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通过大豆分离蛋白热处理工序,蛋白凝胶性显著提高,细菌决数得到控制。保证了分离蛋白质量标准和生物指标符合要求。极大地满足用户要求,充分说明了热处理工序是生产大豆分离蛋白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  相似文献   

2.
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工艺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叙述了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工艺流程、操作关键工序和操作条件,并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特殊用途,为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干热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与起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60℃、80℃和90℃下干热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和起泡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干热处理4 d使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增加到最大值,其乳化稳定性也增加到接近最大值的水平,长时间的热处理降低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60℃干热处理1 d使大豆蛋白的膨胀率增加到最大值880%,此后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下降,80℃和90℃热处理降低了大豆分离蛋白的泡沫稳定性;干热处理使大豆分离蛋白7S亚基各组分和部分11S酸挂亚基发生共价聚合形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对大豆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陶红  梁歧  张鸣镝 《中国油脂》2003,28(9):61-63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配制成5%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使用碱性内切酶2.709对其进行酶法水解。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时间对大豆蛋白酶解液水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经90℃、15min热处理,其水解度可达到20%以上。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收集大豆蛋白沉淀,对其进行分散、热处理和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制备获得大豆分离蛋白(SPI)。通过观察该产品的热聚集行为及其所成热致凝胶机械性能,考察热处理和干燥方式对所得产品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使制得大豆分离蛋白多以聚集体的形式存在,导致其溶解性(pH值7.0)分别从79.9%和69.8%下降至35.2%和42.0%。相对于经过热处理制得的大豆分离蛋白,未经过热处理制得的大豆分离蛋白其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图存在78℃和98℃吸热峰;其分散液再次经历热处理后,分散液中蛋白的体积分数约从30%下降至20%,展现出进一步聚集并形成有序结构的趋势;对于质量分数为16%的喷雾干燥大豆分离蛋白(SD-SPI)和冷冻干燥大豆分离蛋白(FD-SPI)样品分散液所制备的凝胶,其断裂应力分别为10.80 kPa和12.50 kPa,显著高于对应HSD-SPI(经热处理)凝胶的3.69 kPa和HFD-SPI(经热处理)的4.36 kPa,但后两者硬度高于前两者。另一方面,干燥方式没有对所得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可见,大豆分离蛋白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6.
于国萍  安静  韩宗元 《食品科学》2010,31(15):21-25
探讨热处理以及葡萄糖酸-δ - 内酯诱导的酸化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表面疏水性、保水性。最佳工艺条件为:90℃加热处理40min。大豆分离蛋白经葡萄糖酸-δ - 内酯诱导酸化后,形成热处理凝胶的凝胶特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大豆分离蛋白经热处理后与花青素进行复合形成复合物,采用荧光光谱表征复合体系构象变化,以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粒度分析及Zeta电位为指标分析该复合体系中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与功能性质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H?7.4的条件下,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与花青素复合后,大豆分离蛋白的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增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显著提高,但溶解性显著下降。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发现花青素对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蛋白与花青素间形成了结合位点数近似于1的复合物,三维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花青素的复合使得蛋白质多肽链的骨架伸展,蛋白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高温处理对脱脂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不同温度处理的脱脂豆粕为原料,制备大豆分离蛋白,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电泳及浊度测定等方法探讨了高温处理对脱脂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促使蛋白多肽链局部展开,色氨酸等残基暴露并部分氧化,产生一些新荧光物质;凝胶电泳分析显示,热处理样品的高分子区域条带渐趋显著,各亚基条带呈现扩散趋势,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变宽;浊度分析表明,随着样品热处理温度升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混浊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可食性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热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90℃热处理后制得的大豆分离蛋白膜呈现出最佳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同时研究热处理后蛋白的结构变化,包括二硫键数量、疏水值和二级结构。结果显示:二硫键和α- 螺旋含量与膜机械和阻隔性能呈现正相关性,而疏水值与膜机械和阻隔性能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简要介绍光散射技术及其在粒度测试中应用,并就大豆分离蛋白样品加热前后粒度变化,应用激光光散射仪,分析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聚集体的形成和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的超高压、超声、热处理的物理改性方法和木瓜蛋白酶、微生物谷氨酰胺酶、枯草杆菌蛋白酶的酶法改性及其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通过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营养都得到了提高,其产品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影响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的几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质的因素有许多,包括离子浓度、pH、热处理强度、凝固剂等.实验通过研究浓度、巯基乙醇、pH、温度四种因素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的影响,确定大豆分离蛋白适宜的凝胶条件.研究结果如下:大豆分离蛋白形成凝胶的适宜浓度为25%,巯基乙醇添加量为0.3%,pH为7.0,温度为90℃;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大豆分离蛋白浓度为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巯基乙醇添加量,再次为pH,温度为最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及不同时间热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产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热处理及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均对大豆蛋白的消化有一定促进作用,大豆蛋白的最佳热处理条件为85℃、20 min,蛋白质的消化程度最大。大豆分离蛋白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消化1 h,消化产物的最大吸光波长(λ_(max))即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而红移,在加热90℃时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而荧光强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经过不同时间热处理后消化1 h,大豆分离蛋白消化产物的λ_(max)先上升后下降。且荧光强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0~20 min不断升高时,20 min时达到最大值,而继续加热至60 min,荧光强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及其改性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概述了大豆分离蛋白的传统提取法、膜分离法、泡沫分离法、双极膜法及其通常所用的改性方法 :热处理法,酸处理和酶处理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蛋白,以磷虾分离蛋白、甘油和水构建成膜体系,以乳清分离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对照样品,在相同的成膜条件下,评估磷虾分离蛋白的成膜能力。结果表明,在该膜体系中,磷虾分离蛋白膜的厚度(0.070±0.002)mm、水分含量(15.53%±0.70%)和不透明指数(1.22±0.06)与大豆分离蛋白膜无显著差别。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磷虾蛋白膜的表面和截面均表现为细密、平滑、无空隙的结构,具有良好的成膜能力。热处理后磷虾蛋白膜的断裂伸长率为21.09%±0.39%,显著高于未加热的磷虾分离蛋白膜(8.13%±0.41%),小于大豆分离蛋白膜;但三者的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实验证明磷虾分离蛋白具有成膜能力,可以在食品加工中用于构建成膜体系。  相似文献   

