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邓桂芳 《塑料包装》2015,25(1):24-28
食品抗菌包装膜可以说是人们密切关注健康与健康食品的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其研究价值非常高,是社会进入健康饮食的具有标志性的一个研究课题。针对抗菌薄膜材料对食品包装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食品包装抗菌膜的类型和抗菌包装体系,分析了食品包装抗菌材料的作用机理,研究了食品抗菌包装薄膜的类型及制备方法,同时指出了食品包装抗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聚乳酸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相容性和抗菌性能,因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述了壳聚糖/聚乳酸复合方法,其复合后的抗菌性能,在医疗卫生、食品包装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张晨宇  王利强 《包装工程》2020,41(23):76-82
目的 介绍海藻酸钠基抗菌复合材料的抗菌机理、特点以及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方法 重点阐述海藻酸钠的成膜机理、纳米氧化锌的抗菌机理,以及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无机功能材料水滑石的抑菌性能,利用在不同改性方法下水滑石与氧化锌结合形成的增强抗菌结构,探究以海藻酸钠为基材制成的海藻酸钠/水滑石/纳米氧化锌复合膜体系的力学、阻隔和抗菌等性能。结论 绿色食品包装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倍受关注,将海藻酸钠(能完全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热稳定性的环境友好型材料)与水滑石-氧化锌抗菌剂结合,以增强抗菌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符合国内外研究和开发新型抗菌材料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食品抗菌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食品抗菌包装体系及其抗菌机理,食品包装用抗菌剂及其实现方式,以及抗菌纸、抗菌塑料、抗菌陶瓷、抗菌不锈钢产品等食品抗菌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通过系统综述壳聚糖性质、壳聚糖薄膜制备方法,以及壳聚糖薄膜在食品包装上应用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为开发可降解性、抗菌性、抗氧化性、阻隔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均较优秀的壳聚糖食品包装膜提供方法指导。方法综述壳聚糖性能特点、壳聚糖食品包装膜的制备工艺和影响壳聚糖食品包装膜性能的各种因素,重点探讨国内外壳聚糖食品包装的研究现状。结果向成膜配方中添加蛋白类、酚类以及其他天然提取物等助剂,可改善壳聚糖复合膜的物理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抗菌性能。结论壳聚糖基于自身的可降解性和抗菌性,在食品包装膜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以及壳聚糖复合膜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说,壳聚糖食品包装膜在生产工艺、综合性能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纳米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几种常用纳米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总结食品包装中纳米材料的检测技术及表征方法,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介绍纳米银、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硅、纳米黏土、纳米分子筛以及其他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列举食品包装中纳米材料的表征手段,如成像显示技术、色谱质谱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等,并对食品包装中纳米材料的迁移风险和毒理学问题进行探讨。结论纳米材料的存在能有效改善食品包装材料在保鲜效果、抗菌能力以及阻隔性能方面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此外,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不容忽视,还应加强对食品接触用纳米材料的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综述国内外水滑石(LDHs)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和进展,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在分析LDHs层状结构的基础上,综述LDHs改性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功能化LDHs在气体阻隔包装和抗菌控释包装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结果 LDHs作为结构和组成可调,并能进行插层反应的二维无机材料,添加至聚合物中可以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且提高抗菌性能.结论 LDHs复合材料有效减缓了食品品质劣变,在食品保鲜领域拥有广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柴三中  赵亚珠 《包装工程》2022,43(15):178-185
目的 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包装用抗菌膜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抗菌膜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今后发展趋势,为促进食品包装用抗菌膜的研发提供指导。方法 介绍抗菌剂的抑菌作用机制及其在食品包装膜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国内外食品包装用抗菌膜最新研究成果,并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之间存在的差距。结论 食品包装用抗菌膜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还需在抑菌效果及作用方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产业化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随着抗菌膜在食品安全、抗菌能力、产业化工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被解决,食品包装用抗菌膜将在食品包装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宋洪泽  林勤保 《包装工程》2019,40(17):63-71
目的 介绍抗菌剂在塑料包装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抗菌剂在改善包装材料抗菌性能方面的作用机理及优缺点,并重点关注抗菌剂在塑料包装材料领域中的安全性评估。方法 总结国内外抗菌剂在塑料包装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抗菌剂分类和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并重点整理分析抗菌剂在塑料包装材料领域的应用和进展,讨论塑料中抗菌剂在安全方面的问题。结果 虽然塑料包装中的抗菌剂能够提高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但同时也可能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迁移到食品中;对抗菌塑料中抗菌成分的迁移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和更好地发展食品接触材料。结论 抗菌塑料包装在应用中既要为包装材料提供抗菌性,还需要保证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作为绿色天然的可降解材料,是塑料较为理想的替代品,也是食品包装行业的优选功能性材料。为体现壳聚糖的抗菌性在食品包装行业的应用价值,对壳聚糖的抗菌机理及抗菌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壳聚糖的抗菌性不仅与其分子结构有关,还与其相对分子质量、脱乙酰化程度以及外界环境等有关;通过总结改善壳聚糖抗菌性的方法以及壳聚糖基包装材料在果蔬、肉制品等食品中的应用,发现改性后的壳聚糖在抗菌性增强的同时,阻隔性、机械性等也有一定的改善,并且该包装材料在果蔬、肉制品的食品包装中具有抗菌保鲜性。综述改性壳聚糖基抗菌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制备绿色抗菌性食品包装材料提供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推动功能性食品包装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邱玉娟  马晓军 《包装工程》2021,42(11):124-130
