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年已有报告,我组于1978年8月开始应用成都中医学院制取的全合成靛玉红片剂(每片含量25mg),治疗慢粒18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临床应用初步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靛玉红(Indirubin)是从中药青黛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已人工合成)。用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良好效果,我们考虑到银屑病较突出的病理变化是表皮细胞增生旺盛,与肿瘤有类似之处。故本协作组一年来,应用靛玉红治疗银屑病207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病例分组病人随机分为靛玉红治疗组和乙亚胺对照组。靛玉红治疗组207例。男,123例;女,84例。年龄4~70岁,一般为20~50岁。型别与分期:除1例为红皮病型外,其余均为寻常型(点滴状95例,钱币状58例,地图状9例,混合状44例);全身性损害203例,局限  相似文献   

3.
靛玉红是从中药青黛中分离的一种抗癌有效成分,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肯定的疗效。白血病与牛皮癣在病理上有某些类似之处,为此,我们将靛玉红用来治疗牛皮癣,实践表明确有一定疗效。我院治疗26例,有效率80.0%。因此,目前靛玉红可作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药物之一,特别适用于有肝肾功能不良和白细胞低下而不能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靛玉红(Indirubin)是青黛的一种有效成分。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已取得疗效,实验动物模型也显示抑制率①②。文献报导③靛玉红可使豚鼠血中的嗜酸性细胞数下降。本组试用其治疗嗜酸性细胞增多症5例,取得一定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陈芳源  朱学宏 《上海医学》1996,19(11):650-651
甲异靛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例报道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陈芳源,王燕婷,韩洁英,邵念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白血病研究室朱学宏,方智雯,欧阳仁荣1977年发现从青黛中提取的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获良好疗效,缓解率达59.55%[1]...  相似文献   

6.
临床实践证明,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为探讨此疗效原理及靛玉红对慢粒骨髓细胞SCE的影响,本文观察了慢粒的慢性期和靛玉红治疗缓解病人骨髓SCE,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跟踪观察和SCE的Denver分析,发现Ph’阳性细胞SCE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靛玉红(Indirubin)是我国首创的有效抗白血病药物。1977年以来临床应用于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的疗效已得到肯定。单用此药所得的缓解率为59.87%,有效率87.26%。为了提高疗效,我院在1982年4月至1982年12月,8个月内单独试用靛玉红B_2治疗慢粒6例,现将治疗效果小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6例慢粒,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6—45岁,平均28.5岁。5例初  相似文献   

8.
我组与血液学研究所、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等单位协作,经过多年研究,从中药当归芦荟丸中筛选出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的中药青黛,进而从青黛中提取出有效成分靛玉红,并合成了靛玉红。经我组与血液研究所两个单位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9.
靛Ⅲ(又名异靛甲),继靛玉红之后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的又一种新药,由医科院血研所药物研究组研制出靛玉红同类的药物。经我院临床试用,副作用甚大,主要表现为肌腱疼痛难以忍受,对脾脏缩小和白细胞下降也欠理想,故难于在临床上推广。须要继续研究,更改剂型,寻求有效的成份方可使用。  相似文献   

10.
靛玉红是中药青黛中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成分,目前常用半合成品。靛玉红片中靛玉红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色法操作较繁,不能消除靛蓝的干扰。解联立方程法必须已知或用实验测定。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操作不够迅速。后两种方法回收率均偏低。本文报道的方法简便,测定迅速,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银屑病(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顽固难治的皮肤病。至今还无一种方法能终止该病的复发。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良好疗效。而白血病和银屑病在病理上有某些类似之处。因此,我们从1979年10月至1980年4月用靛玉红(成都中医学院化学合成)进行了寻常性银屑病26例的治疗观察,现初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为红白血病国内报道较少,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41岁,干部。于1980年12月被确诊为慢粒,经马利兰、靛玉红等治疗好转,能继续工作。1984年4月因骨痛,乏力进行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1978年12月至1980年10月,使用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制全合成靛玉红(Indirubin)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22例,在临床上获得满意疗效。兹将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终末期可发生急性变,急变的类型多种多样,急变为嗜碱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者极为罕见。我们最近遇到一例急变为嗜碱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的病例,并进行了血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现报告此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1岁,已婚,农民,1986年5月21日入院,患者1984年3月曾以左上腹痛伴包块3个月,经骨髓细胞学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为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继发骨髓纤维化,经靛玉红及马利兰化疗4个月,缓解出院。近一个月来,自觉脾逐渐肿大,  相似文献   

