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右美托咪啶用于椎管内麻醉镇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椎管内麻醉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择期手术椎管内麻醉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4 μg/kg(5 min)后,Ⅰ组维持量0.3 μg/( kg.h),Ⅱ组0.5μg/(kg·h),Ⅲ组0.7 μg/(kg·h)持续泵注至术毕.分别记录基础值(T0),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后1(T1)、5(T2)、10(T3)、30 min(T4)和术毕(T5)各时间点MAP、HR、RR、SpO2,并对患者进行Ramsay评分和术后遗忘效果评价.结果:3组各时间点RR、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3组给药后各时间点MAP、HR均有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Ⅰ、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和T3时,Ⅲ组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Ⅱ、Ⅲ组各时间点Ramsay评分和遗忘程度明显优于Ⅰ组(P<0.05).结论:在椎管内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啶0.5 μg/(kg.h)术中镇静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郑艳会  邵丽娜 《武警医学》2018,29(3):270-273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81例,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5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69例)和对照组(67例),前者入ICU后20 min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入,后者在相同时间内应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后不同时点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应用情况,根据目测疼痛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记录Ramsay镇静评分,采用精神错乱评估法(CAM-ICU)诊断谵妄,观察谵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ICU即刻、术后6 h、12 h,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用药量、SpO2和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盐酸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6 h、12 h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术后8~12 h CRP值低于对照组,6 h及12 h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右美托咪定组术后12 h内出现谵妄7例(10.14%),对照组20例(29.85%),盐酸右美托咪定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静脉持续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2 h内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贵春梅  刘森 《武警医学》2018,29(11):1065-106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布托啡诺对腹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腹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治疗组予右美托咪啶联合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 h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用药后4、8、16、24 h重症患者镇痛(CPOT)评分及躁动-镇静评分(RASS),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和谵妄发生率。结果 (1)用药后1 h,两组HR、RR、MAP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2)两组用药后4、8、16、24 h CPOT及RA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药物起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停药后拔管时间、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112.3±18.6)、(43.8±7.6)min],均短于对照组[(175.1±20.4)、(116.2±27.3)min (P<0.01) ];(4)两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腹胀呕吐及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方面,右美托咪啶联合布托啡诺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的效果相近,但前者的谵妄、腹胀呕吐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活体亲属供肾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1至2017-12择期亲属供肾术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右美托咪啶组供肾者麻醉诱导前10~15 min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1 μg/kg,继以0.5 μg/(kg·h)维持,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对照组供肾者按右美托咪啶组静脉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即刻(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采血检测TNFα、IL-6和IL-10的浓度。监测术前、术后24 h及48 h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Cr)浓度。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较对照组术后24 h和48 h血清BUN[24 h, (6.41±1.23) mmol/L vs (9.24±1.25) mmol/L; 48 h, (6.62±1.30) mmol/L vs (8.41±2.4) mmol/L]和Cr[24 h, (98.2±4.7) μmol/L vs (111.4±5.1) μmol/L; 48 h, (104.4±6.2) μmol/L vs (119.5±8.2) μmol/L]明显降低(P<0.05)。T2-T4时右美托咪啶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NF-α和IL-6浓度均明显降低,而IL-10的浓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一定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对活体亲属供肾者手术后早期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股骨近端骨折需外科治疗患者142例,年龄70岁以上, ASA分级I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芬太尼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七氟醚-芬太尼组(观察组),每组71例。同时详细记录依托咪酯、芬太尼及七氟醚用量、苏醒期躁动及术后24 h内谵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及构成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两组患者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芬太尼、依托咪酯、七氟醚的用量及苏醒期躁动和术后谵妄发生率分别为:217±24 ug VS 75.8±5.7 ug,10.1±2.9 mg VS 7.0±2.1 mg,12.1±2.7 mL VS 7.8±2.3 mL,23% VS 8%,27% VS 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可有效较少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中麻药用量、降低苏醒期躁动和术后谵妄发生率,部分患者可以尝试使用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有关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4.2.10软件对入选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7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2672例慢性乙肝患者符合入选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比夫定组的HBV DNA阴转率、HBeAg消失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治疗应答率均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RR值分别为1.46(95%CI:1.35~1.57,P<0.00001)1、.28(95%CI:1.13~1.45,P=0.0001)1、.31(95%CI:1.14~1.52,P=0.0002)1、.31(95%CI:1.23~1.40,P<0.00001),而病毒耐药率和病毒学突破率则显著低于拉米夫定组,RR值分别为0.58(95%CI:0.48~0.69,P<0.00001)和0.52(95%CI:0.44~0.60,P<0.00001)。