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氟康唑胶囊受试制剂(国产)和参比制剂(进口)在20例男性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采用双周期两制剂随机交叉试验法,单剂量口服150mg两种氟康唑胶囊,两次试验周期之间的清洗期为两周,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氟康唑浓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1/2分别为(31.09±5.49)和(32.57±6.33)h;tmax分别为(1.05±0.63)和(1.54±1.14)h;cmax分别为(3.90±0.43)和(3.73±0.67)μg/ml;AUC0~120分别为(128.39±15.74)和(127.30±25.64)μg.h.ml-1;AUC0~∞分别为(139.02±18.12)和(138.48±29.90)μg.h.ml-1。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25±9.29)%。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与市售厄贝沙坦片比较,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24例男性健康受试者双周期、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厄贝沙坦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0.15g,清洗期为7d,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厄贝沙坦的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为(1.89±0.54)和(1.99±0.46)μg/ml,tmax为(1.63±0.92)和(1.52±0.83)h,t1/2为(10.9±6.1)和(11.4±7.7)h,AUC0~t为(9.58±2.56)和(8.90±2.87)μg.h.ml-1,AUC0~∞为(10.23±2.98)和(9.56±2.93)μg.h.ml-1。两种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5±21.6)%。结论:厄贝沙坦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2种国产尼美舒利颗粒在中国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制药或参比制剂各20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尼美舒利的浓度;用DAS2.1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对2种药物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试验制药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9.28±2.05)和(9.41±2.31)μg·ml-1;Tmax分别为(3.50±1.86)和(3.56±1.65)h;T1/2分别为(3.43±0.85)和(3.38±0.68)h;AUC0-24分别为(77.78±18.42)和(81.69±23.50)μg·ml·h-1;AUC(0-∞)分别为(79.07±19.21)和(82.92±24.11)μg·ml·h-1。ln(AUC0-24)、ln(AUC0-∞)、ln(Cmax)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90.7%~107.9%、90.6%~111.2%和90.7%~103.0%。试验制药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F为(96.7±37.6)%。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估其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两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以尼莫地平为内标,采用LC-MS/MS法测定血中药物浓度。以BAPP 2.2计算其药动学参数,评价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20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10 mg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非洛地平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3.09±1.03)μg·L^-1和(2.68±0.88)μg·L^-1;tmax分别为(3.8±1.0)h和(3.5±1.4)h;t1/2分别为(14.49±2.72)h和(13.74±3.42)h;MRT为(19.87±2.62)h和(19.08±4.73)h;AUC0→48为(30.83±6.04)μg·h·L^-1和(31.42±5.78)μg·h·L^-1;AUG0→∞为(34.00±5.76)μg·h·L^-1和(34.93±6.54)μg·h·L^-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5±11.0)%。结论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其参比制剂之间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布洛芬颗粒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布洛芬颗粒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HPLC法测定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400 mg布洛芬颗粒剂后的血药浓度,拟合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布洛芬颗粒剂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布洛芬的Cmax别为(39.35±5.42)μg·ml-1和(40.10±6.33)μg·ml-1;tmax分别为(1.64±0.41)h和(1.58±0.19)h;AUC(0-10)分别为(142.70±25.02)μg·ml-1·h和(150.29±18.24)μg·ml-1·h;AUC(0-in分别为(152.93±28.14)μg·ml-1·h和(161.18±19.59)μg·ml-1·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97±18.91)%.结论:经方差分析与双单侧t检验,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国产辛伐他汀片与原研制剂的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评价两制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辛伐他汀片40 mg,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辛伐他汀浓度,采用DAS 3.2.2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40 mg辛伐他汀试验制剂(国产)和参比制剂后,两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4.54±5.35)和(2.32±1.72) h;Cmax:(5.63±4.03)和(7.29±3.84) ng·ml-1;t1/2:(6.31±4.99)和(4.67±3.07) h;AUC(0-t):(38.75 ±29.55)和(35.54±30.12)ng·h·ml-1;AUC(∞):(67.31±60.25)和(40.36±34.78)ng·h·ml-1.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7.2%.受试制剂的AUC0→t 90%可信限为89.5%~ 153.5%,AUC0→ 90%可信限为118.1%~198.7%,落在参比制剂对应参数80% ~ 125%范围外.结论:两制剂的吸收程度有差异,不等效.  相似文献   

7.
