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城市分等级道路车辆运行速度对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地进行地区排放状况的定量分析,得到地区的排放因子和制定排放控制策略,以长春市区4种类型的道路作为研究对象,以道路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得到4种类型道路的行驶工况特征值,继而研究各等级道路行驶工况下的排放因子以及速度对3种排放污染物的影响.结果反映出随着道路等级的降低机动车速度表现出递减的趋势,各等级道路行驶工况下速度对排放的影响表现出相近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实验室测试法不能完全反映车辆实际道路排放情况,故此采用车载排放测试的方法来研究实际道路行驶时机动车的排放.通过OBS系统测试18 m公交车的行驶工况,分析该公交车的实际道路排放因子.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在怠速、减速、匀速和加速等工况下各排放物平均质量排放率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国Ⅳ柴油公交车在实际道路上的排放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车载式尾气排放测试设备对北京国Ⅳ排放标准的柴油公交车在实际道路上的尾气排放特征进行实测研究,测试时间为10 645 s,行驶里程达51.3 km,共获得10 645组有效数据,测试数据能反映车辆在实际道路上的排放特征.车辆在实际道路上尾气排放NOx、CO、总碳氢化合物(total carbureted hydrogen,THC)和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的排放因子分别为(11.02±1.46)、(1.44±0.12)、(0.038±0.01)和(0.053±0.03)g/km.车辆的油耗、排放状况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车速越快,加速度越大,油耗速率越高;NOx排放随工况点分布与油耗速率的分布趋势基本相似;CO排放速率在低速和减速工况下较低,车速超过30 km/h及加速区域排放升高;THC高排放主要集中在车速低于30 km/h的加速区域。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有效地支持城市化机动化进程中交通治污治堵一体化工作,研究建立了交通指数与基于车辆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VSP)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相关联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交通指数与微观车辆行程速度分布的一致性规律,利用海量逐秒运行工况数据和车辆排放特征数据,建立了机动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运行速度与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以北京市为例,研究发现交通指数与小客车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在道路类型、工作日周末、上下午等因素下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道路类型、工作日周末、上下午.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和评估传统汽油出租车开展“油改气”对排放的影响,在唐山市选择2辆典型的国Ⅳ和国Ⅴ阶段“油改气”双燃料出租车作为测试车辆,利用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SEMTECH-DS和ELPI开展实际道路气态污染物(CO、CO2、NOx)和颗粒物数量(PN)排放测试,研究分析“油改气”双燃料出租车在不同道路类型和速度工况下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相比汽油燃料,以天然气为燃料时2辆测试车辆CO、CO2和PN综合排放因子分别降低31.0%~88.6%、19.8%~23.8%和79.3%~85.7%,而NOx综合平均排放因子分别提高4.4和1.7倍。其中CO2、PN以及国Ⅳ测试车辆CO在不同道路类型/速度区间的排放因子均明显降低,而国Ⅴ测试车辆CO除在市区道路/低速区间(车速<50 km/h)排放因子降低外,在郊区和车速>50 km/h中高速度区间内却相对升高。“油改气”双燃料有效降低各粒径段PN排放,在粒径9 nm处PN峰值浓度下降了79.7%~82.5%。在两种燃...  相似文献   

6.
以一辆先进混合动力国Ⅴ汽油车为试验对象,研究混合动力汽车在NEDC循环与WLTC循环工况下的排放特性,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在各速度区间及各加速度区间下的排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WLTC循环使混合动力汽车CO和PN排放因子增大,HC和NO_x排放因子降低;混合动力汽车在发动机冷启动阶段CO、HC和NO_x的排放污染均较为严重,应做重点优化,高速度阶段内CO排放较高,PN排放主要集中在发动机频繁启停的工况段内,其余工况排放污染较低;随着速度的增加CO排放因子总体呈现增大的趋势,HC排放因子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NO_x和PN排放因子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加速度的增加CO、NO_x和PN排放因子总体呈现增大的趋势,HC排放因子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车用汽油机按“九工况法”进行了排放测量 ,并对各工况下的 3种有害排气污染物CO ,HC和NOX 的分担率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各排放测定工况对整机排放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明确了改善该类汽油机排放水平的重点研究工况。  相似文献   

8.
用九工况法测量车用汽油机排放时工况的分担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车用汽油机按“九工况法”进行了排放测量,并对各工况下的3种有害排气污染物CO,HC和NOx的分担率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各排放测定工部对整百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明确了改善该类汽油机排放水平的重点研究工况。  相似文献   

