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对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以及在不考虑旋转误差、靶区及邻近器官变化的情况下不同BMI宫颈癌患者放疗的最佳体位。方法 将90例宫颈癌患者根据BMI分为过轻组(BMI≤18.4kg/m2)、正常组(18.5kg/m2≤BMI≤23.9kg/m2)和超重组(BMI≥24kg/m2),每组各30例。每组内又分为仰卧位(15例)和俯卧位(15例)两种体位固定方式。获取90例宫颈癌患者共2 250组CBCT数据,记录并分析每组内摆位误差大小,并根据公式MPTV=2.5Σ+0.7σ计算最佳体位靶区外扩边界值。结果 不考虑BMI分组情况下,仰卧位和俯卧位在x、y、z轴向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BMI情况下,过轻组中仰卧位在x、y轴向的摆位误差小于俯卧位(P<0.05),但z轴向的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对应的仰卧位MPTV为4.76、4.27、5.73mm;正常组中仰卧位和俯卧位x、y轴向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z轴向的摆位误差俯卧位小于仰卧位,其对应的俯卧位MPTV为6.42、10.21、4.91mm;超重组中仰卧位和俯卧位在x、z轴向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y轴向的摆位误差俯卧位小于仰卧位,其对应的俯卧位MPTV为5.88、5.26、5.32mm。结论 不考虑旋转误差、靶区及邻近器官变化情况下,BMI≤18.4时固定方式选择仰卧位较好,BMI≥18.5时固定方式选择俯卧位较合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测量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并估测临床靶体积至计划靶体积(CTV→PTV)外扩距离。方法 选择2010—2012年间13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调强放疗计划CT图像,将图上CTV外扩形成内靶体积(ITV),再将ITV逐步1 mm/次外扩10次,每例患者均形成10个大小不一的PTV。根据这些PTV制定计划并模拟摆位误差。找到一合适PTV,使在有摆位误差时仍能保证95%ITV达到处方剂量,从而得到CTV→PTV外扩距离。结果 摆位误差在上下方向上最大,为(3.42±2.19) mm。通过PTV外扩法测得ITV→PTV的外扩范围为5 mm。根据PTV外扩法所得外扩距离制定的新计划与原计划相比双肺V5、脊髓D1cm3 分别增加0.87%、4.95 Gy,心脏V40、PTV D95、PTV V100、ITV D95、ITV V100分别减少0.62%、4.95 Gy、8.38%、1.84 Gy、1.87%。  相似文献   

3.
何丽琳  宋锐 《癌症进展》2019,17(7):831-833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临床靶区(CTV)扩边宽度及CTV-内靶区(ITV)扩边界值的影响。方法按BMI的不同,将218例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BMI﹤24 kg/m2,n=102)和研究组(BMI≥24 kg/m2,n=116)。采用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勾画靶区,瓦里安直线加速器进行治疗,并使用机载影像系统检查和图像验证系统重新勾画靶区,比较两组患者CTV扩边宽度及CTV-ITV扩边界值。结果两组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TV前界和双侧界的最大边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TV后界最大边距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前界、后界和双侧界的扩边界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MI可明显影响宫颈癌患者CTV后界扩边宽度,应扩大BMI较大宫颈癌患者的CTV后界最大边距和CTV-ITV扩边界值,以保证靶区不会被遗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乳术后部分乳腺外照射(EB-PBI)自主呼吸控制(ABC)不同呼吸状态体积重合度及其差异,从靶区体积重合的角度,表述ABC辅助呼吸运动对EB-PBI分次内靶区位移的影响.方法 对术腔放置银夹拟行EB-PBI的患者行乳腺托架固定ABC辅助CT模拟定位,同时采集适度深吸气呼吸控制(mDIBH)状态、自由呼吸(FB)状态、深吸气呼吸控制(DEBH)状态各2套CT图像.应用Pinnacle3治疗计划系统,进行2套mDIBH图像间、2套FB图像间、2套DEBH图像间及mDIBH与DEBH图像间自动融合,计算融合图像.