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何浩  晋蕾  何志军 《汽车零部件》2013,(4):61-64,70
介绍sms10h全自动配光测试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采用该系统对某车型左右前照灯总成进行配光,并利用其附带的GRID扫描及分析功能,对前照灯光形进行扫描分析,模拟了实车夜间使用效果。路面试验评价结果表明,sms10h全自动配光测试系统软件模拟出的图形效果与实车路面测量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汽车前照灯智能测试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对汽车前照灯测试的国家标准,从汽车前照灯的配光特性出发,应用光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微机技术,设计了遥控汽车前照灯智能测试系统,完成了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调试。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优化传统反光杯在匀光、防眩光等方面的问题,基于Zemax仿真软件设计出了一种匀光性能优越的鳞甲反光杯。仿真结果表明,在杯前25 m处的配光屏幕上,最大光照强度为234 lx,中心HV点的光照强度大于0.80 Emax,各指标均符合国标GB 25991—2010《汽车用LED前照灯》的要求。将鳞甲反光杯与微透镜阵列相结合,使配光屏幕上的最大光照强度减小至59.51 lx,在各项指标仍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该系统的光斑能量更加均匀,且中心区域的光强进一步降低,光斑边缘过渡更加柔和,防止汽车远光灯产生眩光的效果更好,可以大量应用于汽车前照远光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和中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摩托车前照灯照度智能检测仪,它具有自动判别、显示、存储、打印、报警等功能,符合国家对摩托车前照灯配光性能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快速汽车前照灯测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照灯是车辆必不可少的电气设备。对前照灯的评价就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工作。介绍了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测试中的各测试点及区域的含义,在分析现有检测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多探头测量的新的快速测试方法。整个系统通过软硬件相结合,形成一个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于一体的系统。该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速度。将详细介绍该测试系统的原理,各部分结构。  相似文献   

6.
汽车前照灯的光形检测是保证汽车夜间安全行使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嵌入式系统和CCD器件的广泛应用,采用嵌入式平台与CCD的搭配进行前照灯的检测就成了一个经济实用的好方法。将采集来的图像与标准进行对比,校验出两者之间的位置差异,从而调整待测灯光形位置与标准吻合。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完全满足汽车前照灯光形检测的性能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此种方法的集成化、智能化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线阵CDD光电参量测试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线阵CCD光电参量测试系统的标定、调试以及CCD光电量的测量方法。重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讨论:积分球光源色温标定原理、方法及结果验证;线阵CCD光电参量测试系统的调试与标定(用标准探测器标定辐照度,用标准探测器标定参考探测器,用参考探测器标定辐照度,积分球出射光均匀性校正);线阵CCD各光电参量测量方法及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8.
基于二维平面移动的车灯配光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铭 《光学精密工程》2009,17(2):262-266
摘要:为提高机动车车灯配光性能检测精度,降低成本,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平面移动式车灯配光检测系统,与目前国内通用的转台式车灯配光测试系统精度比较后,分析了两种系统的信号灯最佳测试距离。通过前照灯的直接测量和角度换算,计算出国标规定测试点的坐标值误差;用校准照度计,计算出测试点的光照度值误差。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的定位精度为0.1mm,比转台式系统提高42倍,照度精度0.02lx,提高了2倍;该测试系统信号灯发光强度测试精度与测试距离成正比,而转台式测试系统的有一个最佳测试距离,不是国内通用的3.16米。该检测系统精度高,车灯测试距离可调,易于控制,满足国标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9.
投影法CCD测径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介绍以线阵CCD作为光电传感器的投影放大法线径测量系统,着重分析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测量精度的方法。系统以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成像系统采用物方远心光路。对阴影图像进行一阶微分并求其局部重心点作为其边缘特征点。对光学系统放大倍数和成像系统像差分别进行线性、非线性标定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由于汽车的造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照灯 ,而传统的配光镜配光已无法满足要求 ,因此多曲面反射体配光成为前照灯配光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计算光形分布和测试点的照度值两方面介绍了配光设计的计算方法 ,具体运用了光线追迹法和逐点计算法 ,并给出了用于近光灯的多曲面反射体的一种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综合验光仪光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闫洁 《光学仪器》2010,32(5):39-43
电脑控制式综合验光仪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主要验光设备。文中介绍了综合验光仪的光学原理,采用镜片组合屈光度的最佳方法,从技术指标和成本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几种镜片分布方案,并找到最佳设计方案,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确定了镜片的组合方式,优化镜片组合设计出整个光学系统结构。实际测量结果证明了研制的全自动综合验光仪符合国家计量校准规范要求。使用综合验光仪能够进行完整的视觉功能测试和定量分析,验光方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2.
