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朱云峰  陈新民  沈永洲 《中国肿瘤》2020,29(12):910-913
摘 要:[目的] 分析2019年浙江省海宁市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的效果,以期为上消化道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来海宁市中医院参加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的40~74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指示性病理活检,计算筛查顺应性、阳性病例检出率和早诊率,同时开展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共确定1256名筛查目标人群,其中1114例完成消化道内镜检查,筛查顺应性为88.69%。共检出阳性病变67例,检出率为6.01%,其中早期病变60例,早诊率为89.55%。共投入筛查成本为424 626.68元,检出1例早期病变的成本为7077.11元,以海宁市人均GDP计算早期发现成本系数为0.05。[结论] 上消化肿瘤机会性筛查顺应性高,筛查的效果和效益较好,适合更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分析2013—2021年河南省淮河流域地区上消化道癌筛查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乡镇或村庄作为筛查现场,对当地40至69岁常住居民进行筛查。对评估为高危人群的个体采用“内镜+碘染色”方法进一步检查,分别计算上消化道癌(包括食管癌与胃癌)各级别病变、早期病例和阳性病例检出率以及早诊率等评价指标。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对不同性别、年龄及时间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3至2021年间,河南省淮河流域地区上消化道各级别病变的检出率为4.96%(1 980/39 895),其中,食管各级别病变检出率为3.05%(1 215/39 895),胃各级别病变检出率为1.93%(768/39 895)。上消化道阳性病例的检出率为0.83%(330/39 895),早期病例的检出率为0.62%(248/39 895),早诊率为75.15%(248/330)。男性各级别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各级别病变的检出率也呈增加趋势(P trend <0.05)。2013—2021年上消化道各级病变的检出率随时间增长呈上升趋势(P trend <0.05),但阳性病例和早期病例检出率随时间变化保持稳定(P trend >0.05)。[结论]上消化道癌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各级别病变患者。男性和老年人群在上消化道癌筛查中属于重点关注群体,需要提升该人群的筛查参与度,以进一步提高上消化道癌的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分析浙江省2019年至2021年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结果,为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从国家项目数据管理平台导出浙江省2019年至2021年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的资料,计算活检率、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检出率、上消化道癌早诊率,采用χ2检验及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率的差异。结果:2019年至2021年共247 055例受检者纳入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其中233 624例进行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01),且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均P<0.001)。在检出率的比较中,采用无痛胃镜组的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检出率低于未采用无痛胃镜组,而采用染色组的高于未采用染色组,HP阳性组的高于HP阴性组(均P<0.001)。结论:严格依据国家推行的方案,可以扩大上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范围,对于提高上消化道病变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但仍需进一步普及癌症知识,提高上消化道癌早诊率。  相似文献   

4.
马恒敏  李晓  韩洪冰  佟峰 《中国肿瘤》2022,31(10):759-765
摘 要:[目的]分析2007—2021年山东省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方法]汇总2007—2021年山东省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临床筛查数据,分别计算各筛查癌种的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等指标。[结果]2007—2021年全省累积完成132 905人次筛查,平均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分别为0.79%、74.76%、85.56%;上消化道癌筛查效果优于肝癌筛查,其中上消化道癌联合筛查的三率最高,分别为1.34%、79.01%、90.53%;肝癌除早诊率(73.87%)外,检出率、治疗率均最低(0.34%、63.96%)。对上消化道癌筛查县(市、区)进一步分析,发现食管阳性病例检出率(0.60%)高于胃阳性病例(0.34%)。[结论] 山东省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整体筛查效果较好,需关注胃部染色和活检,加强宣传和可疑肝癌病例的随访治疗,以进一步提高项目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5.