选定进行融合的2套图像的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体积(CTV)、计划靶区体积(PTV)的重合度,比较同一配准中3种靶区各自重合度间及不同配准中同一种靶区重合度间的差异.结果 mDIBH/mDIBH配准中,GTV/GTV、CTV/CTV和PTV/PTV重合度分别为(83.54±11.41)%、(93.00±6.49)%和(95.26±4.90)%,GTV/GTV与CTV/CTV、GTV/GTV与PTV/PTV重合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V/CTV与PTV/PTV重合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FB配准中,GTV/GTV、CTV/CTV、PTV/PTV重合度分别为(72.55±29.10)%、(89.36±9.53)%和(92.47±7.25)%,GTV/GTV与CTV/CTV、CTV/CTV与PTV/PTV重合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GTV/GTV与PTV/PTV重合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BH/DEBH配准中,GTV/GTV、CTV/CTV、PTV/PTV重合度分别为(79.48±22.31)%、(92.83±6.77)%和(95.05±4.81)%,3组靶区两两间重合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IBH/mDIBH与DEBH/DEBH间、mDIBH/mDIBH与FB/FB间、FB/FB与DEBH/DEBH间的GTV、CTV和PTV重合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DIBH/mDIBH与mDIBH/DEBH间、FB/FB与mDIBH/DEBH间的GTV、CTV和PTV重合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BC辅助实施EB-PBI,两次mDIBH间、两次FB间和两次DEBH间各靶区体积重合度差异不明显,且三者的PTV/PTV重合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因此,从靶区重合度的角度,若施照前进行在线摆位误差校正,EB-PBI实施进行呼吸控制的必要性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 (CBCT)分析肝癌患者术后简化调强放疗分次间和分次内的临床靶体积(CTV)误差。方法 12例肝癌患者放疗前、后均行CBCT。在瘤床放置金属标记,配准框包全所有金属标记,不包括肋骨、椎体等骨质,使用自动骨性配准。若放疗前平移误差>3 mm和(或)旋转误差>3°则行在线校位后重复CBCT。12例患者共行214次CBCT成111组数据,111组可计算分次间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CTV误差,70组可计算分次内CTV误差。计划靶体积(PTV)边界计算公式为2.0∑+0.7σ(∑为系统误差,σ为随机误差)。结果 x、y、z方向上分次间CTV平移误差分别为 -0.03、-0.43、1.02 mm,∑分别为1.50、5.89、1.97 mm,σ分别为1.76、4.13、2.42 mm;分次内平移误差分别为0.04、0.86、-0.46 mm,∑分别为0.46、1.14、0.31 mm,σ分别为0.95、1.38、0.91 mm。PTV边界在x、y、z方向上分别为4.5、15.0、5.8 mm。结论 肝癌患者简化调强放疗时CTV误差不可避免,使用术中放置瘤床金属标记行CBCT获得的数据真实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深吸气屏气(DIBH)与自由呼吸(FB)状态下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年4月至 2018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术后采用DIBH技术行全乳放疗的左侧乳腺患者 30例,并选取 30例自由呼吸状态下接受全乳放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放疗计划系统CT图像与放射治疗期间锥形束CT的位移,确定摆位误差,并计算临床靶体积(CTV)外扩至计划靶体积(PTV)的边界。摆位误差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全组患者共拍摄锥形束CT图像318套,平均每人(5.1±1.1)套。FB患者摆位误差在x轴、y轴和z轴的位移分别为(2.2±1.7) mm,(3.1±2.5) mm,(3.3±2.3) mm。DIBH患者摆位误差在x轴、y轴和z轴的位移分别为(2.1±1.6) mm,(2.6±1.7) mm,(2.5±2.1) mm。在y轴和z轴方向,DIBH患者的位移显著小于FB患者(P=0.015、0.004),两组患者在x轴方向位移无明显差别(P=0.294)。DIBH患者CTV至PTV在x轴、y轴和z轴方向外扩边界分别为6.2、7.3、7.8mm。DIBH组放疗第一周与后续放疗、不同体重指数(BMI)的摆位误差无差别。