目的 赋予聚羟基丁酸-羟基己酸酯(PHBH)包装膜优良的抗静电性能,使其在包装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方法 通过抗坏血酸(Vc)还原氧化石墨烯(GO),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PHBH包装膜,探讨包装膜的阻氧、防紫外及抗静电性能.结果 包装膜的氧气透过量最低可达到20 cm3/(cm2?d?Pa),紫外光透过率均小于40%,表面电阻由纯膜的29 GΩ大幅下降至0.25 MΩ.结论 与纯PBBH包装膜相比,RGO/PHBH复合包装膜的阻氧及抗紫外性能较高,并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水滑石/聚乳酸复合抗菌膜,合成一种广谱的抗菌材料,为食品包装领域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方法 以锌铝水滑石(ZnAl-LDH)和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PHBA)为抗菌材料,采用焙烧还原法得到对羟基苯甲酸插层水滑石(ZnAl-PHBA-LDH),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浓度的ZnAl-PHBA-LDH/聚乳酸抗菌膜(ZPL/PLA),并研究膜的表观形貌、力学性能、抗菌性能和降解性能.结果 ZPL/PLA整体表观良好,随着ZnAl-PHBA-LDH浓度的增加,其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也随之提高,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当ZnAl-PHBA-LDH的质量分数为15%时,ZPL/PL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35,11.24 mm,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并且ZPL/PLA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正常降解.结论 ZPL/PLA有良好的抑菌性能,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抗菌材料.  相似文献   

13.
程赤云  马骏  阎瑞香 《包装工程》2021,42(19):136-145
目的 介绍改性聚乳酸在果蔬保鲜包装中的研究现状,对其未来在果蔬保鲜包装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改性聚乳酸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阐述聚乳酸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的方法、改性聚乳酸的性能特点及其在果蔬保鲜领域的应用,总结近几年聚乳酸复合包装薄膜在果蔬保鲜包装上的研究进展.结果 聚乳酸经过改性,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制备的聚乳酸复合薄膜可以有效延缓果蔬衰老,保持果蔬的品质,延长贮藏期.结论 由于聚乳酸具有可生物降解的特性,在未来绿色包装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对改性聚乳酸还需要进行安全高效、创新环保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抑菌及抗氧化活性食品包装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论述活性食品包装膜的研发技术与功能分类,为食品包装行业的材料开发与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抑菌及抗氧化活性食品包装膜为主,总结活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效果,对活性膜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总结抑菌性、抗氧活性食品包装膜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活性包装膜的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抑菌及抗氧化活性食品包装膜的研究与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研究应用体系,其抑菌机理、抗氧化机理、安全性、时效性等相应的理论模型和检测方法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结论抑菌及抗氧化活性食品包装膜有一定的高效性、稳定性及安全性,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与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胜亮  刘文良  胡亮 《包装工程》2020,41(23):90-97
目的 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对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影响。方法 以《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传统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了将智慧树运营服务平台应用于课程教学的方法,提出“智慧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和总体思路,并对其解决方法予以阐述,还通过调查问卷对教学改革结果予以反馈。结果 61.9%的调查对象认为通过“智慧课堂”教学方式能获得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58.73%的调查对象认为能获得总结凝练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52.38%的调查对象更乐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57.14%的调查对象觉得《食品添加剂》课程分值分配比例很合理,并有61.9%受访者表示非常乐意接受该教学模式。结论 实践证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理论学习与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尹兴  朱俊南  陈林  魏娜 《包装工程》2020,41(23):83-89
目的 论述可食性绿色包装膜的种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为该类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 以可食性膜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可食性多糖膜、可食性蛋白质膜、可食性脂质膜、可食性复合薄膜的种类、性能、制备方法及在包装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对可食性绿色包装膜开发和性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性能缺陷,因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结论 可食性绿色包装膜的研究和应用是世界食品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从材料的研发到实际应用于包装中仍需大量的实验和分析。开发性能优异且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可食性薄膜材料,不仅符合包装材料研究的主要趋势,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7.
聚乳酸(PLA)是一种完全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应用前景广阔;但传统聚乳酸的耐热性、韧性较差,阻隔性也有一定局限.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改性才能满足应用环境的要求.对乳酸单体的制备以及聚乳酸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介绍;对聚乳酸的基本性质、阻隔性能、降解性能,以及在包装行业、农业生产、医疗行业中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对聚乳酸的改性方法和改性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聚乳酸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乳酸(PLA)为基材,茶多酚(TP)为抗氧化剂,通过流延法制备了具抗氧化活性的可降解PLA/TP共混膜,并研究了茶多酚添加量对共混膜包装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与聚乳酸基质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茶多酚在聚乳酸基质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天然抗氧化物茶多酚的添加使共混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透光率降低,但显著提高了共混膜的热封强度、透湿系数、透氧系数、溶解度和自由基清除率。当茶多酚的质量分数为0.9%时,共混膜的热封强度为3.31 N/(15 mm),透湿系数和透氧系数分别是纯PLA膜的1.68倍和6倍,透光率为88.1%,自由基清除率为89.18%,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环境友好型食品活性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