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江西省儿童单纯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 对159例单纯性血尿的患儿进行肾组织活检,并行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检查.结果 单纯性血尿肾脏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依次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9例(43.4%)、IgA肾病36例(22.6%)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24例(15.1%),其次为轻微病变17例(10.7%)、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例(2.5%)、微小病变1例(0.6%)、膜性肾病1例(0.6%)、新月体肾炎1例(0.6%)、膜增殖性肾炎1例(0.6%)和IgM肾病1例(0.6%).结论 单纯性血尿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是IgA肾病及局灶阶段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2.
罗苇  冯仕品  刘志刚 《四川医学》2008,29(5):579-580
目的 探讨小儿单纯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 对37例临床诊断为单纯性血尿的患儿进行肾组织活检,并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3倒,肾小球轻微病变9例,IgA肾病8例,IgM肾病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3例.结论 本组资料单纯性血尿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是肾小球轻微病变及IgA肾病.  相似文献   

3.
刘红  李涛  姬佳妮  阿迪拉  岳华  陆晨  庄晶 《西部医学》2011,23(6):1071-1072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对158例接受经皮肾活检的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本组158例患者中,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最多见79例(50%),IgA肾病54例(34.2%),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15例(9.5%),其次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10例(6.3%)。汉族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IgA肾病为主(26.0%),其次为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4.6%);维吾尔族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病理类型以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35.4%)其次为IgA肾病(8.2%)。结论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的病理类型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其中汉族患者以IgA肾病为主,维吾尔族患者以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因肾脏疾病住院行肾活检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57例肾脏疾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133例(84.7%)、小管间质疾病4例(2.5%)、继发性肾脏病20例(12.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系膜增生性肾炎占41.4%,IgA肾病占18%;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狼疮性肾炎占5.1%;小管间质疾病中慢性间质性肾炎占75%.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各种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间有联系.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我国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以系膜增生性肾炎和IgA肾病最常见;小管间质疾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继发性肾脏病以狼疮性肾炎最常见,其它特殊肾脏病(如薄基膜肾病)逐年检出增加.  相似文献   

5.
余咏文  张强英 《海南医学》2009,20(11):125-126
目的探讨儿童孤立性血尿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为孤立性血尿的患儿进行肾穿刺,肾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结果32例患儿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3例,IgA肾病8例,肾小球轻微病变5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薄基底膜肾病(TMN)2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2例,Alport综合征1例。结论本组病例主要的病理类型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小球轻微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近年来因肾脏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构成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8月至2007年5月之间349例肾病患者肾组织病理活检以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IgA肾病最多见;继发性肾脏疾病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最常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最常见,其次为IgA肾病。IgA肾病主要表现为以蛋白尿、血尿为主的肾炎综合征,而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以IgA肾病最常见;继发性肾脏病仍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最常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最常见。  相似文献   

7.
对50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常见的病理类型为IgA肾病、非IgA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者疗效最好,病理类型为非lgA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最好,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101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的分析来观察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其内在联系。方法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IgA肾病患者的病理结果,并将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分型,同时获取IgA肾病的病理资料,并进行分组讨论。结果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血尿/尿检异常及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常见分别占35例(34.7%)和32例(31.7%),其次为肾病综合症26例(25.7%),其中成人IgA肾病临床表现以慢性肾炎为主伴有肾功能不全,有急进性肾炎的表现,而青少年IgA肾病以无症状性血尿/尿检异常为主不伴有肾功能不全且无急进性肾炎的表现。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少年,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肾炎及硬化性肾炎较青少年多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病状血尿/尿检异常和肾病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为局灶节段性硬化。IgA肾病以轻系膜增生为主,成人的重度系膜增生、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硬化大于20%、球囊粘连、新月体形成、肾缺血改变、血管葱皮样改变、肾间质小管慢性化的比率均高于青少年。结论成人IgA肾病临床表现较青少年严重,病理类型比青少年差,病理特点显示预后较青少年差,但仍有少部分的青少年IgA肾病存在慢性化表现,提示预后较差,建议早期行肾活检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
儿童单纯性血尿105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桂菊  沈颖 《北京医学》2004,26(4):254-256
目的 探讨小儿单纯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 对105例符合单纯性血尿诊断标准的患儿行肾活检术,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 薄基底膜肾病36例(34.3%),IgA肾病35例(33.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7例(16.2%),轻微病变7例(6.7%),Alport综合征6例(5.7%),局灶节段性硬化2例(1.9%),IgM肾病2例(1.9%).结论 遗传性肾小球基底膜病占小儿单纯性血尿的第一位,但有明确家族史者不足50%.IgA肾病也是小儿单纯性血尿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现为单纯性血尿的IgA肾病病理变化相对较轻.部分单纯性血尿患儿肾小球未见明显病变.少数严重肾小球病变临床也可表现为单纯性血尿.  相似文献   

