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鱿鱼墨黑色素铁对缺铁性贫血大鼠的影响。采用56只断乳SD大鼠,随即选取8只饲喂正常饲料,另外48只饲喂低铁饲料28 d,造成缺铁性贫血模型后随即分为6组。其中3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鱿鱼墨黑色素铁(分别为6,12,18 mg/kg)21 d,阳性组分别灌胃硫酸亚铁和氯化铁(6 mg/kg),缺铁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每天灌胃等体积的去离子水共21 d。测定各组大鼠血液指标、脏器指数、血清铁、肝脏和脾脏的铁含量、抗氧化性能指标、血红细胞生成素、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鱿鱼墨黑色素铁各剂量组和阳性组均可提高大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血清、肝脏和脾脏铁含量、提高血清铁蛋白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提高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受体含量,改善缺铁性贫血,比FeSO4和FeCl3的效果更佳。因此,鱿鱼墨黑色素铁可作为潜在的有效的补铁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牛磺酸对缺铁性贫血大鼠和正常大鼠铁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对SD大鼠喂养缺铁饲料,建立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再给缺铁性贫血大鼠和正常大鼠灌胃0.5 g/kg牛磺酸共21 d,比较牛磺酸对正常大鼠和缺铁性贫血大鼠铁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可显著提高缺铁性贫血大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血清铁和铁蛋白含量,提高肝脏铁含量,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P<0.05);可提高缺铁性贫血大鼠抗氧化能力,在补铁的同时添加牛磺酸效果更佳。添加牛磺酸对正常大鼠铁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显著(P>0.05)。因此,牛磺酸对缺铁性贫血大鼠铁的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效果优于正常大鼠。  相似文献   

3.
探讨鱿鱼墨黑色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模型、肌肽(40mg·kg-1·d-1)及鱿鱼墨黑色素低、中、高(25、50、100mg·kg-1·d-1)剂量组。以颈背部注射D-半乳糖(1000mg·kg-1·d-1)造衰老模型,同时灌胃给药。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及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皮肤中羟脯氨酸(HY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下降,丙二醛(MDA)及脑脂褐质(LIP)含量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鱿鱼墨黑色素各剂量组小鼠上述指标显著改善。提示鱿鱼墨黑色素显著的抗氧化、抗衰老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一种新型的补血食品,研究了海鳗鱼皮胶原蛋白(PEC)改善大鼠缺铁性贫血活性。采用热提法制备PEC,分析其氨基酸组成、矿物质含量等理化性质。采用传统的饲喂低铁饲料并辅助尾静脉放血的方法建立缺铁性贫血(IDA)模型。将IDA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胶原高低剂量组、铁剂组、铁剂+胶原高低剂量组,通过测定大鼠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 Tf R)浓度,红细胞数(RBC)和网织红细胞数等指标评价其补血效果。结果表明,PEC具有较高的纯度,其药效氨基酸含量占40.29%,Fe、Cu等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PEC能够显著地提高IDA大鼠的Hb(P0.01)、血清铁含量(P0.05)和红细胞数(P0.01),降低网织红细胞数(P0.05)和血清中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含量(P0.01),缓解骨髓异常增生,较好地改善缺铁性贫血,还可以促进铁剂的吸收。结论:海鳗鱼皮胶原蛋白能够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苏氨酸铁(Thr-Fe)对缺铁性贫血(IDA)大鼠铁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以低铁饲料饲喂雄性初断乳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建立IDA模型,设置3个不同Thr-Fe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低铁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21 d,Thr-Fe剂量组分别给予8、16、32 mg/kg·bw的Thr-Fe,阳性对照组给予32 mg/kg·bw硫酸亚铁。