以进口恩曲他滨胶囊为参比制剂,评价国产恩曲他滨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两制剂两周期的交叉试验设计口服单剂量200mg的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恩曲他滨的浓度,使用DAS 1.0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结果: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c…分别为(2.42±0.51)μg·ml和(2.34±0.52)μg·ml^-1;tmax分别为(1.19±0.31)h和(1.17±0.37)h;AUC0-16h分别为(9.40±1.88)μg·ml^-1·h和(9.58±1.84)μg·ml^-1·h;AUC0-∞分别为(9.68±1.88)μg·ml^-1·h和(9.87±1.86)μg·ml^-1·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6±10.8)%。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泛昔洛韦分散片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泛昔洛韦分散片和泛昔洛韦片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制剂双周期自身交叉对照法,将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泛昔洛韦分散片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各0.5 g。血浆中的泛昔洛韦浓度用HPLC法测定,用DAS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并对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泛昔洛韦分散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0→Tn分别为13.80±2.73、13.65±2.42μg.h.ml-1;AUC0→∞分别为14.62±2.73、14.35±2.28μg.h.ml-1;Cmax分别为3.42±0.67、3.45±0.67μg.ml-1;Tmax分别为1.11±0.31、1.05±0.25 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12%±8.56%。结论口服泛昔洛韦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相比,AUC、Cmax符合生物等效性要求,Tmax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者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9.
鞣酸苦参碱分散片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鞣酸苦参碱分散片与普通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制剂双周期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将2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单剂量分别口服600 mg受试制剂鞣酸苦参碱分散片和参比制剂鞣酸苦参碱片。血浆中苦参碱浓度用HPLC法测定,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苦参碱的Cmax分别为1.382±0.28、1.371±0.214μg.ml-1;tmax分别为2.5±0.35、2.43±0.78 h;AUC0→14分别为8.806±2.454、8.568±1.897μg.h.ml-1,AUC0→∞分别为11.106±2.582、11.090±2.866μg.h.ml-1;半衰期t1/2分别为4.30±1.57、4.22±1.64 h。按苦参碱药-时曲线下0→Tn的面积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8%±17.1%。结论口服鞣酸苦参碱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比较,AUC、Cmax符合生物等效性要求,T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浓度,并进行2个制剂间的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18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10mg,以HPLC-MS-MS法测定服药后120h内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以方差分析法对主要参数进行均数的差别检验,以双单侧t检验进行生物等效性判定。结果受试者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主要动力学参数AUC0~120,AUC0~∞,tmax,Cmax,t1/2分别为(194.68±52.97)g.h.L^-1、(192.74±49.56)μg.h.^L-1、(209.29±51.85)μg.h.L^-1、(209.45±55.38)μg.h.L^-1,(7.0±1.3)h和(7.0±1.0)h、(6.23±1.86)μg.L^-1和(6.27±2.41)μg.L^-1、(32.7±10.0)h和(32.6±4.5)h。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0%±9.6%)。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研究氟康唑片在健康人体的药物动力学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周期自身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00 mg,以非那西丁为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次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00 m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1.08±0.44)和(1.35±0.76)h,Cmax(5.40±0.60)和(5.37±0.72)μg·ml-1,t1/2(29.1±3.4)和(29.0±3.5)h,AUC(0-t)(191.3±13.8)和(190.4±15.7) μg·h·ml-1,AUC(0-∞)(204.0±17.5) 和(202. 4±18.1)μg·h·ml-1,MRT(34.7±1.7)和(34.0±1.9)h,以AUC(0-t)计算,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9%±6.8%。结论:两种氟康唑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吴春芝  金蓉  谷福根 《中国药房》2014,(25):2329-2331
目的:研究复方烟酸双层缓释片和市售烟酸缓释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给药,6只家犬单剂量灌胃复方烟酸双层缓释片与市售烟酸缓释片(均含烟酸500 mg)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12 h内的烟酸血药浓度,以3p97软件计算烟酸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家犬口服复方烟酸双层缓释片和市售烟酸缓释片后,烟酸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5.2±1.4)、(5.0±1.6)h,cmax分别为(77.3±10.8)、(76.3±7.3)μg/ml,t1/2分别为(1.5±0.2)、(1.4±0.2)h,AUC0-∞分别为(416.6±60.5)、(377.5±50.7)μg·h/ml;双层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1±14.8)%,双层缓释片cmax、AUC0-∞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87.0%119.0%、101.0%119.0%、101.0%120.0%。