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经上颌窦根治术、上颌骨囊肿摘除术等面部手术后 ,常规将手术切口部位加压止血。一般均采用加压四头带的方法 ,也称为鼠式加压带。方法是将鼠头压在手术切口部位 ,4条等长的带子分别打结在耳廓的上方、下方部位。通过使用 ,我们发现如果打结加压过紧将会引起双侧耳廓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同时耳廓及周围皮肤疼痛 ,甚至继发剧烈头痛 ;如果打结加压止血过松 ,则会使伤口局部加压不牢固 ,易脱落 ,起不到加压止血的目的。我们通过临床实践 ,将原来的鼠式加压止血带经过改造 ,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方法为 :将 4条等长的带子改为上面较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对小鼠乳腺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泌乳昆明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花生油);0.5%CLA组(0.5%CLA+1.5%花生油);1.0%CLA组(1%CLA+1%花生油);1.5%CLA组(1.5%CLA+0.5%花生油),每组8只小鼠,从泌乳第4日饲喂至第14日,每日检测母鼠采食量、体重和仔鼠窝重,分析乳成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组和1.5%CLA组母鼠乳腺组织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在饲喂期间各组母鼠体重没有差异,饲料添加1.5%CLA显著减少了母鼠的采食量、仔鼠窝重和乳脂肪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1.5%CLA组母鼠乳腺组织的脂蛋白脂酶(LP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的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并且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F)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的基因表达也显著下调(P<0.01)。结论饲料中加入1.5%CLA能够减少泌乳母鼠乳脂肪含量,抑制乳腺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当T2DM进展到一定程度时,需启用胰岛素治疗.基础和预混胰岛素是常用的胰岛素类型.短期和长期的临床研究均证实,采用基础或预混胰岛素起始治疗均可有效改善血糖,达到相类似的临床效果.临床试验证明,预混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和基础餐时治疗方案疗效相当.在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应重视个体化治疗,选择符合患者临床特点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和食物纤维预防糖耐量低减 (IGT)人群进展为 2型糖尿病 (DM)的作用。 方法 以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确诊 (WHO标准 )的 IGT2 93例中男 2 16例 ,女 77例。入选者年龄 35岁以上 ,体重指数 (BMI)在 19kg/ m2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 72例 ,教育组 5 7例 ,食物纤维组 84例 ,二甲双胍组 8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 ;教育组进行饮食指导 ,每半年1次 ;食物纤维组除健康教育外 ,每日口服食物纤维 12 g;二甲双胍组每日口服二甲双胍 0 .75 g,分 3次餐后口服。对四组参试者每半年作 1次 OGTT,同时测身高、体重、BMI、12 h尿白蛋白 ,复查日当天不服干预药物或食物纤维。共观察 3年。若 2次 OGTT或最后 1次复查结果为 DM,则判断为已发展为 DM。 结果  2 93例 IGT在观察中有 2 3例 (7.8% )退出。空腹血糖 (FBS)和服糖后 1h血糖 (1hPBS)在对照组、教育组和食物纤维组均较治疗前略有升高 ,但在二甲双胍治疗组均有下降。四组间FBS比较 F=8.118,P<0 .0 1,四组间 1h PBS比较 F=3.6 97,P=0 .0 12。观察期末对照组 16例 (2 5 .0 % )、教育组 11例 (2 1.6 % )、食物纤维组 13例 (16 .3% )、二甲双胍组 7例 (9.3% )转化为 DM,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后 DM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6 .318,P<0 .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两种剂量开博通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诊断中的诊断效率.方法 回顾性比较1993年1月至200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59例原醛症患者、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 mg开博通试验和27例原醛症患者、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 mg开博通试验结果.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两种剂量开博通试验的曲线下面积和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以服用开博通后血浆醛固酮405 pmol/L为切点,25 mg开博通试验的灵敏度为83.1%,特异度为88.6%;以437 pmol/L为切点,50 mg开博通试验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3.3%.两种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和0.912,大于完全无诊断价值的机会线下面积0.5(P均<0.01),但两者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剂量开博通试验对于原醛症均有较好的诊断效率,两者之间诊断的准确度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同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85年1月至2008年4月入院的1 19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共100例行手术治疗,98%(98/100)病例绛病理检查确诊为胰岛素瘤.术前各项定位检查的阳性率:B超22.9%(17/74),CT 55.2%(48/87),磁共振(MRI)58.8%(10/1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76.6%(49/64),内镜超声(EUS)93.3%(42/45),超声造影(UC)94.7%(18/19).每项检查的准确率:B超88.2%(15/17),CT 87.5%(42/48),MRI 90.0%(9/10),DSA 100.0%(49/49),EUS 85.7%(36/42),UC 83.3%(15/18).术前有1~3项定位检查阳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8.9%(24/27)、96.9%(32/33)及94.7%(18/19).