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肝正常组survivin基因及相关基因c-myc、p53、STAT3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定位。结果: 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 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myc、 STAT3、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而p53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可作为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2.
Aurora-A激酶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Aurora-A基因在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癌组织标本行Aurora-A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肺癌30例标本中RT-PCR检测Aurora-A mRNA的表达,19例(63%)肺癌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其中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例中,13例(65%)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检测48例肺癌中32例高表达(66.67%).肺癌Aurora-A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吸烟史以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肺鳞癌的Aurora-A的蛋白水平高表达程度与肿瘤转移有相关性.[结论]肺癌组织Aurora-A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提示Aurora-A基因的过表达与肺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mRNA水平探讨uPA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中的表达,从蛋白水平探讨uPA在肝癌组织中的代表表达及其与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检测uPA在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中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uPA在肝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uPAmRNA在高转移潜能肝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呈高表达,在相应低潜能转移细胞株呈低表达;uPA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对照组,在有转移及静脉癌栓形成的肝癌组织阳性表达高于无转移及无癌栓者,癌巢边缘的癌细胞表达强于癌巢中央,血管内癌栓呈强阳性表达。结论:uPA在肝癌的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作为治疗的操作、预防转移复发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AnnexinA2和P1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62例,分别取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采用IHC、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nnexinA2和P19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AnnexinA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P19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P<0.05);AnnexinA2、P19阳性表达与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而与乙肝表面抗原、组织分级和脉管内有无癌栓均有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AnnexinA2、P19 mRNA及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对判断其发生和转移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AnnexinA2和P1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62例,分别取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采用IHC、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nnexinA2和P19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AnnexinA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P19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P〈0.05);AnnexinA2、P19阳性表达与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而与乙肝表面抗原、组织分级和脉管内有无癌栓均有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AnnexinA2、P19 mRNA及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对判断其发生和转移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FN和PTEN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84例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组织中FN蛋白、PTEN蛋白、mRNA表达情况。分析FN和PTEN基因表达及肝细胞肝癌的关系。结果:FN蛋白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外基质中。FN mRN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率为79.76%,高于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明确定位于肝细胞胞质内。PTEN mRN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率为38.09%,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N在合并癌栓,淋巴结转移,AFP阳性,肿瘤数目多发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而在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肿瘤直径的肝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EN在低分化肝癌细胞,合并癌栓,AFP阳性,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2cm的肝癌组织中表达较低,而在不同肿瘤数目的肝癌组织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TEN蛋白表达与HBsAg无关,与组织学分级及转移有关。结论:肝癌组织中FN mRNA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而肝癌组织中PTEN mRNA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FN和PTEN基因可能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起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PRKX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36例肝癌患者肝癌组织(肝癌组)和癌旁肝组织(对照组).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PRKX mRNA和蛋白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 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KX mRNA和蛋白在人肝组织有表达,且在肝癌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mRNA肝癌组/mRNA对照组=1.48;蛋白肝癌组/蛋白对照组=1.14). 结论 PRKX在肝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可能与肝癌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OY-TES-1基因mRNA在肝细胞肝癌(HCC)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建立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37例HCC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目的 基因OY-TES-1及管家基因HPRT的表达,OY-TES-1mRNA的表达量以OY-TES-1/HPRT表示,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经实时定量PCR检测,HCC中OY-TES-1mRNA阳性率为72.97%(27/37),癌旁阳性率为64.86%(24/37),有17对HCC及癌旁组织均表达阳性,OY-TES-1mRNA在HCC及癌旁组织两者的定性表达无差异(P>0.05);②在37例HCC及配对癌旁组织中,HCC中OY-TES-1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但与HCC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无相关.结论 OY-TES-1 mRNA在HCC中有较高的表达频率,其表达水平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它有望作为用于HCC辅助诊断及免疫治疗的肿瘤抗原,OY-TES-1蛋白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意义尚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SUMO-1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郭武华  袁丽华  肖志华  张吉翔 《重庆医学》2009,38(24):3115-3117
目的 研究肝癌传代细胞、肝癌标本及癌旁肝组织中SUMO-1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在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肝癌传代细胞、肝癌标本及癌旁肝组织中SUMO-1基因的表达.结果在mRNA及蛋白水平,SUMO-1基因在肝癌传代细胞SMMC-7721、Hep3B、HepG2及肝癌标本中均明显高表达,而癌旁肝组织中SUMO-1基因明显低表达,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SUMO-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UMO-1基因在肝癌中高表达,SUMO-1可能为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癌中PTE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28例肝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mRNA表达,并通过电泳凝胶图像系统分析其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验51例肝癌石蜡切片中PTEN蛋白表达(其中包括与28例新鲜组织相对应的标本)。结果:RT-PCR检测PTENmRNA表达率肝癌中为35.71%,癌旁组织中为71.43%,PTEN基因在肝癌细胞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肝癌中PTEN蛋白的检出率为66.7%,PTEN蛋白表达与肝癌的病理分级和癌栓形成呈负相关。结论:PTEN基因缺失和肝癌的分化程度以及癌栓形成、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骨架连接蛋白 (ezrin)在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黏附、侵袭和门静脉癌栓的关系。