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的新方法。方法对9例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的患者采用指掌侧总动脉及神经血管束移位的方法重建拇指的血循环及感觉,并与以往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9例再植全部成活,随访6-24月,再植拇指的外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移位指掌侧总动脉、神经血管束的方法重建旋转撕脱性离断拇指的血循环及感觉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前臂掌侧浅静脉在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一种血管移植修复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的方法.方法 在旋转离断撕断的断指再植手术中,分别采用同侧前臂掌侧浅静脉移植将离断的拇指动、静脉吻合重建血液循环.结果 再植18例18指,成活17指,坏死1指,再植拇指外观及功能好.结论 前臂掌侧浅静脉具有位置表浅,易于切取,供区损伤小,管径相似于拇指动、静脉,为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血管再植提供可靠的血管供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拇指末节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再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拇指末节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患者,采用缩短骨骼融合指间关节的方法进行再植,使一侧指固有动脉在无张力下直接吻合(3例采用静脉移植),吻合1-2条指静脉及指神经或行动静脉分流重建静脉回流,不能吻合静脉者甲床滴血及指尖侧切滴血。结果39例患指再植术后34例成活,5例坏死,成活率87.2%,成活患指恢复了良好外观、功能、感觉。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9例,良4例,差1例。结论该手术方式是一种治疗拇指末节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再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成活率高,功能恢复满意,可选择性地应用于拇指末节旋转撕脱性离断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8例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患者,采用环指浅屈肌腱转位修复拇长屈肌腱,重建拇指屈曲功能,食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重建拇指伸指功能,环指桡侧指动脉、神经修复拇指指动脉、神经,食指指背静脉修复拇指静脉.结果 术后28例再植拇指全部成活.随访1~6年,再植拇指屈伸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两点辨别觉为5~9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价全部为优良.结论 此种转位方法对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再植方法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的再植体会.采用桡动脉-拇指远端拇主要动脉吻合、桡神经浅支-拇指远端尺掌侧指固有神经接合、头静脉及桡动脉伴行静脉-拇指背侧静脉吻合、食指固有伸肌腱代替拇长伸肌腱、环指屈指浅肌腱代替拇长屈肌腱进行拇指再植术.结果 38例拇指再植指体全部成活.随访2个月~2年,再植指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定,获得较满意疗效.结论 经血管、神经、肌腱转位的方法施行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的再植,成活率高,术后感觉与运动功能恢复较理想,减少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6.
静脉动脉化再植旋转撕脱性全拇指完全离断7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报道静脉动脉化在再植旋转撕脱性全拇指完全离断中的成功运用。方法 在7例旋转撕脱性全拇指完全离断再植中,将拇指尺侧指固有动脉与桡侧指掌侧浅静脉吻合作为供血通路,吻合3条指背静脉作回血通路。结果 本组7例拇指色泽红润,指腹饱满,张力适中,指温正常及弹性好,2周后复查全部成活。结论 当断指远端无可供吻合的指动脉情况下,采用静脉动脉化方法再植旋转撕脱性全拇指离断是一种可行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越来越多见,由于血管撕脱呈缎带样,神经撕脱呈鼠尾样,再植难度大,曾被列入断指再植的相对禁忌证,自Pho等[1] 1979年报道应用血管、神经、肌腱转位行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获得成功后,应用此方法再植成功报道较多.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我科对21例21指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应用腕掌侧静脉游离移植桥接于桡动脉鼻烟窝深支与拇指尺侧固有动脉之间,桡神经浅支及掌背静脉转位吻合重建拇指血运及感觉,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全拇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一例应用静脉动脉化方法再植获得成功.方法2000年11月7日,在指动脉吻合四次后无法恢复断指血供的情况下,将拇指尺侧指动脉与指腹桡侧皮下静脉吻合作为供血通路,吻合三条指背静脉作回血通路.结果拇指色泽红润、指腹饱满、张力适中、指温正常及弹性好,两周后复查,患指成活.