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合肥市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针对中国糖尿病与肿瘤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随访研究的基线调查资料,排除部分数据缺失、误差,选取有年龄、性别、既往史、身高、体重、腰臀围、血糖、血脂、血压等具有完整资料的40岁以上人群共9977例进行分析.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采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定义.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组和MS组,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年龄、性别、血脂、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合肥市40岁以上社区居民MS的粗患病率为27.6℅,标化患病率为26.6℅.MS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高,MS组患者血压、腰臀比、BMI、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较正常人群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三酰甘油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MS发病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健康体检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与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中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142-1143,1148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与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老年人群健康体检病例573例。计算体质指数(BMI),测量血压,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尿酸,分析老年人群代谢危险因素和尿酸的相关性。结果:MS组与非MS组相比,MS组BMI、SBP、DBP、FBG、TG、TC、LDL-C和尿酸偏高(t=14.014、9.766、9.111、7.214、2.305、2.541、2.765、3.489,均P<0.05),HDL-C偏低(t=-3.125,P<0.01)。随着MS组份个数的增加,尿酸水平增加。BMI与年龄、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尿酸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08,P<0.01)。结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与尿酸有关,肥胖是尿酸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滨海新区7~14岁儿童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出生体质量与儿童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测量所有对象的体重、身高,腰围、臀围,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指标;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计算患病率,组别之间分析用t检验或χ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与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经调查MS患病率为3.6%。结论: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巨大儿为代谢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联合高尿酸血症评估冠心病发病风险的价值。方法: 选取因胸部闷痛就诊患者412例,其中代谢综合征患者188例及非代谢综合征患者224例,以血清尿酸水平420 μmol/L(男性)或360 μmol/L(女性)为切点分为非代谢综合征未合并高尿酸血症组(A组)、非代谢综合征合并高尿酸血症组(B组)、代谢综合征未合并高尿酸血症组(C组)、代谢综合征合并高尿酸血症组(D组)。比较4组间各项临床指标及冠心病患病比例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尿酸及相关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体重、体重指数(BMI)、舒张压、尿素氮、尿酸、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均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各亚组间体重、BMI、尿素氮、尿酸、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病比例在A组、B组、C组、D组依次升高,D组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A组、B组、C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年龄、中高水平尿酸、AST及男性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尿酸浓度的增加,冠心病患病风险性显著升高。 结论: 与单用代谢综合征或单用高尿酸血症相比,两者联合预测冠心病发病风险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代谢综合征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糖尿病高风险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对1995~1996年北京地区年龄≥25岁城市农村各半的20682名居民进行标准馒头餐试验。对馒头餐后2h血糖≥120mg/dl者行OGTT检查,并行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胰岛素、尿白蛋白、心电图、血压检查。结果(1)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中根据CDS诊断标准诊断为代谢综合征(MS)者554人,占37.41%,北京地区MS患病率为3.13%;(2)大兴县MS患病占49.86%,各地区各检测指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年龄、BMI、血压、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是MS的独立影响因素;(4)MS的代谢异常存在增龄效应,年龄≥50岁者MS相关的代谢异常显著增加。结论北京地区的代谢综合征存在郊县患病率高于城市的地区性特点。当地MS的代谢异常存在增龄效应,对年龄≥50岁人群应加强MS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腹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腹型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及尿酸的关系. 方法:测定174名高中生的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血压、血脂等指标,根据BMI及腰围分为3组:非肥胖组、非腹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分析3组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尿酸的差异及与BMI、腰围的相关性. 结果:与非肥胖组相比,非腹型肥胖、腹型肥胖组血压、血脂[除总胆固醇(TC)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酸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腹型肥胖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显著增高,非腹型肥胖组血糖无显著增高;与非腹型肥胖组相比,腹型肥胖组血压、2hPG、空腹胰岛素、HOMA-IR、三酰甘油(TG)均有显著增高(P<0.01).BMI、腰围与血压、血糖、FINS、血脂(除TC外)、尿酸呈直线相关性,WC与血脂(除TC外)、FPG、尿酸的相关性高于BMI,与2hPG、FINS、血压的相关性低于BMI. 结论:青少年腹型肥胖比非腹型肥胖具有更高的代谢综合征(MS)危险性,青少年腹部脂肪分布较BMI与血脂(除TC外)、FPG、尿酸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区高尿酸血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四川地区城市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2688个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血尿酸及其他生化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估计肾小球滤过率(CFR).分析血尿酸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高尿酸血症(≥428μmoL/L)患病率15.59%.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远远高于女性(25.62% vs 2.35%,P=0.000).男性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379±83)μmol/L vs(272±70)μmol/L,P=0.000].高尿酸血症组身高、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血尿素氮、血肌酐和三酰甘油水平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或偏低组,而eGFR水平则显著低于尿酸正常或偏低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I、收缩压、eGFR和三酰甘油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四川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高,较以前报道患病率有明显增加.性别、BMI、收缩压、eGFR和三酰甘油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86例男性OSAHS患者(OSAHS组)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及重度OSAHS亚组。将241例(AHI〈5)年龄和体重相匹配的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检测外周循环的代谢参数:空腹血糖(FBC)、三酰甘油(TG)、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某些人体指数: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血压,分析它们在OSAHS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OSAHS组患者的舒张压、平均压、臀围、腰围、腰臀比、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OSAHS组及各亚组中MS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MS患病率随OSAHS程度加重而显著增高;单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SAHS为MS的危险因素,其中重度OSAHS患者比对照组患病危险增加43倍多;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SAHS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OSAHS与MS密切相关,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红卫  陆红  朱翠凤  邵桂霞  谢谦  吴云  李伟 《广东医学》2012,33(15):2300-2302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个人健康体检的自愿参加研究对象8 884例,其中男4 594例,女4 290例,年龄(40.2±13.3)岁,这些受检人员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记录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B超等项目,对体检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 脂肪肝患病2 732例,总患病率30.75%,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2.58%(1 956/4 594),女性患病率为18.09%(776/4 290);MS患病1 412(1 927/6 152),总患病率15.8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9.98%(918/4 594),女性患病率为11.52%(494/4 290);95.72%(2 615/2 732)脂肪肝患者有1项以上代谢异常,而只有31.32%(1 927/6 152)非脂肪肝患者有1项以上代谢异常;脂肪肝患者MS及各代谢相关性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患者,随脂肪肝程度加重,各代谢相关性疾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脂肪肝与血压、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 脂肪肝与MS密切相关,能很好预测代谢紊乱危险因素聚集,是胰岛素抵抗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257例,按照有无代谢综合征,分为MS组、非MS组。比较两组ALT水平,并分析其与MS各组分相关性。结果 MS组的ALT、BMI、血压、尿酸(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γ-谷氨酰转移酶(GG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非MS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LT与BMI及TG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与BMI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血清ALT水平明显增高,ALT可能为糖尿病合并MS的特征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