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速/室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植入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CRTD)的患者51例,随访(39.4±22.3)个月,19例ICD/CRTD记录到持续性室速和或快室速、室颤,为室性心律失常组;32例ICD/CRTD未记录到持续性室速和或快室速、室颤事件,为非室性心律失常组。分析ICD/CRTD植入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因素以及两组患者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51例ICD/CRTD植入患者月随访中,发现有19例(37.3%)ICD/CRTD记录到室速/快室速/室颤,而且ICD/CRTD给予恰当治疗(ATP或电击),其中3例经历了室速电风暴。对ICD/CRTD植入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和临床事件发生作多因素分析发现,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术后12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显著相关(r=0.149,P=0.047),ICD/CRTD术后住院/死亡的发生与缺血性心肌病(r=17.643,P=0.045)、可达龙(r=14.672,P=0.013)、室性心律失常(r=21.561,P=0.046)显著相关。结论术后12个月LVEF值的显著提高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缺血性心肌病及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会增加ICD/CRTD植入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的发生,而可达龙可有效降低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因遗传性心律失常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术后情况及ICD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从2004-01至2011-06出院诊断为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及肥厚型心肌病并且植入了ICD的43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以及ICD的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共随访8~84(37.0±20.6)个月,无患者死亡。经ICD共记录到369次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事件及13次心室颤动(室颤)事件,均被ICD成功终止,ICD共启动治疗程序498次。16例(37.2%)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室速/室颤事件,被ICD正确识别并接受了恰当的治疗。无患者因室速/室颤事件发生晕厥。对于室速事件,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的总成功率为53.4%(197/369),首次成功率为20.8%(77/369)。6例(13.9%)患者发生了不恰当识别,1例(2.3%)患者发生了未识别事件。结论:ICD是治疗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合理设置治疗方案及参数可使ICD更充分地发挥预防猝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脏再同步化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或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植入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在18例植入CRTD或ICD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通过分析器械提供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速/室颤)计数(VT/VF Counters)及心脏指南针报告中记录的数据,比较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6个月前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与治疗前相比,非持续性室速及室速/室颤事件均有减少(P=0.035和0.017);而单发室性早搏、连续室性早搏、监测室速及电风暴事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进一步减少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非持续性室速及室速/室颤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ICD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因遗传性心律失常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术后情况及ICD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从2004年6月到2011年6月诊断为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以及肥厚型心肌病并且植入了ICD的全部患者,通过定期随访及调阅患者的ICD内存储的数据了解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ICD植入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以及ICD的工作情况.结果 共入选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8~78(41.5±15.8)岁,随访8 ~84 (37.0±20.6)个月.21例(48.8%)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室速/室颤)事件,其中有5例(11.6%)患者发生的室速/室颤事件属于不恰当识别.1例患者在植入ICD后发生未识别事件.ICD共记录到室速/室颤事件382次,植入ICD后首次发生室速/室颤事件的时间为术后1~36(6.4±8.9)个月,84.6%的室速/室颤事件发生于1年内.ICD共启动治疗程序498次,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381次,同步电复律83次,高能量除颤34次.结论 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率高且复发早.二级预防植入ICD可有效预防患者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一级预防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浙江医院因一级预防而植入ICD或CRT-D的所有患者.结果 140例患者中,植入ICD的患者51例,CRT-D患者89例,平均随访(26.8±12.6)个月.结果显示在ICD一级预防中启动ICD正确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3%,误治疗率为12.9%,其中误治疗中85.3%发生在单腔ICD一级预防中.ICD一级预防中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52.2%),非心脏原因死亡(39.1%).ICD正确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宽QRS时限、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高B型脑钠肽(NT-proBNP)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在ICD或CRT-D一级预防患者中,宽QRS时限、低LVEF及高NT-proBNP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ICD误治疗主要发生在单腔ICD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中心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双室同步起搏+除颤器(CRT-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长期随访以期了解其患者的预后和转归。方法对57例植入ICD/CRT-D的患者,其中一级预防23例,二级预防34例,收集其基本资料及相关病史,记录入院期间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并对其死亡率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随访。结果一级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二级预防(21.7%vs 43.8%),所有患者无心律失常死亡,治疗成功率近100%。结论 ICD/CRT-D能减低患者恶性心律失常死亡。  相似文献   

7.
