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的影响.方法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40例,应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雷米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在手术结束前45 min左右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B组输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围麻醉期及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60、70、80)的丙泊酚TCI靶浓度及平均动脉压、心率,并记录TCI结束至睁眼时的苏醒时间.结果 A组术毕至拔管各时间点的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1).A组苏醒时间(21.0±6.6)min,明显长于B组的(15.5±3.3)min(P<0.05).结论 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行丙泊酚-雷米芬太尼TCI麻醉时,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能使丙泊酚的效应室靶浓度降低,但苏醒时间略有推迟.  相似文献   

2.
右美托咪啶用于ICU颅脑病变患者的镇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用于ICU颅脑病变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对50例颅脑病变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镇静,维持Ramsay评分2~5分,观察各项指标。结果镇静效率为(86.6±7.3)%,镇静时间平均输注速度为(0.52+0.13)μg/(kg·h),镇静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应用于颅脑病变患者,且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带气管插管转入ICU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20例。D组予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μg/kg20min内静脉泵入,每1h依据Ramsay评分调整药物泵入剂量为0.2~0.7μg/(kg·h);P组予丙泊酚负荷剂量lmg/kg静脉注射,根据不同镇静程度维持剂量为O.5~3mg/(kg·h)。每2h进行数字疼痛评分(NRS),当NRS评分大于4分时给予芬太尼1μg/kg;达到拔管备件者拔出气管导管。结果与P组比较,D组镇静效率明显较高(P〈0.05),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停药后苏醒、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用药期间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谵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ICU的镇静、镇痛效果好,苏醒快,可缩短拔管时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谵妄发生率低,是ICU理想的镇静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中,对比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的镇静效果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相关患者分为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啶组,随机、单盲法试验。根据躁动-镇静评分(RASS)、谵妄评定方法判断两组镇静效果及谵妄发生率,并对比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达到目标镇静范围内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起效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谵妄发生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啶组对比丙泊酚组表现为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而低血压发生率右美托咪啶组则低于丙泊酚组。脱机时间:右美托咪啶组平均为3.2天;丙泊酚组平均为6.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CU留住时间,右美托咪啶组平均为5.1天,丙泊酚组平均为10.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因具有清醒镇静,易唤醒的特点,使得其在AECOPD患者的镇静中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辅助于臂丛阻滞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 ~Ⅱ级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成功后,右美托咪定组(D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静脉泵注10 min后按0.2~0.7 μg/(kg·h)的速率维持;丙泊酚组(P组)给予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后以2~4 mg/(kg·h)维持;咪达唑仑组(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后以0.05~0.1 mg/(kg·h)维持.调整各组患者的输注速度使镇静目标维持Ramsay镇静评分为3~4分.术中监测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BIS)指数值、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相同镇静评分下,D组的BIS值明显低于P、M组(P<0.05);3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D组HR下降较P、M组明显(P<0.05),P组MAP下降较D、M组明显(P<0.05);P、M组RR减慢较D组明显,需要辅助呼吸的比例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 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能明显抑制呼吸,而右美托咪啶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小,辅助于臂丛阻滞麻醉镇静效果比较好,但易诱发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照分析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啶对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取重症颅脑外伤躁动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设为丙泊酚镇静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44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右美托咪啶镇静组,对比观察两组的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丙泊酚组患者达到镇静满意的时间和停药后唤醒时间明显短于右美托咪啶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丙泊酚组与右美托咪啶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更高,丙泊酚组呼吸抑制、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颅脑外伤躁动患者而言,给予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都能够起到显著的镇静效果,丙泊酚药物见效快,用药时间短,有时会出现呼吸抑制现象,右美托咪啶抑制呼吸并不明显,但是心动过缓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病情给药。  相似文献   

7.
王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53-154
目的探讨右美托嘧啶在ICU病房中镇静疗效。方法 46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23例,设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组(23例,设为治疗组),分别记录镇静前的Ramsay评分和Pa02/Fi02指标,记录镇静中4h、6h和12h的心率、血压和呼吸。镇静达12h时停止药物输注,每2h评估1次镇静深度,记录恢复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镇静满意程度。结果比较至镇静满意时间及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镇静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ICU病房中右美托嘧啶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8.