替比夫定组的ALT复常率和一般药物不良反应率与拉米夫定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R=1.13,95%CI:0.99~1.27,P=0.06;RR=1.05,95%CI:1.00~1.11,P=0.07)。替比夫定组肌酸激酶(CK)升高率高于拉米夫定组,RR值为3.26(95%CI:2.28~4.67,P<0.00001)。结论替比夫定可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且相对较为安全,但其引起CK值升高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注射液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Highwire、Medline、CBM、CNKI、CSJD等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关于阿替洛尔注射液在ACS治疗中早期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共计26 65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替洛尔注射液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CS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RR=0.84,95%CI 0.73~0.96,P=0.01);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明显减少(RR=0.62,95%CI 0.42~0.91,P=0.01);患者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减少(RR=0.54,95%CI0.32~0.92,P=0.02);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16,95%CI 0.22~1.28,P=0.16),表明阿替洛尔注射液并不增加心源性休克的风险,且可显著降低卒中发生风险(RR=0.70,95%CI 0.58~0.84,P=0.0001)。结论 ACS治疗中应用阿替洛尔注射液治疗可明显减少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谷氨酰胺治疗成年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百度学术(建库至2023年6月28日)中比较应用谷氨酰胺与安慰剂治疗严重烧伤成年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经过严格的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为死亡率、感染率、住院时间及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结果 共纳入11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包含16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谷氨酰胺治疗组在死亡率(RR=0.95, 95%CI, 0.74~1.23;P=0.72)、院内感染率(RR=0.94, 95%CI, 0.77~1.14;P=0.51)、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MD=-1.85 d; 95%CI,-6.31~2.60 d;P=0.41)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谷氨酰胺治疗组少于对照组(MD=-4.77 d; 95%CI,-9.43~-0.12 d;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谷氨酰胺治疗成年严重烧伤患者能够缩短平均住院时间,但在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术后谵妄是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认识不清或治疗不当可发展为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拟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均为2009-05~2012-04,我院择期行上腹部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男84例,女36例,年龄(72.6±7.8)岁,ASAⅠ~Ⅲ。随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建库以来到2018年3月已公开发表的~(125)I粒子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通过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5篇,共1 015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125)I放射组病人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RR=2.06,95%CI:1.62~2.62,P0.000 1),生存风险低于对照组(HR=0.38,95%CI:0.26~0.57,P0.000 1);~(125)I放射组术后1个月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WMD=-6.08,95%CI:-9.05~-3.10,P0.000 1),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也低于对照组(WMD=-37.72,95%CI:-44.99~-30.45,P0.000 1);胆道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125)I近距离放射组肿瘤缩小,而对照组肿瘤增大(SMD=-2.77,95%CI:-5.10~0.44,P=0.02);术后1个月2组谷丙转氨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3.06,95%CI:-7.97~1.85,P=0.22);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6,95%CI:0.68~1.35,P=0.80);~(125)I近距离放射组的病人疼痛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RR=21.08,95%CI:4.43~100.16,P=0.000 1)。结论与单纯放置支架、胆道引流术相比,~(125)I近距离放射能有效地延长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生存时间和胆道通畅时间,并能抑制肿瘤生长和缓解疼痛等,同时并不增加肝功能损害和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神经功能性手术麻醉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西南军医》2011,13(4):682-684
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是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美托咪啶的右旋异构体.该药高选择性激动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和镇静、镇痛的作用,且具有无呼吸抑制和不干扰脑电生理活动等优点,目前作为神经功能性手术较理想的辅助用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将对DEX的作用机制及近年来在神经功能性手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VIP、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11月,纳入有关DES与CABG治疗LAD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文献.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7个队列研究,共9771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病死率[RR=0.88,95%CI(0.70,1.11),P=0.28]、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MACE,RR=1.04,95%CI(0.88,1.24),P=0.63]、心肌梗死发生率[RR=0.92,95%CI(0.56,1.53),P=0.75]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靶血管重建率(TVR)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43,95%CI(1.61,3.69),P<0.0001].结论 在冠脉LAD狭窄治疗中,对比CABG,DES具有相似的病死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心梗发生率,但其显著增高了TVR,在临床应用中需慎重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大鼠急性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啶组(Dex组)、右美托咪啶+育亨宾组(Dex+Yoh组),每组8只。IR组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Dex组通过尾静脉以5μg/(kg·h)的速度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1h,余同IR组。Dex+Yoh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前10min,静脉注射育亨宾1mg/kg,其余同Dex组。分别测定血清AST、ALT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细胞介素-6(IL-6)浓度,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血AST、ALT、TN-α、IL-6,肝组织MDA水平显著增加,SOD水平下降(P〈0.05);与IR组比较,Dex组血AST、ALT、TNF-α、IL-6下降(P〈0.05),肝组织SOD水平升高,MDA水平下降(P〈0.05),Dex+Yoh组无显著变化(P〉0.05);形态学上,病理损伤程度与生化指标相符合。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激活d,肾上腺素受体,抑制氧自由基反应和炎性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14.
