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对不同体重指数初诊2型糖尿病(T2DM)胰岛胰岛α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152例初诊T2DM分为正常体重组53例,超重组52例,肥胖组47例,给予口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12周后评价三组胰岛α细胞胰岛素抵抗。结果:治疗后超重组及肥胖组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Gg-AUC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超重及肥胖组Gg-AUCI较正常体重组下降明显(P0.05);超重组及肥胖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am-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超重及肥胖组Hoam-IR较正常体重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可改善超重及肥胖患者胰岛α、β细胞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民航飞行员超重和肥胖状况及相关疾病,为民航飞行员超重和肥胖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航2017年3月-2018年2月接受体检的258名飞行员超重和肥胖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飞行员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超重和肥胖相关的疾病情况。结果:相较于其它年龄段组,50-59岁年龄段组飞行员超重和肥胖率明显更高,与年龄段24-29岁飞行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重指数正常飞行员相比,超重和肥胖飞行员的相关疾病发病率明显更高,尤以在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方面,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民航飞行员超重和肥胖以及相关疾病发病率与年龄有着一定的关系,年龄越大超重和肥胖以及相关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口服降糖药后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24例,予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体重、腰围、血压、BMI、血脂、血糖控制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体重、BMI、腰围、SBP、DBP、FBG、2h PBG、TC、TG、Hb A1c、HOMA-I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而空腹C肽及HOMA-%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且无严重低血糖反应。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可有效控血糖,降低体重,改善血脂代谢及β细胞功能和减轻胰岛素抵抗,且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教职工体重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我院参加体检且资料完整的674名教职工的体重指数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超重和肥胖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上升,肥胖可引起血糖升高,超重或肥胖可导致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增高,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明:体重指数越大,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和尿酸越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低。结论体重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有关,保持正常体重有可能预防和控制与肥胖有关的一些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肥胖和超重与血糖异常之间的关系及控制体重的重要性。方法 测量被调查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覆臀围等指标以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研究BMI、WHR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 被调查人群中肥胖超重的现患率显著升高(28.62%),肥胖超重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肥胖超重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肥胖超重是影响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重及肥胖者血浆游离脂肪酸、血糖、血脂水平及分析其相关关系。方法:检测57例超重及肥胖者及56例体重正常者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血糖、血脂水平。结果:超重及肥胖者FFA、血糖、TG水平较体重正常组升高(P<0.01)且FFA与血糖、TG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0.406,P<0.05)。结论:超重及肥胖患者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伴有血糖升高,可能是超重及肥胖患者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连续5年深圳地区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评价治疗和控制状况。方法2002-2006年对深圳地区人群进行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餐后2h血糖(OGTT2hPG)、血压(HP)、血脂测定的体检,计算体质指数(BMI),据此计算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以及成分组合特点,评价治疗和控制状况,随机对代谢综合征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结果MS中最多见的表现形式是超重/肥胖 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46.0%),其次超重/肥胖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高血糖(22.5%),再其次是超重/肥胖 胆固醇水平升高 高血压(19.3%)。5年间,糖尿病患病率波动在2.81%-6.30%之间;高血压患病率波动在2.62%-7.98%之间,近两年均呈上升趋势;血脂异常患病率从2002年的18.0%下降到2004年的7.95%;2005年至2006年血脂异常患病率出现上升趋势,达到20.61%;超重或肥胖患病率从2002年的23.0%下降到2004年的9.6%;2005年至2006年超重或肥胖患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分别达到25.8%和26.0%。调查还表明: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治疗1年以上的医从性差。结论代谢综合征控制和治疗形势不容乐观,对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教职工体重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我院参加体检且资料完整的674名教职工的体重指数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超重和肥胖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上升,肥胖可引起血糖升高,超重或肥胖可导致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增高,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明:体重指数越大,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和尿酸越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低。结论体重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有关,保持正常体重有可能预防和控制与肥胖有关的一些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奉化市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为开展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奉化市18岁及以上居民600例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调查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结果奉化市居民超重率32.83%,肥胖率为10.00%,超重率男性为30.04%,女性为35.01%,肥胖率男性为7.22%,女性为12.17%;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及饮酒与超重肥胖患病率有关;超重肥胖组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患病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调查人群中96.33%的人平时测量体重,体质量指数知晓率为6.50%,10.51%的超重和肥胖患者采取措施控制体重。结论奉化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较高,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针对超重和肥胖患病现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成人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分布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探讨房山区成人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24个乡镇的常住居民4 835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的测量。结果北京市房山区成人的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40. 4%、20. 6%和66. 8%。男性的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女性。超重率、中心性肥胖率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肥胖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农村地区人群的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城镇人群。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升高、男性、文化程度升高为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房山区成人的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呈现较高的患病水平,提示应加强房山区肥胖干预,农村人群为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