胡军国  孙倩  刘霞霞  黄玥 《中国肿瘤》2023,32(8):610-616
[目的]分析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情况。[方法]选择在甘肃省武威市居住满3年,年龄在45~74岁之间的人群为筛查对象,分析2022年参与筛查居民的风险评估和筛查数据,计算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筛查人群在高危率、筛查率和阳性病变检出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共计4 123人完成风险评估问卷调查,人群总体高危率为80.06%。女性人群高危率高于男性人群,55~59岁年龄组人群高危率最高(84.32%);2022年共完成4 998人次5种癌症筛查,各癌种临床筛查参与率从高到低分别为肺癌(91.16%)、乳腺癌(77.64%)、结直肠癌(75.60%)、肝癌(61.80%)、上消化道癌(56.27%);检出阳性病变1 439例,总体检出率为34.90%,各部位阳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肺:63.33%;乳腺:27.88%;肝:13.45%;结直肠:3.29%;上消化道:1.21%。[结论]通过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和早癌患者,长远来看有利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男性的筛查参与率不如女性,65岁及以上人群筛查参与率较低,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6~2012年林州食管癌高发区内镜筛查食管、贲门病变情况。[方法]按照《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试行)和《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2011年版)要求,分析2006~2009年、2010~2012年目标人群筛查结果。[结果]2006~2009年,人群筛查的参加率为67.10%,活检率为144.03%,癌变检出率为4.50%(食管2.55%,贲门1.95%);早诊率为93.94%。2010~2012年,人群筛查的参加率为33.06%,活检率为60.10%,癌变检出率为2.87%(食管1.81%,贲门1.06%),早诊率为88.86%。[结论]提高人群筛查的参加率和活检率,可有效减少机会性筛查,并提高癌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山东省自2006年开始承担国家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研究旨在分析山东省2013-2016年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探讨食管癌筛查的改进策略.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3-2016年山东省内9个项目点的目标人群,年龄40~69岁,对符合条件的受检者采用内镜下碘染色观察和指示性活检技术进行筛查;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计算检出率、早诊率等,并进行统计检验.结果 9个项目点共完成筛查107 431人次,检出重度异型增生及以上病例1 093例,检出率为1.02%,其中早期病例941例,早诊率为86.09%;食管各级病变例数大致呈“金字塔”型分布,筛查可发现大量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患者;社会性筛查带动了项目点食管癌诊治水平的提高,但不同地区间的检出率差异较大(P<0.05),食管癌检出率与当地发病率密切相关;与机会性筛查相比,食管癌社会性筛查具有“检出率低、早诊率高”的特点.结论 食管癌社会性筛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应继续推广;推动“社会性筛查”和“机会性筛查”融合发展以及“补需方”和“补供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检出率和早诊率,促进筛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评价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居民上消化道癌筛查的结果和成本效果。[方法]基于河南省2013—2019年开展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分析40~74岁城市居民上消化道癌高危率和内镜筛查参与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率的差异。同时分析上消化道癌及其癌前病变检出率,测算以检出1例病变的成本为指标的成本效果比。[结果]共进行有效问卷调查282 262人,评估为食管癌或胃癌高危68 651名,高危率为24.32%,其中13 191名接受了内镜检查,内镜筛查参与率为19.21%,共检出上消化道癌31例(检出率为0.24%)和癌前病变386例(检出率为2.93%)。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筛查检出1例上消化道癌或癌前病变的成本为18 025.46元,其中检出1例上消化道癌的成本达242 471.52元;男性成本效果比小于女性;年龄组越大,成本效果比越小。敏感性分析提示,提高内镜筛查参与率可降低成本效果比。[结论]采用问卷调查浓缩高危人群以及内镜检查策略有助于发现上消化道病变和降低筛查成本,但内镜筛查参与率较低,限制了筛查整体效果和经济学收益,应进一步加强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2019年度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数据,为上消化道机会性筛查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广西上消化道癌管理系统收集的2019年度(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参加广西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的临床病历资料。计算活检率,食管/胃肿瘤性病变检出率,食管癌/胃癌早诊率,并在不同性别组以及年龄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共10357例受检者纳入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其中5897例进行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食管、贲门、胃分别活检882例、178例、5392例,活检率分别为14.96%、3.02%、91.44%。共检出食管肿瘤性病变126例(1.22%),早期癌37例(29.37%);胃肿瘤性病变210例(2.03%),早期癌66例(31.43%);贲门肿瘤性病变19例(0.18%),早期癌4例(21.05%);胃及贲门肿瘤性病变229例(2.21%),胃及贲门早期癌70例(30.57%)。肿瘤性病变检出率在性别和年龄分组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食管癌、胃癌早诊率在性别和年龄分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80岁之前,食管、胃(包括贲门)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均随年龄上升而上升(χ^(2)=46.716,P<0.001;χ^(2)=51.989,P<0.001)。结论2019年度广西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检出率及早诊率均不高,需进一步提高人群的防癌意识,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人群。  相似文献   

10.
