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3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聚集性,为全省心血管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省选取6个县(区),于2015—2017年进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分析不同特征人群心血管病高危特征及聚集性。结果共筛查83 530人,检出心血管病高危对象21 362例,检出率为25.57%,其中男性、年龄较大者、农村、高中以下文化者、农民、家庭年收入<5万者检出率较高(P值均<0.001)。从不同类型看,血压高型检出率最高(19.24%),其他依次为患病风险≥20%型(5.77%)、血脂异常型(5.32%)和心血管病史型(3.29%);1、2、3、4种高危类型构成比分别为72.19%、24.31%、3.31%、0.19%,不同特征人群高危类型检出率和高危类型聚集性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且高危类型呈聚集性,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居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重度烧伤后机体应激导致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涉及机体长时间高强度的代谢反应、难以纠正的蛋白质代谢紊乱、长期的顽固高血糖及胰岛素低敏性等,不仅增加了营养支持和治疗困难,而且常常会增加机体感染概率、延迟组织修复,导致严重烧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因此深入研究重度烧伤后高代谢,探索其有效的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重度烧伤高代谢的特征及治疗进展,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芬太尼透皮贴剂结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预防性治疗介入栓塞术后疼痛的疗效、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33例需行介入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9例于术前12h使用多瑞吉(Durogesic,芬太尼透皮贴剂),栓塞前30min预防使用地塞米松10~20mg肌肉注射,术后继续给予地塞米松10~20mg肌肉注射,连续3d;对照组64例术后疼痛时给予曲马多200mg口服。术后3d评价2组患者疼痛、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预防性止痛效果显著(P<0.05),不良反应轻,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结合地塞米松可有效地预防栓塞治疗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泰素 (TAX )及卡铂 (CBP )支气管动脉灌注与全身静脉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 ,并与单纯静脉化疗进行了比较。方法 :61例Ⅲ~Ⅳ期NSCLC患者 ,随机分为单纯静脉化疗 (A组 ) 2 8例 ,动静脉联合治疗 (B组 ) 3 3例 ,A组 :TAX 13 0~ 15 0mg/m2 、CBP 2 0 0~ 3 0 0mg/m2 静脉点滴 ,第 1天 ;B组 :TAX 13 0~ 15 0mg/m2 的 3 / 7药量、CBP 2 0 0~ 3 0 0mg/m2 行支气管动脉灌注 (BAI) ,TAX 13 0~ 15 0mg/m2 的 4/ 7药量经静脉点滴 ,第 1天。均 2 8~ 3 0d为一周期 ,连用两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无一例达到完全缓解 (CR) ;达到部分缓解 (PR)者分别为 :A组 8例 (2 8 6% ) ,B组 14例 (4 2 4% )。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 ,共有 3 9例 (63 9% )患者出现Ⅰ~Ⅲ度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结论 :动静脉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单独静脉化疗为好 ,两种治疗方法可能具有一定的相互补充和协同作用 ,不良反应较轻 ,可以耐受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黄晋  罗鹏飞  刘春娥 《中国骨伤》2020,33(10):895-902
目的:比较手法闭合复位后采用克氏针桡侧扇形固定和尺桡双侧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穿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桡侧3枚针扇形固定组(A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10(5.00±2.10)岁;Gartland分型,Ⅱ型21例,Ⅲ型9例。尺桡双侧3枚针交叉固定组(B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9 (5.13±2.08)岁;Gartland分型,Ⅱ型19例,Ⅲ型1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前臂旋转活动度恢复情况,术后肘关节提携角及其角度丢失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儿均获得随访,但两组患儿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例发生医源性尺神经损伤,B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2例发生轻度骨折再移位,B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肘内翻畸形、针道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及骨化性肌炎发生。术后3个月两组患儿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两组肘关节提携角及其丢失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早期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具有创伤小,易复位,固定稳定,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的优势。桡侧3枚针扇形固定造成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风险较尺桡双侧3枚针交叉固定更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下腔静脉滤器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其在预防肺栓塞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4年,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于治疗前存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37例患者,安放下腔静脉滤器后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下腔静脉滤器全部安全置入下腔静脉内,随访1~36个月,滤器无移位,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对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能安全有效地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各种肝癌介入治疗技术的报道日益增多 ,诸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冷冻消融、酒精消融及化学栓塞等[1] 。其中 ,组织内激光凝固技术 (ILP)近十年来发展较快 ,日臻成熟。  ILP是一种最小侵入的原位肿瘤清除方法。Bown[2 ] 于 1983年首次应用Nd :YAG激光组织内照射治疗肿瘤 ,至今已发展成为治疗不能手术的肝肿瘤的最微创技术。由于动物研究及早期临床治疗研究已显示它的安全性及可行性[3 ] ,因而 ,近年临床应用日益扩大。1 临床应用概况   1999年梁萍等[4] ,报道应用Nd :YAG激光治疗肝癌患者 2 3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儿童臀肌筋膜挛缩症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总结23例儿童臀肌挛缩症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手术45臀次。随访45臀次,最短5个月,最长24个月(平均13个月),按优,良,可评价疗效。优级32臀次。良级8臀次,可5臀次。结论 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彻底切除和松解挛缩组织及纤维变性条索。术后仔细处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取得优良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从新疆某鸭场的病鸭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学鉴定为O7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已产生较高程度的耐药性。对鼠疫菌素受体基因fyuA、铁调节蛋白基因irp2、LEE致病岛转录活化因子ler、紧密粘附素eaeA、Ⅰ型菌毛必须蛋白基因fimC、P型菌毛结构基因papA和血清耐受基因iss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株细菌存在强毒力基因(high-pathogenicity island,HPI)。动物实验表明,该菌可引起雏鸭发生急性全身败血症;10日龄雏鸭半数致死量为2.0×105CFU/ml,表明该菌具有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2型糖尿病患者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联。  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苏省苏南、苏北地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17 638名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基线时不同BMI组人群在随访期间的全死因死亡风险(hazard ratio,HR)值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结果  研究对象累计随访77 451人年,平均随访4.39年,随访期间共死亡1 274人,低体重组BMI < 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 kg/m2 ≤ BMI < 24.0 kg/m2)、超重组(24.0 kg/m2 ≤ BMI < 28.0 kg/m2)、肥胖组(BMI ≥ 28.0 kg/m2)死亡人数分别为39人、575人、484人和176人,相应的死亡率分别为15.6%、9.5%、6.2%、5.1%。调整混杂因素后,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低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死亡风险的HR值(95%CI)分别为1.66(95%CI:1.20~2.30),0.68(95%CI:0.61~0.77),0.58(95%CI:0.48~0.68)。  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低体重人群的全死因死亡风险最高,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死亡风险较低,超重和肥胖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