15.
能玉红(Indirubin)是中药青黛中的一种成分,属吲哚类。197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报导应用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并取得良好效果,国外尚未见用此药治疗白血病的报导。我们从1978年末参加了靛玉红治疗慢粒的协作组,到1979年10月共治疗10例慢粒,现将初步疗效总结如下。治疗对象所有10例慢粒均系住院患者,均经临床、血象及骨髓象检查所确诊,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令17~55岁,以青壮年为多,治疗前病程自2个月至1年不等。10例中5例为初发病例,入院前未曾用过任何化学药物。另5例为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16.
板蓝根制剂(冲剂、干糖浆)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腮腺炎、治疗传染性肝炎、暴发性红眼、单纯性疱疹性口炎、及治疗扁平疣等。据文献报道,板蓝根中的主要有效成份为靛玉红。靛玉红具有抗白血病作用,对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疗效,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我们对15个厂家所生产的21批板蓝根制剂中的靛玉红和几种氨基酸用薄层扫描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用氯气敏电极法测定了总氮量(因为其中的主要成分均为含氮化合物)。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找新的抗白血病药物,我们以靛玉红为原料合成了靛玉红肟及其金属配合物靛玉红肟-Cu(Ⅱ),并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了分离提纯。靛玉红肟的分子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晶体结构分析确定。靛玉红肟-Cu(Ⅱ)的分子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确定。初步抗白血病活性试验表明,靛玉红肟具有抑制作用,靛玉红肟-Cu(Ⅱ)则无效。  相似文献   

18.
靛玉红(Indirubin)为我国首创的抗白血病新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马利兰相似,而无一般化疗药的免疫抑制作用;对实验动物肿瘤W_(256)和Lewis肺癌也显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靛玉红在人和动物消化道吸收均差,药物在胃肠道的持续滞留可能就是临床所见胃肠刺激症状及对实验动物肿瘤抑制率不高的原因。为提高对慢粒的疗效,克服其吸收差和对消化系统的毒副作用,对靛玉红这一二聚吲哚类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们比较了靛玉红及其衍生物N′-乙基靛玉红(N′_1-ethyl indirubin。79002)和N′-十八烷基靛玉红(N′-octadec-yl indirubin 79005)(图1)胃肠吸收方面的差别,并试图说明三者抗癌活性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三十多年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的治疗进展缓慢,马利兰自五十年代初用于临床,至今仍是治疗慢粒慢性期的首选药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靛玉红属吲哚类,我国首创用吲哚类治疗慢粒。靛玉红治疗慢粒有腹痛、腹泻、便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副作用。因此有必要找出疗效更高,副作用更小的类似化合物,靛Ⅲ即为该类化合物之一。我们所用的靛Ⅲ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合成,经卫生部药品检定所审核,  相似文献   

20.
靛玉红肟甲醚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靛玉红肟甲醚的合成及构效关系。方法:用靛玉红、NH2OH.HCL、CH3I在乙醇中直接合成靛玉红肟甲醚并得到其晶体;用FT-IR170SX光谱法、JEDL-JNM-FX90Q,HNMR光谱法、Carlo Erba 11C6元素分析法、CAD4衍射法是靛玉红肟甲醚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用美兰试验测抗白血病活性。结果:测定出靛玉红肟甲醚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并得出靛玉红肟甲醚的抗白血病活性优于靛玉红。结论:肟甲醚结构〉C=N-OCH3对靛玉红类药物抗白血病活性有重要作用。对寻找这类新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