祝旺  赵玉良  李泳 《黑龙江医药》2014,(6):1363-1365
目的:研究并比较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啶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COPD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镇静组(实验组)、右美托咪啶镇静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达到镇静满意的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心动过缓、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丙泊酚组患者达到镇静满意的时间和停药后唤醒时间少于右美托咪啶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更高,丙泊酚组呼吸抑制、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使用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均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丙泊酚镇静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但是可能会发生呼吸抑制现象,右美托咪啶不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抑制,但可能发生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ICU(重症监护室)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镇静后谵妄发生率的比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66例ICU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右美托咪啶组(33例,应用右美托咪啶治疗方法)和咪达唑仑组(33例,应用咪达唑仑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ICU患者的平均镇静起效时间、镇静后谵妄发生率。结果:两组ICU患者的平均镇静起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镇静后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咪达唑仑组ICU患者(P0.05)。结论:ICU患者用右美托咪啶的镇静后谵妄发生率相比起咪达唑仑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单次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啶和咪唑安定注射对鼻内镜手术全麻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0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咪唑安定组(C组)。D组病人诱导前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1μg/kg,M组诱导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静脉注射丙泊酚和芬太尼、阿曲库铵进行全麻诱导,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中观察血压、心率,根据病人的应激反应调节丙泊酚输注速度,记录维持异丙酚用量。记录插管期、术中及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拔管时间和苏醒时有无躁动。结果与C组比较,D组麻醉维持异丙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中收缩压、心率均较C组降低,苏醒时躁动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麻醉中可节省异丙酚的用量,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期躁动少,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对40例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维持Ramsay评分3-4分,观察并记录各项指标。结果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满意度为(91.3±8.4)%,镇静期间平均输注速度为(0.42±0.15)μg/(kg·h),镇静12h时停止右美托咪定输注后恢复时间为(23.6±8.2)s,镇静期间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  相似文献   

12.
仲爱军  史成富  杨倩 《江苏医药》2021,47(3):296-298,303
目的 比较围术期输注右美托咪定或舒芬太尼在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静脉全身麻醉(全麻)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D1组和D2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内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1.0 μg/kg,随后以0.2?0.7μg? kg-1 ? h-1输注至术后72 h;S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内输注舒芬太尼0.3 μg/kg,随后以0.2?0.4 μg ? kg1 ? h1输注至术后72 h.麻醉期间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50?70.记录麻醉诱导期MAP及HR.比较三组首次需要追加芬太尼和丙泊酚时间及两药总消耗量.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期,D1组及D2组MAP及HR均低于S组(P<0.05).与D1组和S组比较,D2组首次需要追加丙泊酚及芬太尼时间均延迟,且两药的总消耗量均减少(P<0.05).D2组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D1组和S组(P<0.05).结论 在全麻下行颅脑损伤手术的患者,围术期输注右美托咪定较舒芬太尼能更有效增强麻醉效果,维持全麻诱导期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分析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28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比组给予咪达唑仑。对比两组镇静效果、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脱管拔管率。结果:研究组镇静起效时间(48.62±8.37)s、停药后唤醒时间(17.62±3.29)min以及镇痛药物使用率32.14%(9/28)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入住ICU时间(6.41±2.15)d、机械通气时间(4.82±1.56)d和首次脱机抑制率14.29%(4/28)低于对比组,成功脱机拔管率89.29%(25/28)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较好,能起到较好的镇静作用,降低入住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成功脱机拔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单立新  周其富 《海峡药学》2012,24(5):162-16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小儿眼科手术麻醉复苏期咳嗽和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小儿眼科手术3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和C组(丙泊酚)每组15例,麻醉诱导方案相同,C组术中靶控丙泊酚,D组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初始量0.6μg·kg-1,输注10min),术中靶控丙泊酚同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h)静脉维持,术前10min停止麻醉药物输注。记录麻醉苏醒期咳嗽的次数和程度、躁动发生情况以及拔管时间。结果 C组中麻醉复苏期间咳嗽的发生率、程度和躁动发生率高于D组(P<0.01),两组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学龄前小儿眼科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麻醉复苏期间咳嗽、躁动的发生率,提高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时应用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常见简单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丙泊酚组,每组50例。