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益肾复方对实验性大鼠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阿霉素(5.0mg/ml)造成大鼠实验性肾病模型,观察益肾复方灌胃给药(ig)6周后对肾病大鼠尿蛋白、血液生化学指标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采用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方法,观察益肾复方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益肾复方(30,60g·kg-1)在升高肾病大鼠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降低肾病大鼠尿蛋白、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含量的同时,能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益肾复方60g·kg-1可降低血瘀大鼠全血粘度(切变率5/s和1/s)、全血低切相对粘度、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论:益肾复方对实验性大鼠肾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益肾复方对实验性大鼠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阿霉素(5.0mg/ml)造成大鼠实验性肾病模型,观察益肾复方灌胃给药(ig)6周后对肾病大鼠尿蛋白、血液生化学指标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采用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方法,观察益肾复方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益肾复方(30,60g·kg^-1)在升高肾病大鼠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降低肾病大鼠尿蛋白、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含量的同时,能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益肾复方60g·kg^-1可降低血瘀大鼠全血粘度(切变率5/s和1/s)、全血低切相对粘度、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论:益肾复方对实验性大鼠肾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1)、Ⅳ型胶原(collagenⅣ, ColⅣ)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剂量为10 mg·kg-1·d-1)、益肾通络方组(剂量为20 g·kg-1·d-1),各组按相应剂量灌胃,于第4周末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ALB)、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采用免疫荧光、电镜及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TGF-β1、 ColⅣmRNA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大量蛋白尿,血清TP、ALB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TC、 TG水平均显著升高,肾组织出现病理损害,肾组织中TGF-β1、 ColⅣmRNA均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 TC、 TG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TP、 ALB水平均显著升高,肾组织病理损害较轻,肾组织中TGF-β1、 ColⅣmRNA均显著下调(P<0.05)。盐酸贝那普利组与益肾通络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对MN的治疗作用与其能够抑制TGF-β1、 ColⅣmRN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锁固精丸加味方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金锁固精丸加味方组(中药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 mg/kg复制肾病综合征模型;中药组同时给予金锁固精丸加味方水煎剂96g/kg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等容积饮用水灌胃,连续45 d;分别取24h尿、血清及肾组织观察该方对模型大鼠24h尿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及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金锁固精丸加味方能降低24 h尿蛋白和血清总胆固醇,升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对血清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影响(P>0.05);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电镜检查结果均显示该方可减轻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结论】金锁固精丸加味方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鲤鱼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50只,经尾静脉分两次注射阿霉素制备肾病综合征模型,检测大鼠阿霉素注射前1周、注射后每3天的12h尿蛋白排泄量并描绘尿蛋白排泄量变化曲线;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清蛋白(ALB)、总蛋白(T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O)的水平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12h尿蛋白排泄量、血脂水平明显升高;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12h尿蛋白排泄量降低,血清清蛋白、总蛋白水平升高。结论鲤鱼汤能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尿蛋白排泄量,提高血清蛋白及总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60只)。造模组大鼠采用阿霉素(6.5 mg/kg)单次尾静脉注射复制肾病综合征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造模1周后,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苓桂术甘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贝那普利组大鼠给予每日10 mg/kg贝那普利;低剂量组大鼠给予每日4.29 g/kg苓桂术甘汤;中剂量组大鼠给予每日21.45 g/kg苓桂术甘汤;高剂量组大鼠给予每日42.90 g/kg苓桂术甘汤。6组大鼠均连续给药3周后,留取尿液,检测大鼠尿量及24 h尿蛋白,同时检测其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结果:苓桂术甘汤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中TC、TG、BUN、Cr含量,升高血清ALB含量,且中剂量效果最佳。结论:苓桂术甘汤能够缓解肾病综合征大鼠水肿,降低血脂,并有效恢复其肾功能,促进肾病综合征的缓解,为扩大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水陆二仙丹水提取液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陆二仙丹高、低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法制作肾病综合征模型。检测24h尿蛋白定量(24hUPQ)、尿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ALB、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肾组织切片在电镜、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学形态。结果治疗3周后,水陆二仙丹高、低剂量组24hUPQ、尿ALB、β2-MG和IgG定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ALB、TP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TG、CHOL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水陆二仙丹能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病理损伤、降低蛋白尿,且在改善营养状况、调节蛋白质及脂质代谢方面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苑益肾颗粒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4 d制造肾病大鼠模型,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蒸馏水,而阳性对照(醋酸泼尼松片5 mg/kg)、芪苑益肾颗粒低(1.5 g/kg)、中(3.0 g/kg)、高剂量(6.0 g/kg)分别给药,连续灌胃21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阿霉素肾病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结果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芪苑益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组(P<0.05);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低、中剂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CD4/CD8显著升高(P<0.01),而CD8+显著降低(P<0.05)。结论芪苑益肾颗粒可能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芪苑益肾颗粒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4 d制造肾病大鼠模型,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蒸馏水,而阳性对照(醋酸泼尼松片5 mg/kg)、芪苑益肾颗粒低(1.5 g/kg)、中(3.0 g/kg)、高剂量(6.0 g/kg)分别给药,连续灌胃21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阿霉素肾病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结果 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芪苑益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组(P<0.05);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低、中剂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CD4/CD8显著升高(P<0.01),而CD8+显著降低(P<0.05)。结论 芪苑益肾颗粒可能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方防治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测尿蛋白阴性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钠普利组、复方鳖甲软肝方组,每周测大鼠体重,每2周1次收集大鼠24h尿量,测24h尿蛋白定量,10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血清观察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应用HE、六胺银染色及Mallory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数据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复方鳖甲软肝方能够减轻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损害,增加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体重,减少尿蛋白排泄,提高血TP和Alb水平,降低BUN和SCr,改善肾功能。结论:复方鳖甲软肝方能减轻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球硬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苯那普利减轻幼龄肾病大鼠蛋白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减轻幼龄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方法 对SD幼龄大鼠 (1个月龄 ,体重 10 0 g左右 )行单侧肾切除加阿霉素注射建立动物模型 ,术后即给予苯那普利 6mg·kg-1·d-1)治疗 12周 ,观察大鼠蛋白尿的变化。结果 于治疗的第 7、9、12周 ,苯那普利组 2 4h尿蛋白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分别为 (7 34±4 36 )、(1 99± 1 2 4)、(5 18± 3 5 3)mg比 (14 44± 1 76 )、(17 48± 9 77)、(15 18± 4 71)mg (P均 <0 0 1)。 结论 在单侧肾切除后 1周注射阿霉素的幼龄SD肾病大鼠动物模型中 ,苯那普利显示了较好的降尿蛋白作用  相似文献   

12.
