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复方海鳗鱼皮明胶(Fufang Pike Eel Skin Gelatin,FEG)对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改善作用,旨在找到一种新型的复方补血品。本文采用热提法制备海鳗鱼皮明胶,配合当归、白芍、川芎、黄芪、炒山楂、制首乌和熟地黄七种中药材熬制得到FEG。采用传统的低铁饮食辅助尾静脉放血的方法建立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模型,将IDA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FEG和复方阿胶高低剂量组。灌胃30 d,通过测定大鼠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血清中的铁(SI)、铁蛋白(SF)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 Tf R)浓度等指标以及肝脏HE染色和骨髓涂片评价其补血效果。结果表明,FEG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IDA大鼠的RBC(p0.01),降低网织红细胞数(p0.05)、肝脏(p0.01)、脾脏(p0.05)和肾脏系数(p0.01),缓解骨髓异常增生和肝组织紊乱;使Hb浓度由77.21 g/L提高到175.86 g/L;使SI和SF浓度分别升高了2.9和0.6倍,s Tf R浓度降低了19.42%。复方海鳗鱼皮明胶能够有效地改善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DA201-C大孔树脂对鳕鱼肉碱性蛋白酶酶解液进行脱盐后,用SP Sephadex C-25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鳕鱼肉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了浓度较高的两种苦味肽。将得到的苦味肽采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TOF-MS/MS)技术对多肽结构进行鉴定,确定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HWPWMK(His-Trp-Pro-Trp-Met-Lys)和AVVLII(Ala-ValVal-Leu-Ile-Ile)。同时本文采用感官评定与多肽Q值相结合的方法对苦味进行评价,通过氨基酸分析仪对苦味样品进行氨基酸组成的测定,得出具有苦味的C7和S9组分的Q值分别为6.03 k J/mol和6.79 k J/mol,通过感官评定得出其苦味强度为:9±0.8和8.2±1.6。鉴定得到的苦味肽S9purity和S10purity的Q值分别为:8.85 k J/mol和8.53 k J/mol,苦味强度为:9.4±0.8和8.9±0.9。本文从鳕鱼肉酶解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的苦味肽为苦味肽家族增添了新成员,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原料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一种新型的补血食品,研究了海鳗鱼皮胶原蛋白(PEC)改善大鼠缺铁性贫血活性。采用热提法制备PEC,分析其氨基酸组成、矿物质含量等理化性质。采用传统的饲喂低铁饲料并辅助尾静脉放血的方法建立缺铁性贫血(IDA)模型。将IDA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胶原高低剂量组、铁剂组、铁剂+胶原高低剂量组,通过测定大鼠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 Tf R)浓度,红细胞数(RBC)和网织红细胞数等指标评价其补血效果。结果表明,PEC具有较高的纯度,其药效氨基酸含量占40.29%,Fe、Cu等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PEC能够显著地提高IDA大鼠的Hb(P0.01)、血清铁含量(P0.05)和红细胞数(P0.01),降低网织红细胞数(P0.05)和血清中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含量(P0.01),缓解骨髓异常增生,较好地改善缺铁性贫血,还可以促进铁剂的吸收。结论:海鳗鱼皮胶原蛋白能够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柔性生产线故障排查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故障树分析和贝叶斯网络结合的动力锂电池模组生产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生产线机械结构和工艺流程,结合收集的故障案例,构建自动上料工位的故障树,对故障进行定性分析;其次,使用Netica软件将故障树模型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对故障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将企业实际故障案例代入故障树进行验证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故障树分析和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准确率达到91.04%,能够实现对整条生产线的故障诊断,诊断过程中不断迭代完善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可为后续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Folch法提取俄罗斯鲟鱼不同部位总脂,采用GC/MS法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标准品对照鉴定脂肪酸组成。研究表明,鱼肉、鱼卵、鱼皮、鱼腹中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类似,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大于40%,其次为单不饱和脂肪酸(30%左右)和饱和脂肪酸(17%左右),多不饱和脂肪酸以9,12-十八碳二烯酸和DHA为主。鱼肉中总脂含量12.83%,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为42.37%,EPA+DHA为17.25%;鱼卵总脂含量为14.46%,其中n-3脂肪酸为22.10%;鱼皮含有较高含量的n-6脂肪酸(19.43%);鱼腹总脂含量14.45%,含有较高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42.66%)和单不饱和脂肪酸(34.07%),EPA+DHA为17.38%;鱼鳔中未检测到n-3和n-6脂肪酸;鱼肝总脂含量为55.92%,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为突出,高达55.81%,以9-十八碳烯酸(49.82%)为主,饱和脂肪酸含量仅为17.24%;椎骨中总脂仅为0.09%。  相似文献   
6.