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时,DIBH技术摆位误差小于FB,推荐DIBH放疗的CTV至PTV的外扩边界为 6~8mm。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时摆位的精确度和重复性,分析摆位误差的分布情况,为治疗计划设计设置计划靶体积(PTV)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治疗计划靶区中心,设置0°和90°两个10cm×10cm的摆位验证野,重建出的DRR图与射野验证拍摄的正、侧位图像的骨性解剖结构进行比对,计算摆位误差。[结果]摆位总误差左右方向为2.6mm,腹背方向为2.4mm,头脚方向为2.6mm,系统误差分别为2.1mm、2.0mm、2.1mm,随机误差分别为1.0mm、1.1mm、1.1mm,采用公式:margin=2mean+0.7stdev计算临床靶体积(CTV)内靶区ITV外放产生计划靶体积PTV的间距。X左右=4.90mm,Y腹背=4.77mm,Z头脚=4.97mm,符合我科现有NPC放射治疗CTV至PTV外放边界为5mm的安全范围。[结论]对我科采用的固定方法及摆位技术鼻咽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临床靶区体积(CTV)确定外扩间距5mm至计划靶体积(PTV)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千伏级CBCT联合HexaPOD evo RT六自由度治疗床研究宫颈癌术后盆腔放疗摆位误差,推算CTV外放边界。方法 采用医科达AXESSETM直线加速器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17例。所有患者常规摆位后CBCT,治疗床在线校正后再次CBCT,治疗后再次CBCT,分别获得XVI。与计划CT图像配准后,即可获得患者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平移及旋转误差,分析摆位误差及CTV外放边界。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CBCT校正前后均为304次,治疗后68次。所有患者分次间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经在线校正后均减小,校正前/后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2.42 mm/0.42 mm、3.55 mm/0.47 mm、3.26 mm/0.27 mm和1.24°/0.24°、0.70°/0.32°、0.57°/0.12°(P=0.036、0.000、0.000、0.002、0.000、0.004)。考虑分次内摆位误差影响,治疗床校正后CTV外扩边界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上分别为2.24、3.32、2.20 mm。结论 宫颈癌术后患者CBCT联合六维治疗床在线校正可明显减小6个方向分次间摆位误差,且能缩小CTV外放边界。  相似文献   

9.
在线千伏级锥形束CT引导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在线测量前列腺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及图像引导后的残余误差,确定前列腺癌患者外照射治疗计划中CTV外放PTV的边界大小.方法 入选7例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每例患者每周至少行KV-CBCT在线校正治疗体位2次.采用常规皮肤标记激光对位后采集图像,将所获得CBCT与计划CT图像进行灰度自动配准.计算摆位误差并进行在线评价,若摆位误差>2 mm则调整治疗床进行纠正.纠正后重新采集CBCT图像进行配准,计算残余误差.根据摆位误差和残余误差分别计算纠正前后临床靶体积(CTV)至计划靶体积(PTV)外放边界大小.结果 共获取197幅KV-CBCT图像.7例患者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别为3.1和2.1、1.5和1.8、4.2和3.7 mm,外放边界分别为9.3、5.1、13.0 mm.经KV-CBCT引导纠正后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系统残余误差和随机残余误差分别为1.1和0.9、0.7和1.1、1.1和1.3 mm,外放边界分别为3.4、2.5、3.7 mm.结论 在线KV-CBCT引导放疗技术可减小前列腺癌患者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CTV外放PTV边界可缩小至3~4 m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测试自研发变形配准软件在四维CT (4DCT)图像上快速确定临床靶体积(CTV)和呼吸运动内靶体积(ITV)精度,评估其临床应用可行性。
