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顶和施用NAA对烟株生长、烟碱合成和钾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烟株打顶与不打顶,以及打顶后使用外源生长调节物质萘乙酸(NAA)对烟株干物质积累、烟碱合成和钾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打顶后施用外源NAA能促进烟株的干物质积累,减少烟碱合成量,提高钾素吸收量和利用率,并减少烟叶中钾素后期外排量.不打顶处理虽然烟株干物质积累总量未降低,但烟叶中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减少,烟株的烟碱合成和烟叶中的积累量明显减少,同时钾素吸收量和利用率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打顶后供钾水平对烟草体内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砂培和营养液培养的方式,探索了打顶后供钾水平对烟草体内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能够促进烟株的生长,增加生物量。钾素在烟株体内移动活跃,无钾培养烟株的根部有大量钾素向叶片运输;提高供钾水平,烟株的钾浓度和钾含量显著提高。打顶后烟株的钾浓度和钾含量下降,但钾素在叶片的积累量增加,上部叶片的钾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烤烟缺镁症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玉溪、罗平、楚雄等地随着烤烟良种 G-28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中上部叶片屡有缺镁症出现。缺镁烟叶初烤后呈暗无光泽的淡棕色,叶片薄,无弹性,烟叶产质降低。为了搞清哪些因素与缺镁症的发生有关,笔者于1983年8-9月对楚雄的几块烤烟试验田进行了烟株缺镁情况的初步调查,认为烤烟缺镁症与品种、密度、施肥量和留叶数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1、烤烟缺镁症出现的时期和症状调查烟田的烟株缺镁症多发生在打顶后的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此时脚叶和下二棚已  相似文献   

4.
瑞典甜菜主要种植在该国南部和南部的两个岛屿。甜菜总播种面积为五万二千公顷。1978年有90%的甜菜地播种包衣种子。从1969年开始使用遗传单粒种。平均每米播种6.6粒。当种子田间发芽率为62—70%时,平均每米留苗3.5株。例如,播种面积的70%在播种后留7—9株,用中耕机进  相似文献   

5.
当前正是烟草种子的收获季节,为了保证种子的质量标准,必须认真做好种子检验。现就烟草种子的检验方法作一简要介绍,仅供参考。烟草种子的检验分为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一、田间检验:烟草种子的田间检验以品种纯度为主。检验之前先了解品种名称、种子田面积、种子来源、原种代数、品种间隔离以及从播种至移栽有否混杂等情况,然后开始田间取点。1、田间取点:一般在10亩左右的烟草种子田里,选出有代表性和生长正常的3—5个点,每点连数100株,进行检验。2、田间检验的项目:田间检验主要根据  相似文献   

6.
打顶对烟草植株是一种创伤,为明确这种机械创伤是否对烟草植株形成氧化胁迫,测定了非打顶株及打顶株在打顶后一定时间内叶片组织中的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和超 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与活性,并分析了这些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在打顶后立即在烟株顶部涂抹仿生型信号分子BSM,测定了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打顶能够激发烟草产生氧化胁迫;而外源BSM处理可以抑制打顶后烟草植株的氧化胁迫,减少了烟草叶片中O2-,H2O2,MDA的积累,SOD的活性增加,BSM是通过抑制氧化胁迫、减少了茉莉酸的合成,进而降低了打顶后烟草植株中生物碱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打顶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钾和烟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打顶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成分为生长素)对烟株钾和烟碱累积以及烟叶中钾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20天内烟株钾累积量呈下降趋势而烟碱累积量呈上升趋势,施用调节剂后烟株钾累积量的下降和烟碱累积量的上升均受到抑制;施用调节剂能显著提高烟叶中的钾含量、降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调节剂的施用以有效成分含量为30~60 mg/kg、每株施用量为0.8 g的效果较好。打顶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调节烟株的钾素营养和烟碱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烟叶中的钾含量和降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打顶时间与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进行了不同打顶时间及留叶数的组合,对烟株叶片大小、株型等农艺性状,及烟叶产质量、内在化学成分等方面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置的处理范围内,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和留叶数的增加,烟株的株高和节距呈逐步增加的趋势;打顶时间的早晚和留叶数的多少对中、下部叶片大小影响较小,但影响这些部位叶片的单叶重,对上二棚及顶叶的开片及单叶重都具有深刻的影响;留叶数偏少或打顶时间过迟,烟叶的产量会受到一定影响,而留叶数过多,均价、上等烟比例将受到影响,综合产、质量效益以留叶18-20片为最佳;另外,低留叶水平,推迟打顶时间对烟碱含量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高留叶水平时,本试验设置的不同打顶时间对烟碱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连日来,石总场各农业连队每天集中劳力5 000人投入到棉花打顶工作当中。为做好2017年棉花打顶工作,该场各农业连队根据棉花长势情况分别研究制定了棉花打顶工作计划,按照"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结合棉花长势和果枝苔数,采取先高后低顺序打顶。果枝达到6苔~8苔提早打顶,转变过去等株高打顶的观念,以实现早打顶、促高产的目的。农业技术人员田  相似文献   

