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少年性知识的知晓情况、性相关行为的特点。方法:按性别及青春期年龄分布进行整群抽样,调查10~21岁青少年4067人,男性1931人,女性2136人。用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女性青春晚期对性知识的需求量分别为59.6%、62.2%。性知识来源、接近异性的特点有随年龄变化的特点,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亦有差异。性相关行为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城市高于农村。35.96%的女性、63.39%的男性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父母关系、学校或家长进行教育、家庭收入等因素直接影响青少年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结论:学校、家长、社会应共同行动,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健康的青春期教育,开设青春期保健门诊,帮助青少年顺利完成儿童到成人的过渡。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程怡民  乔根梅 《中国校医》1999,13(4):247-249
目的研究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现状,了解其观念、知识和行为。方法采用描述流性病学方法,随动抽样调查了5455名15~24岁的未婚青少年。调查采用匿名自填式调查表,数据处理采用MFOXbase,并且采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39.73%的调查对象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或无所谓的态度。54.4%对未婚先孕特可容忍和无所谓的态度。有7.3%已发生婚前性行为,其中,中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4.37%,大学生为人43%,非学生为11.81%。对青春期生理知识不懂或略懂的男性占79%,女性占87.2%。对性知识完全不了解或似懂非任的占49.1%。结论目前中国青少年性观念有所转变。婚前性活动发生率有所增加。但是,他们现具有的性知识程度较差,获得性知识渠道也不够理想。这与青少年的意愿有相当大的差距。急待进一步深入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研究与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少年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对性知识的需求,探讨预防性传播疾病与艾滋病的干预措施。方法:按性别及青春期年龄进行整群抽样,10~21岁青少年4 067人,男性1 931人,女性2 136人。相关资料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性对性传播疾病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男、女性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3,P<0.05);女性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男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7,P<0.05)。青春晚期的男、女性对性知识的需求分别为59.9%、62.2%。35.96%的女性和63.39%的男性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结论: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的首要策略是满足青少年的性知识需求;预防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还需进一步深入校园。  相似文献   

4.
随着青春发育期的到来,性器官发育成熟,性行为及少女怀孕等问题相继出现,性传播疾病蔓延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因此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作者于1989年和1992年选择少女怀孕问题较为严重的美国卡罗来纳州一乡村为调查点,以问卷方式调查成人对学校卫生保健机构服务项目及青少年性行为的态度。调查表明,公立学校为青少年开设卫生保健服务得到普遍肯定。其中90%以上的成人强调中学开设青春期保健服务,80%以上的人认为学校应对青少年开展包括性知识在内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服务,85%一87%的人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小外伤处理…  相似文献   

5.
上海郊区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了解上海市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对上海青浦区3个镇的806名15-18岁青少年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青少年已具备一定的青春期性知识,但对生殖系统和功能方面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一些概念含糊不清。男性的知识好于女性。中专、职校、技校学生的知识得分低于其他学校和非学生。大多数被调查对青少年中发生恋爱性行为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当地青少年中已有性行为发生,虽然几乎半数人知识性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但首次性行为避孕使用率却很低。他们的性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医学书刊/杂志和同学。大多数被调查对象认为青春期性教育是必需的但学校性教育仅满足了青少年对性知识的部分需求。结论:充分了解目前青少年的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对设计良好的干预项目极有帮助。青春期性教育是全社会均应关注的社会焦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15~24岁校外未婚青年与异性/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向该人群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6个省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对1 113人校外未婚青年进行计算机辅助的自填匿名问卷调查。结果:15~18岁组和19~24岁组男性异/同性间性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女性(P<0.05)。异性间性行为时,15~18岁组7.14%的女性报告首次性行为属被迫发生;15~18岁组和19~24岁组男、女性首次性行为安全措施的使用率为66.67%和40.00%及58.82%和49.11%,男性报告使性伴怀孕和女性报告怀孕的比例接近(30.00%);19~24岁组性伴个数2名及以上男性报告率高于女性(P<0.01)。同性间性行为时,15~18岁组男、女性报告平均年龄仅14岁;19~24岁组15.79%的男性报告首次性行为属被迫发生,46.15%的男性和33.33%的女性报告有2名以上性伴。多因素分析显示,男、女性与异性发生性行为共同的危险因素为看黄色制品和年龄较大(OR男分别为3.51和3.81,OR女分别为6.41和3.58);与赞成婚前性行为相比,本人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OR=0.18)、父母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OR=0.37)和朋友持无所谓态度(OR=0.47)是男性的保护因素;与赞成婚前性行为相比,自己认为婚前性行为不好(OR=0.14)和不能接受(OR=0.06)、朋友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OR=0.16)和不清楚朋友态度(OR=0.21)是女性的保护因素,父母持无所谓态度是女性的危险因素(OR=12.56)。结论:校外未婚青年与异性/同性的性行为及危险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并与接触过黄色制品、个人及父母/同伴的开放态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淄博市1 265例大中专学生性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中专学生性健康状况.方法 对淄博市4所大中专院校中专、大专、本科3个层次的1 400名学生以封闭式匿名问卷的形式调查其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及恋爱状况.结果 性知识知晓率大学生明显高于中专生;来源多半以上为非正规渠道.初次恋爱年龄、恋爱次数均为中专生早于和多于大学生;恋爱比率平均为42.29%.