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总结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及结果分析,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GE-Hispeed螺旋CT机,各种型号病理穿刺针及切割针对36例胸部占位性病变,实施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结果:病灶直径1.5-10cm大小,平均3.5cm。穿刺成功35例,活检阳性率100%,并发症有气胸3例,咯血1例,术后经抗炎及止血处理,气胸很快吸收。咯血停止。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而轻,对胸部占位性病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臂CT在肺小结节(直径≤3 cm)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3月在C臂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肺小结节55例,病灶直径1.0 ~ 3.0 cm.术前、术中及术后均行C臂CT扫描.结果 C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灵敏度86.8%(33/38),特异度100%,无假阳性病例,假阴性率13.2%(5/38);气胸11例(20.0%),2例行闭式引流术;咯血2例(3.6%),无需特殊处理而自愈.结论 C臂CT引导肺结节(≤3 cm)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能提高肺小结节穿刺阳性率,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影像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胸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胸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用Chiba穿刺针在CT引导下对52例胸部病变进行穿刺活检。结果:52例均穿刺成功,出现气胸5例,局部出血和咯血2例,胸部并发症发生率13.5%,诊断准确率88.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并发症较少,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CT导引下3 cm以下肺结节切割针活检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切割针活检直径≤3 cm肺结节的价值.方法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肺部病灶直径≤3 cm结节81例,用意大利或美国20 G活检针对病灶至少穿刺取材2次.结果肺结节穿刺准确率达100%,病理证实恶性病灶56例,良性病灶24例;其中结节太小取材少不能定性1例,诊断准确率为98.76%.并发症中发生气胸12例(14.81%)、咯血15例(18.52%),穿刺针通过肺大泡而没有引起气胸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直径≤3 cm肺部结节活检的准确性高且发生并发症较低,可作为肺内3 cm以下孤立性结节灶在临床治疗前病理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外周型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外周型病变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80例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的肺周边型肿块需明确诊断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80例病人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病理诊断结果:恶性肿瘤64例,其中鳞癌38例,腺癌20例,大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恶性间皮瘤1例;良性病变16例,其中良性错构瘤1例,结核8例,炎症7例。并发气胸、咯血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及重复性强等优点,可作为肺外周型病变定性诊断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和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防范并发症的心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肺内病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就如何提高穿刺准确性及影响诊断准确率的因素、防范并发症的心得进行讨论。结果:36例中,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率为30/36(83%)。3例发生轻度气胸。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安全的,可有效提高肺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但操作医生熟练的技术方法非常重要,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吸烟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影响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 对254例诊断不明的肺部结节病变男性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析吸烟对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 254例均穿刺成功,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和出血,其发生率分别为15.75% 、8.27%.吸烟组107例,35例发生并发症(32.71%);非吸烟组147例,发生并发症26例(17.69%),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尤其以气胸最为显著.结论 吸烟可影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以气胸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同轴凝血退针法在预防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中的价值及其优缺点。方法 将134例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分成两组:61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穿刺活检为对照组,73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采用同轴凝血退针法进行穿刺活检为研究组。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 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对照组气胸20例,发生率为32.7%,研究组8例(10.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5例出血,发生率为24.5%,研究组7例出血,发生率为9.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轴凝血退针法穿刺并发气胸和出血的概率均低于传统方法。