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合并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且术后并发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29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1:1的比例随机选取同时期29例胃癌根治术后未发生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作为对照,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痰培养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胃癌患者术后并发SHAP29例,发生率2.33%;死亡11例,病死率37.93%。男性胃癌患者术后SHAP发生率为3.24%,明显高于女性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SHAP患者病死率为42.11%,女性病死率为30.00%,病死率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例术后SHAP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5.00%(27/36)、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6.67%(6/36)、真菌占8.33%(3/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OR=3.17)、心肺疾病史(OR=2.257)、手术时间(OR=1.758)、住院天数(>30d)(OR=1.406)、吸烟史(OR=1.256)和年龄(>60岁) (OR=1.237)是诱发胃癌患者术后发生S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从而有效降低胃癌患者术后SHAP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刘琳  沈攀  刘福川 《肿瘤学杂志》2018,24(8):795-799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手术治疗且随访信息完整的134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标准分为并发症组和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34例患者根据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其中出现Ⅱ级及以上并发症的患者共38例(并发症组),出现Ⅰ级及以下并发症的患者为96例(对照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共患基础疾病种类数、病灶个数、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合并脏器切除、围手术期输血是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基础病种类数(OR=2.58,95%CI:1.39~4.67,P=0.006)、胸腹联合手术(OR=1.57,95%CI:1.22~5.62,P=0.015)、合并脏器切除(OR=1.86,95%CI:1.34~6.98,P=0.022)、围手术期输血(OR=1.33,95%CI:1.18~5.63,P=0.034)是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合并基础病种类数、胸腹联合手术、合并脏器切除、围手术期输血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发生中重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MSARE)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01月至2022年09月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的8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有无MSARE的发生分为发生组(32例)和未发生组(50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MSARE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这些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肿瘤位置(下段:OR=0.1,95%CI:0.01~0.9,P=0.04)、N分期(N2+N3:OR=3.71,95%CI:0.99~13.88,P=0.049)、糖尿病(OR=6.63,95%CI:1.48~29.67,P=0.013)、高血压(OR=5.19,95%CI:1.22~22.16,P=0.026)、同步化疗(OR=5.86,95%CI:1.43~23.99,P=0.014)、食管照射长度(OR=1.33,95%CI:1.07~1.65,P=0.011)均为MSAR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食管癌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40例作为观察组,按1∶1比例选择40例食管癌术后未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白蛋白水平、焦虑评分、血糖水平、手术方式、手术操作(胃游离不充分,吻合时张力过大、膈胃固定过松或缝线脱落等)、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镇痛泵使用情况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有关(P<0.05),而性别、切口长度、平均日补液量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无关(P>0.05)。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胃瘫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焦虑评分≥14(OR=4.09,95%CI:1.22~23.27)、手术不当(OR=3.77,95%CI:1.41~24.94)、手术时间长(OR=3.35,95%CI:1.02~18.34 )、白蛋白水平低(OR=2.96,95%CI:1.11~17.30)。[结论] 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心理支持、合理手术、缩短手术时间、营养支持以减少胃瘫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诊治的324例老年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发生心律失常者纳入观察组,未发生心律失常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影响老年肿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因素。结果:324例患者中98例于住院期间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0.25%(98/324);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心血管病史、心律失常史、其他疾病的并发症、酸碱平衡、慢阻肺、甲状腺功能减退、脑损伤、低钾血症、新辅助化疗为老年肿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166,95%CI 1.005~1.354;OR=1.279,95%CI 1.027~1.593;OR=1.359,95%CI 1.100~1.680;OR=1.324,95%CI 1.080~1.624;OR=1.405,95%CI 1.033~1.911;OR=1.507,95%CI 1.229~1.848;OR=1.443,95%CI1.072~1.944;OR=1.361, 95%CI 1.076~1.722;OR=1.581,95%CI 1.041~2.400;OR=1.293,95%CI 1.110~1.507,P<0.05),而术后镇痛为保护因素(OR=0.662,95%CI 0.548~0.799,P<0.05)。