结果:较低铁对照组,Thr-Fe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及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血液指标显著提高(p<0.01),血清转铁蛋白(p<0.01)和总铁结合力(p<0.05)显著降低,各Thr-Fe剂量组大鼠游离原卟啉显著降低(p<0.01)。Thr-Fe高剂量组IDA大鼠各项指标改善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低铁膳食补充Thr-Fe可以改善IDA大鼠的铁营养状况,提高功能铁及贮存铁含量,促进机体铁转运。Thr-Fe对IDA大鼠体重及血红蛋白等的影响呈剂量相关性,Thr-Fe对IDA大鼠铁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优于硫酸亚铁。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复方海鳗鱼皮明胶(Fufang Pike Eel Skin Gelatin,FEG)对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改善作用,旨在找到一种新型的复方补血品。本文采用热提法制备海鳗鱼皮明胶,配合当归、白芍、川芎、黄芪、炒山楂、制首乌和熟地黄七种中药材熬制得到FEG。采用传统的低铁饮食辅助尾静脉放血的方法建立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模型,将IDA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FEG和复方阿胶高低剂量组。灌胃30 d,通过测定大鼠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血清中的铁(SI)、铁蛋白(SF)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 Tf R)浓度等指标以及肝脏HE染色和骨髓涂片评价其补血效果。结果表明,FEG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IDA大鼠的RBC(p0.01),降低网织红细胞数(p0.05)、肝脏(p0.01)、脾脏(p0.05)和肾脏系数(p0.01),缓解骨髓异常增生和肝组织紊乱;使Hb浓度由77.21 g/L提高到175.86 g/L;使SI和SF浓度分别升高了2.9和0.6倍,s Tf R浓度降低了19.42%。复方海鳗鱼皮明胶能够有效地改善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牛血肽相关功能性产品提供理论依据,作者研究了含铁牛血肽对于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以低铁鼠粮饲喂初离乳雌性SD大鼠3周,建立缺铁性贫血模型。以含铁鼠粮为正常对照,以生血宁为阳性对照,用含铁牛血肽灌胃至血红蛋白质质量浓度达到100 g/L以上。结果表明:含铁牛血肽显著地改善了缺铁性贫血引起的大鼠体质量以及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等血常规指标的下降,同时改善铁代谢指标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低剂量牛血肽效果相当于生血宁,中高剂量牛血肽效果优于生血宁,证明饲喂含铁牛血肽可以改善大鼠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将从鸡蛋中分离纯化的卵转铁蛋白与FeCl3结合,研究其在不同铁离子浓度、pH值、NaHCO3和温度条件下与铁离子的结合能力。通过色度仪、红外光谱仪、粒径分析仪、扫描电镜等仪器研究冷冻和喷雾干燥对螯合铁卵转铁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在0.4 mmol/L FeCl3,120 mmol/L NaHCO3,pH 8.0,温度低于60℃时,卵转铁蛋白铁结合能力为91.5%,结合的铁含量为1.28μg/g。冷冻和喷雾干燥对螯合铁卵转铁蛋白的色度、粒径分布、完全溶解时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而在水分活度和化学键结构方面无明显差异。建立缺铁大鼠模型,考察30 d内卵转铁蛋白对大鼠贫血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冷冻和喷雾干燥处理的螯合铁卵转铁蛋白对贫血大鼠体重和脏器指数升高有显著作用;对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均有正向促进作用(P<0.01),能够显著增加大鼠血液中血清铁含量,提高血清铁蛋白含量,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P<0.05),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组硫酸亚铁。卵转铁蛋白可作为一种生物补铁剂显著改善大鼠的缺铁性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9.
