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7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加权运动磁共振成像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评估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30例经活检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放化疗前、放化疗1个月后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矢状面T2WI,横轴面T2WI、T1WI、DWI、IVIM(12个b值,范围0~2000s/mm2)。双指数模型测得病变区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拉伸指数模型测得水分子扩散异质性指数(α),扩散分布系数(DDC)。测量各扫描时间点肿瘤最大面积及相关参数,并分析其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病灶的D值、f值、DDC值在放化疗后升高,分别由0.642×10-3mm2/s,18.8%,0.84×10-3mm2/s升高至0.777×10-3mm2/s,36.3%,2.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D*值在放化疗前后分别为0.775,9.59×10-3mm2/s至0.486,39.8×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M双指数、拉伸指数相关参数可动态监测宫颈癌放化疗过程中的细微变化,D值、DDC值能有效监测放化疗疗效,f值可作为放化疗疗效的潜在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72例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分为2组,每组36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等指标均优于(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低频探头和低频探头联合高频探头检查在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和敏感性。 方法选取河源市妇幼保健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有颅脑疾病高危因素(早产、低体质量、多胎妊娠、出生过程有缺氧窒息及产时感染)的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新生儿平均分为2组,研究组(45例)给予低频探头联合高频探头进行探查,对照组(45例)仅给予低频探头进行探查。结合CT检查结果和临床治疗,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和敏感性。 结果研究组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内出血和室管膜下出血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100%、100%,高于相应对照组(15.38%、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测脑实质内出血和脑积水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100%以及42.85%、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测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效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超声低频探头联合高频探头的方法提高了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内出血、室管膜下出血等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在诊断新生儿脑实质内出血和脑积水的准确率没有差异,且对颅脑疾病诊断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附件扭转(AT)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提高儿童AT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探讨丹参素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注射液,2 mg·kg-1)、丹参素低(10 mg·kg -1)、中(20 mg·kg -1)、高(30 mg·kg -1)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丹参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构建血管性痴呆模型。建模成功后,从第1天开始丹参素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28d。给药结束后对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脑损伤相关因子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结构,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脑组织结构正常,细胞排列整齐,无明显空泡结构;模型组可见明显的脑白质受损,细胞排列紊乱,视野中大量空泡结构;在给予丹参素干预后,随着丹参素给药剂量的增加,可见脑组织细胞排列逐渐变整齐,空泡结构逐渐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血清S-100β、NSE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素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血清S-100β、NSE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随着丹参素给药剂量的增加,小鼠逃避潜伏期、血清S-100β、NSE含量逐渐降低,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具有量-效关系(P<0.05);丹参素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素可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指数、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DWI)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诊断性能,评价灌注参数与血流量(cerebral bloodflow,CBF)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的病例34例,包括低级别17例,高级别17例。受试者术前均行常规扫描、3D动脉自旋标记成像(threede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及多b值DWI序列扫描,利用FUNCTIONTOOL后处理软件中的单指数模型计算得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利用双指数模型得到D、D*、f值,利用拉伸指数模型得到分布扩散系数(distribute diffusion coefficient,DDC)、水分子各向异性(alpha,α),利用3D ASL后处理软件得到CBF值。所得各参数利用SAS9.4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ADC、D、f、DDC、ɑ值低于低级别胶质瘤,D*值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值均<0.05;全部胶质瘤D*与CBF呈正相关(r=0.51,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steristic,ROC)曲线分析得出:ɑ、D、DDC、ADC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curve,AUC)分别为0.969、0.965、0.961、0.957,其诊断阈值分别为0.88×10^-3mm^2/s、0.86×10^-3mm^2/s、1.10×10^-3mm^2/s、1.11×10^-3mm^2/s。结论单指数、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DWI为胶质瘤术前提供更多诊断信息,ɑ、D、DDC、ADC值在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均有较高价值,且灌注参数D*与CBF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新型敷料处理颅脑手术后难愈性伤口的经验。方法在医护协作下使用新型敷料对11例颅脑术后难愈性伤口进行换药及护理。结果11例伤口中8例痊愈;1例肉芽生长良好联合皮瓣转移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伤口愈合缓慢,医生二期缝合后伤口痊愈;1例发现脑脊液漏中止换药行手术清创及修补术并抗感染治疗痊愈。结论合理使用新型敷料、加强医护配合可有效地促进头部难愈性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IoC)监测指导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用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者100例,年龄20~3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IoC监测组(IoC组)和临床组(C组)。两组患者均采用TCI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从4.0μg/ml起始,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1.0μg/kg。IoC组TCI丙泊酚至IoC指数为40~60之间,将IoC始终维持在45±3,且根据IoC值调整丙泊酚血浆靶浓度;C组采用改良OAA/S评分对患者进行镇静评估,输注丙泊酚至OAA/S评分达到1分(对轻度摇动患者躯体无反应)。记录给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扩宫、吸宫和清醒时的MAP、HR、SpO2,记录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IoC组丙泊酚用量减少,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体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给药前比较,睫毛反射消失、扩宫、吸宫时两组患者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oC监测对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丙泊酚用药和麻醉深度调控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