9.
研究轻型车辆碳排放测算方法,分析车辆碳排放与运行工况关系。基于车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Real Drive Emission, RDE)车载测试数据,以CO2当量CO2e代表碳排放,分析得出碳排放速率随车速、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 VSP)增大而上升;运用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车辆碳排放与车速、加速度、比功率多参数间非线性关系测算模型,计算得出世界轻型车测试循环(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Cycle,WLTC)、新欧洲行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 NEDC)和中国轻型商用车行驶工况(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commercial Car,CLTC-C)3种台架测试循环工况下的碳排放因子。比较发现3种台架测试循环工况下的碳排放因子均高于实际道路行驶碳排放因子,其中WLTC下碳排放因子最高,其次是NEDC,再是CLTC-C,原因是加速度越大、车速越高的测试工况导致碳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14辆中国目前常用的在用轻型和重型机动车,利用底盘测功机,分别在WLTC (世界轻型车测试程序)和C-WTVC (中国重型商用车辆瞬态循环)工况的冷启动程序下,测试CO2排放因子,同时研究了相应的油耗,并比较不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机动车CO2排放因子受到排量、冷热启动、燃料和驾驶路段的影响;机动车在城市路段冷启动条件下油耗最高,导致CO2排放因子更高,比全工况冷启动和城市路段热启动条件下分别高出了26.6%~199.7%和8.3%~35.5%;高排量重型柴油货车在市区油耗更高,导致CO2排放因子大幅增加,因此禁止大排量重型柴油货车进入市区能有效控制CO2排放;使用液化石油气替代燃油会降低机动车CO2的排放,液化石油气公交车和出租车在城市路段的CO2排放分别降低37.2%和12.1%,而高速路段则分别降低51.8%和20.3%;当前更为符合道路实际的WLTC工况依旧会对中国实际道路轻型机动车CO2排放因子和油耗分别产生31%~46%和17.7%~26.8%的低估.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排放因子数据,我国须加快工况的本土化改良.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细颗粒物排放清单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研成都市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的统计资料,研究分析文献报道的各种污染源排放因子,计算出成都市各源相对PM2.5的贡献率,开发了成都市2012年PM2.5的排放源清单。结果显示,成都市2012年共向大气中排放PM2.570923吨。其中扬尘源对PM2.5的贡献最大,所占比例为60%,其次为移动源,所占比例为24%。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节能发电调度的排污函数较为粗略的问题,利用ASPEN PLUS对燃煤电厂的锅炉燃烧流程进行模拟,通过SPSS软件对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更加细化的排污函数。利用该函数,以发电产生的环境成本及燃料成本最优为目标,建立调度模型,并对包含26个节点、6台发电机的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排污函数和调度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上海市35台燃煤机组,利用2017年和2018年汞排放自行监测数据和在线监测数据,计算气态汞排放系数和排放量,并对比了气态汞排放浓度的自行监测数据和在线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单位原料和单位产品气态汞排放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013 5μg/g,6.620μg/k Wh,2013—2018年上海市燃煤机组气态汞排放量平均值为451.6 kg,自行监测数据与在线监测数据有明显差异。建议将燃煤电厂汞排放纳入常规统计工作,同时加强汞排放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不同分析方法对汞排放数据计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和计算是建立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模式的前提和基础,而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换算系数是审计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关键.文章介绍了碳排放系数和二氧化碳排放系数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获取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换算系数的统计计算、实验测定、换算、收集资料的4种主要途径;分析了采取不同途径所得的几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和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总结了换算过程中所需部分温室气体的全球暖化潜能等数值;提出了选取温室气体排放量换算系数的途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弧焊逆变电源电磁骚扰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GBT为主功率开关的弧焊逆变电源在工作时会产生强烈的电磁骚扰。为了对其进行抑制,依据CISPR 11规定的测试方法和标准限值,分别采取滤波、屏蔽和接地等措施,并对比了相同工况下硬开关和软开关对传导骚扰和辐射骚扰的抑制.研究表明:选择适当的滤波器拓扑结构和元件参数可以很好地抑制传导骚扰,采用软开关技术抑制电磁骚扰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时准确测量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利用Lorentz函数拟合Hα发射谱线,测出该谱线的Stark展宽,从而算出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为5.14×1016 cm-3。基于实验结果,计算得到等离子频率为5.14×1016 Hz,该值远大于1064nm激光光子频率1014 Hz,证明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反射作用远小于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明确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和碳排放因子的基础上,文章建立建筑施工过程中碳排放量预测模型,并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及机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建筑面积与施工过程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最后通过实例对该碳排放量预测模型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排污权交易理论方面的研究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大多数学者在排污权交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问题的讨论中,几乎忽略了初始排污权在不同分配条件下进行交易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问题。从博弈论的基本方法出发,分析了初始排污权免费分配条件下进行交易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确地测量交通流中单车污染物排放量,分析机动车在实时交通流的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评价机动车排放及确定减排措施,开发了一种可以测量实际道路机动车瞬时质量排放率的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系统由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尾气排放参数(HC,CO,NOX,CO2)、过剩空气系数等参数和被测车辆录入电脑的相关信息融合计算,得到瞬态的质量排放率。试验结果表明,仪器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