10.
畅飞  张莉  孟梅霞  安军民  高明  傅艳平 《海南医学》2012,23(18):122-124
目的回顾性总结158例肾活检的病理结果,分析其病理类型及临床分类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58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与临床分类特点。结果158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25例(79.1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3例(20.89%)。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最多的是系膜增生型肾炎,第二位是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病理类型最多。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布最多的前三位依次是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IgA肾病。其中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是系膜增生型和膜性肾病,慢性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型和肾小球硬化。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型肾炎、IgA肾病最多,临床类型则以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IgA肾病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1.
成人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的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成人无症状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关系,了解其早期肾功能的变化。方法:54例临床诊断为隐匿性肾炎的患者均行肾组织活检术,肾组织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同时查肝肾功,血脂,尿蛋白定量,肾功效免,自身抗体,乙肝系列等。结果:单纯性血尿30例占55.5%;余为单纯性蛋白尿11例及血尿,蛋白尿13例,肾脏病理改变以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24例)及IgA肾病(IgAN15例)为主,分别占44.4%,27.7%,余为局灶增生性肾炎(FPGN),局灶段肾小球硬化症(FSGS),IgM肾病,Ⅰ型膜增生性肾炎(MPGN),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EnPGN),51.8%伴小血管炎(28例)。结合临床可见:发作性肉眼血尿多见于IgAN,单纯性蛋白尿多见于MsPGN,早期肾功损害主要见于IgAN,FSGS,28例随访6月至5年,仅2例血Scr轻度升高。结论;成人隐匿性肾炎临床以单纯血尿和/或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其病理类型多样,但以MsPGN及IgAN为主,发作性肉眼血尿多为IgAN,单纯性蛋白尿多见于MsPGN,约51.8%伴明显小血管炎,约40%有早期肾功能损害,对于发作性肉眼血尿或单纯性血尿,蛋白尿,肾活检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孤立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结合肾组织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对207例符合孤立性血尿诊断标准的患儿病历进行考察。结果:正常肾小球61例(29.5%)(其中局灶节段性肾小球透明样变性5例);轻微病变72例(34.8%);IgA肾病36例(17.4%);薄基底膜肾病21例(10.1%)(其中正常肾小球7例,伴轻微病变14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3例(6.3%)(其中伴薄基底膜肾病2例);局灶增生性肾炎4例(1.9%)。结论:轻微病变与正常肾小球占第一位,表现为孤立性血尿的IgA肾病病理变化相对较轻,为轻微病变或轻度系膜增生。所有病例均无新月体形成、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受累。提示孤立性血尿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小儿肾小球疾病病理与临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353例肾活检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3例患儿中诊断为紫癜性肾炎117例(33.1%),孤立性血尿94例(26.6%),原发性肾病综合征87例(24.6%),急性肾炎综合征23例(6.5%),其次还有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孤立性蛋白尿、慢性肾炎等。肾小球疾病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为常见(206例,占58.4%),病理改变主要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66例,占32.0%;IgA 肾病(IgA N)54例,占26.2%;轻微病变37例,占18.0%;其他还包括微小病变(MCD)、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膜性肾病(MN)、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最常见。结论肾小球疾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临床诊断以孤立性血尿最常见,继发性肾炎以紫癜性肾炎最常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与临床治疗的关系,对肾小球疾病131例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20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1例,前者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居多,占29.2%,其次是IgA肾病(IgAN),占25.8%。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7.2%。治疗后,随访6个月至6年,总痊愈率和好转率为76.7%,病理类型中的微小病变(MCNS)、轻度MsPGN、IgM肾病(IgMN)、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等的疗效及预后好,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重度MsPGN及组织损害严重的IgAN等疗效差。提示治疗效果、预后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以血尿为主要表现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情况,了解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肾脏病理类型的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间,因体检发现血尿同时尿蛋白定量<0.5 g/24 h,在排除了结石、炎症、肿瘤等外科情况而入院进行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根据尿红细胞位相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肾小球源性血尿组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及病理异同点.结果 收集到31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资料,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209例,其中IgA肾病97例(46.41%)、肾小球微小病变47(22.49%)、非IgA肾病的系膜细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30例(14.3%),非肾小球源性血尿101例,其中IgA肾病66例(65.34%)、非IgA肾病的系膜细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22例(21.78%)、肾小球微小病变9例(8.91%).两组之间在性别构成、年龄、肾活检前病程、是否伴有高血压方面无差异(P>0.05),但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伴有肾损害的情况更多见(P<0.05).结论 血尿患者的病理类型中以IgA肾病居多,即使在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中,仍然存在较严重的肾脏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复发肾病综合征患者重复肾活检其肾脏组织学变化特点及其对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曾经标准糖皮质激素治疗完全缓解后复发并行重复肾活检患者的病理和临床资料,分析前后肾脏组织学变化与糖皮质激素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21例患者首次肾脏病理有IgA肾病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0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共有9例患者肾脏组织学出现明显变化。重复活检有4例IgA肾病和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亚型发生改变并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TIL分级改变,3例IgA肾病和1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出现TIL分级改变,12例无明显组织学改变。5例重复活检病理亚型改变的患者均出现糖皮质激素抵抗,无改变者1例。结论肾病综合征复发后应尽早重复肾活检,IgA肾病易发生肾脏组织学改变,易出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和糖皮质激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湖北民族地区IgA肾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71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1例IgA肾病患者中,年龄30~39岁者37例(52.11%);39例(54.93%)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43例(60.56%)为系膜增生性肾炎,22例(30.07%)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363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其发病情况及病理分布特点等。结果20~39岁年龄段所占的比例最大(63.6%),分别有35.0%和36.6%的患者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病史,尿检特点以血尿伴蛋白尿为主(占78.3%),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最多,为182例(50.1%)。结论IgA肾病气阴两虚证多发于中青年,上呼吸道感染在其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以血尿伴蛋白尿多见,其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分级以Ⅲ级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