结论:两种缓释片的cmax、AUC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陈倩  刘东 《中国药师》2010,13(12):1745-1747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糖浆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0名,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匹多莫德糖浆(受试制剂)和溶液(参比制剂),剂量分别为20ml(800mg)和14ml(800mg),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匹多莫德的浓度,用DAS2.1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匹多莫德受试和参比制剂后,血浆匹多莫德的Cmax分别为(4.45±1.80)μg·ml^-1和(5.17±1.57)Hg·ml^-1,tmax分别为(2.28±0.550)h和(2.18±0.61)h,t1/2分别为(2.27±1.07)h和(1.98±0.77)h,AUC0-14分别为(21.77±6.48)ng·h·ml^-1和(21.13±5.30)μg.h.ml^-1,AUC0-∞分别为(22.28±6.48)μg·h·ml^-1和(21.564±5.36)μg·h·ml^-1。AUC0-14、AUC0→∞和Cmax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89.2%-116.4%,89.8%-116.9%和74.8%~94.2%。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R0-14和R0-∞分别为(107.69±37.25)%和(108.20±37.13)%。结论:匹多莫德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陈林 《中国药师》2011,14(11):1575-1577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缓释微丸胶囊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将12只家兔随机分成2组,分别单剂量灌服30mg·kg^-1去甲斑蝥素缓释微丸胶囊(受试制剂)和市售去甲斑蝥素片(参比制剂),不同时间采集血样,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Cmax分别为(47.14±9.67)、(31.28±7.51)μg·ml^-1;tmax分别为(2.02±0.65)、(6.09±0.67)h;t1/2分另Ij为(O.96±0.61)、(2.82±1.37)h;AUC0-24h分别为(362.73±34.27)、(416.21±39.65)μg·h·ml^-1。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吸收速率有显著差异,两者不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王豫辉 《中国药房》2009,(11):828-830
目的:研究氟康唑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双交叉设计,随机单剂量口服氟康唑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300 mg,分别于服药后多点采血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_(1/2)分别为(29 98±4.79)、(30.60±4.66)h,t_(max)分别为(1.9±0.3)、(1.9±0.6)h,C_(max)分别为(7.64±0.98)、(7.93±0.78)μg·mL~(-1),AUC_(0~96)分别为(258.41±36.49)、(267.93±31.24)μg·h·mL~(-1),AUC_(0~∞)分别为(283.17±45.80)、(299.70±38.41)μg·h·mL~(-1),用面积法AUC_(0~96)和AUC_(0~∞)估算氟康唑片受试制荆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4.9±11.3)%、(94.8±11.9)%。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等效。  相似文献   

16.
张海英  赵立波  蔡焕  王茜  方翼  李玉珍 《中国药房》2010,(26):2441-2443
目的:研究2种阿莫西林分散片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500mg阿莫西林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阿莫西林的浓度,用DAS药动学软件计算二者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结果:阿莫西林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1.11±3.63)、(9.93±3.39)μg.mL-1,tma(x1.14±0.42)、(1.34±0.47)h,t1/(21.08±0.52)、(1.07±0.66)h,AUC0~(624.49±6.22)、(22.44±5.98)μg.h.mL-1,AUC0~∞(25.21±6.44)、(23.40±6.25)μg.h.mL-1。以AUC0~6估算,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10.3%。结论:2种阿莫西林分散片生物等效,可以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17.
厄贝沙坦分散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其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用自身交叉给药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口服单剂量厄贝沙坦分散片和片剂150mg;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单次口服厄贝沙坦分散片和片剂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k分别为(1.40±0.60)和(1.10±0.60)h;k分别为(1923.92±668.96)和(2016.82±569.16)μg·L^-1;t1/2分别为(11.40±2.50)和(12.70±2.60)h;AUC0-48分别为(9317.99±2680.01)和(8926.23±3152.71)μg·h·L^-1;AUC0-∞分别为(9350.59±2681.97)和(8958.22±3153.97)μg·h·L^-1。厄贝沙坦分散片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62±14.11)%。结论:2种制剂体内过程相仿。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8.
张玲  桂玲  刘宇 《中国药师》2010,13(11):1586-1588
目的:考察国产奥卡西平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奥卡西平试验药和对照药0.3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奥卡西平的活性代谢产物10-羟基卡马西平(MHD)的浓度。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MHD的线性范围为0.1—10.0μg·ml^-1,定量下限为0.1μg·ml^-1。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试验药和对照药后,MHD的气分别为(4.32±0.40)μg·ml^-1和(4.59±0.94)μg·m1^-1;tmax分别为(4.54±0.70)h和(4.33±0.77)h;t1/2分别为(14.53±4.34)h和(15.25±3.21)h;AUC(0-72)分别为(76.23±15.09)μg·ml^-1·h和(75.29±13.14)μg·ml^-1·h。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105.6±19.1)%。两者AUC(0-72),Cmax,t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制剂生物学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2种盐酸伐昔洛韦片6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酸伐昔洛韦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69±0.25)、(1.72±0.26)h,Cmax分别为(3.34±0.58)、(3.40±0.49)μg·mL-1,t1/2分别为(2.73±0.31)、(2.97±0.33)h,AUC0~14分别为(11.22±2.21)、(11.12±1.90)μg·h·mL-1,AUC0~∞分别为(11.76±2.15)、(11.61±1.86)μ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1.06±11.72)%。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