结论静脉动脉化是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全拇指再植的一种可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08年4月,对106例拇指撕脱性离断取浅静脉移植修复动脉重建血供进行再植。结果本组106例,102例成活。术后12例血管危象经处理后,8例成活,4例坏死。10~24个月随访,平均16.3个月,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浅静脉移植重建拇指旋转撕脱离断血供,缩短手术时间,减轻供区损伤,方法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中指尺掌侧动脉转位在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介绍一种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的再植方法。方法断指静脉分别采用静脉直接吻合、邻指静脉转位和示指背侧静脉蒂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断指动脉均用中指尺掌侧动脉转位吻接拇指尺掌侧动脉进行修复。结果13例13指成活11指,坏死2指。再植拇指外观及功能好。结论中指尺掌侧动脉解剖恒定、口径较粗、切取后对指功能和血运影响小;其转位修复断指动脉只一个吻合口、旋转角度小及有足够的可利用长度,是一种有效的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改良邻指矩形皮瓣修复手指末节套状撕脱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改良切取指动脉背侧支供血的邻指超比例矩形皮瓣修复手指末节套状撕脱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26例(26指)手指末节套状撕脱皮肤缺损患者,男21例(21指),女5例(5指);年龄17~56岁,平均31.6岁;机器绞伤14例,挤压伤8例,绳索绞勒伤4例。其中示指8例,中指9例,环指4例,小指5例。脱套手指末节长度为1.1~2.6cm。应用指动脉背侧支供血的邻指超比例矩形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3.6cm×2.3cm~6.5cm×3.2cm。供区全厚皮片游离移植。
结果 术后13~23d断蒂,26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及供区植皮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6.3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两点辨别觉为6~9mm,平均7.8mm。无一例外观表现臃肿及发生指端触痛等并发症。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法评定,优17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6%。
结论 改良切取指动脉背侧支供血的邻指超比例矩形皮瓣修复手指末节套状撕脱皮肤缺损的方法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皮瓣外观及感觉恢复良好,可用于修复2~5指末节套状撕脱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采用组合组织移植修复复杂手外伤的方法。方法 第 2~ 5指毁损伤采用双侧第二趾移植 (2块组织 ) 7例 ,双侧第二趾带拇趾腓侧皮瓣 (2块组织 ) 3例 ;第 2~ 5指毁损伴手掌、手背皮肤撕脱伤采用双侧第二趾加股前外侧皮瓣 (3块组织 ) 8例 ;第 1~ 5指毁损伴手掌皮肤撕脱伤采用拇甲瓣与另一侧第二趾加股前外侧皮瓣 (3块组织 ) 1例 ;第 1~ 5指毁损伴手掌、手背皮肤撕脱伤采用拇甲瓣、双侧第二趾加股前外侧皮瓣 (4块组织 ) 1例。结果  2 0例 5 1块游离组织移植全部成活 ,功能良好。结论 组合组织移植是修复复杂手外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急诊第二足趾末节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指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诊游离移植第二足趾末节再造拇指指尖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拇指指尖部缺损大小、形状.设计第二足趾末节或者指尖急诊再造拇指指尖15例15指.第二足趾胫侧趾底动脉、神经与拇主要动脉及指同有神经吻合,吻合静脉主要以指(趾)背静脉为主,亦吻合指(趾)腹静脉.结果 再造拇指指尖15例15指术后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3年,再造拇指指尖与正常指尖相似,指甲、指纹生长良好,两点分辨觉在4~6 mm,对捏、持物功能良好.供足部功能无影响.结论 应用第二足趾末节游离移植急诊再造拇指指尖,外形美观,功能恢复佳,手术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可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半拇趾或全(半)第2趾甲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末节缺损及采用邻趾带蒂皮瓣转移修复供区的疗效。方法根据拇手指末节缺损的部位、外形,应用半拇或全(半)第2趾甲骨皮瓣再造12例患者(12拇手指),7例供区采用邻趾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结果 12例移植皮瓣术后全部存活。其中2例失访,余10例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再造指外形满意,指腹感觉恢复S3+,两点分辨觉为5~10 mm,功能理想。供足(趾)损伤小,除外观稍有瑕疵外,功能无影响。结论应用半拇趾或全(半)第2趾甲骨皮瓣能全形再造拇手指末节缺损,最大程度地恢复缺损指外观及功能。采用邻趾带蒂皮瓣转移修复供区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区损伤。  相似文献   

15.
