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结直肠癌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预测结直肠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20例可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入院2 d的血常规资料,计算NLR。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19年3月30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NLR对可手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分析NLR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截至随访结束,本组120例患者中有10例失访,随访成功率91.7%(110/120)。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110例中死亡37例,存活73例。ROC曲线显示,NLR预测死亡的最佳临界点为3.1,此时的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74.4%。将3.1作为NLR的临界值,将110例患者分为NLR升高组(NLR>3.1)40例和NLR降低组(NLR≤3.1)70例。NLR升高组的年龄、恶性肿瘤家族史比例、肿瘤部位在结肠者及TNM分期为Ⅲ期的比例高于NLR降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为结肠(OR=1.325,95%CI=1.104~2.654,P=0.042)、TNM分期高(OR=1.674,95%CI=1.233~5.987,P=0.032)是术前NL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升高组的生存率较NLR降低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NLR(OR=1.725,95%CI=1124~6.674)、TNM分期(OR=1.835,95%CI=1.324~8.417)、年龄(OR=1.129,95%CI=1.054~2.215)、肿瘤分化程度(OR=1.378,95%CI=1.114~3.699)、脉管侵犯(OR=1.341,95%CI=1.097~3.241)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NLR是结直肠癌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NLR升高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大丰市胃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大丰市与胃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大丰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胃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胃癌病例和对照各649例,配成对数649对。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A型血(OR=3.127,95%CI:1.488~6.571),进食速度快(OR=3.587,95%CI:2.570~5.006),喜食咸(OR=2.703,95%CI:1.261~5.794)或烫(OR=3.445,95%CI:2.526~4.697)食品,性格忧郁(OR=2.512,95%CI:1.333~6.819)等为大丰市胃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粮食储具常清洗翻晒(OR=0.054,95%CI:0.004~0.815),喜食大蒜(OR=0.337,95%CI:0.048~0.651),常食用新鲜蔬菜(OR=0.488,95%CI:0.274~0.869)等则为其保护因素。[结论]应当通过教育居民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心理精神卫生以降低胃癌发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荟萃分析探讨kinesin家族成员11(kinesin family member 11,KIF11)表达与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评估KIF11表达在肿瘤患者中预后的意义。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NKI、Web of Science、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计算危险比(HR)和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CI)以评估KIF11表达与生存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最终纳入12项研究,涉及1 951例患者。结果表明KIF11表达升高与较差的生存率(HR=2.06,95%CI:1.36~3.12,P<0.001)及疾病进展(HR=2.26,95%CI:1.64~3.13,P<0.001)显著相关。此外,高表达KIF11患者更倾向于TNM分期晚期(OR=3.39,95%CI:2.47~4.66,P<0.001)、肿瘤浸润深度较深(OR=2.01,95%CI:1.03~3.43,P<0.001)、淋巴结转移(OR=2.78,95%CI:1.29~6.02,P<0.001)。结论:增强的KIF11表达可能预测多种肿瘤的不良预后,可作为评估肿瘤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男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提取SEER数据库2010年至2014年病理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的男性病例资料1 63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相关性。结果:1 636例患者中,739例(45.17%)腋窝淋巴结转移。经单因素分析,淋巴结状态与肿瘤位置(P=0.001)、肿瘤组织学分级(P<0.001)、肿瘤大小(P<0.001)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0.015)存在相关性,与年龄(P=0.295)、雌激素受体(P=0.725)、孕激素受体(P=0.848)无相关性。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OR=1.368,95%CI 1.083~1.723,P=0.009)、肿瘤组织学分级(OR=1.241,95%CI 1.029~1.497,P=0.024)和肿瘤大小(OR=1.041,95%CI 1.029~1.052,P<0.001)是淋巴结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不是独立预测因素(OR=1.150,95%CI 0.800~1.653,P=0.449)。结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是男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促炎性饮食与消化系统肿瘤患病风险的关系,为健康饮食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截至2020年12月,系统检 索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资源、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 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出饮食炎症效应与消化系统肿瘤患病风险相关的文献。纳入文献均采用膳食炎症指数 (DII)评价饮食的潜在炎症效应。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纳入研究的OR 及95%CI,同时根据研究类型、肿瘤类 型和地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0篇,参与者974 024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最高促炎性饮食的个体与最高抗炎性 饮食的个体比较,消化系统肿瘤患病风险增加(OR=1.63,95%CI=1.45~1.83)。