方法 选择临床治疗的 1例肺癌和 1例肝癌的4DCT图像进行实验。用变形配准软件以单一呼吸时相CT图像勾画的CTV为参考自动生成其余呼吸时相的CTV defm ,并与放疗医师在每个呼吸时相CT图像勾画的CTV manu 比较,分析CTV defm 精度与适用范围。用CTV defm 叠加形成复合ITV comp ,并与最大密度投影(MIP) CT图像勾画的ITV MIP 比较轮廓、体积和几何中心位置差异。
结果 肺癌病例10个呼吸时相4DCT图像序列的CTV defm 与CTV manu 体积偏差平均值为(-2.59±5.02)%。与CTV manu 相比,CTV defm 的几何中心三维矢量偏差为(1.04±0.89) mm。肝癌患者ITV comp 与ITV MIP 几何形状和位置几乎重合,体积差别<1%,几何中心三维矢量差别为1.4 mm。
结论 测试变形配准软件系统在4DCT图像上自动生成CTV和呼吸运动ITV精度可满足临床计划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时,体位固定方式、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患者体位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俯卧位固定,B组为仰卧位固定.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Ⅰ组(<60岁)和Ⅱ组(≥60岁).根据患者的BMI分为Ⅲ组(<24 kg/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Catalyst系统在乳腺癌患者放疗摆位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及BM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6年5-8月间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收治的 24例乳腺癌患者。每次治疗前均采用表面光学成像系统(C-Rad Catalyst)辅助摆位,每周1次kV-kV位置验证模式验证摆位。记录并观察患者的年龄、BMI以及2个系统在三维方向摆位误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C-Rad Catalyst系统与kV-kV位置验证模式的摆位误差分别为AP方向(0.22±0.17) cm与(0.18±0.13) cm (P<0.05);SI方向(0.23±0.18) cm与(0.19±0.15) cm (P>0.05);LR方向(0.28±0.28) cm与(0.20±0.15) cm (P>0.05)。kV-kV位置验证模式摆位受年龄和BMI的影响不显著(P均>0.05);而C-Rad Catalyst系统的摆位受年龄和BMI影响显著:年龄≤44岁和 45~59岁患者在AP、SI方向不同(P均<0.05),≤44岁和≥60岁患者在AP、LR方向不同(P均<0.05),45~59岁和≥60岁患者在LR方向不同(P<0.05);BMI<25 kg/m2和≥25 kg/m2患者在SI方向不同(P<0.05)。年龄≥60岁患者C-Rad Catalyst系统摆位误差在SI方向与年龄相关(r=-0.496,P<0.05);BMI<25 kg/m2患者C-Rad Catalyst系统摆位误差在AP方向与BMI相关(r=0.252,P<0.05),而BMI≥25 kg/m2患者C-Rad Catalyst系统摆位误差在SI方向与BMI相关(r=0.445,P<0.05)。结论 C-Rad Catalyst系统摆位与kV-kV位置验证模式在AP方向上差异显著,C-Rad Catalyst系统摆位易受乳腺癌患者年龄和BM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患者体位固定方式与摆位误差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调强放疗的117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患者不同的体位固定方式分为A、B两组,A组患者(57例)为真空袋组,B组患者(60例)为乳腺托架组。根据患者的BMI指数分为1组(<18.5 kg/m2)、2组(18.5~23.9 kg/m2)、3组(24~27.9 kg/m2)和4组(≥28 kg/m2)。比较不同BMI分组的乳腺癌患者体位固定方式与摆位误差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左右方向(X轴)总摆位误差小于B组(P<0.05);A3、A4组患者X及Y轴摆位误差小于B3、B4组(P<0.05)。在前后方向(Z轴)上,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后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BMI指数对摆位误差具有影响,对于超重患者(BMI≥24 kg/m2)更宜选用真空袋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HT治疗多发转移瘤时合适的MVCT引导方案。方法 将48例采用HT的多发转移瘤患者按靶区分布情况分为头胸组(15例)、头盆组(15例)和胸盆组(18例)。