结论:引起老年肿瘤患者心律失常的因素较多,应加强心律失常的监控,重视危险因素,及早预防及治疗,提高其晚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86例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感染发生率为14.7%(42/286),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33.3%),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6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3.022,P=0.000)、营养不良(OR=5.800,P=0.000)、侵入性操作>3种(OR=0.046,P=0.000)、血白细胞数低(OR=7.234,P=0.000)、糖化血红蛋白异常(OR=6.683,P=0.000)和陪护感染(OR=5.078,P=0.000)是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感染发生率较高,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规范医护操作行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加强陪护人员的管理,减少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我院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37例,对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导致患者术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发生的致病菌,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13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有22例术后出现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发生率为16.06%.致病菌方面,22例患者共分离出致病菌29株,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导致的感染分别占68.97%、31.03%.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及利福平的敏感性较高,而革兰阴性菌则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度.患者合并糖尿病、体质量指数(BMI)≥25kg/m2、普通负压引流以及置管时间≥10d等均是导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较为常见.导致感染的因素包括糖尿病、BMI≥25kg/m2、普通负压引流以及置管时间≥10d等.通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针对致病菌合适的抗菌药物,对治疗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2017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并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术后并发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复发为终点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之间无复发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在纳入的102例患者中,我们发现,患者年龄(OR=4.009,95%CI:1.209~13.299,P=0.023)、糖尿病(OR=3.515,95%CI:1.045~11.819,P=0.042)、手术时间(OR=1.014,95%CI:1.002~1.026,P=0.020)、术中出血量(OR=1.016,95%CI:1.008~1.025,P<0.001)均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同时,手术时间(OR=1.123,95%CI:1.008~1.252,P=0.036)为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发症组的术后住院时间较无并发症组明显延长(P<0.001)。无并发症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高于有并发症患者(HR=1.4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 30 天内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肺部感染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2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髋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后 30 天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组,符合入选标准的髋部骨折患者1004 例,其中肺部感染组 131 例 (13.0%),无肺部感染组 873 例 (87.0%)。平均年龄 (80.01±8.14) 岁,男 / 女比例为 329 / 675,股骨转子间骨折 584 例,股骨颈骨折 420 例。术前合并症主要有高血压 590 例 (58.8%)、冠心病 266 例 (26.5%)、糖尿病 272 例 (27.1%)、痴呆 79 例 (7.9%)、脑卒中 359 例 (35.8%)、肾功能不全57 例 (5.7%)。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研究髋部骨折术后 30 天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肺部感染组与无肺部感染组患者术后 30 天、6 个月及总体病死率。结果高龄 (OR=1.063,95% CI=1.033~1.093)、延期手术 (OR=1.799,95% CI=1.037~3.120)、合并症数量≥ 4 (OR=4.929,95% CI=2.952~8.228) 是术后 30 天内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平均随访时间为 (27.28±16.70) 个月,肺部感染组术后 30 天、6 个月、总体病死率分别为 9.9% (13)、15.3% (20)、34.4% (45),而无肺部感染组患者术后 30 天、6 个月、总体病死率分别为 3.4% (30)、9.0% (79)、28.5% (249),两组相比,术后 30 天、6 个月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 30 天,P=0.001;术后 6 个月,P=0.026),术后总体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72)。结论髋部骨折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其病死率远远高于无肺部感染患者,高龄、合并症数量≥ 4、延期手术是术后 30 天内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会导致病情加重和愈合时间延长,本研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01-2018-12-30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构成。结果术后切口感染17例,感染率为6.03%(17/282);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0.58%(11/104),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37%(6/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切口感染者中共检出18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6株(33.33%),革兰阴性菌10株(55.56%),真菌2株(11.11%)。