结论 同轴凝血退针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应用中优于传统方法,并发症低,具有应用前景,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周围型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58例周围型肺部病变的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58例患者中穿刺标本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病例48例,确诊率为82.8%,其中恶性肿瘤32例,良性病变16例。术后出现有症状并发症7例,其中咯血2例,气胸4例,高热伴脓胸1例,总发生率为12.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在周围型肺部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套管内自体血注入法降低CT引导下经皮肺、纵隔穿刺活检术气胸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解放军第971医院肿瘤科137例肺、纵隔占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A组),胸外科和呼吸科共112例肺、纵隔占位病变患者为对照组(B组)。A组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纵隔穿刺活检后套管内自体血注入法封闭脏层胸膜和肺组织创口,B组患者单纯行CT引导下经皮肺、纵隔穿刺活检术。分析两组患者气胸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并观察A组患者注入自体血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活检全部成功;A组患者气胸发生率为7.3%(10/137),B组患者气胸发生率为21.4%(24/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胸的发生与肺气肿、病变直径相关 (P<0.05);轻度气胸与套管内自体血注入法的发生相关(P<0.05);A组患者注入自体血后2例出现刺激性咳嗽且有少量咯血,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套管内自体血注入法可降低CT引导下经皮肺、纵隔穿刺活检术气胸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CT导引下半自动活检枪经皮软组织活检术对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提高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技术的水平。方法采用ToshibaXvision螺旋CT机和SiemensEmotion6型多层螺旋CT扫描仪及半自动活检枪(16G~22G),对100例胸、腹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术。病灶直径1.5cm~11.7cm。结果99例患者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9%,其中,93例取得满意的细胞和组织学材料。本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经皮半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捡成功率和确诊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胸、腹部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胸部小病灶穿刺活检技术及诊断价值。方法 50例胸部小病灶(<3 cm)在CT引导下采用自动切割式活检针穿刺活检。结果50例胸部肿块穿刺活检病灶取材成功100%。胸部肿块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96%(48/50),对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97.5%(39/40),良性病变为90%(9/10)。并发气胸2例,少量出血1例。结论 C 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对于胸部病变诊断的准确率高,CT引导下胸部小病灶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Castillo  M.  Quencer  R. M. 《Neuroradiology》1988,30(6):551-555
Summary A total of eight patients in whom five intradural extramedullary lesions and three epidural lesions were present were evaluated by 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 In four patients the level of aspiration biopsy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initial myelogram and in those patients fluoroscopic guided 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ies were performed. Three of these patients had large intradural extramedullary masses (above 1 cm); one patient had an epidural lesion. Diagnostic material was obtained in all cases (medulloblastoma, astrocytoma, small cell carcinoma, adenocarcinoma). Immediate post procedure CT and clinical followup showed no complications. In three patients with small lesions (below 1 cm), post myelographic C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aspiration. Post myelographic CT showed an intradural extramedullary mass in one patient and epidural lesions in two cases. Plain CT showed a high attenuation lesion in one patient. CT guided 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ies in these four patients yielded diagnostic specimens (neurofibroma, uroepithelial carcinoma, hematoma, Thorotrast deposit). Clinical follow up showed no complications. Our experience indicates that 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 of intradural extramedullary and epidural lesions of the lumbar spine is safe and efficacious. Depending upon the size of the lesions, myelography or CT can be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aspiration.  相似文献   

14.