10.
打顶及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打顸和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几种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能增加烟叶和烟草根系中的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含量,明显降低吲哚乙酸(IAA)含量;打顶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则降低烟叶中GA3和ABA含量,明显增加烟叶和根系中IAA含量.因此,打顶引起了烟株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打破了烟株内源激素的平衡,而打顶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则有利于烟株内源激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烤烟打顶后吸氮过旺的不良影响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烤烟打顶后吸氮过多、根系“二次生长”过旺对优质烟叶形成具有诸多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如下:下部叶叶片偏薄,上部叶叶片过厚;原烟烟碱含量过高;烟叶钾含量降低;烤后烟叶油分少、香吃味变差及刺激性加大;烟株抗病性交弱。现提出以下改良措施,使土壤当季的氮素在打顶前基本被吸收利用完,首先选择肥力中等、土壤质地较沙的田块种烟;严格控制氮肥用量及注意氮素形态、施肥时间及施肥方法;打顶前创造良好的根系生长环境,培育出强大的烟株根系;适时打顶,调整地力和肥料对烟株生长势的影响;打顶时茎顶端断面涂抹生长素IAA或NAA。  相似文献   

12.
栽培措施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白肋烟产质量及烟碱含量的环剥与打顶、留叶、施氮量及采收方式4个栽培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收方式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整株采收产量最低,全摘叶采收产量最高;氮肥用量12.5~15.5kg/667m2对产值影响最大;环剥是影响烟碱含量的主导因素,其中初花打顶后根基处环剥,能有效抑制烟株后期根系发育,烟碱含量降低。最佳栽培技术组合为留叶24片、初花打顶根基处环剥、施氮量12.5kg/667m2、全摘叶采收,其次是留叶22片、初花打顶根基处环剥、施氮量14kg/667m2、半整株采收。  相似文献   

