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积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6年3月因疑似冠心病(CHD)症状被收入我院患者774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被分为非冠心病(NCHD)组393例与冠心病(CHD)组381例,CHD组根据冠脉Gensini评分又被分为低危组181例(<20分)、中危组116例(20~40分)、高危组84例(>40分),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血浆Hcy水平与冠脉Gensini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CHD组颈动脉斑块积分(9.68±3.93)及血浆Hcy水平(16.35±5.49)μmol/L均高于NCHD组[(4.19±1.43)、(11.36±4.91)μmol/L],颈动脉斑块积分与Hcy水平在CHD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斑块积分、Hcy水平与冠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性(r=0.761、0.637,P<0.01)。结论 CHD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与Hcy水平检测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乔玉花  张思艺 《四川医学》2018,39(12):1360-136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冠脉Gensini积分和血浆锌a2糖蛋白(ZAG)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入选患者467例被分为CHD组346例和非CHD组121例,根据冠脉Gensini积分CHD组又被分为高危组38例(>40分)、中危组112例(20分~40分)和低危组196例(<20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CHD主要危险因素,评估血浆ZAG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是否存在着相关性。结果血浆ZAG水平CHD组(42. 63±5. 18)μg/m L低于非CHD组(53. 98±6. 97)μg/m L(P<0. 05);随着冠脉Gensini积分增加血浆ZAG呈下降趋势,低危组(46. 28±5. 83)μmol/L、中危组(42. 53±5. 12)μmol/L和高危组(38. 27±4. 29)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冠脉Gensini积分和血浆ZAG呈负相关性(r=-0. 272,P<0. 01)。结论血浆ZAG水平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NSTE-ACS患者116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7例,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进行GRACE评分,同时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检测Hcy,与48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对照比较,分析Hcy水平与GRACE评分的关联性以及Hcy水平和GRACE评分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①NSTE-ACS患者血清Hcy水平、GRACE评分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P组、NSTEMI组Hcy水平分别为(16.3±5.7)μmol/L和(19.6±4.6)μmol/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的(11.3±2.7)μmol/L;UAP组、NSTEMI组GRACE评分分别为(108.9±21.0)分和(133.4±26.3)分,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的(99.0±16.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STE-ACS患者血清Hcy水平随GRACE危险程度增加而显著升高,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Hcy水平分别为(12.7±3.1)μmol/L、(18.4±5.2)μmol/L、(22.4±5.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STE-AC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GRACE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546,P<0.01);③NSTE-ACS患者Hcy水平和GRACE评分与冠脉病变支数相关,三支血管病变组中Hcy水平、GRACE评分高于双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ACS患者Hcy水平与GRACE评分密切相关,结合Hcy水平测定与GRACE危险评分可提高对NSTE-ACS的预测,且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NSTE-ACS早期介入治疗风险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庆霞  纪征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493-149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的水平,评价Hcy及ox-LDL的水平对AMI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对经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69例为病例组,冠脉造影阴性为非冠心病(N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NCHD)组患者49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ox-LDL的水平,采用酶法及免疫比浊法测定血脂水平,并比较血清Hcy、hs-CRP及血脂各指标水平与AMI发病的关系。结果:血清Hcy水平在AMI组(17.64±5.31)μmol/L明显高于SAP(10.51±2.85)μmol/L;血清ox-LDL水平在AMI组(17.47±5.78)μg/dl明显高于SAP(14.51±6.34)μg/dl。结论:血清Hcy、ox-LDL、hs-CRP水平升高与AMI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PG)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胃组织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10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41例胃炎、25例胃息肉、34例胃溃疡)为胃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受检者的血清PG(PGⅠ、PGⅡ)水平并计算胃蛋白酶原率(PGR),循环酶法测定三组受检者的血清Hcy水平,并计算血清PG联合Hcy对胃良性病变及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胃癌组、胃良性病变组血清PGⅠ水平分别为(59.37±14.16)μg/L、(93.85±14.23)μg/L,PGR分别为(3.27±1.52)、(7.65±2.04),均低于对照组的(149.92±13.34)μg/L、(11.40±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胃良性病变组血清PGⅡ水平分别为(20.18±4.59)μg/L、(16.06±5.87)μg/L,Hcy水平分别为(26.37±3.85)μmol/L、(12.16±3.91)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10.71±5.15)μg/L、(9.83±3.2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PGR低于胃良性病变组,血清PGⅡ、Hcy水平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分期Ⅰ、Ⅱ、Ⅲ、Ⅳ时,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9.64±4.98)μmol/L、(22.00±5.14)μmol/L、(24.38±5.97)μmol/L、(27.07±4.52)μmol/L,呈递增趋势,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 