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酿酒》2015,(3)
<正>(购酒曲免费培训酿酒技术长期免费咨询)从事生料酿酒的人都知道,生料酿酒具有出酒率高、成本低、劳动强度小、工艺简单、节约能源、酒糟养分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从事生料酿酒一方面卖酒赚钱,另一方面酒糟可作为精饲料喂养猪牛羊,酿酒养殖双获利。但美中不足的是,传统生料酒缺少微量生香物质,酒体淡薄,  相似文献   

2.
充分挖掘酿酒ADY耐酸性强的优点。解决因夏季压排;长发酵期酒醅转排生产因酒醅酸度高带来的困难;与双轮底发酵、串蒸技艺结合获得优质高产的新工艺。利用酿酒ADY的耐酸性与生料曲联用进行酒糟制食醋。酿酒ADY与酸性蛋白酶联用可另创一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3.
生料酿酒技术工艺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选择了部分生料酿酒曲药 ,经过几次试验后 ,进行生产 ,现就生产的有关操作及应注意事项 ,总结简述于下 ,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请专家指正。1生料酿酒工艺生料酒曲原料水糖化酶↓酵母粉碎(大米不粉碎)↓入缸搅拌↓发酵↓→蒸馏→酒糟↓取酒↓↓↓酒头、酒尾贮存饲料↓勾兑↓成品2原材料2.1生料曲种广西上林永安生料酿酒曲种厂产。2.2糖化酶江苏太仓市酶制剂厂产(100000u/ml)。2.3酵母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产。3操作方法3.1原料大米、玉米皆可 ;要求颗粒饱满 ,无霉变 ,无杂质 ,大米淀粉含量≥69 % ,玉米…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以玉米等粮食为原料,经粉碎后,原料不经蒸煮直接投加糖化酶和活性干酵母进行发酵的工艺技术,所生产的白酒既具有粮食酒的风味,又具有酒精发酵低残糖的特点.酒糟可拌加粗饲料和玉米面等喂猪,猪粪尿可用于灌溉果树,形成了酿酒-养殖-种植的生物链工程.生料液态酿酒既节省煤炭,又提高出酒率,而酒糟等污水又能实现零排放,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5.
生料酿酒是指酿酒原料不经蒸煮、糊化直接将生淀粉进行糖化和发酵.具有节约能源,出酒率高,操作简便,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本文简要回顾了生料酿酒的历史进程,并阐述了生料酿酒的机理、工艺特点及其在酒精、白酒和黄酒生产中的应用,并对生料酿酒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生料酿酒技术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探讨了生料酿酒技术的有关问题,包括生米糖化机理、生料酿酒用原料、生料酒曲的生产方法与质量标准、生料酿酒工艺及原料出酒率等。  相似文献   

7.
生料酿酒的优越性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采用生料酿酒的厂家也越来越多。但在众多的采用生料酿酒的厂家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出酒率高,口感也很好;有的出酒率低,其口感也差。这是何种原因?笔者认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生料酒曲的质量和工艺操作的关系所致。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心得和吸取成功地采用生料酿酒厂家的实际生产经验,就生料酿酒有关工艺操作中的若干问题归纳总结如下。本文不是按顺序地论述生料酿酒的工艺操作,仅是选择生料酿酒工艺操作中容易被忽略的和生产厂家经常提问的几个问题加以简要的叙述,以供采用生料酿酒的厂家和欲想采用生料酿酒的厂家在实际生产中参考,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与指正。  相似文献   

8.
生料制曲与生料酿酒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酿酒都是先将生原料蒸熟糊化后进行糖化发酵的 ,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酶工程的飞跃发展 ,生料不经加热糊化而直接经酶制剂作用糖化发酵已变为现实。由于生料酿酒技术简单易学、投资少 ,劳动强度低 ,安全卫生 ,出酒率高 ,酒糟又是很好的蛋白饲料 ,且酒质香气纯正 ,入口绵甜净爽 ,效益明显而深受中小型酒厂的欢迎。由于生料酒曲是由多种活性微生物和复合酶组成 ,含糖化剂、发酵剂。它们虽能水解各种生淀粉变成葡萄糖 ,但其水解速度与淀粉种类有关 ,一般原料被水解的速度依次为大米 >小麦 >玉米 >高粱 >木薯 >红薯 >马铃薯 ;大体上谷类比块根…  相似文献   

9.
生料酿酒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文  张水华  王启军 《酿酒》2005,33(4):11-14
生料酿酒是一种不需蒸煮原料而直接利用生淀粉发酵产酒的酿酒技术。综述了生料酿酒技术的发展过程、在中国的生产现状、工艺参数的设定以及生料酿酒和传统酿酒技术的对比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无蒸煮液态法酿酒工艺技术,这是传统酿酒工艺的一项技术突破;它以生原料通过粉碎加水加生料酒曲搅拌后直接发酵蒸馏制酒,与传统白酒生产工艺相比,操作卫生简便、占地面积少,劳动强度低浓资省,能提高出酒率10%以上、降低能耗30%,副产物酒糟是很好的蛋白饲料,可减少饲料成本,提高酿酒的综合效益。同时指出,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玉米原料生料和熟料酿酒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熟料酿酒发酵速度较快,残糖较低,而生料酿酒淀粉出酒率及原料出酒率较高.并研究了气相色谱法(GC)定性、定量检测酒样中的高级醇.运用保留时间法确定了酒样中高级醇的组分;并用内标法定量计算了各高级醇的含量,其平均回收率在104%左右,平行测定数据偏差平方和(DEVSQ)小于0.001,该方法操作方便快捷、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酵母对大米生料酿酒的酿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实验室生料酿酒研究平台,以生料酿酒常用大米为原料,探究不同酵母的生料酿酒酿造特性;以期寻找到适合用于大米生料酿酒的生产菌株。结果表明:不同酵母菌株的酿造特性差异较大,供试菌酵母15在以大米为原料的生料酿酒酿造中特性较好,出酒率(乙醇)高达41.31%,总酯含量高达0.62 g/L,总酸含量仅为0.08 g/L,且酒样中包含有多种香味物质;这些结果表明该菌株较适合发用于大米生料酿酒。  相似文献   