介绍利用虚拟仪器构建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总体结构 ,标定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该系统能对常用的热电偶进行静态、动态的标定 ,自动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 ,直接给出标定曲线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压力表校准方法存在的弊端,对压力表的校准系统进行了改进。将固定式校准装置改为便携式校准装置,这样可便于到现场对压力表进行校准,保证仪器的使用状态完好,使压力表的检测安全可靠,并且提高了校准效率和校准精度。这种装置是新型的定量校准装置,具有测量准确度高、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和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同时,能达到检测中心同等级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低能X射线数字成像内视仪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利用闪烁屏和科学级CCD相机研制适用于高、低能工业X射线成像检测内视仪的方法。结合科研工作中对内视仪性能的要求,研究了闪烁屏和科学级CCD的性能,设计了CCD的驱动电路、制冷电路和微机EPP方式远距离数据快速采集电路和相应软件。研制了完整的仪器并进行了实验,和常用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相比,具有对比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自动测试系统的测量方法与原理,以及软件的设计原则和功能。已获美国NI中国分公司授权,成为中国(包括港澳地区)唯一的提供全球测量产品的校准服务实验室。应用表明该系统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一种应用于体三维成像的螺旋扫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稳定、均匀的投影空间是体三维实时、高清成像的重要环节。基于体扫描技术和静态扫描技术建立的投影空间的特点分析,提出了一种由伺服电机驱动阶梯轴,带动屏旋转的双螺旋屏扫描系统。这种屏结构的设计方案采用半透明高强度的光敏树脂材料、缕空支撑墙体、快速成型直接制造。通过Solidworks软件进行螺旋扫描屏的三维建模,并利用COSMOSWorks模块进行稳定运行的可行性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屏在600rpm恒速旋转时产生的最大位移数据0.013mm,远小于人眼视觉可分辨的范围,可以满足成像空间设计需求。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工程技术与工艺水平,建立了双螺旋屏扫描系统的物理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螺旋屏扫描系统形成的25cm×Ф50cm的柱型成像空间,可以呈现出清晰的体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对自主研制的脑肿瘤手术医用显微成像光谱仪进行光谱定标,设计了由单色仪、钨灯光源、棱镜-光栅-棱镜成像光谱仪及手术显微平台组成的光谱定标系统。采用单色仪波长扫描法,自主开发了相应的光谱定标系统软件,获得了显微成像光谱仪全谱段的光谱数据,完成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工作。通过调整光路、单色仪定标、成像光谱仪定标3个步骤实现了系统的光谱定标。定标结果表明:显微成像光谱仪的光谱区大于400~900nm;定标精度高于0.1nm,光谱分辨率高于3nm,各项特征指标均高于设计指标。测试验证实验表明,所建立的光谱定标系统定标精准,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单,符合显微成像光谱仪的实际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时栅传感器误差曲线的动态自动标定工作,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标定所需的时间。同时,利用软件实现卡尔曼滤波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动态标定精度。文中主要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及动态标定的方法,使用结果表明:动态自动测试效率和标定精度达到了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校准能见度仪用标准散射体的快速高精度定标,依据标准散射体校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校准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校准能见度仪用标准散射体定标系统,重点研究了该系统的装调技术。根据定标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建立了定标系统装调光学模型,并提出由抛物面反射镜与全景成像能量检测系统相对位置装调以及抛物面反射镜与低反射率球形屏幕系统相对位置装调组成的定标系统装调方案。建立校准能见度仪用标准散射体定标系统极限误差计算模型,在入射光线角度为45°的情况下,计算出装调过程中抛物面反射镜与低反射率球形屏幕系统平移误差与倾斜误差的极限装调误差分别为3.18°和0.847°,抛物面反射镜与全景成像能量检测系统平移误差与倾斜误差的极限装调误差的极限装调误差均为2.14 pixel。实验证明装调后的校准能见度仪用标准散射体定标系统的最大角度检测误差为0.795°,满足定标系统的角分辨率是1°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触摸屏是目前最易于使用的人机交互系统。介绍了触摸屏的分类,并以四线电阻触摸屏为例,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然后给合ILI9320液晶显示屏,给出了其基于LM3S1138处理器的硬件电路;并且简单介绍了触摸屏的校正原理,以及如何开发基于GRLIB库的图形化应用程序,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