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岛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相较与胰腺移植,它较为简单和方便,但存在组织来源匮乏和免疫移植排斥等障碍。新的胰岛分离纯化方法提高了供移植的胰岛的纯度和活性。成体干细胞研究、异种移植研究,有望解决移植的供源问题。Edmonton方案在胰岛移植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诱导剂的研究可以提高临床胰岛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胰岛细胞替代(胰腺器官移植或分离胰岛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根本途径。目前胰腺移植主要作为肾移植的附属手术,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胰岛细胞移植比胰腺移植更简单、安全。胰岛保存、分离技术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将胰岛移植从基础研究推向临床应用。Edmonton方案在胰岛移植临床应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体胰岛干细胞研究、胰岛异种移植等新技术的发展,将解决胰岛供体来源不足问题,为胰岛移植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近几年来胎儿胰岛移植取得的进展。为给根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带来希望。文章认为需进一步研究胰岛组织的分离、培养、纯化、冷冻贮存技术,探索最佳移植部位,寻找减少宿主对移植胰岛的排斥反应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鼠胰岛分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一种有效的胰岛分离方法 ,制备出高产量、高纯度、高活力的胰岛是深入研究胰岛移植后免疫排斥机制、筛选有效的免疫抑制药物和其它抗排斥手段的前提和基础。啮齿类动物胰腺胰岛分离方法虽早已建立 ,但胰岛的纯度和收获量仍不理想。本研究旨在分析大鼠胰岛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并以此优化胰岛分离和纯化的方法。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封闭群 ,体重 2 0 0~3 5 0g。2 .实验设备 :SP DJ系列净化工作台 (上海浦东物理光学仪器厂 ) ,低温离心机 (德国Heraeus公司 ) ,HZS H振荡器(哈尔滨东…  相似文献   

5.
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具有简单,安全的优点,但存在组织来源匮乏和免疫移植排斥等障碍。目前新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以为胰岛移植提供伉纯度,高活性的胰岛。异种移植可望解决供体缺乏的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基因重组,转基因技术及诱导干细胞分化技术,产生可替代的移植物将成为可能。而新型免疫抑制剂,免疫诱导剂的研发,则提高了临床胰岛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移植胰岛的坏死和凋亡严重影响胰岛移植的效果。近年来通过改善供体胰腺组织的保存、胰岛分离和纯化方法,抑制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减轻经血液介导的瞬时炎症反应,诱导免疫耐受和基因修饰胰岛移植等措施,移植胰岛的功能保护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7.
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砚虎  钱薇 《山东医药》1995,35(12):39-40
近年来研究表明,胰岛移植不仅能纠正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还可有效地延缓和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因此,胰岛移植是治疗Ⅰ型糖尿病的较理想方法。现将有关研究概况简述如下。1 临床胰岛移植概况 据国际胰岛和胰腺登记处报道,至1991年,欧美11个研究中心报告了40例Ⅰ型糖尿病胰岛移植患者,供体移植物均来源于经胰岛细胞纯化、分离的成人胰岛,胰岛移植后,有8例变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维持时间最长14个月。国内从1981~1991年底,有59家医院应用经短期培养的人胎儿胰岛组织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939例,主要移植部位有腹腔、  相似文献   

8.
猪胰岛细胞移植是一种极具潜力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目前仍以实验室研究为主,其临床应用主要面临两大挑战:高质量的活性胰岛短缺与异种免疫排斥反应.近年来随着胰岛分离纯化技术的改进、新型免疫耐受诱导策略的出现及移植技术的发展等,猪胰岛细胞异种移植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进入临床前期研究.本文就猪胰岛移植物的制备、排斥反应与防治措施、移植安全性及临床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胰岛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胰岛移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拓宽胰岛、β细胞来源,优化胰岛分离、纯化及保存方法,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研制实用型免疫隔离物;晚近,转基因胰岛移植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胰岛移植是治愈糖尿病潜在的希望所在。对1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施行胰肾联合移植,可以使其糖尿病获得治愈。但胰脏移植因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故难以作为常规治疗糖尿病的手段。胰岛移植虽然手术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但由于从单一供体胰脏难以获得足够数量的纯化胰岛,胰岛常常丢失于分离和纯化过程中,其成功率远远低于全胰脏移植。全胰脏移植1年后的成功率为70%以上,而胰岛移植则不足20%。另外,移植物的免疫排斥、某些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1.
胰岛移植的临床应用肖毅,何晓东,王姮通过胰腺或胰岛细胞移植,取代外源性胰岛素的使用,能有效地防止I型糖尿病的肾、视网膜及神经病变等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自1988年新的人胰岛细胞分离技术应用以来,已陆续有成功的同种异体胰岛移植并成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病...  相似文献   