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和理解态度为65.53%,大学生多于中专生;对第三者和对多个恋爱对象持赞成态度中专生多于大学生.一般性行为半数或近半;婚前性交大学生多于中专生,平均为7.74%,男性为11.63%,大男为14.13%;初次性交年龄最小13岁,平均18.9±2.43岁,中专生早于大学生,有低龄化倾向.非意愿妊娠为0.87%,大学生为0.7%,中专生为1%,最小年龄为15岁,平均大学生20.75±0.96岁,中专生17.14±1.35岁.结论 青少年恋爱观亟待加强和指导;性知识匮乏是青少年造成性伤害的主要原因;性态度开放是造成社会和家庭不稳定的潜在危险;性行为开放与低龄婚前性交已经或正在成为一个趋于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非意愿妊娠与人流是影响青少年性生殖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淄博市大中专学生性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性健康现状,了解青少年性与生育健康知识、态度、行为(KAP)及恋爱观。方法对淄博市16~24岁在校大中专院校1265名学生,以封闭式匿名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其生育知识、态度和婚前性行为。结果对月经初潮与初次遗精、排卵期及易受孕期、主要避孕方法、紧急避孕措施及性传播疾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72.9%、35.6%、54.2%、22.9%及60.3%,前2项知识知晓率女性高于男性,后3项知识知晓率女性低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婚前性行为、第三者、多个恋爱对象持赞成和理解态度者分别为65.5%、20.8%、77.7%,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Pd0.01);有恋爱经历、与异性拥抱、接吻的学生分别为42.3%、47.7%、36.4%;初次恋爱年龄最小为12岁,有性行为者7.7%(98/1265),有性行为致非意愿怀孕者为11.2%(11/98),初次性行为年龄最小13岁,致非意愿妊娠最小年龄为15岁;性知识来源主要来自书刊影视占及朋友和同学。结论大中专青少年性知识知晓率较低,性知识匮乏,性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性行为开放,非意愿妊娠与人工流产率高,有待加强学校的青春期生育健康教育,真正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性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青少年生殖健康基本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江苏省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服务的基本状况,为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7043名15~24岁青少年采用匿名自填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应答者平均年龄为19.85岁,性知识回答正确率为51.7%,性病及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为56.51%。50.41%的人赞成婚前性行为。恋爱中有性交的占7.7%,其中采取避孕措施66.94%。希望计划生育部门提供服务的依次为性知识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性病和艾滋病的预防知识(70.54%、66.24%、51.3%)。结论:应加强对江苏省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不同性别务工青少年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15~24岁不同性别进城务工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信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结构式匿名问卷对山东省济南市1 075名15~24岁进城务工青少年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与女性进城务工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均较低,尤其流产相关知识,男性得分中位数仅25.0分;35.0%的男性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高于女性的16.1%;面对恋人性要求,男性坚持不发生性行为的比例(18.1%)远低于女性(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04,P<0.001);30.7%的调查对象自我报告发生过性行为,其中男性为40.1%,女性为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85,P<0.001);不同性别进城务工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对避孕的态度;女性还与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对恋人性要求的处理方式有关.结论 为进城务工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及服务时应考虑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对青少年保健门诊服务内容的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青少年对青少年保健门诊服务内容的需求,为在农村地区开展青春期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国东、中、西部的吉林省东辽县、河北省承德县、重庆市铜梁县作为本研究的现场.整群随机抽取校内青少年、完全随机抽取校外青少年,共2 73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70.6%的青少年希望青少年保健门诊能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男性在生殖系统发育问题、生殖器的卫生保健、避孕、性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服务方面的需求普遍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性方面的服务需求逐渐增加;校外青少年对怀孕及避孕方面的服务需求较校内青少年高.结论 要重视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以及不同性别、年龄对生殖健康的需求,拓展现有青春期门诊的服务内容.青春期保健门诊不仅要针对青春期体格发育问题,还应重视和加强心理保健以及性与生殖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遂昌县婚前检查人群中发生婚前性行为及婚前妊娠的情况。方法对2010-2012年住遂昌县妇幼保健所免费婚前检查的初婚男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婚前性行为人数、年龄和婚前妊娠等情况。结果婚前性行为发生率男性为74.12%,女性为72.4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发生婚前性行为年龄〈14岁的男性占0.32%,女性占0.49%;女性初次性行为年龄以〉20岁为主,占62.94%;女性婚前妊娠发生率为67.95%,其中年龄〈14岁发生率为0.05%。结论婚前性行为发生普遍,婚前妊娠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长远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1292名青少年性态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以及对生殖健康服务的认知程度;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开展青春期性教育,让青少年了解青春期的性发育和身体变化趋势,为他们今后一生的健康和幸福打下良好基础。方法本项目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研究,年龄范围包括10~24岁的青少年共1292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年龄越大对性态度越开放,男性比女性的性态度相对开放,低年龄组有相当比例对手淫及婚前性行为不了解。结论需要及早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有效避免和遏制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促进青少年获得必要的权利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价值取向,为探索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本校1~3年级大学生1838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仅有3.0%的学生赞同同性恋行为,46.2%的人反对,其他持无所谓态度。女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占3.1%,低于男性的14.5%,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占65.3%,高于男性的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占6.7%,男生占4.0%,明显高于女生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从未用过或偶尔用安全套者占43.2%。结论当前大学生的性观念逐渐趋于开放,并存在一定比例的婚前性行为及不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应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并大力提倡正确使用避孕套。  相似文献   