余璇  缪冬梅  卢彬 《西南军医》2014,(2):133-13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20例,ASAⅠ~Ⅱ级,随机等分为两组:D组(右美托咪啶组)和N组(空白对照组)。两组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麻醉药物,并给予负荷量(舒芬太尼5pg+格拉司琼3mg)。两组给予负荷剂量后,D组立即泵注右美托咪啶0.5gg/kg,10min内注射完毕,而N组立即泵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0min内注射完毕。观察麻醉前、用药后、拔管即刻、拔管后3、5、10min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躁动率的发生和苏醒时间的比较。结果两组各时点SpO2及两组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注药前以及D组各时点比较,N组在拔管即刻、拔管3min、拔管5minHR、MAP、RR显著升高(P〈0.05)。D组各时间点三者无明显变化(P〉0.05)。D组躁动率低于N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啶0.5gg/kg泵注能明显减轻麻醉恢复期气管拔管所致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在重症医学科内长时间镇静状态下不同镇静方案的差别,找出较适合长时间镇静的方案。方法选取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即右美托咪啶持续泵注联合咪达唑仑间断应用组(A组,n=20),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联合持续泵注组(B组,n=20),咪达唑仑单独持续泵人组(C组,n=20),右美托咪啶单独持续泵人组(D组,n=20)。镇静目标为肌肉活动评分法(moni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 MAAS)3分.镇静过程中持续心电监护,监测镇静满意程度,记录4组患者3日用药量变化,并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4组患者后3种指标的差别。结果A、B两组较C、D两组镇静满意程度显著增高,用药量变化幅度较小,不良反应较少,其中又以A组不良反应为最少,且与B组相比咪达唑仑用药量显著减少。结论右美托眯啶持续泵注联合咪达唑仑间断应用可显著减少长时间镇静所需药物用量.且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Meta分析评价延续护理对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后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PTBD后出院延续护理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研究所(JBI)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作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9篇有效文献,总样本量854例(对照组425例,干预组429例)。Meta分析显示,延续护理有效降低了PTBD后出院患者胆道感染(RR=0.42,95%CI=0.30~0.57)、穿刺处伤口感染(RR=0.19,95%CI=0.06~0.65)、导管脱出或移位(RR=0.31,95%CI=0.18~0.54)、导管堵塞(RR=0.23,95%CI=0.13~0.42)、引流管周围皮肤感染(RR=0.30,95%CI=0.12~0.77)、导管相关原因再入院(RR=0.34,95%CI=0.18~0.65)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啶在神经外科开颅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行开颅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啶处理,B组患者采用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啶处理。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T_0)、修补硬脑膜(T_1)、缝合肌肉层(T_2)、缝合皮下(T_3)、缝皮(T_4)各时间点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及手术后带气管导管转运至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呛咳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T_2、T_3、T_4时间点的SBP、DBP、HR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呛咳反应发生率为38.0%(19/50),明显高于B组的14.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啶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能完成患者从手术室到监护室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选凌源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10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并分别采用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分别为(140.7±10.1)min、(98.2±7.2)s,对照组分别为(136.2±11.6)min、(99.6±4.2)s,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各时间段中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如谵妄、呕吐、嗜睡以及头晕等。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提高麻醉满意度,且对患者术后的不良影响较轻,可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Ovid、Pubmed、Oalib、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维普全文等数据库,检索1990—2013年的有关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文献资料。比较两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率。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估计相对危险度及其95%CI和标准均数差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10个队列研究(579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在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均数差(SMD)=0.67;95%CI(0.23,1.1);P=0.003]和二次手术率[RR=2.90;95%CI(1.69,4.99);P=0.0001]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两者无统计学意义[RR=1.51;95%CI(0.98,2.31);P=0.06]。结论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相比,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更好的功能,但二次手术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奥洛克超导射频消融(RFA)治疗子宫肌瘤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子宫肌瘤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组(观察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静脉全麻下行奥洛克超导RFA。记录两组麻醉前、麻醉后2min及RFA术中主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O2)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术中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记录术后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丙泊酚追加量。结果:麻醉后2min,对照组MAP、HR、SO2、RR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或减慢(P<0.05),观察组MAP、HR较麻醉前显著降低或减慢(P<0.05),SO2、RR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显著(P<0.05)。RFA术中,两组MAP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R较麻醉前显著减慢(P<0.05),且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追加量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离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奥洛克超导RFA治疗子宫肌瘤,麻醉效果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