疗效,正如徐灵胎在《兰台轨范》序中所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知病名,而后求病之所由生,知其之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由所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  相似文献   

11.
异病同治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治病必求于本”的辨证思想,祝谌予老大夫历来强调辨证论治,反对追求特效方、特效药,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病症中去伪存真,究其病本。例如,有许多不同的病症都从香砂六君子汤取效,就可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12.
徐志瑛从医近六十载,临证时强调辨证的整体观与衡动观,采取中西结合辨证辨病,宏观结合微观,治病必求其本,创立肺系疾病的治痰四法,力倡冬病夏治和冬令调治,为浙江省内最早使用膏方治疗肺系疾病的医者之一。创制止哮方、温肾益气方、健脾化痰方作为肺系疾病冬病夏治的主方。  相似文献   

13.
古今多数医家认为,仲景《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证就是少阳病,把二者等同起来。个人认为,小柴胡汤证和少阳病在发病,病机,主证、主脉、治疗原则以及应用范围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小柴胡汤是治疗太阳病的主方之一,并非是少阳病的主方。具体分析如下。一、小柴胡汤出自太阳篇,是治疗太阳病主方之一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篇中。小柴胡汤证是太阳篇中的主要汤证之一。在太阳篇一百七十八条原文中,小柴胡汤证就有十二条,占全书小柴胡汤证总条文数的三分之二。而在少阳篇中却只有一条。在太阳篇第87、  相似文献   

14.
试论小柴胡汤法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柴胡汤法,亦称表里和解法,是现今临床上运用仲景的方和法较多者之一。方之与法,必因证而立,亦因证而异:有主证,必有主法主方;有或然证,必有灵活加减;有变证,必有变法变方。小柴胡汤亦是如此。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蒙医方剂配伍理论是蒙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蒙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是蒙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本文仅就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谈个人的见解,希望与各位同仁探讨。1蒙医配方理论[1-2]方剂组成:蒙医药方多为相对固定的成方。其中组成大致与中医方剂近似,由君、臣、佐、使四部分组成,而且多数原方中这些组成剂齐全,数量恒定。各组成在方中的作用较明确。即:君药:针对主病或对病起主要治疗作用,是每一首方中必有的组分。例如驴血-3中的驴血,针对主病;扫日老-4汤中的沙参,针对主病和病所兼有。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  相似文献   

16.
专病必有专门表现,此专病指现代医学概念,其定义准确,表现相对固定,病因病理相对明确。既然中西医所研究的对象是相同的,因此,用中医辨证分析这些专病,就易得出相对稳定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型。这是金师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总结,最终形成以病统证,治专病必有主方学术思想的根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方药的治疗谱去理解专病专方与辨证论治的关系,认为专病专方区别于辨证论治,除概率分布规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广谱和特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元代葛乾孙《十药神书》论治肺痨有独特见解,认识到“万病无如痨症之难”,书中制列十方,三方主血,三方主止咳,三方主营养,一方主镇静,对肺痨的治疗亦颇合理,对后世治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在《伤寒论》所载113方(佚一方)中,有40方配有大枣,仅次于甘草,和桂枝并列第二位。现从八方方面选代表方剂试析如下。一、顾脾解毒(计1方) 十枣汤是攻逐水饮的主要方剂,《金匱要略·痰饮篇》说:“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水邪积聚于胸,治必祛除,用  相似文献   

20.
生化汤是《傅青主女科》中治疗产后疾病的主方,本文通过从产后病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生化汤治疗产后病的作用机制、临床辨证运用等方面,阐述生化汤在产后病中的应用,体现了傅青主诊疗产后病的特色,对后世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