鱿鱼墨黑色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鱿鱼墨黑色素对小鼠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用不同剂量的鱿鱼墨黑色素灌胃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机能低下模型小鼠28d,分别检测正常及模型小鼠的脾和胸腺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HC50),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DTH)及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小鼠NK细胞活性、碳廓清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结果表明,鱿鱼墨黑色素可显著提高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脾及胸腺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HC50),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及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促进小鼠NK细胞活性及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示鱿鱼墨黑色素对机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且中、高剂量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缺铁性贫血和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强化酱油干预对贫血学生注意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根据血红蛋白(Hb)值、血清铁蛋白(SF)将受试者分成正常(NA)组、缺铁性贫血(IDA)组,通过在学校膳食中加入NaFeEDTA强化酱油,观察NaFeEDTA强化酱油对IDA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注意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效果。结果表明:IDA组学生的注意力得分和语文、数学成绩低于正常组学生,差异显著(P〈0.01-P〈0.05);NaFeEDTA强化酱油干预后,IDA组学生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含量显著提高(P〈0.01-P〈0.05),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含量显著降低(P〈0.01);NaFeEDTA强化酱油干预后,IDA学生的注意力得分和语文、数学成绩显著提高(P〈0.01~P〈0.05)。试验结果提示,NaFeEDTA强化酱油对缺铁性贫血学生的铁营养状况、注意力和学习成绩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缺铁性贫血对青少年体力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对15例缺铁性贫血和15例正常男生的有氧能力和日常体力活动状况进行研究. 根据铁营养状况进行分组,铁营养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研究两组学生的最大耗氧量、相对体重最大耗氧量、相对瘦体重最大耗氧量、最大作功时间、最大心率以及在工作(学习)和休闲时的净心率、能量消耗和有氧活动时间等指标. 结果表明,缺铁性贫血学生的最大耗氧量,相对体重最大耗氧量、相对瘦体重最大耗氧童、最大作功时间显著下降;休闲时的净心率和能量消耗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氧活动时问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 结果提示,缺铁性贫血男性青少年的有氧能力受到损伤,日常体力活动减少.  相似文献   

12.
以带鱼为原料,FeCl_2为亚铁来源,采用水解-螯合法制备多肽亚铁螯合物Fe-FPH,铁含量为60.180 g/kg。以Wistar品系的初断乳大鼠为实验动物,研究Fe-FPH对大鼠贫血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Fe-FPH对贫血大鼠体重升高的效果最显著,优于硫酸亚铁和含铁饲料;对血常规中的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GB)、平均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有统计学意义,与硫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相近;对血清中铁蛋白(FE)升高效果显著,且优于硫酸亚铁;对转铁蛋白受体(TFR)和血清铁均表现出显著效果,与硫酸亚铁的效果相近;对肠道菌几乎无影响。Fe-FPH有望成为新一代安全、高效的生物补铁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铁强化酱油改善学生体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校就餐男性缺铁性贫血学生为缺铁性贫血组(IDA),食用铁强化酱油,以不在学校就餐的非贫血男生作为正常对照组(NA),食用普通酱油,为期10个月.测定IDA组和NA组试验前后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运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铁(SI)、最大耗氧量(V...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花生红衣补血口服液对改善缺铁性贫血的作用效果。方法用低铁饲料饲喂大鼠5周后,建立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低铁对照组和花生红衣补血口服液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观察每组大鼠体重、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含量的变化。结果经花生红衣补血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灌胃后,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和Hb含量均显著高于低铁对照组(P0.05),FEP含量显著低于低铁对照组(P0.05)。结论花生红衣补血口服液具有改善缺铁性贫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观察酶解猪血液对大鼠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效果。40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3d后按血红蛋白(Hb)和体重均衡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缺铁模型组分别喂饲正常饲料和低铁饲料(<10mg/kg)并灌胃10m L/(kg·d)去离子水;低、高剂量实验组喂饲低铁饲料并分别灌胃11.1m L/(kg·d)、16.6m L/(kg·d)酶解猪血液。每周测空腹体重(FBW),5周后剪尾取血测Hb含量,并取股动静脉血测血常规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实验结束时,缺铁模型组大鼠FBW、Hb、AL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实验组大鼠FBW均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大鼠Hb、MCH及ALB均显著增高(P<0.05)。酶解猪血液可能具有预防大鼠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祁潇哲  王静  周催  许超  车会莲 《食品科学》2010,31(23):340-343