90例高尿酸血症,年龄13~82岁,女12例,男78例。肾脏继发症有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2例;慢性高尿酸血症肾脏病9例;高尿酸血症尿路结石55例(其中肾脏病与尿路结石并存5例)。治疗是口服别嘌呤醇;全身碱化疗法;在水充足情况下予各种利尿剂。  相似文献   

13.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全身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将抗结核药物注入支气管内膜结核病灶处。结果 在痰菌阴转时间及肺不张疗效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灌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药川芎嗪对烫伤豚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川芎嗪对烫伤豚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 30% TBSAⅢ°烫伤豚鼠 78只,并随机分成川芎嗪 复苏(治疗组)和复苏 (对照组 ),每组均在烫伤后 2、48、12、24、48h6个时相点,分别采血 2~3ml,用放免法测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DM)、内皮素 (ET)数值;同时在伤后 412、24、48h4个时相点切取肾脏标本,用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另设正常组。结果 ①血浆ADM:伤后两组各时相点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5), 8h达峰值,两组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在 8、12、48h各时相点差异有显著性 (P<0 05或P<0 01)。②血浆ET:两组各时相点均显著升高(P<0 01),治疗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在 8h内差异有显著性(P<0 05)。③肾脏电镜观察:两组伤后 4h即出现明显病理改变, 12h最严重, 48h后减轻。治疗组损害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ADM与ET含量变化参与了烧伤休克的发病过程,中药川芎嗪可减轻严重烫伤后肾脏的损害,提高ADM与ET的比值,对烫伤动物豚鼠肾脏有保护作用,ADM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心率减速力(DC)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设为治疗组,每天给予左卡尼汀100mg/kg,静脉滴注,疗程14d;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儿童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DC处理软件,离线计算DC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前DC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DC值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有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左卡尼汀可改善迷走神经功能,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甘草酸二胺组45例,给予甘草酸二胺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甘草酸单胺组43例给予甘草酸单胺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分别在治疗5天和1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对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5天甘草酸二胺组有效率55.56%,甘草酸单胺组30.23%(P<0.05),治疗后10天甘草酸二胺组有效率88.89%,甘草酸单胺组55.81%(P<0.01),各项肝功指标对比提示甘草酸二胺的降酶作用显著。结论: 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化疗后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经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率的下降,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瓣膜病,并已成为主动脉瓣膜置换的首要原因。换瓣手术是目前CAVD临床上唯一被证明有效的治疗方式,这也意味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换瓣之前不断降低。因此,早期药物治疗预防或延缓其进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过去一直认为CAVD是一个被动的机械性磨损的过程,但近年来认为,CAVD是多因素作用下的主动进展过程。多项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CAVD涉及炎症和脂质代谢异常、钙磷代谢紊乱等。基于这些研究,研究人员开展了多项关于CAVD的药物治疗临床研究,其中他汀类药物、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较多。本文就近年来有关CAVD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用自身对比法分析观察血液病46例,FLI30例次治疗前后血象及临床疗效。化疗组FLI后两周WBC及BPC上升20%以上者分别为75%及70.3%;与自身单纯化疗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0.001);但Ret改变不明显。升血药组中急性粒缺疗效显著迅速,纯红再障一例经自身FLI后缓解两年未复发。AMF一例FLI17次仅有短暂血象改善,后加用维生D_3治疗后缓解15个月。慢性再障,难治性贫血及ITP疗效不显著不持久。FLI的细胞数量与疗效无明显相关、供受者ABO血型不同的FLI无不良反应。FLI疗效机制中体液因素比细胞因素似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的3种治疗方法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89例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每日1次,每次250m g,连服10d;B组给予多西环素治疗,一日2次,每次100m g,共10d;C组用阿奇霉素加多西环素联合治疗,各药用法不变,共7d。结果:A组有效率为75%,B组有效率为72.5%,C组有效率为96.8%,C组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配伍多西环素治疗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优于各药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评价澳泰乐冲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价值和作用机制。方法①用澳泰乐冲剂治疗5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周,并与培菲康对照。②观察澳泰乐对被阿托品和氯化钡致痉的离体兔结肠的作用。结果①总有效率:澳泰乐组89.66%,培菲康组65%(P<0.001)。②澳泰乐有效的缓解被阿托品和氯化钡致痉的离体兔结肠(P<0.001)。结论澳泰乐是治疗肠是铁激综合征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结肠平滑肌受体和影响结肠离子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