于治疗分次内对各靶区分别行MVCT扫描,将所得图像与定位CT图像进行配准并记录摆位误差值。计算各CTV到PTV的外扩边界。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头胸组、头盆组、胸盆组患者摆位误差的两两比较显示,x轴分别为-0.15±1.25∶-0.21±2.34(P=0.71)、-0.16±1.31∶-1.29±3.72(P=0.00)、0.25±2.90∶-0.22±3.65(P=0.06),y轴分别为0.73±1.22∶1.56±2.54(P=0.00)、0.81±1.34∶3.20±3.90(P=0.00)、0.35±3.60∶0.38±3.78(P=0.87),z轴分别为0.93±1.44∶2.65±1.88(P=0.00)、1.24±1.75∶5.49±2.80(P=0.00)、1.95±2.81∶3.35±3.05(P=0.00)。3个组经过各自上段靶区修正后,各自下段靶区的外扩边界在三维方向上均有所减小,但均以y轴缩小最显著,分别为5.13∶4.01、9.17∶8.30、8.52∶7.13。结论 对于分离靶区的多发转移瘤的HT,不应单独使用任一部位的摆位误差值修正整体摆位误差,建议采用分次内不同部位进行引导的图像引导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 Catalyst在宫颈癌患者放疗摆位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与膀胱容积(BV)、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7-12月收治的33例宫颈癌患者,首次治疗时常规摆位(室内激光+体膜标记)后进行CBCT验证,再利用Catalyst分别获取有膜与无膜时患者影像,并将其作为参考影像;非首次时常规摆位后利用Catalyst辅助摆位,并进行每周2次CBCT验证。记录BV和BMI,以及两系统在腹背(AP)、头脚(SI)、左右(LR)的摆位误差。结果 两系统摆位误差在SI和LR方向不同,Catalyst较CBCT受BV和BMI影响显著(P<0.05)。BV 在200~300 ml时,Catalyst无膜误差与BV在SI方向R值为-0.316(P<0.05);BV>300 ml时,有膜误差与BV在AP方向R值为-0.493(P<0.05),无膜误差与BV在SI、LR方向R值分别为0.335(P<0.05)、-0.348(P<0.05)。BMI<25 kg/m2时Catalyst有膜误差与BMI在 LR 方向R值为0.197(P<0.05),≥25 kg/m2时AP、SI方向R值分别为0.818(P<0.05)、-0.498(P<0.05);无膜误差在BMI≥25 kg/m2时与BMI在 AP、LR方向R值分别为0.652(P<0.05)、-0.558(P<0.05)。结论 Catalyst 与CBCT相比摆位误差在SI、LR有显著差异,基于Catalyst的摆位易受宫颈癌患者BV与BM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4DCT呼吸周期八分法、四分法与传统十分法重建模式对肺孤立灶靶区构建的影响,探讨八分法、四分法在4DCT模拟定位中的可行性。方法 24例肺孤立灶行4DCT扫描,按3种呼吸周期均分法进行图像重建及ITV构建,比较ITV10、ITV8、ITV4大小和中心点位置及三维方向运动度。Friedman M法非参数检验差异。结果 ITV10、ITV8、ITV4大小分别为(9.09±12.29)、(9.10±12.47)、(8.98±12.61) cm3(P=0.001),ITV10与ITV8相近(P=0.721),ITV10与ITV4不同(P=0.002)。ITV10、ITV8、ITV4中心点坐标分别为x轴(12.22±7.71)、(12.23±7.71)、(12.22±7.71)(P=0.668);y轴:(43.30±29.38)、(43.30±29.40)、(43.31±29.39)(P=0.643);z轴:(5.66±3.67)、(5.66±3.67)、(5.66±3.67)(P=0.878)。3种重建模式下肿瘤中心在三维方向的运动度分别为x轴:(0.69±0.56)、(0.69±0.68)、(0.79±0.51) mm (P=0.356);y轴:(3.13±3.78)、(3.13±4.05)、(3.19±4.06) mm (P=0.978);z轴:(1.18±1.31)、(1.03±1.32)、(1.16±1.34) mm (P=0.302)。结论 肺孤立灶4DCT模拟定位呼吸周期八分法与十分法重建模式下ITV大小、中心点位置及三维方向的运动度均相近,八分法减少了重建图像的数量和靶区勾画负荷,在4DCT模拟定位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过程中的体重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变化,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体重和BMI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57例患者放疗前后平均体重分别为(60.4±9.4)kg和(55.1±8.7)kg(P=0.0025),变化范围为17 kg~-0.5 kg;放疗前后BMI分别为(22.8±3.5)kg/m2和(20.8±3.1)kg/m2P=0.0017),变化范围为6.0 kg/m2~-0.2 kg/m2。