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手术方式、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有关,均P<0.05;与患者性别、Duke分期、手术部位和术中出血量无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BMI>24kg/m2、有糖尿病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方式、患者年龄、BMI、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有关,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控制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于2010年6月至2016年1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TKA术后感染的24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行TKA且未发生感染的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吸烟(OR,2.21;95%CI:1.10~4.50)、BMI≥24(OR,1.29;95%CI:1.09~1.56)、糖尿病(OR,4.50;95%CI:2.28~10.25)、ASA评分≥3(OR,1.19;5%CI:1.01~1.43)、出血量≥200 ml(OR,1.15;95%CI:1.02~1.37)以及引流时间≥24 h(OR,1.30;95%CI:1.08~1.54)是TKA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TKA术后感染受患者机体因素和手术因素的共同影响,提示临床医生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182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分为感染组(29例)和对照组(153例).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与年龄(f=-3.03,P<0.01)、吸烟(r=5.69,P=0.02)、血浆白蛋白(£=2.40,P=0.02)、用力呼气量(FEV)1.0%(=5.85,P<0.01)、肺癌分期(x2=7.06,P=0.01)、小细胞癌(x2 =5.09,P=0.0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x2=16.28,P<0.01)、合并冠心病(x2=10.13,P<0.01)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34,95% CI:1.13 ~ 1.59,x2=11.17,P<0.01)、吸烟(OR=12.68,95% CI:2.06 ~ 78.04,x2 =7.50,P=0.01)、FEV1.0%(OR =0.90,95%CI:0.83 ~0.97,x2 =7.76,P=0.01)、鳞状细胞癌(OR=6.88,95% CI:1.41 ~33.56,x2 =5.70,P=0.02)、合并COPD(OR=12.44,95%CI:1.41 ~ 109.90,x2 =5.15,P=0.02)和合并冠心病(OR=10.61,95%CI:2.25 ~90.50,x2=7.18,P=0.01)是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有吸烟史、鳞状细胞癌、低FEV1.0%、合并COPD或冠心病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应该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老年肺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细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00例肝细胞癌患者和507例对照进行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因素、既往病史、家族史以及毒物接触史等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的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OR = 4.63,95%CI: 3.26-6.57)、饮酒(OR=5.86,95%CI: 4.17-8.24)、食鱼生(OR = 26.0,95%CI: 8.12-83.24)和慢性HBV感染(OR = 25.14,95%CI: 17.86-35.38)为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细胞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饮酒(OR = 3.96,95%CI: 2.49-6.30)、食鱼生(OR = 8.87,95%CI: 2.29-34.42)和慢性HBV感染(OR = 9.86,95%CI: 6.59-14.76).结论: 饮酒、食鱼生和慢性HBV感染,可能是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细胞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胸椎继发恶性肿瘤脊髓压迫症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发压迫的危险因素以及脊髓功能情况。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2011-01-01-2017-06-30期间收治的131例胸椎继发恶性肿瘤脊髓压迫症患者,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是否出现复发压迫将患者分为复发压迫组和未压迫组,复发压迫组患者12例,未压迫组119例。采用Cox回归分析术后6个月内肿瘤复发压迫的危险因素,对比两次压迫前后脊髓功能。结果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进展迅速(P=0.041,OR=4.24,95%CI为1.06~17.03)、术前已接受辅助治疗(P=0.004,OR=11.01,95%CI为2.17~55.89)、脊柱外骨转移(P=0.047,OR=3.62,95%CI为1.02~12.83)和手术节段位于上胸椎(P=0.035,OR=6.06,95%CI为1.13~32.52)是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发压迫的独立危险因素。10例复发压迫患者实施第2次手术治疗。复发压迫患者术前(χ2=9.767,P=0.021)和术后(χ2=10.357,P=0.016)脊髓功能较首次手术时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肿瘤进展迅速、术前已接受辅助治疗、脊柱外骨转移、手术节段位于上胸椎是胸椎继发恶性肿瘤脊髓压迫症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发压迫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压迫后患者脊髓功能较首次压迫时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眼眶肿瘤摘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眼眶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眼科的101例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患者临床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按照随访结果,将术后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本组101例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32例(38例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68%,主要并发症有眼球运动障碍、视力障碍、上睑下垂、球后出血、散瞳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眶内肿瘤(OR=6.366)、恶性肿瘤(OR=5.972)、肿瘤累及至深部(OR