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用于修复小腿远端、足跟部、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重要皮瓣之一.笔者自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对23例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予以修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腿感染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采用5种带蒂的肌皮瓣和筋膜皮瓣对20例小腿感染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手术修复,皮瓣面积6cm×5cm~20cm×9cm.结果 20例皮瓣中有17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I期愈合;3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均获3个月~8年随访,无1例感染复发.结论 小腿感染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及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中下1/3段中等面积以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胫前区及足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科2009年9月~2012年11月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胫前及足部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4例合并Ⅱ型糖尿病,3例合并慢性骨髓炎及窦道形成.皮肤缺损面积8 cm×5 cm~17 cm×11 cm.结果 本组17例术后皮瓣存活良好,伤口一期愈合.1例术后皮瓣因引流不充分出现积血致远端部分坏死,行二期皮片移植术后愈合;1例因皮瓣蒂部软组织挫伤致血供不良改行交腿皮瓣后愈合.结论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切取范围较大,血供丰富,解剖容易,不易损伤大血管,蒂部旋转灵活,能修复的创面部位较多,皮瓣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逆行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并重建皮瓣感觉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4年3月对13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转移方法,将皮瓣旋转点改为外踝上5cm,根据创面大小及最远端距离调整旋转点位置,筋膜蒂宽度在3~5cm,将腓肠神经与小隐静脉包含在蒂内,采用明道转移修复创面。结果 13例中11例完全存活,2例皮瓣远端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瘢痕愈合。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局限性臃肿,感染治愈均无复发。结论改良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不需吻合血管,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及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外踝部11例、内踝部4例、小腿中下段10例、小腿中下部软组织肿瘤7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3例部分水泡形成,1例皮缘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皮瓣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吻合血管,可重建感觉,皮瓣成活率高,是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2年5月-2006年1月,对26例踝关节周围及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皮瓣面积最大为14 cm×7 cm,最小为6.5 cm×5.5 cm,平均9.3 cm×6.1 cm;蒂长3~7 cm,蒂宽3~4 cm,表面均保留1.5~2 cm宽的皮桥行明道转移.结果 25例皮瓣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满意;1例皮肤坏死,但皮下组织部分存活,经游离皮片移植后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以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设计并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踝部、足跟部、足背及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26例。结果:26例皮瓣中除1例修复前足内侧皮瓣远端发生脂肪液化外,余2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无破溃发生。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是修复踝部、足跟部、足背及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血供和临床应用。方法:依据10侧下肢标本的解剖结果,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与腓动脉穿支之间形成广泛的链式血管网,临床应用的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区Ⅳ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远端蒂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区Ⅳ度烧伤创面14例,创面范围5cm×4cm~12cm×6cm,皮瓣大小6cm×5cm~14cm×7cm,皮瓣最大旋转180°.自体中厚皮移植覆盖供瓣区及蒂部创面.观察皮瓣成活及腓肠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情况.结果 14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早期出现轻度静脉淤血,抬高患肢后缓解.13例移植皮瓣Ⅰ期愈合,1例缝合口少部分裂开,经换药治疗17d愈合.供皮区及供瓣区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短期内均有腓肠神经分布区感觉缺失.随访3~4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修复区外形满意,不影响功能,腓肠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恢复,无痛性神经瘤发生.结论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损伤小,是修复踝部Ⅳ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探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对 2 6例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肠神经、隐神经及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蒂的逆行皮瓣修复 ,皮瓣面积最大 3 0 .0cm× 10 .0cm ,最小 6.0cm× 4.5cm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长 3~ 13cm。 结果  2 4例皮瓣全部成活。 2例因静脉回流障碍 ,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2 1例经 6~ 3 6个月随访 ,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 结论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设计灵活 ,切取方便 ,血供可靠 ,不损伤主干血管 ,可重建感觉功能 ,经逆行转位可以满意地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较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足踝部创面修复术中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小腿内外侧皮瓣的效果.