周天虹  顾晓芬  朱俊宇 《中国肿瘤》2017,26(10):781-785
[目的]对2014~2015年度乌鲁木齐市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探讨筛查的依从性、内窥镜和病理活检对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以及上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的早诊率.[方法]在40~69岁乌鲁木齐市居民中,采用问卷调查法筛查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经知情同意后,进行内窥镜检查并取活检,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问卷调查共筛查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9978人,实际完成筛查1548例,依从性为15.5%;其中,女性依从性(16.4%)高于男性(14.5%),60~69岁年龄组的依从性最高(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窥镜检出胃部病变338例(21.8%),食管病变106例(6.8%).病理检出胃部病变655例(42.3%),食管病变60例(3.9%).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0.26%,早诊率为25%;其中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1例,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3例.[结论]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内窥镜及病理检查,能提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比例,降低上消化道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7—2021年江苏省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地区的胃癌高危人群内镜筛查结果。[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项目地区40~69岁常住居民进行胃癌风险评估,对评估为高危的个体行病理活检。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组间高危率、筛查率和检出率的差异;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各年间高危率、筛查率和检出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7—2021年,参与问卷调查131 340人,共评估出高危对象78 191人,高危率为59.53%,研究人群的高危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P<0.01)。高危人群中共25 895人完成内镜筛查,筛查率为33.12%,高危人群的筛查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P<0.01)。内镜筛查共检出癌前病变462例,癌前病变检出率为1.78%;检出阳性病例156例,检出率为0.60%;随年龄的增加,癌前病变及阳性病例的检出率均呈现上升趋势(P均<0.01)。阳性病例中112例为早期病例,早诊率为71.79%。[结论]江苏省淮河流域胃癌早诊早治项目的检出率和早诊率高于全国多个地区,工作效果较好。未来的工作重心仍...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 分析山西省2014—2018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癌症筛查结果。[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太原市、阳泉市、晋城市40~74岁常住居民进行患癌风险评估,评估出的高风险对象免费接受相应癌种的临床筛查,分析评估各癌种的高风险率、筛查顺应性和阳性病变检出率。[结果] 研究人群整体患癌高风险率为41.37%,其中男性高风险率高于女性,55~59岁人群高风险率最高,各癌种高风险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消化道癌22.46%,肺癌19.94%,乳腺癌17.38%,结直肠癌12.24%,肝癌9.42%;各癌种筛查顺应性从高到低为:乳腺癌(51.33%)、肝癌(43.74%)、肺癌(34.41%)、结直肠癌(21.71%)、上消化道癌(14.53%);临床筛查结果显示,肺癌、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的阳性病变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45~49岁女性乳腺癌阳性病变检出率较高,男性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的阳性病变检出率高于女性。[结论] 人群患癌高风险比例分布与当地癌症发病分布基本一致,筛查顺应性和筛查方法相关,介入性检查顺应性较低。筛查人群高风险率、顺应性以及阳性病变检出率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存在一定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城市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能够发现早期癌症患者,从长远来讲将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淮安市自2009年开始被纳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转移支付肿瘤随访登记项目点。