13.
近来,国内有30多家单位和个人纷纷在报刊上刊登广告.自称是生料酿酒技术的发明人。有的称.每吨大米能产18°白酒9kg;有的称,每10kg玉米能出50°酒100kg;更有甚者,长沙一单位吹嘘发明了“不用粮食酿酒技术”,转让费3000元。据了解,绝大部分这些发明太原先并不从事酿酒行业,而是靠炒卖信息起家的,这些人居然能研制发明出生料酿造技术和生料酿酒曲种,令人生疑。所谓的“不用粮食酿酒”,实际上是用蔗糖替粮食。稍任酿酒知识的人都知道,酒是从原料中的淀粉转化(糖化)为糖,再将糖发酵成乙醇(酒精)。也就是说,凡是含有淀粉或糖…  相似文献   

14.
黑糯米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用其酿造的黑糯米保健酒具有滋阴益肾、健脾暖肝等功效。生料酿酒工艺与传统发酵工艺比较,具有节约能源、出酒率高、操作简便、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被认为是我国酿酒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探讨了黑糯米生料酿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主要以酒的感官品质、发酵时间、总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提高黑糯米生料酿酒感官品质的工艺条件是:粉碎粒度80%为Φ0.45mm,pH5,曲料比为0.8%,发酵温度为25℃,水料比为250%。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赤峰第一制酒厂应用推广生料酿制白酒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料酿酒与熟料酿酒相比,具有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由原来的老五甑改为老三甑)、节约能源、提高出酒率等优点,且产品质量无明显变化,打破了生料不能酿酒的戒律,对白酒的酿制技术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原料出酒率提高4~5%,吨酒耗粮降低90公斤,吨酒耗煤降低229公斤,吨酒节电40度,劳动强度降低20%,吨酒成本降  相似文献   

16.
李彬 《酿酒》2003,30(1):88-88
中国上千年来的酿酒技术和酿酒方法 ,都必须将酿酒原料进行蒸煮后再进行糖化和发酵。采用这种传统的方法酿酒 ,工艺复杂 ,耗能耗粮高 ,出酒率低 ,劳动强度大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2 0世纪 70年代 ,爆发了中东战争而诱发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各行各业为了避免今后能源的影响而积极寻求各种节能的途径。生料酿酒研究课题便在此背景下提了出来。所谓生料酿酒 ,就是指酿酒原料不用蒸煮、糊化 ,就直接进行糖化和发酵。事实已经证明 :采用生料酿酒与传统的酿酒方法相比 ,节约能源 3 0 % ,减少人工 5 0 % ,提高出酒率 2 0 %~ 3 0 % ,劳动强度大大降…  相似文献   

17.
生料酿酒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生料酿酒工艺进行了研究,生料酒曲含有多种酿酒酶系,活性霉菌,活性酵母,应用于生料酿酒,结果表明,添加0.6%生料酒曲,玉米原料产酒率可达74%(45%酒精度计)。  相似文献   

18.
卢世明 《酿酒科技》2001,(1):107-110
生料酿酒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两年发展迅猛。目前,生料酿酒技术及生料曲的制作良莠不齐,影响到成品酒质,对其发展将造成伤害。但生料酿酒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可提高出酒率20%左右,节约燃料30%左右,减少劳动强度50%左右。降低生产成本30%左右。阐述了生料酿酒的工艺特点,指出生料曲的生产必须把好质量关,采用多维复合酶技术,以 确保酒质使 ,使生料酿酒技术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推进酒糟加工饲料的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景炎  王贵荣 《酿酒》1999,(4):36-39
前言我们曾在1997年7月2日~22日组织多位长期从事酒糟利用的重点企业的专业人员,对全国重点白酒企业酒糟利用情况进行了首次调研(调研报告已在《酿酒》上发表过),为了保持该项工作的连续性,为大家提供酒糟加工饲料的有益参数,下面仅就近一年来,饲料业及酒...  相似文献   

20.
吴玉莲  黄凯 《酿酒》1991,(4):33-35
利用大曲酒糟酿酒,在辽宁省是一个首创,目前在国内还未见报道。过去曾因大曲酒出酒普遍低,而引起过酿酒同行们的关注,并做了大量工作,但都因效果不明显、经济效益不高、得不偿失而终止。1984年我们在搞提高普通白酒原料出酒率的同时,分析化验了大曲酒糟,其淀粉含量在10~13%之间。以后,我们经过两年的工作,做了十几次小型试验,并选育出两株耐酸能力强的酵母,选择了糖化力较强的糖化型酶制剂,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大曲酒糟酿酒的工艺条件。在1985年下半年和1986年上半年,成功地进行了两个小型酒厂的中型试验;并在1986年下半年,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