方法 足踝部创伤30例,缺损范围3 cm×6 cm~30 cm×15 cm,随机分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组(A组)和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组(B组),每组各15例,所有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封闭.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A组无并发症,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满意,修复创面最大30 cm×15 cm,供区创面封闭好;B组5例远端1/3坏死,植皮后愈合,修复创面最大18 cm×10 cm,3例供区创面植皮成活差,5例修复足背创面的皮瓣张力大,瘢痕重.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创面效果优于小腿内外侧皮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交腿修复胫前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11例胫前及足部外伤感染后软组织缺损坏死、骨外露彻底清创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交腿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6.0cm×5.0cm~16.0cm×8.0cm;足部软组织缺损4.0cm×3.0cm~14.0cm×6.8cm,皮瓣切取范围为5.6cmX4.5cm~18.0cm×10.0cm,蒂最长达18cm。结果术后10例皮瓣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随访3个月~3年,质地良好,外观较满意。足背皮瓣中1例边缘坏死,1例老年患者出现下肢交腿压疮,浅部针眼感染2例。膝、踝关节功能受影响小,皮瓣感觉仅有少部分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交腿是修复胫前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老年患者固定时间长容易引起关节僵硬,宜慎用,交腿后注意固定及防止压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4种皮瓣修复小儿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8月~2010年9月采用小腿外侧皮瓣、外踝上动脉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小儿足跟部软组织缺损33例,年龄3~12岁。缺损面积:4cm×3cm~18cm×11cm;8例伴有跟腱缺损。切取皮瓣面积:5cm×4cm~20cm×13cm;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10例、股前外侧皮瓣9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8例、外踝上动脉皮瓣6例。结果 33例经8~19个月随访,皮瓣外形和质地良好,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股前外侧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重新吻合静脉后皮瓣成活;3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发生远端边缘坏死,最大1.5cm×1cm,经伤口换药后痊愈。8例合并跟腱缺损者,5例用股前外侧皮瓣和深筋膜(髂胫束)重建后屈踝功能恢复近于正常,3例屈踝肌力减弱,有较明显的跛行。结论小腿外侧皮瓣、外踝上动脉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具有切取简便,损伤小,皮瓣外形和质地良好,是修复小儿足跟部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而股前外侧皮瓣则是修复小儿足跟部大面积缺损或合并跟腱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对12例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或骨缺损、骨髓炎的病例,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转移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2例中11例完全存活,1例皮瓣远端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瘢痕愈合.随访5~54个月,平均21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感染治愈均尤复发.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解剖简单、血供可靠,抗感染能力强,是临床上治疗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并感染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效果及静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时筋膜皮肤蒂保留3cm宽皮肤,其宽度尽量与皮瓣宽度一致;选择性在旋转轴点附近结扎小隐静脉远心端;明道转移;术后弹性绷带适当加压包扎。结果本组23例皮瓣全部成活,无严重静脉并发症发生。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理想术式,静脉并发症完全可预防或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VSD灌洗联合带蒂非主干血管皮瓣移植治疗足踝部感染性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以来,我院应用VSD灌洗联合带蒂非主干血管皮瓣移植治疗足踝部感染性组织缺损30例,治疗方法:①术前根据药敏结果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②术中彻底清创,清除坏死骨组织及炎性肉芽组织;③创面安置VSD负压材料,持续抗生素灌洗5~7d,负压封闭引流8—10d;④应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结果本组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感染均已控制,感染部位达到临床愈合。结论采用一期VSD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二期采用带蒂非主干血管皮瓣修复组织缺损,可彻底治愈足踝部感染性创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解剖以股前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9例足部皮肤缺损,男8例,女1例,年龄24岁~56岁.旋股外侧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于胫前/胫后动静脉做"T"型吻合,皮瓣切取最大面积20cm×12cm,最小面积10cm×6cm.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8个月~24个月,移植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具有血供可靠,血管蒂长,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不损伤主要血管等优点,是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手外科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8.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6例,机械损伤3例,压榨伤1例。手部软组织缺损6例,足背软组织缺损4例;缺损面积8cm×4cm~12.5cm×8cm,平均面积为10.5cm×6cm。术前均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穿支血管,术中记录穿支血管的数目和血管蒂长度。切取皮瓣范围8.5cm×4cm~13cm×8cm,5例供区直接缝合,供区宽度5cm,取腹部或大腿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受伤至皮瓣移植时间为2~4周。结果 10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受区皮瓣外形美观、无臃肿、质地好、功能满意;供区愈合良好,无明显凹陷。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血供丰富,血管解剖位置恒定,厚薄适中,是一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