15.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及危险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家庭因素对未婚青少年首次性行为以及危险性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5~24岁青少年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6023名未婚青少年中12.7%有过性行为(男16.8%、女8.7%),其中首次性行为发生在≤18岁、首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措施、有过商业性行为、与陌生人、与吸毒人员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9.9%、55.2%、4.3%、12.2%和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年代越早、与父母同住、青春期早期家庭支持评分较高及父母反对婚前性行为的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行为评分均较低;家庭因素对性行为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性行为的发生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男性更多地受人口学特征的影响。结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发生趋于年轻化。家庭因素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婚前性行为及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并且这种影响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性行为现况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性行为和性教育现状。方法:对北华大学四个学院的1 115例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7.93%的男生和70.10%的女生认为没有接受过性教育,认为贞操观至关重要的占54.35%,对性解放持“不赞成,不干涉”矛盾态度的占63.68%,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占10.31%,平均年龄为20.7岁。结论:大学生因性科学知识贫乏而普遍渴求性健康教育。虽然目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还不普遍,但性态度已开始发生变化,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7.
蒋风萍  李彤  刘计荣 《中国校医》2010,24(3):219-219,222
目的了解我校大学新生性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以便更好地对大学新生开展性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填问卷形式,对我校不同院系的新生进行现状调查,获得有效答卷935份,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5名新生中,性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49%的学生认为尿频、尿急为性病的症状,21.8%的学生认为洗淋浴可以传染上性病,18.6%的学生认为手淫可感染性病,15.6%的学生认为性病可遗传;14.4%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66.4%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避孕方法;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从报刊、书籍、杂志中获取的为47.7%,从电视、网络中获取的为17.8%,从学校的教育中获取的占22.2%,从其他获取的为12.5%。结论我校大学新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为谨慎,但性知识普遍缺乏。提示应在大学新生中加强性教育,使他们学会更好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市单亲家庭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在某市5所中学随机抽取单亲及双亲家庭青少年各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进行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单亲家庭青少年已具备一定的青春期性知识,但50%左右的学生对人体的生理知识尚不清楚,与双亲家庭孩子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双亲家庭青少年比较,单亲家庭青少年从父母那里获得较少的性知识;对中学生恋爱、性教育及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单亲学生均比双亲学生表现得开放;单亲学生中有过性行为的比例多于双亲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了解青少年的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能对制定良好的干预措施提供帮助;青春期性教育是全社会均应关注的焦点,尤其要重点关注单亲家庭青少年.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贵州省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贵州省在校大学生315名进行无记名封闭式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301份。结果44.2%的大学生正在谈恋爱,18.3%有性行为;谈恋爱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男生有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女生。55.5%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可以理解,43.0%认为婚前同居的坏处是不负责任,因怕怀孕而不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仅占1.3%;60.8%认为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学校不应给予任何处理,26.9%认为学校可以私下批评教育。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大、年级高、城市、独生子女、大学前与异性接触程度较高、爱上异性数量较多等。结论大学生的性行为虽不普遍但已见增加,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该加强性健康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性心理及性知识状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解大学生性心理、性知识现状,对吉林省内5所大学2~3年级的674名学生,采用现场答卷的方 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37.1%的学生希望体验性生活,有21.4%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对女性无损害;有20.0% 的学生认为只要双方相爱即可以发生性关系;有19.3%的学生认为青春期性教育可增加青少年性行为;对男、女性生 理各项知识了解均不及40.0%。作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性心理状态比较混乱,多数缺乏基本的性知识。因此加强学 校青春期生殖卫生教育,发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作用,把性教育作为系统工作来抓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