按肿瘤类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促炎性饮食模 式下,食管癌患病风险最高(OR=2.86,95%CI=1.60~5.11);胃癌患病风险显著增加(OR=2.00,95%CI=1.34~2.99);结肠癌患病风险 增加(OR=1.42,95%CI=1.21~1.66);直肠癌患病风险亦增加(OR=1.33,95%CI=1.11~1.61)。因肝癌和胰腺癌各纳入1篇文献,未 进行分析。按地域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促炎性饮食模式下消化系统肿瘤患病风险在亚洲OR 值为1.82(95%CI=1.67~1.99)、欧洲 为1.81(95%CI=1.56~2.09)、美洲为1.27(95%CI=1.21~1.34)。结论促炎性饮食可能会增加消化系统肿瘤患病风险,尤其是食管 癌。亚洲地区患病风险可能高于美洲和欧洲。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现代生活方式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需要手术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选择本院的医务工作者,经我院超声检查确定无甲状腺疾病。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情绪以及周边环境。结果:最终纳入甲状腺疾病患者290例,健康人群379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经常食用腌制/熏制食物、经常食用隔夜饭菜、经常生闷气、遇事不与人倾诉、经常焦虑、工作性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食用腌制/熏制食物(OR=15.45,95%CI=3.433~69.523)、经常生闷气(OR=1.043,95%CI=1.043~4.202)以及脑力工作(OR=2.035,95%CI=1.059~3.910)为甲状腺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与日常饮食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出现下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筛选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行直肠癌手术患者283例,病理示下切缘阳性再行R0切除患者21例作为观察组,262例直接达R0切除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随访。结果:BMI(OR=4.325,95%CI:1.633~11.457,P=0.003)、新辅助治疗(OR=2.819,95%CI:1.062~7.484,P=0.038)、肿瘤距肛缘距离(OR=3.201,95%CI:1.200~8.538,P=0.020)为术中出现下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3年无瘤生存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P=0.023)。两组间1年无瘤生存率、1年总生存率以及3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新辅助治疗、肿瘤距肛缘距离是影响直肠癌标本下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现下切缘阳性的直肠癌患者即使再行根治手术预后仍较差。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后影响甲状旁腺功能的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 收集8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使用SPSS(23.0.0)软件进行单因素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R(4.0.4)及Rstudio(1.3.1093) rms 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同时应用Caret 程序包进行 Bootstrap 法做内部验证,拟合影响因素联合预测因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 95%CI双侧检验,得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率。 [结果] 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82例,占20.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OR=1.888,95%CI:1.061~3.360)、低BMI(OR=0.879,95%CI:0.825~0.936)、多发癌灶(OR=1.584,95%CI:1.057~2.372)、腺外侵犯(OR=1.837,95%CI:1.020~3.307)、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OR=1.709,95%CI:1.073~2.722)、旁腺切除移植(OR=4.450,95%CI:2.540~7.797)与术后1 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显著相关(P<0.05)。重复抽样偏差曲线接近于标准曲线,拟合度良好。联合预测因子AUC=0.829(95%CI:0.780~0.868),有较高意义。[结论] 女性、低体质指数、多发癌灶、有甲状腺外侵犯、行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有旁腺切除是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区分度良好,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回顾并量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截至 2020年 1月 31日,系统检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资源、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 学文献数据库和Embase,使用STATA 15.0进行统计分析,合并纳入研究的OR及95%CI,同时根据地区、诊断方法、血清转氨酶 水平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9篇文章4206例患者。在8项研究中,NAFLD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存在显著关 联(OR=2.53,95%CI=1.83~3.49)。在所有比较中,各研究之间没有发现显著的异质性。在敏感性分析中排除任何一项研究后, 这些结果基本保持不变。按地区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欧美地区,NAFLD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综合风险为OR=2.17 (95%CI=1.03~4.58);在亚洲地区,风险为 OR=3.23(95%CI=1.83~5.7);在非洲,风险为 OR=2.28(95%CI=1.44~3.61)。按脂肪肝 诊断的不同方法进行亚组分析表明,诊断方法可能是影响NAFLD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关系的混杂因素(腹部超声诊断,OR= 2.60,95%CI=1.87~3.61;肝脏活检诊断,OR=1.08,95%CI=0.18~6.52)。按血清转氨酶水平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谷丙转氨酶 (ALT)水平与 NAFLD 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有显著相关性(ALT 的平均差值为 1.14 U/L, 95%CI=0.68~1.61)。谷 草转氨酶(AST)水平与 NAFLD 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增加有显著的相关性(AST 平均水平差异为 0.57 U/L,95%CI= 0.25~0.80);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 NAFLD 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增加有显著相关性(GGT 平均水平差异为 1.08 U/L,95%CI=0.38~1.78)。