I水平分别为(67.63±15.91)μg/L、(55.39±15.18)μg/L、(46.18±14.97)μg/L、(39.72±15.50)μg/L,PGⅡ水平分别为(18.02±3.97)μg/L、(17.25±4.25)μg/L、(16.34±4.50)μg/L、(15.38±4.12)μg/L,PGR分别为(3.87±2.28)、(3.38±2.56)、(2.76±3.31)、(2.02±3.54),均呈递减趋势,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R+Hcy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9.00%、95.00%、94.68%、89.62%、92.00%,均高于PG I+PGR的76.00%、83.00%、81.72%、77.57%、79.50%以及Hcy的71.00%、86.00%、83.53%、74.78%、7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G、Hcy可有效评估胃黏膜的疾病状态,两指标联合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胃良性病变和胃癌,提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 ,测定 6 8例健康人和 8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结果 :血浆 Hcy水平正常对照组为 (9.31± 3.80 )μmol/L ,其中男性 (10 .5 0± 4 .0 7)μmol/L ,女性 (7.80± 2 .85 )μmol/L,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P<0 .0 0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13.39± 6 .0 6 ) μmol/L,其中男性 (13.77± 6 .6 8) μmol/L,显著高于健康男性 (P<0 .0 0 1) ;女性 (11.5 0± 3.5 8) μmol/L,显著高于健康女性 (P<0 .0 0 1)。血浆 Hcy水平随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冠脉不典型狭窄组 (11.36± 3.86 ) μmol/L,1支病变组 (13.32± 6 .0 9) μmol/L,2支病变组 (13.39±4 .92 ) μmol/L,3支病变组 (18.2 3± 8.98) μmol/L。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老年患者血脂水平、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TIA老年患者138例,按照ABCD2评分情况划分为短期脑卒中转化风险低危组(ABCD2评分0~3分)、中危组(ABCD2评分4~5分)、高危组(ABCD2评分6~7分)三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脂指标(TC、TG、LDL-C、HDL-C)水平、血清生化指标(Hcy、hs-CRP)水平情况,分析血脂、血清生化指标与TIA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转化风险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TC、TG、LDL-C水平对比,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5);三组患者HDL-C水平对比,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P<0.05);三组患者Hcy、hs-CRP水平对比,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IA后缺血性脑卒中转化风险与Hcy、TG、TC、LDL-C、hs-CRP水平呈正相关(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收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采用日立Hitachi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和Hcy水平,比较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血糖、血脂、Hcy水平和高Hcy血症发生率。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GLU、TC、TG、LDL-C、apoA、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26.9±6.2)μmol/L和(9.6±3.4)μmol/L,高Hcy血症发生率分别为93.1%和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分别为(29.2±7.1)μmol/L和(25.5±5.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和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增高,Hcy是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脂、血尿酸水平(UA)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诊断新发脑梗死患者662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180例提示有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狭窄组),其余482例为非狭窄患者(非狭窄组),另选择80例年龄和性别与狭窄组、非狭窄组相匹配的体格检查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结果:血管狭窄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尿酸分别为(4.7±0.7)mmol/L、(1.7±0.8)mmol/L、(3.7±0.8)mmol/L和(420.1±98.2)μmol/L;非狭窄组患者为(4.2±1.0)mmol/L、(1.6±0.5)mmol/L、(3.4±0.6)mmol/L和(398.6±78.1)μmol/L;对照组为(3.5±0.9)mmol/L、(1.4±0.7)mmol/L、(2.8±0.9)mmol/L和(310.5±60.6)μmol/L。狭窄组、非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狭窄组与非狭窄组血浆TC、TG、LDL-C、尿酸水平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血尿酸与TC、TG、LDL-C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TC、TG、LDL-C、血尿酸水平增高,是脑梗死患者独立危险因素,且与血管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10.
史健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893-1895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探讨其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检测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61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Hcy水平,结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血清Hcy水平(15.9±6.67)μmol/L高于对照组(11.4±5.51)μmol/L(P<0.05),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16μmol/L)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3.2,P<0.05)。Hcy水平与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总分呈正相关(r=0.47/0.4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升高与精神病理症状(特别是阴性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