双重股薄肌移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手握持功能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双重股薄肌移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手握持功能的疗效。方法 24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行吻合血管、神经的双重股薄肌移植,一期重建屈肘、伸指、伸拇,二期重建屈指、屈拇,以重建手握持功能。结果 随访16例二期手术后时间超过24月患者,最长62月,平均36月。16例均恢复屈肘、伸指、伸拇功能,屈肘90°~135°,肌力M_4(Highet法),伸指伸拇M_3~M_4。14例屈拇、屈指恢复,肌力M_3~M_4,可握持200~500g物品;2例屈拇屈指肌力M_1。结论 吻合血管、神经的双重股薄肌移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可很好恢复屈肘、伸拇伸指功能,较好恢复屈指屈拇功能,初步重建手握持功能。  相似文献   

16.
邻指指固有动脉移位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挤压,旋转撕脱性末节断指的再植方法。方法 对15例15指该类末节断指,应用邻指指固有动脉移位与断指远端指动脉吻合重建血运,将两指创面合并缝合后用外固定固定35-45d,平均39d。经行邻指指固有动脉阻断训练确认断指侧枝血液循环已建立,二期进行血管断离和分指术。结果 15指末节断指全部成活。术后1例失访,14例随访6-13个月,平均9.5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0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因挤压,旋转撕脱伤所致末节断指无法实施原位血管直接吻合的病例,应用邻指指固有动脉移位重建末节断指血液循环,是一种有效的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拇手指末节缺损的再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报道应用部分足趾组织移植进行指-趾动脉吻合的拇指、手指末节缺损再造的临床效果. 方法 拇指、手指末节及指尖缺损126例141指,包括拇指79指,示指37指,中指19指,环指6指.其中15例为2指同时再造.拇指再造病例中,应用部分躅趾组织移植者34指,部分第二足趾组织移植者45指:手指再造应用部分第二足趾组织移植者45指,部分第三足趾组织移植14指,部分第四足趾组织移植3指. 结果 术后发生动脉危象16指、静脉危象9指,经手术和药物治疗全部成活.31例行二期整形.87例94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5年.患者对再造指外形感到满意,能作指腹捏夹动作,感觉恢复到S3+以上者94指,其中76指的两点辨别觉达到6-8mm.供区无手术并发症. 结论 应用部分足趾组织移植进行指-趾动脉吻合的拇指、手指末节及指尖再造手术,术后的拇指、手指功能与外形比较符合患者的期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携带第三趾胫侧趾动脉皮瓣弥补第二足趾移植时因足趾趾腹膨大、趾体狭细而导致的外形缺陷.方法 对9例10指拇、手指缺损的患者,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同时,于第三趾胫侧设计并切取趾动脉皮瓣,嵌插于第二足趾中末节跖侧,增加第二足趾的周径使其接近正常拇、手指周径,同时修整趾腹,使再造拇、手指外形更接近正常.方果 术后9例10指再造拇、手指全部存活,再造指中段周径增加了6~8mm,外形明显改善.方论 第三趾胫侧趾动脉皮瓣血管恒定,切取方便,厚度适中;于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时可一并切取,修饰第二足趾的外形,弥补再造拇、手指的外形缺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KISS皮瓣移植修复多个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7例多个手指背软组织缺损,其中累及3指者1例,4指者6例。一期手术通过设计手部创面,将多指并指后采用股前外侧KISS皮瓣移植修复,供区直接缝合关闭;二期手术分指同时皮瓣修薄整形。术后定期门诊、电话随访,观察皮瓣的外观、质地、功能及供区情况。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及供区伤口一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7例均获随访3~24(平均12.5)个月,皮瓣色泽好,质地柔软,弹性较好,经二期手术分指后皮瓣修薄整形,外形美观。供区肢体仅留一线形瘢痕,对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通过合理的创面设计,选用供区损伤小、供瓣区能直接缝合的股前外侧KISS皮瓣移植修复多个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