CT导引下经皮肺组织活检术常见并发症及穿刺体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分析CT导引下经皮肺组织活检术常见并发症,探讨穿刺操作技巧在减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07年6月肺内实质性占位病灶行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术116例,分析并发症的种类、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探讨CT导引下经皮肺内肿物穿刺过程及其体会。结果116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术均穿刺成功。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有气胸(15.5%)、穿刺道出血(10.3%),咯血(4.3%),其他(1.7%)。除1例气胸患者予以胸腔闭式引流外,余均未作特殊处理。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诊断技术。穿刺术前病灶评估、术中精确定位及正确训练患者呼吸运动以配合穿刺操作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CT Pinpoint系统在介入放射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评估Pinpoint系统在CT导引活检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报告148例Pinpoint系统的临床应用,其中101例活检、47例介入活治疗。Pinpoint系统主要由机械手、监视器和立体重建等组成,活检部位包括胸部76例、腹部17例、骨骼系统8例。介入治疗包括硬化剂治疗46例(其中肾囊肿硬化剂治疗32例,肝囊肿硬化剂治疗14例)和肾包膜下血肿抽吸1例。病灶大小范围为0.6-5.8cm。结果 活检刺中率为100%,活检正确率为91%(92例),并发症为轻、中度气胸,发生率为7.9%(6例),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Pinpoint系统作CT导引下活检和介入治疗创伤小、安全,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皮肺穿诊断肺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模拟机及CT导引经皮肺穿对肺部病灶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32 0例肺部病灶病人 ,模拟定位机导引经皮肺穿 2 90例 ,病灶 1cm× 2cm~ 10cm× 12cm ,周围型 2 6 5例 ;中央型 2 0例 ,两肺弥漫型 5例 ;CT定位经皮肺穿30例 ,病灶 1cm× 1cm~ 3cm× 4cm ;周围型 11例 ;中央型 19例。结果  30 0例患者确诊为肺癌 ;15例为良性病变。模拟机及CT定位 :癌症确诊率分别为 93.8% (2 72 / 2 90 )和 93.3% (2 8/ 30 ) ;发现早期肺癌分别为 2例和 3例 ;肺部病灶的定性确诊率分别为 98.3% (2 85 / 2 90 )和 10 0 % (30 / 30 ) ;气胸发生率分别为 6 .6 % (19/ 2 90 )和 3.3% (1/ 30 ) ;穿刺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16 6 % (4 8/ 2 90 )和 10 .0 % (3/ 30 )。结论 模拟机及CT导引经皮肺穿安全 ,准确、诊断迅速 ,对肺部病灶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还可发现早期肺癌。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引导下自动切割针系统在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螺旋CT引导下,采用自动可分离切割针系统经皮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 螺旋CT引导,使用自动弹射活检枪、16G~21G可调式同轴切割针,对287例肺内结节性病灶行经皮穿刺肺活检。结果 262例获定性诊断,其中恶性病变195例,良性病变67例,定性诊断率为91.3%,气胸、咯血等轻微并发症为21.3%。结论 螺旋CT引导下自动可分离切割针系统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的肺球形病灶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X线导向经皮胸部穿刺针吸活检(附40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X线导向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对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1例胸部肿块或结节进行了451人次X线导向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结果:穿刺针吸标本细胞学或细菌学检查阳性356例(88.8%),阴性45例(11.2%)。经手术病理、随访或治疗等证实,真正阳性356例,真正阴性4例,诊断正确率为89.8%,假阴性41例,误诊率为10.2%。穿刺活检术后发生气胸41例(10.2%),少量咯血33例(8.2%),无大出血或大量咯血者,亦无死亡病例。结论:X线导向经皮穿刺针吸活检对胸部肿块或结节是一种简单实用且比较安全的获取诊断资料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ET/CT引导下进行肺多发肿瘤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在PET/CT融合引导下行肺多发肿瘤穿刺活检术的43例患者,根据手术切除病理和长期随访结果,研究PET/CT引导下肺多发肿瘤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43例患者经过肺穿刺活检术后均得以病理确诊,穿刺靶病灶准确率100%。43例患者中,肺腺癌19例,鳞癌4例,小细胞癌8例,转移癌9例,良性病变3例。PET/CT引导肺多发肿瘤穿刺活检诊断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7.5%,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5%,诊断准确率为97.7%。肺穿刺术后3例出现中少量气胸,2例肺部少量胸腔积血症状,2例出现少量咳血症状,1例出现术后轻度感染性发热。 结论:PET/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精准的确诊肺多发肿瘤的有效方法,对提高穿刺活检的准确性、降低假阴性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占位性病变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特点及与其病理类型、良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肺占位性病变患者103例。均进行常规64排螺旋CT检查,并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占位性病变结节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P<0.05)。恶性肿瘤分叶征,小气道改变,胸膜凹陷征,毛刺征,血管纠集征出现比例显著高于非肿瘤患者(P<0.0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常规CT(P<0.05)。且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癌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58)。结论肺占位性病变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特点与其病理类型、良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临床诊断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