心脏性猝死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引起者占82%以上.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病人死亡率的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ICD术后辅以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少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以及CRT-D诊断和治疗情况,分析CRT-D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明确CRT-D放电对死亡率的影响,探讨CRT-D恰当放电的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09-01至2015-04期间我科成功植入CRT-D的42例患者进行随访,缺血性心肌病组12例,其中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一级预防8例,ICD二级预防4例;非缺血性心肌病组30例,其中ICD一级预防19例,ICD二级预防11例。对恰当放电的患者采用药物调整、器械参数调整、血运重建及射频消融的序贯治疗。结果:缺血性心肌病组平均随访(38.1±24.0)个月,7例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5例患者CRT-D恰当放电。非缺血性心肌病组平均随访(27.5±17.8)个月,11例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0例患者CRT-D恰当放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的数阵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成功率高于非缺血性心肌病组(69%vs 55%,P0.05)。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CD二级预防是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P=0.001)。随访期间,CRT-D放电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CRT-D无放电患者(43%vs 0%,P0.05)。经药物调整、器械参数调整、血运重建及射频消融的四步序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组中80%的恰当放电患者未再放电。经药物调整、器械参数调整及射频消融的三步序贯治疗,非缺血性心肌病组中90%的恰当放电患者未再放电、10%的患者放电减少。结论:ICD二级预防是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植入CRT-D的患者,如果出现放电事件,死亡风险会增加;药物调整、器械参数调整以及血运重建、射频消融的序贯治疗对减少CRT-D恰当放电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种类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A+-ICD、单腔ICD和双腔ICD)识别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植入ICD的患者113例,根据ICD型号不同分为A+-ICD组(n=39),单腔ICD组(n=38),双腔ICD组(n=36)。通过ICD程控随访收集患者心律失常事件。结果 1年随访时间内A+-ICD组有14例、双腔ICD组有8例发作阵发性心房颤动。A+-ICD组26例共记录1147次快速型心律失常事件,207次(100%)被正确识别为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或心室颤动(简称室颤),938次(99.8%)被正确识别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单腔ICD组13例共记录318次快速型心律失常事件,172次(83.9%)被正确识别为室速或室颤,106次(93.8%)被正确识别为室上速;双腔ICD组13例共记录304次快速型心律失常事件,240次(100%)被正确识别为室速或室颤,64次(100%)被正确识别为室上速。结论 ICD的心房腔内电图有助于鉴别心律失常事件,监测心房颤动的发生;A+-ICD性能上优于传统单腔ICD。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术前及术后第12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与术后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情况,探讨术后LVEF的变化情况与VA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CRT-D患者,以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病例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术后第12月LVEF变化与VA发生情况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对象210例,平均随访18.0±4.7个月,病例组共43(20.5%)名患者记录到不同类型VA事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缺血性心肌、ICD一级预防、△LVEF是CRT患者术后VA发生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进一步分析提示CRT术后LVEF提升低于11%的发生VA风险大。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患者LVEF提升,VA风险下降,与LVEF提升的程度有关,提升的程度越大,VA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11.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单中心40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接受ICD治疗,男性3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9±15)岁,成功随访35例,应用体外程控仪获得ICD储存资料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ICD;35例患者平均随访25个月,其中26例患者共记录室速和室颤事件763阵,ICD成功除颤224阵(成功率99.1%),抗心动过速起搏1次成功终止室速375阵(成功率71.8%),低能量同步转复22阵(成功率100%);2例患者因窦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反应发生误放电4次。术后大多数患者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随访期末,死亡4例,3例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ICD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分析并综合患者临床情况,研究Brugada综合征(Brs)患者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5年诊断的12例Brs住院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均行Holter检查分析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特征;根据ICD的随访资料,分析室颤发作的时间特征。结果 Holter显示,其中8例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总数为0~80个/d,另外4例以夜间至清晨为主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其中1例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伴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心动过速,并且夜间心率缓慢29次/min伴交界性逸搏心律)。9例患者置入ICD后随访6~50个月,70次室颤发作中92.8%集中在22:00~07:00。12例患者均有晕厥病史,9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室速/室颤,2例有猝死家族史,随访期间2例猝死。结论 Brs患者的室速/室颤发作多集中在夜间和凌晨;伴有房性心律失常和缓慢心律失常的Brs患者室速/室颤发生率更高。确诊的Brs患者发生心悸等不适时,应全面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并酌情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1例男性患者,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后3个月,因"半天内ICD反复放电十余次"再次入院,程控ICD发现半天内放电34次,予提高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颤)ICD低限识别频率,静脉补钾、泵入盐酸胺碘酮以及艾司洛尔等治疗无效,室速、室颤仍反复发作,部分需体外电除颤,遂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室速及室颤风暴获得明显控制,应用右美托咪定1h后再无室速/室颤发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符合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适应证患者的基础病因、临床特征、治疗选择及预后。方法入选本院符合ICD适应证的152例患者,收集其基本资料及相关病史,记录入院期间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并对死亡率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随访。结果符合ICD适应证患者以缺血性心脏病最多;ICD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适应证患者明显多于二级预防适应证患者(118 vs 34);二级预防适应证患者植入ICD的比例明显多于一级预防适应证患者[44.1%(15/34)vs 9.3%(11/118)];随访结束发现植入ICD/CRT-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要明显低于未植入ICD/CRT-D患者[0%vs 17.5%(20/114)](P<0.05)。结论 ICD/CRT-D能减低ICD适应证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然而临床上ICD作为心脏性猝死预防的实际应用要远远低于其指征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患者每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异同,明确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ICD治疗的患者,随访至少4年,比较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组术后每年累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一级预防组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高危)者与非恶性心律失常(低危)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史、治疗药物、超声心动图指标、体表心电图指标、血清学指标等资料的差异。