结论 NAFLD可能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刘琳  沈攀  刘福川 《肿瘤学杂志》2018,24(8):795-799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手术治疗且随访信息完整的134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标准分为并发症组和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34例患者根据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其中出现Ⅱ级及以上并发症的患者共38例(并发症组),出现Ⅰ级及以下并发症的患者为96例(对照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共患基础疾病种类数、病灶个数、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合并脏器切除、围手术期输血是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基础病种类数(OR=2.58,95%CI:1.39~4.67,P=0.006)、胸腹联合手术(OR=1.57,95%CI:1.22~5.62,P=0.015)、合并脏器切除(OR=1.86,95%CI:1.34~6.98,P=0.022)、围手术期输血(OR=1.33,95%CI:1.18~5.63,P=0.034)是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合并基础病种类数、胸腹联合手术、合并脏器切除、围手术期输血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 Meta 分析评价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对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对纳入的研究运用Revman 5.3软件以及stata 14.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 23 篇文献, 共 47 726 例患者, 其中BRCA1基因突变人群5 745例,BRCA2基因突变人群5 127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BRCA1基因对前列腺癌易感性(OR:1.62,95%CI:0.83~3.15,P=0.16)、Gleason评分(OR:1.39,95%CI:0.89~2.15,P=0.15)、T分期(OR:0.84,95%CI:0.44~1.58,P=0.59)、总生存时间(OR:1.12,95%CI:0.64~1.95,P=0.69)无统计学差异;在BRCA2基因对前列腺癌易感性(OR:2.24,95%CI:1.70~3.44,P<0.000 01)、Gleason评分(OR:4.34,95%CI:3.06~6.15,P<0.000 01)、T分期( OR:2.33,95%CI:1.09~4.96,P=0.03)、总生存时间(OR:1.53,95%CI:1.37~1.71,P<0.000 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RCA2基因突变的人群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以及预后明显比非突变人群的要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的危险因素,并探讨PPC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5月至2020年04月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96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PPC的发生情况,对可能影响PPC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6例患者行胃癌根治术,有24例出现PPC,PPC的发生率为12.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5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 kg/m2、长期吸烟史、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开腹手术、术后胃管留置时间≥5 d与老年胃癌患者PPC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是P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291,P<0.05)。结论: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胃癌患者P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罹患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老年胃癌患者,应采取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期减少PP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与胰腺癌(pacreatic cancer,PC)发病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6年7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0例PC患者和同期住院的624例非肿瘤、非代谢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肿瘤家族史等资料,评估组合风险因素对PC发病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胆石症、肿瘤家族史是PC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91,P<0.05)、吸烟(OR=2.14,P<0.05)、糖尿病(OR=12.14,P<0.05)、高血压病(OR=1.67,P<0.05)、高脂血症(OR=1.91,P<0.05)、胆石症(OR=3.73,P<0.05)是P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胆石症可能是P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具有多个危险因素将提高PC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急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8例行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急性肠梗阻分为急性肠梗阻组和非急性肠梗阻组,对两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8例行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中,35例(14.11%)发生急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组),213例(85.89%)未发生急性肠梗阻(非急性肠梗阻组)。两组性别、肿瘤直径、胃肠手术史、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肠梗阻组年龄>60岁、肿瘤分期偏高、开腹手术发生率均高于非急性肠梗阻组(P<0.05),而术后生长抑素使用率低于非急性肠梗阻组(P<0.05);其中年龄>60岁、肿瘤分期偏高、开腹手术为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64、3.149、2.895,P<0.05),而术后使用生长抑素为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71,P<0.05)。结论:对年龄>60岁、肿瘤分期偏高、开腹手术治疗等术后急性肠梗阻高危的结直肠癌患者,应在术后予以生长抑素等防治措施,以减少急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肌肉减少症对肝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1月。由2名研究员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价量表(NOS)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文献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共计2 720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肌肉减少症会增加肝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OR=1.82,95%CI:1.35~2.46),增加肝切除患者术后Clavien-Dindo≥3级并发症的风险(OR=1.71,95%CI:1.37~2.12),增加肝切除患者术后死亡风险(OR=2.35,95%CI:1.45~3.81),延长患者住院时间(OR=1.88,95%CI:0.72~3.04)。结论:肌肉减少症增加了肝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黄超  王涛  邱志新  雷弋 《现代肿瘤医学》2022,(14):2548-2553