13.
以提高烟叶的内在品质和工业可用性为主攻方向,通过不同烤烟品种与施氮量、打顶时间和种植密度的正交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因素对主要农艺性状、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效用.结果表明,从降碱降焦、改善烟叶香气质和余味、增进香气量、提高烟叶的工业可用性考虑,烤烟品种的选择是关键,合理控制施氮量是重要保证,因地制宜地调控种植密度和确定打顶时间也有一定作用.3个供试品种中,以中烟98的烟叶质量综合评价最好.适当控制氮肥,平衡和改善烟株的氮营养状况,仍是今后提高基地烟叶质量和可用性的主要栽培调控措施.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适宜的打顶时间,也是重要的农业配套技术.综合分析认为,本试验最优组合为中烟98施氮量97.5 kg/hm2,行距110cm,株距55 cm,种植密度16530株/hm2,50%中心花开放期打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文蛤胰蛋白酶解物中的小分子肽进行Sephadex G-15凝胶层析,利用Fenton体系测定洗脱液对产生的·OH的清除效果,找出具有活性的抗氧化肽后利用Tricine-SDS-PAGE方法鉴定洗脱液的分离纯度.结果显示:文蛤在酶解温度50℃、pH=8.0~8.5,加酶量为2%,当酶解时间为8 h时所得酶解物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不高;仅将酶解时间减半,重复以上操作,所得酶解物对·OH清除率明显提高,达到94.02%,将其经Sephadex G-15凝胶层析后,发现由第3个峰所收集到的洗脱液的清除率最高,电泳结果显示本峰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广谱乳酸菌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筛选产广谱乳酸菌素的乳酸菌菌株,并将其产生的乳酸菌素进行提取和纯化研究。实验从多种材料中筛选出22株乳酸菌,采用牛津杯法选出抑菌活性最高的乳酸菌B9,该菌株经菌种鉴定为植物乳杆菌。乳酸菌B9发酵液的抑菌圈直径为22.19mm,经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DEAE-52离子柱层析和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后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54、23.46、25.32、25.76m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度检测,得到一个峰,说明该菌株发酵所产细菌素经一系列提取纯化操作后,纯度得到很大提高。此菌株产生的乳酸菌素不仅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而且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广谱乳酸菌素。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云烟97在云南省昭通市的适宜栽培措施,进行了株行距、施氮量和打顶留叶长度对云烟97的农艺性状和中、上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影响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烟株株高有极显著差异,茎围、节距、有效叶数、腰叶长、顶叶长和顶叶宽有显著差异,脚叶长宽和腰叶宽度无显著差异.顶部第1、3片叶在打顶15d内,叶片长宽生长量呈上升趋势,之后趋缓.株行距50 cm×120 cm、施N 75kg/hm2、打顶留叶长度(20±5)cm,烟株第3片叶叶长和叶宽增长量最大,分别为16.2 cm和4.9 cm.株行距60 cm×100 cm、施N 60 kg/hm2、打顸留叶长度(30±5)cm,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较好.在种植密度16665株/hm2的条件下,云烟97的栽培株行距50 cm×120 cm或60 cm×100 cm,施N 75 kg/hm2,烟株打顶留叶长度(20±5)cm或(30±5) cm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烤烟品种和打顶时期对赤星病抗性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生产上主要栽培的烤烟品种和抗源材料进行抗病性比较 ,结果表明 ,中烟 90、净叶黄、许金 4号抗病性较强 ,K32 6、G2 8属中抗品种 ,G140、NC89、红花大金元等为感病品种。通过烟株不同时期打顶试验 ,表明现蕾期打顶较盛花期打顶烟草赤星病发病重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打顶对烟草根系不同部位合成烟碱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前言烟草根系是合成烟碱的主要场所,打顶能够促进烟株根系的发育,可以提高烟叶中烟碱含量.但是,到目前为止,对烟草根系不同部位间合成烟碱的能力及其生理机制研究尚未看到详细资料报导.本试验对打顶与不打顶烟草根系不同部位间合成烟碱的能力及其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旨在阐明烟草根系不同部位间合成烟碱能力的大小和打顶对根系不同部位合成烟碱能力的影响,为烟草生产上采取措施促进根系发育,提高烟叶中烟碱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白肋烟烟碱转化率、提高烟叶品质,对白肋烟B37不同转化率株系采用打顶和打顶后涂抹仿生型信号分子(BSM)两种方式处理,分别测定了不同处理烟株烟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生物碱含量,并分析了生物碱比例和烟碱转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打顶使不同转化率株系的烟叶SOD活性增加且高转化率株系增加幅度大,BSM处理也增加了SOD活性,但高转化率株系增加幅度较小.打顶使烟株的MDA含量增加,但高转化率株系增加幅度较小;BSM处理后烟叶MDA含量下降,高转化率株系烟叶MDA含量下降幅度较大.BSM处理后烟叶4种生物碱含量及总生物碱含量总体上有所降低,其中降烟碱的降低幅度最大.BSM对非转化株上部叶和中部叶烟碱比例影响较小,而对高转化株系B37-38的作用最大,其上部叶和中部叶烟碱比例分别提高了15.52和10.40百分点;B37-38上部叶和中部叶降烟碱比例分别降低了15.16和10.03百分点.从非转化株系至高转化株系随着烟碱转化率的提高,BSM处理其降烟碱的比例降低幅度增加,BSM对高转化率株系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烟草Nt-syr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烟草Nt—syr1基因mR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了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对烟株打顶后叶片Nt—syr1基因进行了mRNA转录水平上的定量分析,为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研究烤烟钾素营养调控机理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该方法简单实用,获得的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基线平整,指数区扩增明显,斜率大;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变异系数小;循环阈值Ct与PCR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基因表达结果分析表明,烟株打顶后1h,Nt—syr1基因在叶片中强烈表达,表达量约是同期不打顶处理的480倍,随后逐渐降低。与打顶处理相比,打顶后涂抹生长调节剂可以降低其表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