本研究旨通过分析2009-2017年淮安市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探讨高危人群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流行特征,为全市食管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7年在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点洪泽、金湖和涟水三地,采用健康危险因素调查筛选高危人群,进行食管内镜碘染色指示性活检,由病理诊断最终确诊,对发现的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及时开展治疗,筛查结果按年份、性别、年龄组等进行统计描述,各级食管病变的检出率、早诊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全市共完成高危人群筛查31650人,男女比例为1∶1.34,平均年龄为(55.15±7.77)岁,取病理活检6473例,活检率为20.45%,其中癌前病变检出率为5.27%(1666/31650),阳性病例检出率为1.24%(392/31650),早诊率为89.80%(352/392)。食管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早期癌和浸润癌的检出率分别为4.37%(1382/31650)、0.90%(284/31650)、0.93%(294/31650)、0.18%(58/31650)和0.13%(40/31650)。除浸润性癌外,男性其他食管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女性,χ^2=6.815,P=0.009;各级食管病变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17.003,P=0.001。结论淮安市食管癌内镜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高发区人群中仍存在大量的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者,应进一步加强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人群随访和干预工作,以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朱玲  胡远东  赵否曦  徐莉娜 《中国肿瘤》2022,31(11):903-908
摘 要:[目的]分析2009—2019年贵州省农村地区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筛查项目筛查结果。[方法] 2009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在贵州省的福泉市、榕江县、从江县、黄平县、玉屏县、仁怀市、西秀区、赤水市8个项目点,以乡/村为单位整群抽取40~69岁、符合纳入项目标准的村民作为初筛人群,经消化道的内镜检查,对发现的可疑病变辅以碘染色,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按照不同年份、不同项目点对筛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项目10年间,完成初次筛查17 666人次,检出癌症共计29例,检出率为0.16%,早期癌症13例,早诊率为 44.83%。卡方检验显示各年度病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60,P<0.001),癌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38,P=0.136)。各项目点病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81,P<0.001),癌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84,P=0.153)。[结论] 贵州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中,各项目点均可发现各级病变和早期癌症患者,但癌症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均未达到技术方案要求,无随访发现病例,故在以后项目工作中,需进一步提高筛查质量和随访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地区宫颈病变筛查方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仙芝  胡玉崇 《中国肿瘤》2008,17(3):182-184
[目的]对比评价组织筛查和机会性筛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2007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机会性筛查9654名妇女和组织筛查15203名妇女的超薄细胞学筛查结果,以及细胞学结果阳性患者的复诊率、筛查妇女对筛查模式的接受程度进行调查对比。[结果]①机会性筛查人群宫颈病变的检出率5.57%,高于组织筛查人群的1.77%;②机会性筛查细胞学结果阳性患者的复诊率为92.2%,高于组织筛查人群的38.3%;③妇女更易于接受机会性筛查。[结论]机会性筛查在内蒙古地区是一种高效可行的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5838例无症状人群上消化道癌内镜筛查结果.[方法]将高台县40~69岁的高危人群设定为上消化道癌筛查人群,采用整群抽样法进行抽样.对筛查人群进行内镜检查+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完成胃镜筛查病例5838例,共检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140例,检出率为2.40%,其中食管癌检出率为0.98%(57例),贲门癌为0.57%(33例),胃癌(非贲门)为0.86%(50例).早期病例94例,早诊率为67.14%.应随访例数162例,实际随访105例,随访率为63.64%.随访中新发现病例6例,6例全部为早期病例,随即全部进行治疗.随访早诊率为100%,随访治疗率为100%.