目的:探讨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微浸润性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及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自2012年01月至2019年0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的肺腺癌患者503例,根据病理类型分为AAH、AIS、MIA、IAC四组,对比四组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四组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AAH、AIS、MIA、IAC四组患者在性别比例方面,女性多于男性;在年龄分布方面,青年阶段(≤45岁)和中老年阶段(61~75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不同病理类型肺腺癌患者在结节大小、结节性质及手术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不同结节性质肺腺癌患者在手术年龄、再次手术及死亡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结节最长直径[HR=7.166,95%CI(1.011,50.823)]、N分期[HR=10.689,95%CI(2.276,50.200)]是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AAH-AIS-MIA-IAC肿瘤演变过程中,结节最长直径、实性成分大小及N分期是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肺腺癌国际新分类方法有助于肺腺癌患者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危险度的预测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43例GISTs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预测GISTs危险度的独立因素。结果:43例GISTs,胃壁来源35例,小肠来源8例,所有病例均为单发。低危组21例(含极低危GISTs 3例),中危组10例,高危组1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将肿瘤大小、形状、生长方式、强化类型、杂乱血管征对比研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均匀强化(OR=2.936,95%CI:0.86~5.00)、杂乱血管征(OR=2.669,95%CI:0.84~4.49)是预测GISTs危险度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CT征象对预测GISTs的危险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力  宋伟正 《现代肿瘤医学》2019,(10):1724-1727
目的:分析老年颅内肿瘤术中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开颅切除手术且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的老年颅内肿瘤患者31例作为血肿组,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行开颅切除手术无血肿的老年颅内肿瘤患者10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造成非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脑积水、血浆凝血酶时间、术前合并脑萎缩、患者年龄以及肿瘤大小进入回归模型(P<0.05)。对照组患者GOS评分显著优于血肿组(P<0.05)。结论:老年颅内肿瘤术中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对患者术后预后造成不良影响,术前合并脑积水、血浆凝血酶时间、术前合并脑萎缩、高龄以及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救治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患者的肿瘤特征、是否高血压与发生栓塞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确诊的心脏黏液瘤患者31例,依照患者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栓塞组(n=8)和非栓塞组(n=23)。收集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肿瘤位置、肿瘤长径、是否合并高血压存在显著差异(P<0.05)。肿瘤长径、合并高血压与栓塞事件成正相关(P<0.05)。肿瘤长径、合并高血压是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栓塞事件发生概率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95%CI:0.782~1.000,P<0.01)。结论:肿瘤长径、高血压可以影响心脏黏液瘤患者栓塞事件的发生。联合上述指标构建回归模型,可以提高评估心脏黏液瘤患者发生栓塞事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成昌盛  黄萍 《现代肿瘤医学》2021,(13):2292-2296
目的:探讨Septin9甲基化与膳食因素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收集CRC病例60例,根据年龄进行1∶1匹配收集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比较病例和对照组的基本特征、膳食和Septin9甲基化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的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膳食对CRC发病的影响。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民族、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和一级亲属肿瘤史,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中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24例(4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每日蔬菜摄入量和家畜肉类摄入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所有变量,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逻辑回归中,最后确定CRC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Septin9甲基化(OR=1.88,95%CI:1.56~2.27)和平均家畜肉摄入量≥300 g/d(OR=1.30,95%CI:1.24~1.37);以Septin9甲基化阳性且平均蔬菜摄入量<400 g/d(OR=4.650,95%CI:1.393~15.518)为参照组,Septin9甲基化阳性且平均蔬菜摄入量≥400 g/d显著降低CRC的发病风险(OR=4.650,95%CI:1.393~15.518);以Septin9甲基化阳性且平均家畜肉摄入量<300 g/d(OR=4.500,95%CI:1.463~13.843)为参照组,Septin9甲基化阳性且平均家畜肉摄入量≥300 g/d显著增加CRC的发病风险(OR=7.333,95%CI:2.195~24.501)。结论:Septin9甲基化阳性人群蔬菜摄入量≥400 g/d降低CRC的发病风险,Septin9甲基化阳性且平均家畜肉摄入量≥300 g/d显著增加CRC的发病风险,对此人群减少脂肪肉类摄入并增加蔬菜摄入量具有降低CRC发病风险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