目的:饲喂SD 大鼠转人乳铁蛋白全乳粉90d,监测其对大鼠营养状况以及生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评价转人乳铁蛋白全乳粉在较长期喂养实验动物时对其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大鼠 90 天喂养实验》(NY/T 1102 - 2006)进行。将140 只SD 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7 组,每组20 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常规饲料对照组,转基因奶粉低、中、高剂量组和非转基因奶粉低、中、高剂量组。90d 后,观察各组实验动物体质量、食物利用率以及血生化指标。结果: 转人乳铁蛋白全乳粉经过90d 喂养实验动物后,各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含转人乳铁蛋白全乳粉与不含转人乳铁蛋白全乳粉组相比,大鼠的体质量与食物利用率、总进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 ≥ 0.05),在较长期喂养过程中未观察到含转人乳铁蛋白全乳粉对大鼠产生不良作用,含转人乳铁蛋白全乳粉可显著增加血清铁和铁蛋白水平(P ≤0.05)。结论:SD 大鼠较长期食用转人乳铁蛋白全乳粉未出现安全问题,且可以提高实验动物机体铁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甘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作为补铁剂对缺铁性贫血大鼠的补铁效果。通过对SD品系初断乳大鼠喂养缺铁基础饲料,建立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再用甘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对缺铁性贫血大鼠补铁,并与甘氨酸螯合铁和硫酸亚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甘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能够显著增加大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提高血清铁含量,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P<0.05);并且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大鼠肝脾组织中铁含量的增加。因而,甘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可显著改善大鼠的缺铁性贫血状况,且比甘氨酸螯合铁和硫酸亚铁有更好的补铁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酸枣多糖铁(ZJSP-Fe(Ⅲ))抗缺铁性贫血作用,为酸枣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红外、扫描电镜等方式对其形态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以及OH自由基对其清除率进行抗氧化作用研究,对于其体外铁释放率采用人工胃液及肠液进行研究,抗缺铁性贫血作用采取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进行研究。并比较给药前后大鼠血常规数据及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以及Hepcidin含量,判断其改善IDA大鼠模型的效果。结果:合成的酸枣多糖铁中铁含量可达21.7%,对DPPH·、ABTS+·及·OH清除率的EC50分别为1.47、10.21、0.37 mg/mL,在人工消化液中保持3 h后释铁率可达89.28%,合成的酸枣多糖铁能够显著(p<0.05)增加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EPO、Fe等指标,可显著(p<0.05)降低Hepcidin水平。结论:酸枣多糖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及体外释铁性能,能够有效改善IDA大鼠模型缺铁症状,有望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补铁剂进行继续研究,并需进一步对其抗缺铁性贫血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甘氨酸螯合铁对大鼠补铁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比较了甘氨酸螯合铁和硫酸亚铁对健康大鼠和缺铁贫血大鼠的补铁效果.对于健康大鼠,甘氨酸螯合铁较硫酸亚铁有更好的吸收利用效果.双倍剂量的甘氨酸螯合铁组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显著低于双倍剂量硫酸亚铁组(P<0.01),甘氨酸螯合铁对肝脏指数和肝脏铁质量分数的提高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缺铁贫血大鼠,甘氨酸螯合铁补铁比硫酸亚铁见效快.补铁4 d,甘氨酸螯合铁组的血清铁质量分数、肝脏指数和肝脏铁平均质量分数均比硫酸亚铁组显著提高(P<0.05);补铁7 d,两种铁源血清铁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甘氨酸螯合铁组血清总铁结合力、肝脏指数和肝脏铁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硫酸亚铁组(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铁强化鲜牛奶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进行研究评价。方法:采用给予低铁饲料结合定期少量放血的方法建立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Hb〈100g/L)后,各组在继续喂饲低铁饲料的同时,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蒸馏水、乳酸亚铁溶液、普通鲜牛奶和不同剂量的铁强化鲜牛奶,实验结束时再分别测定各组动物的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含量,红细胞计数(RBC),血清和肝脏中的铁含量,并观察动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对体重的影响,由此判定铁强化鲜牛奶改善贫血的效果。结果:铁强化鲜牛奶三个剂量组的中期体重和结束体重、Hb水平、红细胞内FEP、RBC、血清以及肝脏中的铁含量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高剂量组的各项指标与普通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乳酸亚铁组比较,除了体重和Hb差异有显著性,其余指标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铁强化鲜牛奶具有有效改善动物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