结果一级预防的患者79例,二级预防的患者93例。从IC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患者术后第4年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累计年发生率无差异(29.1%vs 43.0%,P=0.059)。一级预防患者中术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颤)的24例,占一级预防总例数的30.4%。单因素分析显示左室舒张末内径(P=0.007),年龄(P=0.004),室性早搏个数(P0.001)、左室射血分数(P=0.036)、室间隔厚度(P=0.034)是一级预防患者发生室速、室颤的可能预测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926,95%CI 0.878~0.978,P=0.005)及左室射血分数(OR=0.947,95%CI 0.906~0.990,P=0.017)对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预测价值。结论 ICD一级预防的患者,术后第4年开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与二级预防患者无明显差异。左室射血分数及年龄是ICD猝死一级预防患者发生室速、室颤的预测因素。左室射血分数越低,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室速及室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9例均为男性,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ORS波时限>130m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mm,左室射血分数(LVEF)<0.35伴二尖瓣返流,均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病史。观察患者CRT-D置入前,置入后1,3,6,12,24及36个月的心功能各项参数变化、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并发症、心血管事件。结果随访22.6±6.7(13~35)个月,发生术中心力衰竭加重和术后电极脱位并发症各1例;CRT-D治疗期间无死亡,LVEF、心功能NY-HA分级等心功能评价指标术后持续改善,QOL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3例发生12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均被CRT-D成功纠治。结论CRT-D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力衰竭导致的病死率;同时还可防治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血管阻力(PVR)对左心衰竭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以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0-01至2016-12期间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因左心衰竭植入ICD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进行一级或二级预防的122例患者。所有患者植入装置前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肺动脉收缩压(PASP)、平均肺动脉圧(m PAP)和PVR。每6个月随访一次,记录程控数据及终点事件,主要终点为出现室速并接受ICD恰当治疗(包括抗心动过速治疗及电击治疗),次要终点为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结果:平均随访4.2年,36例(29.5%)患者共记录到121次ICD恰当治疗,其中32例(26.3%)接受抗心动过速治疗72次,16例(13.1%)接受电击治疗39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PVR是左心衰竭患者植入ICD后出现室速并接受ICD恰当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30,95%CI:1.170~2.010,P0.01)。31例患者发生次要终点事件,其中29例(23.7%)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共31次,18例(14.7%)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VR是心力衰竭患者植入ICD后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死亡复合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HR=2.030,95%CI:1.210~3.120,P0.01)。结论:PVR是左心衰竭患者植入ICD后出现室速并接受ICD恰当治疗以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随访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对心脏性猝死(SCD)的一级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12至2014-1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6例,其中男性29例(80.6%),女性7例(19.4%),平均年龄(63.0±11.8)岁。36例患者符合一级预防适应症并植入ICD者为ICD组(n=24),由于家庭条件等原因拒绝行ICD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12)。治疗后1、3、6个月随访,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随访时通过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的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ICD的工作情况。结果:24例ICD组患者经锁骨下静脉植入的植入CRT-D 10例(42%),植入ICD 14例(58%),无并发症发生。36例患者随访6~18个月,ICD组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心室颤动(室颤),均除颤成功,4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抗心动过速起搏转复成功,1例患者因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发生误放电,通过药物控制心室率及调整ICD参数,未再发生误放电。ICD组随访时与本组入院时比较,除1例植入CRT-D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以外,其余23例患者LVEF均较术前明显增高[(40.59±11.71)% vs (25.12±5.35)%],与对照组随访期间比较LVEF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均没有明显改善(P0.05),LVEF无改善[(30.47±6.52)% vs (30.73±6.31)%,P0.05]。结论:ICD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SCD一级预防中疗效明确,可使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植入ICD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植入ICD后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0例,女16例,年龄14~79岁(53±12.2岁)。结果①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的患者32例(33.33%),二级预防64例(66.67%);②病因分析显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1例(11.46%),肥厚型心肌病8例(8.33%),缺血性心肌病29例(30.21%),扩张型心肌病13例(13.54%),长QT综合征1例(1.04%),Brugada综合征10例(10.42%),多形性室速19例(19.79%),特发性室颤4例(4.17%),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1.04%);③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室速或室颤64例(66.67%),其中合并有房速16例(16.67%);④起搏模式为:单腔ICD54例(56.25%),双腔ICD42例(43.75%);⑤术中测试ICD的起搏参数并诱发心室颤动,采用20J一次电击复律成功;⑥随访结果显示植入ICD后共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426阵次,共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378阵次,成功304次(成功率80.42%);高能量放电90次;有3次为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所致的不恰当治疗。结论 ICD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ATP是ICD治疗的有效方法;术后定期随访,及时优化ICD参数,合理选用辅助治疗,可减少不恰当治疗及提高ICD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的临床研究显示,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以显著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1].但随访研究显示,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2年复发率为30% ~ 50%,植入ICD并不能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的复发,而且还可能有致心律失常作用.近年的临床研究显示,ICD反复多次电除颤,不但会导致患者躯体和精神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使ICD植入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增加[2-5].因此,为减少室速/室颤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