=7.149)、肿瘤边界不清晰(OR=6.215)、存在合并症(OR=5.124)、肿瘤低分化程度为低分化(OR=4.221)是眼眶肿瘤摘除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眶内肿瘤、眶内恶性肿瘤、肿瘤累及至深部、肿瘤边界不清晰、存在合并症、肿瘤低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是眼眶肿瘤摘除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患者内科合并疾病与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130例乳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前瞻性观察其是否发生积液,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比较积液组与对照组在积液发生危险因素上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积液组平均年龄大(59.13岁vs51.37岁,P=0.002),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25.33vs22.90,P=0.018),合并高血压者多(30.4%vs12.1%,P=0.0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5,95%CI=1.012~1.116,P=0.016)、BMI(OR=1.193,95%CI=1.025~1.389,P=0.023)是皮下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与年龄、BMI、合并内科疾病有关,注重围术期的调整处理可能有助于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恶变为卵巢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01-01-2021-10-31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诊为EMs相关卵巢癌(EAOC)患者37例及术后病理为EMs患者168例的临床病历资料。以37例EAOC为EAOC组,168例EMs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与EAOC有关联的临床特点及危险性因素。结果 37例EAOC患者中,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23例(62.16%),子宫内膜样癌14例(37.84%);Ⅰ期34例(91.89%),Ⅱ期3例(8.1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13,95%CI为1.017~1.218)、血清人附睾蛋白-4(OR=1.027,95%CI为1.003~1.052)、D二聚体(OR=2.142,95%CI为1.073~4.272)、肿物最大直径(OR=1.310,95%CI为1.023~1.678)和血流信号(OR=3.974,95%CI为1.193~13.239)均为EAOC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均为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卵巢型EMs患者...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恶性肿瘤低发区食管癌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江苏省恶性肿瘤低发地区食管癌发病的有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在江苏省恶性肿瘤低发的赣榆地区进行了食管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病例与对照各95例,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热烫饮食(OR=2.066,95%CI=1.116~3.828)、饮酒(OR=3.206,95%CI=1.866~5.509)为该地区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生吃大蒜(OR=0.423,95%CI=0.209~0.856)、喜食蔬菜(OR=0.485,95%CI=0.267~0.881)、喜食干果(OR=0.333,95%CI=0..168~0.660)和性格开朗(OR=0.469,95%CI=0.254~0.866)则为该地区食管癌的主要保护因素.[结论]在江苏肿瘤低发区热烫饮食、饮酒仍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而生吃大蒜、蔬菜、干果和性格开朗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肺癌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与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调查我院1 280例肺癌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各种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 280例肺癌出院病例中,98例(7.7%)发生医院感染,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系(73.5%)、胃肠系(11.2%)和泌尿系(8.2%)等。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为耐药的条件致病菌和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6.7%,真菌占23.0%。医院感染与年龄(P=0.033)、临床分期(P=0.001)、PS评分(P=0.015)、侵入性操作(P=0.000)、手术(P=0.029)、放疗(P=0.022)、化疗(P=0.001)、贫血(P=0.000)、中性粒细胞减少(P=0.000)、使用抗生素(P=0.035)、使用激素(P=0.000)、血清白蛋白降低(P=0.000)、合并糖尿病(P=0.019)以及住院时间(P=0.000)密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24)、PS评分(P=0.012)、侵入性操作(P=0.000)、化疗(P=0.000)、贫血(P=0.036)、中性粒细胞减少(P=0.001)和住院时间(P=0.000)是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院感染不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增加患者的病死率。结论:肺癌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感染的危险因素,规范抗肿瘤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防控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心理因素及胃慢性疾病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理因素及胃慢性疾病对胃癌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1:3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对胃癌病例和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经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为情绪调节差(OR=5.17,95%CI:2.81~9.51)、精神压抑(OR=10.55,95%CI:5.43~20.51)、胃溃疡(OR=10.26,95%CI:4.36~24.15)、胃炎(OR=8.52,95%CI:3.55~20.45),此外,它们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β=4.69).结论心理因素及胃慢性疾病史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态,早期、彻底根治胃慢性疾病是降低胃癌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