[结论]内镜检查+碘染色加指示性活检能有效发现可干预的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提高筛查项目点团队的专业技术能力,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随访、治疗以及癌症防治知识的宣传,是开展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筛查和早诊早治的实践与经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报告在高发区居民中食管癌筛查和早诊早治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分析2006—2008年在6个省中的8个县(市)居民中,开展食管癌筛查和早诊早治的资料。总结工作中的效果和经验。[结果]3年内镜检查共39221人,发现食管癌600例,检出率为1.53%。其中早期食管癌515例,早诊率85.83%。同时,发现胃贲门癌413例,检出率为1.05%。其中,早期贲门癌336例,贲门癌的早诊率81.36%。[结论]食管癌内镜筛查可发现大批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现阶段作为食管癌防治措施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杜新宇  梁迪  师金  吴思奇 《中国肿瘤》2023,32(6):414-422
[目的]分析2016—2022年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上消化道癌筛查和随访数据。[方法]按照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中上消化道癌筛查流程,在石家庄市、唐山市、邢台市和邯郸市社区选定年龄40~74岁的当地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之后采用国家癌症中心依据“哈佛癌症风险指数”设计的统一评估模型评估出高危人群,进一步通过内镜检查、病理活检以及随访,发现上消化道癌病变情况。将上消化道癌确诊病例分为筛查组与未筛查组,对两组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6—2022年共计对河北省210 381名居民进行了高危评估,其中47 748人被评估为上消化道癌高危,高危率为22.70%。11 946人参与了内镜检查,参与率为25.02%。经过病理诊断,共检出了31例胃癌,12例食管癌,229例胃癌癌前病变,62例食管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分别为0.26%、0.10%、1.92%、0.52%。经过初筛和随访后,共计473例确诊为上消化道癌,累积发病率为0.22%,其中筛查组为66例,累积发病率为0.55%;未筛查组为407例,累积发病率为0.21%。筛查组的早期(0期+Ⅰ期)胃癌和食管癌确诊患者分别占66.6...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9-2012年武威市凉州区上消化道癌(食管癌、胃癌)筛查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血清PG检测、内镜活检和病理检查的方法,对武威市凉州区40-69岁无症状、有上消化道病史、食管癌和胃癌家族史志愿者进行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本组筛查共8007人,上消化道癌总检出率为1.80%(144/8007),食管癌检出率为0.54%(43/8007),胃癌检出率为1.26%(101/8007)。上消化道癌早诊率为72.22%(104/144)。2009-2010年PG检测3507人,PG阳性组(n=1307)中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分别为0.84%(11/1307)、0.31%(4/1307);而PG阴性组中(n=2200)则分别为0.36%(8/2200)、0.14%(3/2200)。PG阳性与PG阴性组间胃癌及其癌前病变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3507人检出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及食管癌14例,其中PG阴性检出食管癌4例,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2例;PG阳性组中检出食管癌4例,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4例。[结论]在上消化道癌高发区直接应用内镜对上消化道癌进行筛查,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上消化道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 分析2014—2018年新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方法] 对新疆开展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5年以来的风险评估及临床筛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别计算各个癌种的高危率、筛查率和阳性病变检出率。[结果] 2014—2018年累计完成问卷调查213 326人次。癌症高危率从高到低分别是上消化道癌(27.71%)、肺癌(25.91%)、女性乳腺癌(24.09%)、结直肠癌(21.51%)和肝癌(17.12%)。累计完成5类癌症的临床检查61 947人次,其中分癌种筛查率分别是肝癌(42.76%)、乳腺癌(42.42%)、肺癌(34.86%)、上消化道癌(14.69%)和结直肠癌(14.44%)。共检出阳性病变9 490例,分部位阳性病变检出率顺位依次为肺(21.78%)、肝(18.77%)、乳腺(16.38%)、结直肠(6.03%)和上消化道(0.42%)。[结论]新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结直肠癌和上消化道癌的筛查率和阳性病变检出率比较低,需进一步有针对性开展人群健康宣教和组织动员,以提升癌症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