约93.0%患者调强放疗中出现不同程度体重和BMI减轻,平均体重减轻8.4%,35.1%患者体重减轻超过10.0%,68.4%体重减轻超过5.0%,体重减轻百分比范围23.4%~-0.7%。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患者性别、WHO病理分级、AJCC6th分期、身体状况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是否同期化疗及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late course accelerated hyper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LCAFR))对体重和BMI无明显影响(P>0.05), 而年龄≥50岁或BMI>25 kg/m2或体重>60 kg者体重减轻更明显(P<0.05)。线性回归分析每周平均放疗剂量和每周平均体重呈明显负相关(R2=-0.996,P<0.001)。结论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体重减轻现象非常普遍,性别、WHO病理分级、AJCC6th分期、身体状况评分、是否同期化疗及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对患者体重和BMI变化影响可能较小,而年龄、放疗前体重和BMI、放疗剂量对患者体重和BMI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肿瘤在、离线结合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放疗的可行性.方法 14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肺肿瘤患者入组.放疗前后分别行在线CBCT扫描1次,并与计划CT图像配准,记录各个方向的配准差值.放疗前后配准获得的平移矢量分别作为分次间误差和分次内误差,利用CTV外放公式分别计算未行在线校正以及在线校正后的cTV外放.分别以0.5、1.5 mm为允许的最大残余系统摆位误差,计算预测总系统摆位误差所需的最少CBCT图像数以及离线校正系统摆位误差后的CTV外放.结果 未行在线校正时,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群体化CTV外放分别为5.7、8.0、7.8 mm;每分次放疗均行在线校正时,3个方向上群体化CTV外放分别为2.4、2.4、2.3 mm.分别以0.5 mm或1.5 mm为允许的最大残余系统误差,计算预测系统摆位误差所需的最少CBCT图像数为9套或7套,对系统摆位误差进行离线校正后,左右、头脚和前后方向上群体化CTV外放分别为3.3 mm或3.9 mm、3.7 mm或4.3 mm和3.6 mm或4.3 mm.结论 基于CBCT图像分析的在线校正和离线校正均能明显减小摆位误差,并有助于缩小CTV外放.肺肿瘤患者进行在线、离线相结合的图像引导放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计划靶体积不确定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 CG  Li GW  Lin LW  Wu YQ  Xiao DY  Zhao C  Lu TX  Cui NJ 《癌症》2007,26(2):200-203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的适形调强放疗为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了契机.但是,高度适形的治疗技术使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剂量梯度变得非常陡峭,每日的摆位不确定度对理想化的治疗计划产生的影响也会因此而加大.本研究探讨使用热塑面罩固定时,该治疗过程的摆位不确定度,以及为补偿这种不确定度需要在临床靶体积周围所加的安全边界的大小.方法:选取首次做适形调强放疗的早期鼻咽癌患者19例.每周进行一次CT重复扫描,方法与做治疗计划时完全相同.共获取85次扫描参数.通过读图软件对每周扫描的CT图像与计划设计的CT图像进行比较,求出每次摆位与首次定位时感兴趣的解剖标记点在三维方向上的差异.结果:19例患者的85次扫描参数比较,不同解剖骨性标记点在X、Y、Z方向的绝对位移值分别为(0.89±0.69)mm、(0.82±0.79)mm、(0.95±1.24)mm、矢量位移的系统误差分别为0.94 mm、1.00mm、1.32mm,随机误差分别为0.87 mm、0.80 mm、1.04 mm.等中心点的三维矢量位移的平均值为1.87 mm,95%可信区间为2.03~7.24 mm,平均值3.82 mm.结论:对早期鼻咽癌患者的适形调强放疗,其X、Y、Z轴向上由临床靶体积统一外扩3.00 mm形成临床靶体积-计划靶体积安全边界来弥补由于体位固定的不确定度对靶区剂量分布造成的影响应该是足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