12.
综述微囊化胰岛移植的近期进展,对此技术的研究显示,选择猪胰岛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供体最有前途;目前在猪胰岛分离纯化技术逐渐完善,主要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微囊化胰岛移植利用免疫隔离技术预防胰岛素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其中原理是通过一个人造屏障碍将移植物与宿主的免疫系统隔离,即胰岛组织被包裹在一个人工合成的膜装置,该膜具有选择通透性,免疫细胞及其它产生排斥作用的代谢物可被隔离或清除于膜外,而营养物质、电解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一种理想的、能维持胰岛活性和功能的长期保存方法。方法 作者采用琼脂糖和胶原包被大鼠胰岛后于37 ℃、5 % C O2 孵箱中培养,并在体内外条件下研究存放后胰岛的活性和功能。结果 此方法能保存胰岛达40 周之久,并能维持胰岛的正常形态、活性及胰岛素分泌功能。接受保存1 ~27 周的大囊包被胰岛移植后,92 .8 % 的糖尿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大部分宿主的正常血糖持续到大囊包被胰岛取出为止。结论 采用琼脂糖和胶原包被胰岛并培养于37 ℃、5 % C O2 孵箱中是移植前长期保存胰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囊化胰岛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微囊化胰岛移植的近期进展。对此技术的研究显示,选择猪胰岛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供体最有前途;目前在猪胰岛分离纯化技术逐渐完善,主要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微囊化胰岛移植利用免疫隔离技术预防胰岛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人造屏障将移植物与宿主的免疫系统隔离,即胰岛组织被包裹在一个人工合成的膜装置,该膜具有选择通透性,免疫细胞及其它产生排斥作用的代谢物可被隔离或清除于膜外;而营养物质、电解质、氧和生物活性物质则可通过此膜交换。  相似文献   

15.
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移植治疗 1型糖尿病具有简单、安全的优点 ,但存在组织来源匮乏和免疫移植排斥等障碍。目前新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以为胰岛移植提供高纯度、高活性的胰岛。异种移植可望解决供体缺乏的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采用基因重组、转基因技术及诱导干细胞分化技术 ,产生可替代的移植物将成为可能。而新型免疫抑制剂、免疫诱导剂的研发 ,则提高了临床胰岛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INGAP多肽在体外建立新的分步诱导分化体系诱导胰岛新生. 方法 分离纯化SD大鼠的胰腺导管干细胞.并体外扩增培养,取2~6代细胞进行分步诱导分化,于分化末期添加INGAP多肽,待诱导结束后收获新生类胰岛样细胞团(ILCs)分别行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并通过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试验(GSIS)评价ILCs的胰岛素分泌能力. 结果 (1)分离纯化的胰腺导管干细胞经过四步诱导后最终可形成立体结构的ILCs,其insulin和glucagon染色均为阳性,RT-PCR检测该ILCs也有insulin和glucagon基因的表达.(2)GSIS结果:新生ILCs和新分离胰岛的高糖组胰岛素释放量均显著高于低糖组(P<0.01);新生ILCs的胰岛素刺激指数接近新分离胰岛(P>0.01). 结论 通过建立新的包含INGAP多肽的体外分步诱导分化体系,能够获得具有立体结构和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的立体ILCs,为获取胰岛移植所需的β细胞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型猪胰岛治疗糖尿病大鼠的作用和功效.方法:成年健康♂五指山小型猪和普通家猪作为胰岛供体.胰腺获取后经胶原酶消化后进行胰岛提取纯化,纯化后的胰岛通过门静脉移植到糖尿病SPF大鼠的肝内,术后每天肌注环孢菌素(20mg/kg)作为免疫抑制剂,并通过检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变化和肝脏组织学检查来判定胰岛移植后的存活情况和纠正胰岛移植的效果.结果:五指山小型猪胰腺消化后胰岛产量为4608 IEQ/g±593 IEQ/g,纯化后为3820 IEQ/g±718 IEQ/g,纯度为85%,取自屠宰场猪胰岛产量为纯化前为3500 IEQ/g±625 IEQ/g,纯化后为2720 IEQ/g±435 IEQ/g,纯度为80%.两组84.6%糖尿病大鼠在移植术后第1天,血糖降至正常.维持时间:小型猪胰岛术后存活时间为3-5d(中位存活时间:4.5d),普通家猪胰岛存活时间为2-4d(中位存活时间:3.7d).经Kaplan-Meier分析,两组胰岛存活时间无差别.结论: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分离纯化后的胰岛产量高,功能良好,可以纠正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适合作为异种胰岛移植的理想供体.  相似文献   

18.
胰岛细胞移植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期发表了我国现在美国哈佛大学 Joslin糖尿病中心从事胰岛移植与细胞生理学研究的徐刚和袁敏敏生医生 ,撰文介绍有关胰岛细胞移植研究的进展 ,特别是关于胰岛分离化和抗排斥的新用药方案等表明了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应用的前景和希望 ,可供国内进行胰岛移植研究的参考。从本期起本刊将继续约请现在国外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同道撰文 ,及时介绍国外糖尿病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和问题 ,以供国内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72年,在Lacy和Ballinger成功的证明了移植胰岛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状态之后,许多学者开始了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探索。1989年,Ricordi C等人完成了第一例自体胰岛移植,这预示着胰岛移植是一项具备临床实用价值的医疗手段。本文根据国内外关于胰岛移植的报道,对胰岛细胞来源、移植部位及移植胰岛存活支持等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研究成人胰岛的分离、纯化方法,为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进行前期准备。方法采用改良的Ricordi技术消化成人尸体胰腺,然后用连续性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胰岛。胰岛收获量以国际标准的胰岛当量(islet equivalent,IEQ)表示。结果完成10例成人胰岛分离和纯化,其中5例完成了胰岛当量的统计,胰岛收获量为6367~108725IEQ/胰腺,平均为47678.8IEQ/胰腺,平均每克组织收获2055IEQ。结论采用改进的人胰岛分离方法,可以获得较大产量的有活性的胰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