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北电厂源对北京及周边地区SO_2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M5、Models-3/CMAQ耦合模型系统,模拟了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4省市电厂源排放对北京及周边地区SO2质量浓度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电厂源对华北地区SO2年均贡献质量浓度高值多出现在电厂密集、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地区,且从南到北呈递减趋势,北京城区、北京全市1月月均贡献质量浓度分别为7.63和7.13μg/m3,4月分别为5.54和5.37μg/m3,7月分别为3.02和3.68μg/m3,10月分别为7.49和7.53μg/m3,年均贡献质量浓度分别为5.92和5.93μg/m3,其中日均最大贡献质量浓度出现在1月,为30.1和19.1μg/m3,分别占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20.1%和12.7%.研究表明,华北地区电厂源排放对北京市SO2空气质量影响是不能忽视的,能够促使和加剧北京市的大气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一次PM10污染过程模拟与气象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MM5-CAMx耦合模式模拟和气象观测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一次PM10污染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颗粒物来源识别(PSAT)技术模拟分析了华北地区各区域污染物排放对北京市PM10的贡献,模拟结果发现来自周边地区特别是河北、天津地区PM10的跨界输送是造成本次北京市PM10污染过程的主导原因.气象观测诊断分析发现本次PM10污染过程与区域气象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同时发现PM10高质量浓度过程经历了2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在西南风作用下污染物跨界输送造成了北京市PM10质量浓度的增高,诱发了北京市PM10污染的产生,第2个阶段为在均压场和弱低压作用下,北京市PM10本地排放的累积作用维持了PM10的高质量浓度,同时第2个阶段还伴随着东南风的输送,天津源对北京地区的输送也加强了北京市PM10的高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3.
电场作用下竖直板表面特性对霜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自然对流条件下直流电场对竖直表面上霜晶初始形态的影响,拍摄了不同电场下的霜晶形态,研究发现,在成霜初期,电场越强,冷壁面上形成的水珠越小。当水珠完全冻结后,所形成的冰柱在一定时间内不断增大。在适当的电场下,亲水表面比裸铜表面能够更好地抑制霜层的厚度。对亲水表面结霜质量的研究表明,电场使结霜质量增加,并且结霜质量随着电场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纯菌种对产氢的影响,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了纯的产氢菌种XN12,根据16S rDNA序列和DnaJ基因序列、细胞形态、生理生化数据等多项鉴定分析,该菌种被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了研究该纯菌的产氢性能,实验以葡萄糖为底物,在不同pH值条件下观察其产气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以每摩尔葡萄糖计,该菌在中性条件下获得最大产氢量为1.6 mol.对反应的液相产物的检验结果表明:该菌为丁酸发酵菌,通过丙酮酸代谢途径产出氢气.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北京市采暖期PM2.5中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污染特征和来源,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监测点进行PM2.5样品的采集.本研究分析PM2.5及其OC和EC的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并采用ρ(OC)/ρ(EC)最小比值法估算二次有机碳(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的质量浓度.除此之外,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OC和EC的来源及其来源贡献量.结果表明:北京市采暖期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90.69±61.86)μg/m3,其中OC和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1.91±12.02)、(5.03±2.58)μg/m3,分别占PM2.5的24.16%和5.55%;SOC的平均质量浓度为(8.37±6.05)μg/m3,占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质量浓度的37.27%.PM2.5中OC和EC的相关系数较高,表明它们来源相同,且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贡献量达44.70%,成为OC、EC的重要来源.因此,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将成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郝瑞霞  赵曼  陈曦  姚宁  周玉文  程水源 《现代化工》2007,27(Z1):231-234
为分析壬基酚在环境中的积累行为,基于间歇活性污泥实验和质谱解析方法,结合环境水体中NP检测分析,研究了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生物降解差异与壬基分支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物处理出水和活性污泥中有3种壬基酚异构体残留量显著高于其他异构体,生物降解性较差;壬基酚异构体的生物降解性与其壬基取代基的链长、支链大小和数目具有相关性.由于壬基取代基的分支程度差异,活性污泥对壬基酚不同异构体的降解具有选择性,壬基取代基的支链长、数量多时不利于生物降解,容易在环境中积累.  相似文献   
7.
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作为肌肉中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结构蛋白,能单独形成凝胶或作为凝胶的主要部分。MP的凝胶作用机理及凝胶特性已成为肉类科学研究的热点。明确各种添加剂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为开发健康的低脂肉制品提供依据。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改善肉制品的品质。然而,目前多糖调节MP凝胶特性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较为全面的归纳与总结。故本文概括了多糖的定义、分类以及功能特性,总结了多糖对MP凝胶特性的影响以及多糖在肉制品中的应用,以期为低脂肉制品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9.
In this paper the premixed catalytic combustion emissions such as CO, unburned hydrocarbon (UHC), NOx 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catalytic monolith with ultra low concentration of Pd were studied. Three types of monoliths were used for experiments and the temperature of preheated air was respectively 50℃, 100℃ and 20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eheated air made radial temperature in the catalytic monolith uniform which helped to avoid local hot spots so as to decrease NOx emission. The experiment also proved that the shorter monolith showed much better catalytic combustion performance than longer one and the temperature at the exit of the shorter monolith was relatively lower. On the contrary,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er in the longer monolith and the lethal NOx emission was slightly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0.
富硒西蓝花粉及普通西蓝花粉对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过粉碎干燥的富硒西蓝花粉末和普通西蓝花粉末加入香肠内,探讨2 种西蓝花粉添加量对香肠硒含量、pH值、色泽、酸价、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等品质特性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西蓝花粉的香肠相比,西蓝花粉的富硒与否以及添加量对香肠的pH值和酸价没有影响;添加富硒西蓝花粉能够显著影响香肠的色泽,提升其感官评分,降低香肠的POV和TBARs值,而添加普通西蓝花粉对香肠POV和TBARs值的影响并不显著。综合各项指标,富硒西蓝花粉的最佳添加量为0.20%,所制作的香肠硒含量为(89.94±10.05) μg/100 g,达到富硒肉制品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