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总结手部多指完全离断再植成功经验。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手外科成功再植多指离断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63岁,平均32.5岁。单手多指离断26例,其中2指离断10例,3指离断9例,4指离断5例,5指离断2例。双手各1指离断2例,各3指离断2例。应用显微技术,按照先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克氏针贯穿或交叉内固定)-修复指伸肌腱-修复指屈肌腱-吻合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吻合指腹部静脉-吻合指背部静脉-缝合皮肤关闭创面的顺序完成所有断指的再植。术后进行科学康复训练并坚持随访3~18个月,结合文献分析多指离断再植成活和功能恢复的经验。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3个月回访,再植手指愈合良好,外形美观;术后12个月回访,再植手指皮肤感觉恢复正常,再植手指握、捏及对掌功能部分恢复。末次回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本组(85.3±2.5)分,优21例、良6例、差3例。除坏死3指外,均未出现指体创面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发生动脉危像3指,经手术探查后解除。并发肌腱粘连5指,术后6个月后行肌腱松解术后手指屈伸功能恢复。结论多指离断再植成功不仅需要周密的计划安排和团队的合作,而且关键在于高超的血管吻合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手外科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8.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6例,机械损伤3例,压榨伤1例。手部软组织缺损6例,足背软组织缺损4例;缺损面积8cm×4cm~12.5cm×8cm,平均面积为10.5cm×6cm。术前均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穿支血管,术中记录穿支血管的数目和血管蒂长度。切取皮瓣范围8.5cm×4cm~13cm×8cm,5例供区直接缝合,供区宽度5cm,取腹部或大腿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受伤至皮瓣移植时间为2~4周。结果 10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受区皮瓣外形美观、无臃肿、质地好、功能满意;供区愈合良好,无明显凹陷。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血供丰富,血管解剖位置恒定,厚薄适中,是一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游离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分叶皮瓣修复手部多个创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手外科应用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分叶皮瓣修复手部多个创面缺损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7~59岁,平均41.5岁.机械伤17例,压砸伤5例;手背部12例,手掌部10例.携带2个穿支,形成2个分叶皮瓣20例,携带3个穿支,形成3个分叶皮瓣2例.创面不规则,均伴有肌腱、骨骼外露,皮瓣切取面积2.0 cm×2.5 cm~3.0 cm×8.0 cm.皮瓣供区均采用美容缝合.患者均获门诊或微信定期随访,观察皮瓣的质地、颜色、外形及美观.结果 皮瓣顺利成活19例,术后第1天出现动脉栓塞2例,经手术探查后血管再通畅,皮瓣完全成活,皮瓣远端少许坏死1例,经换药后愈合.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10.5个月,皮瓣色泽良好,质地可,外形美观,供区美容缝合后仅留线性瘢痕.根据手外科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6例,良6例.结论 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分叶皮瓣供区隐蔽,穿支较恒定,易于解剖,可以携带多个穿支,形成分叶皮瓣,修复手部多个创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动脉穿支皮瓣(TAP)在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应用TAP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4~58(41.5±3.0)岁.手背软组织缺损大小为7.0 cm×5.0 cm^15.0 cm×12.0 cm,创面污染严重.在急诊下行清创探查加VSD处理,骨折予以克氏针固定,术后7~14 d创面条件允许时,予以游离TAP修复,皮瓣大小为7.5 cm×5.5 cm^15.5 cm×12.5 cm.皮瓣血管蒂9例为胸背动脉外侧支,3例为胸背动脉内侧支.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10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探查解除危象后皮瓣成活.3例皮瓣稍臃肿,在术后3个月二期修薄.随访3~18个月,皮瓣颜色与受区相似,外形美观,质地可,供区可见线形瘢痕.结论 TAP血供可靠,血管管径较粗,皮瓣供区隐蔽,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拔毒生肌散是拔毒敛疮、祛腐生肌的常用方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糖尿病足、压疮、创伤性溃疡等各种慢性创面的中医外科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文章对慢性创面的发病机制、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归纳拔毒生肌散对各种慢性创面的治疗作用,概括性地阐述了拔毒生肌散对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此外,对拔毒生肌散的安全性做出一定的讨论。并对拔毒生肌散的临床运用与改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外架辅助复位:利用“韧带牵拉-复位”的原理,使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并临时固定,恢复桡骨长度、掌倾角和尺偏角。