方法  4 1例肝细胞肝癌及其癌旁肝组织标本按肿瘤大小、有无播散灶及远处转移、包膜、门静脉癌栓等分为高侵袭和低侵袭 2组并与同期 9例良性肝病肝组织作比较 ,分别采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zrin表达。另选MHCC97L、MHCC97H和LM 33株肝癌细胞系并检测ezrin表达 ;同时运用脂质体转染反义寡核苷酸抑制MHCC97H细胞ezrin表达 ,比较转染前后细胞黏附、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高侵袭肝癌ezrin表达显著高于低侵袭肝癌 (P <0 .0 5 ) ,癌栓组织ezrin表达强度更高 (P <0 .0 5 )。MHCC97L、MHCC97H和LM33株细胞系均表达ezrin ,其强度随侵袭性增加依次增强。脂质体转染反义寡核苷酸能显著抑制MHCC97H的ezrin表达以及黏附、侵袭能力。结论 Ezrin在肝癌、门静脉癌栓和MHCC97L、MHCC97H、LM3细胞系中均表达 ,其表达强度随侵袭性增强而增加 ;Ezrin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肿瘤黏附、侵袭能力 ,从而在肿瘤侵袭及门静脉癌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ZEB-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ZEB-1在62例HCC组织、48例相应癌旁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ZEB-1在HCC组织及癌旁肝硬化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5%(58/62)和83.3(40/48).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ZEB-1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相应癌旁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ZEB-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无发生转移、有无门脉癌栓及有无术后复发等因素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血清AFP水平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ZEB-1的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有可能参与HCC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而促进肝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以及P6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60例正常肝组织、60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N-cadherin、E-cadherin以及P6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HCC组织中三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N-cadherin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adherin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则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织的P6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HCC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旁组织与HCC组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adherin的高表达与HCC患者的高病理学分级、门静脉受侵犯、高临床分期等结局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的低表达与HCC患者的高病理学分级、门静脉受侵犯、高临床分期等结局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3的低表达与HCC患者的高病理学分级、肿瘤直径、高临床分期等结局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3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7,P<0.01),而与N-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2,P<0.01)。结论 HCC组织中N-cadherin的高表达和P63蛋白、E-cadherin的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EG10基因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定性测定43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PEG10 mRNA的表达情况,TUNEL法原位检测HCC组织中的凋亡癌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HCC细胞中PEG10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1);PEG10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均为P>0.05);但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门静脉有无癌栓、血清中甲胎蛋白水平、是否合并HBV感染有关(均为P<0.05);AI在PEG10表达阳性与阴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EG10在HCC中过度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凋亡,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人肝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检测 95例HCC及其癌旁组织、8例非肝癌肝组织Survivin蛋白以及 8例HCC组织SurvivinmRNA的表达 ,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 :HCC组织中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非肝癌肝组织 (5 9.77%vs 2 6 .0 0 %和 5 9.77%vs0 .0 0 % ,P <0 .0 1) ;HCC组织中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37.5 %vs 0 .0 0 % ,P <0 .0 1) ;Sur vivin蛋白表达与肝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无相关关系。 结论 :Survivin基因在HCC组织表达上调 ,提示该基因参与了HCC的发生过程 ;Survivin基因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提示其可能成为HCC特异性诊断指标或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6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CR6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⑴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到CCR6的表达,肝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⑵CCR6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乙肝表面抗原、肿瘤分级及分期、肝硬化均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肿瘤是否有包膜,门静脉浸润显著相关(P<0.05)。⑶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与CCR6的表达相关,阳性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结论:肝癌细胞表达CCR6趋化因子受体,其表达与门静脉浸润有关,有望成为判断肝癌侵袭性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Musashi-1在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及对肝癌细胞转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间138例行根治性肝细胞肝癌切除术患者的术中肝癌以及癌旁样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验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usashi-1的表达水平;通过Pearson x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Musashi-1与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利用q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133的表达并对癌组织中Musashi-1与CD133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稳定过表达Musashi-1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利用Sphere成球实验检测Musashi-1对肿瘤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利用肿瘤侵袭实验探究Musashi-1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13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中有105例(76.1%)癌组织中Musashi-1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Musashi-1的表达与甲胎蛋白(AFP)水平、腹水、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乙肝病史、肿瘤大小、子灶、门静脉癌栓、镜下癌栓等无关.Musashi-1的表达水平对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0.05).肝癌组织中CD133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CD133的表达与Musashi-1的表达呈正相关(R2=0.78,P<0.001).体外实验证实过表达Musashi-1的SMMC-7721细胞的成球能力和侵袭能力增强.结论 Musashi-1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增加,对肝细胞肝癌的进展可能具有促进作用,其表达水平可以为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78例肝细胞癌及21例正常肝组织中PPAR-γ和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1.3%,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19.0%,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原发性肝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血管形成和抵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集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与HCC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survivin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不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有关联(P<0.05),与肿瘤大小、包膜、甲胎蛋白(AFP)水平及HCC病理分期均无关联(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肝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survivin基因只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无表达,其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但在癌旁组织中检测不到其基因的表达,survivin蛋白可能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从肝癌病变处进入癌旁组织细胞中发挥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