入监护室后分别以右美托咪啶0.2~0.7μg·kg -1·h -1和丙泊酚0.5~3 mg·kg -1·h -1静脉泵入,根据患儿镇静分级(Ramsay 分级)调整药物剂量。记录2组患儿镇静效果(Ramsay 分级)、机械通气时间、停药至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及用药期间心动过缓、低血压、躁动及谵妄等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结果2组患儿镇静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5),右美托咪啶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 P =0.019)、停药至撤除气管插管时间( P =0.002)较丙泊酚组明显缩短,躁动及谵妄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 P =0.036),低血压( P =0.795)及心动过缓( P =0.741)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啶在小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期间应用镇静效果可靠,与丙泊酚相比可降低机械通气时间,躁动及谵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ICU术后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住我院ICU的术后躁动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30例)、丙泊酚组(n=30例),两组均静脉泵入芬太尼0.5μg/kg/h,并分别缓慢推注负荷剂量为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及1mg/kg的丙泊酚后,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丙泊酚0.5~4mg/kg/h,记录患者镇静前、镇静10min后、镇静60min后及镇静120min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排量及射血分数.结果:镇静后,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心排量均较镇静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射血分数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的射血分数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镇静后,右美托咪定组平均动脉压、心排量及射血分数较丙泊酚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心率较丙泊酚组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两组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均可使ICU术后躁动的老年患者达到较满意的镇静.但是,两种药物均对ICU老年患者均可产生血流动力学影响,右美托咪定对心率影响较大,丙泊酚可影响心脏收缩功能,对血压影响较大,需注意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 组)给予负荷剂量1μg/kg,维持剂量0.2~0.7μg·kg-1·min-1。丙泊酚组(P组)给予负荷剂量1~3mg/kg,维持剂量0.5~4.0mg·kg-1·min-1镇静。机械通气后24h内,两组患者均每2h记录一次BIS值,随后立即进行RASS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镇静前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RASS评分<-3分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确定两组药物镇静适度时所对应的最适BIS 值。结果两组患者BIS与RASS评分均具有较好相关性,其中右美托咪定组的相关性较丙泊酚组差。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最佳BIS截断值为58.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29、0.872;丙泊酚组患者的最佳BIS截断值为63.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87、0.875。两组患者镇静后的生命体征均较镇静前平稳。结论 BIS 可用于监测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深度,但准确性较其监测丙泊酚的镇静深度差,在相同等级的RASS评分下,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BIS值偏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丙泊酚组,每组48例,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持续泵注麻醉,比较两组术中MAP、HR波动情况,术后苏醒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术中MAP、HR更为稳定,术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啶组术后1、2、4 h Ramsay镇静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持续泵注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患者TURP,尤其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后烦躁发生率高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 C I)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生理盐水组(C),D组术中缓慢静滴有美托咪啶(0.1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历时15 min C组输注100 ml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滞留30 min,观察患者苏醒恢复期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0 min和20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镇痛评分、呼吸抑制、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全麻后身体舒适度评分(BCS).结果 C组的镇痛评分显著低于D组(P〈0.05).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拔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D组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D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全麻后身体舒适度评分(BCS)比较,D组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泊酚靶控输注(TCI)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右美托咪啶应用不但使苏醒期的镇痛效果好,预防苏醒期躁动发生,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在ERCP诊疗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取石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 80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取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麻醉组(D组);丙泊酚麻醉组(P组),观察记录不同时点HR、MAP、RR、SpO2,镇静评分、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病例均能顺利完成操作,诱导入睡后D组MAP、HR下降(P〈0.05),两组RR、SpO2、苏醒时间无差异性,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P组(P〈0.05),镇静评分优于P组(P〈0.05)、手术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无差异性.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麻醉中可节俭异丙酚的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适用于ERCP诊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