16.
研究添加丙三醇、木糖醇和甘露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元醇对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喷雾干燥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多元醇会提高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喷雾干燥样品的溶解性,且溶解性随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加,以加入甘露醇的样品最为显著,相比热处理对照提高了25.12%;加入多元醇以后喷雾干燥样品可溶性部分能更大程度地维持其三级结构,且表面疏水性均比喷雾干燥前低;加入多元醇后其乳化性及凝胶性能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大豆品种对SPI制取过程中蛋白提取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三个不同的大豆品种为原料制取大豆分离蛋白(SPI),并对碱提与酸沉两步工序中影响蛋白提取率的三个重要因素:豆粕NSI值、碱溶提取率、乳清蛋白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豆分离蛋白的磷酸化改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三氯氧磷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磷酸化改性,磷酸化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浓度为4%,。反应pH值为10—1l,加入三氯氧磷与大豆分离蛋白物质的量比为1:3000。测定了改性前后,大豆分离蛋白的水溶性,水溶液的粘度,以及凝胶性,发现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有了很大的改善。改性后大豆分离蛋白的等电点由4.5漂移到了3.0左右。用^31P核磁共振谱,证实了三氯氧磷与大豆分离蛋白反应的实质主要是赖氨酸及精氨酸残基进行氨基磷酯化反应。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温度处理过的乙醇洗豆粕为原料,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并对不同温度干热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性能及其相关性能进行研究和表征。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强度随着干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凝胶弹性则成微弱的减弱趋势;荧光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乙醇洗豆粕经不同温度处理后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其生色基团所处微环境发生了变化,可溶性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增加,分子聚集程度增强;溶解度与浊度分析说明,适当的干热处理有利于增强大豆蛋白的溶解性能,但蛋白质分子聚集程度的增强导致其凝胶弹性减弱。  相似文献   

20.
大豆分离蛋白酸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大豆分离蛋白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酸沉技术,分析了大豆分离蛋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