手术组中,63例行CT和B超检查,阳性率47.6%(30/63);53例行CT和DSA检查,阳性率为75.5%(40/53);37例行CT和EUS检查,阳性率为89.2%(33/37);31例行EUS和DSA检查,阳性率为90.0%(28/31);14例行DSA和UC检查,阳性率为78.6%(11/14);13例行CT和UC检查,阳性率92.3%(12/13);11例行EUS和UC检查,阳性率90.9%(10/11).结论 术前有2项以上相符合的定位榆查,能大大提高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以CT、DSA、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阳性率较高.兼顾费用和检查的创伤,推荐采用CT、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定位.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意外瘤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意外瘤(adrenalincidentaloma,AI)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69例A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9例AI患者中,男性33例(47.8%),女性36例(52.2%)。共有38例(55.1%)为健康体检发现。40~60岁为AI发现的高峰年龄,占69.6%。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均能有效地检出AI,CT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最高(89.9%)。69例患者中恶性病变13例(18.8%),其肿瘤平均直径为6.7±1.9cm,明显大于良性病变组(3.9±2.2cm)(P<0.05);良性病变56例(81.2%)。在39例行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检查的AI患者中,无功能改变29例(占74.4%),其中以皮质腺瘤为多,有24例(61.5%);有内分泌功能改变10例(25.6%),其中嗜铬细胞瘤5例(12.8%)。结论健康体检时,常规做肾上腺B超等影像学检查能早期发现AI,同时应对其病理性质及内分泌功能进行评估,以指导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短期胰岛素泵(CSII)与多次皮下胰岛素(MSII)注射强化控制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解放军总院内分泌科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住院的96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CSII和MSII进行短期强化达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多时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血糖达标天数、达标时胰岛素总剂量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治疗后CSII组与MSII组静脉血空腹血糖(FBG)分别由(13.53±5.01)mmol/L和(12.25±3.49)mmol/L下降到(5.56±0.76)mmol/L和(6.07±0.97)mmol/L,CSII组FBG下降程度更大(P=0.005)。静脉血餐后2h血糖(2hPG)分别由(19.56±5.82)mmol/L和(18.69±3.98)mmol/L下降到(6.93±1.07)mmol/L和(7.28±1.54)m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7个时点指血血糖均显著降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标时最高与最低血糖差值CSII组明显小于MSII组(P=0.029),血糖曲线下面积CSII组明显小于MSII组(P=0.017)。CSII组与MSII组GSP分别由(407±79)μmol/L和(410±100)μmol/L下降到(266±74)μmol/L和(297±83)μmol/L,均有显著改善(P均<0.01),两组治疗后绝对下降值CSII组更显著(P<0.05)。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为(3.66±1.41)d,显著短于MSII组的(5.83±1.77)d(P<0.05)。CSII组在达标时和治疗第7天的胰岛素剂量分别是(40.23±7.47)U/d和(36.06±9.71)U/d,均显著少于MSII组的(47.71±17.74)U/d和(45.63±11.91)U/d(P均<0.05)。两组有症状性低血糖事件共35例次,CSII组与MSII组分别有15例次和20例次,其中CSII组血糖≤3.9mmol/L和≤2.8mmol/L的分别为7和0例次,MSII组分别为19和8例次,前者均少于后者。结论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均能有效控制尚未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的血糖,促进短期血糖达标。但与MSII相比,CSII治疗在降低FBG、缩小血糖波动和整体血糖控制方面更显著,并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肌电重构和基因表达11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有关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出现房颤时Na^ /Ca^2 交换体的基因表达分析及电重构与心房形态研究报道较少,故本研究采用Na^ /Ca^2 交换体基因表达探讨左心房肌电重构与房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同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85年1月至2008年4月入院的1 19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共100例行手术治疗,98%(98/100)病例绛病理检查确诊为胰岛素瘤.术前各项定位检查的阳性率:B超22.9%(17/74),CT 55.2%(48/87),磁共振(MRI)58.8%(10/1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76.6%(49/64),内镜超声(EUS)93.3%(42/45),超声造影(UC)94.7%(18/19).每项检查的准确率:B超88.2%(15/17),CT 87.5%(42/48),MRI 90.0%(9/10),DSA 100.0%(49/49),EUS 85.7%(36/42),UC 83.3%(15/18).术前有1~3项定位检查阳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8.9%(24/27)、96.9%(32/33)及94.7%(18/19).手术组中,63例行CT和B超检查,阳性率47.6%(30/63);53例行CT和DSA检查,阳性率为75.5%(40/53);37例行CT和EUS检查,阳性率为89.2%(33/37);31例行EUS和DSA检查,阳性率为90.0%(28/31);14例行DSA和UC检查,阳性率为78.6%(11/14);13例行CT和UC检查,阳性率92.3%(12/13);11例行EUS和UC检查,阳性率90.9%(10/11).结论 术前有2项以上相符合的定位榆查,能大大提高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以CT、DSA、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阳性率较高.兼顾费用和检查的创伤,推荐采用CT、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