再行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时就可以在较小张力条件下对桡骨远端骨折进行解剖复位,操作省时省力。 锁定钢板内固定:能最大程度地复位和固定桡骨远端骨折。钉板一体的锁定结构及角稳定性能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提供“内支架”的作用,使骨折块的固定十分稳定,允许腕部早期功能锻炼,避免了外支架针道感染、腕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背景:C型桡骨远端骨折常使用单枚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患肢握力明显减弱。术中如何恢复桡骨长度、维持复位并进行内固定具有挑战性。 目的:比较外架辅助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93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其中外架辅助组49例行外架辅助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随访时间6-30(14.95±5.64)个月;单纯钢板组44例行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随访时间6-24(15.38±6.27)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随访的X射线片测量指标及腕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①外架辅助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X射线曝光次数小于单纯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在术后的随访中,外架辅助组桡骨高度恢复程度优于单纯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掌倾角及尺偏角的恢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③术后第2天,外架辅助组目测类比评分高于单纯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④在术后1年随访中,外架辅助组握力恢复程度优于单纯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⑤结果表明,两种方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能有效复位和固定,恢复腕关节功能;外架辅助组相比单纯钢板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X射线辐射少、握力恢复好等优点。ORCID: 0000-0002-4904-5483(陈孝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胸脐岛状皮瓣修复髋部和大腿骨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我科采用胸脐岛状皮瓣修复髋部及大腿骨外露患者共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8~60岁,平均(35.5±2.0)岁;创面大小13cm×10cm~32cm×13cm,其中最长1例皮瓣,修复至大腿远端,采用肋间动脉外侧支与膝上外侧动脉吻合。结果 1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其中2例皮瓣显得臃肿,其他患者对髋部及大腿外形表示满意,功能恢复良好,但供区瘢痕明显。结论胸脐岛状皮瓣主要以腹壁下动脉为供血基础,血运丰富,解剖位置恒定,易于解剖,血管蒂长,旋转半径大,方便带蒂转移修复髋部和大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下肢近端绑扎止血带在四肢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急救中实际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2010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四肢骨折伴失血性休克53例,其中仅在创伤肢体常规使用止血带(伤肢组) 26例,双下肢近端绑扎止血带+创伤肢体常规使用止血带组(双下肢组) 27例,观察两组入院24h内病死率,血压恢复到正常值低限范围所需时间,止血带休克发生率,术后神经、肌肉、皮肤损害及血栓发生率。结果入院24h内病死率:双下肢组无一例死亡,伤肢组3例(病死率1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双下肢组血压恢复到正常值低限范围所需时间为(18. 59±3. 05) min,伤肢组血压恢复到正常值低限范围所需时间为(49. 22±7. 66) min(P 0. 05)。伤肢组无止血带休克反应,双下肢组止血带休克反应发生1例(P 0. 05)。术后发生神经、肌肉、皮肤损害双下肢组2例,伤肢组1例(P 0. 05);伤肢组术后肢体未发生静脉血栓,双下肢组术后发生静脉血栓1例(P 0. 05)。结论在创伤四肢骨折伴严重休克的急救中使用双下肢近端绑扎止血带的方法可以降低入院24h内病死率,血压可以更快恢复到正常值的低限,且不会提高止血带休克发生率、血栓形成率和术后神经、肌肉、皮肤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薄肌肌皮瓣在修复坐骨结节3、4期压力性损伤创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致创面形成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岁。按照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最新定义及分期分为3期8例,4期7例。创面范围4cm×4cm~8cm×10cm,平均6cm×8cm。均采用带血管带的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15例肌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肌皮瓣表面皮肤少许坏死,经换药清创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所有创面愈合良好,供区、受区局部未见明显溃疡和压疮复发。结论带血管蒂的股薄肌肌皮瓣血供可靠、抗感染能力强、临床疗效满意,是修复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创面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