磷酸化与钙交联是影响刺参胶原聚集体凝胶特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质构剖面(TPA)实验、应力松弛实验、低场核磁、VG染色等,研究了磷酸化与钙交联凝胶的质构学特征、水分迁移规律、化学键型变化以及胶原纤维特征的改变。结果表明:用2%三聚磷酸钠进行磷酸化对刺参胶原聚集体的凝胶特性有一定的破坏,其黏性、咀嚼性、η1、E1与空白组相比发生明显降低,其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升高,水分活度Aw明显升高;而在磷酸化基础上进行1%Ca Cl2交联则会对刺参胶原聚集体凝胶特性产生明显影响,其硬度及粘性比磷酸化刺参高,水分活度降低,提高了胶原聚集体与水分的结合程度,增强了凝胶性,使得胶原纤维结构更加稳定。与高温高压处理相比较,磷酸化与钙交联处理能够增强刺参胶原聚集体的凝胶特性,为刺参的加工及改性工艺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鲍鱼脏器糖蛋白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分离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冻藏鲍鱼脏器为试验原料,分析了鲍鱼脏器的基本成分组成,研究了鲍鱼脏器糖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纯化物基本组成。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适提取条件为:5%NaCl溶液、料液质量比1∶9、超声功率为300 W、超声处理时间为40 min,在此条件下,糖蛋白提取率为69.7 mg/g(干重),比传统方法提高了28.5%。糖蛋白粗品经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us 52柱层析,SephacrylS-300 HR柱层析后,经SDS-PAGE电泳鉴定得到分子质量为73.7 ku的组成均一的糖蛋白AGP-Ⅱ,AGP-Ⅱ含有总糖12.4%,总蛋白76.6%。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选用0.2%腺嘌呤高蛋白饮食诱导的慢性肾衰竭小鼠模型,探究狭鳕鱼蛋白肽(protein peptides of pollock,THP)对慢性肾衰竭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口服400 μg/mL THP 可以有效缓解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衰竭小鼠的肾脏损伤。THP 可以改善小鼠的生长状态,促进小鼠饮食,增加小鼠体质量。通过对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测定发现,THP 显著降低尿素氮和肌酐含量(P<0.01),改善肾脏功能。THP 还能明显减轻管腔扩张和肾间质炎性浸润的症状,下调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 和白细胞介素-18 的mRNA 相对水平;同时减轻肾脏细胞外基质过度生产和纤维化,下调人Ⅰ型胶原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1 的mRNA 相对水平。综上,THP 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小鼠的肾脏损伤状态,表明其具有保护肾脏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海参胶原纤维形态及胶原蛋白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海参体壁除水分外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对其理化性质研究将为海参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鲜活刺参为原料,通过组织学方法分析了其体壁胶原纤维特征,采用胃蛋白酶促溶法提取海参胶原蛋白,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海参体壁中以胶原纤维为主,呈网状排列,少见肌原纤维;海参胶原蛋白的紫外特征吸收峰位于235 nm处,在280 nm附近吸收峰较小;傅立叶红外光谱显示其保持三螺旋结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海参胶原蛋白分子组成为(α1)3,且不含二硫键,α1链的分子量约为135kDa;氨基酸组成以甘氨酸含量最高(33.3%),脯氨酸与羟脯氨酸含量为16.4%,符合水产胶原蛋白特征;海参胶原蛋白热收缩温度(Ts)为67.56℃,高于狭鳕鱼皮胶原蛋白,海参热变性温度(Td)为22.3℃,与狭鳕鱼皮胶原蛋白类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一种新型鳕鱼皮胶原蛋白源锌螯合肽(Gly-Pro-Ala-Gly-Pro-Arg)与锌离子的螯合物,探究其结构,利用Caco-2细胞模型评估其对锌的转运吸收特性,为开发锌源补充剂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质谱、圆二色谱、红外光谱技术对锌肽螯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显示其空间构象发生改变,氨基、羧基及酰胺键参与锌离子配位,其中锌螯合活性为(7.21±1.34)μg/mg。以Caco-2单层细胞模型评价促锌转运吸收作用,结果表明,锌肽螯合物促锌转运作用显著,且与转运时间呈正相关;锌肽螯合物在中、低浓度时促锌吸收明显,而在高浓度时,对锌抑制吸收,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30~12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