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少年性知识的知晓情况、性相关行为的特点。方法:按性别及青春期年龄分布进行整群抽样,调查10~21岁青少年4067人,男性1931人,女性2136人。用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女性青春晚期对性知识的需求量分别为59.6%、62.2%。性知识来源、接近异性的特点有随年龄变化的特点,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亦有差异。性相关行为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城市高于农村。35.96%的女性、63.39%的男性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父母关系、学校或家长进行教育、家庭收入等因素直接影响青少年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结论:学校、家长、社会应共同行动,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健康的青春期教育,开设青春期保健门诊,帮助青少年顺利完成儿童到成人的过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现状,为改变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高危行为,遏止性病艾滋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1年,每年4~6月份首次到凭祥市妇幼保健院和凭祥市人民医院性病门诊就诊、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男性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5ML进行梅毒检测。结果 2009-2011年共调查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1200名,检出梅毒45例,感染率为3.75%,各年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0,P>0.05)。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76.33%,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χ2=51.54,P<0.01)。2009-2011年间最近3个月发生非婚异性性行为和注射毒品的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75,P<0.01;χ2=29.17,P<0.01)。结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改变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高危性行为或采取安全性行为,控制性传播疾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对艾滋病知识及其传播途径的需求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南宁铁路局职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应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出问卷1 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439份,回收率95.9%;1 439人中有1 406人听说过艾滋病,占受调查职工的97.3%。各个知识点知晓率为65.3%~95.8%,总体知晓率为85.75%(1 234/1 439);职工对艾滋病知识点感兴趣的前5位依次是预防措施(64.8%),传播方式(56.3%),对人体有哪些危害(55.6%),流行现状(52.2%),临床症状(41.6%);在不同特征人群间,女职工比同职工更关注艾滋病对人体的危害(χ2=6.15,P<0.05)以及对艾滋病的治疗和预后(χ2=7.70,P<0.05);年龄越小者越希望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现状(χ2=11.26,P<0.05);文化程度较低者更希望了解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χ2=5.20,P<0.05)以及艾滋病的临床症状(χ2=9.17,P<0.05);未分居的职工比分居的职工更希望了解艾滋病的预防措施(χ2=4.80,P<0.05),其他知识点没有差异。职工对艾滋病知识传播途径需求前5位依次是电视(68.31%)、宣传手册(49.62%)、互联网(48.71%)、报纸(41.28%)、专题讲座(32.80%)。结论针对铁路职工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内容、传播途径有待调整以适应职工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15~24岁年龄段青少年性教育来源的偏好。方法: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一项由世界卫生组织(WHO)资助的项目(WHO第98200号项目)。此项目是在中国东北某城市实施的基于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住户样本的抽取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原则,进行3阶段系统抽样设计。共有1319名15~24岁的青少年接受调查,并在参与调查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参与者被告知自愿参加并有权退出调查和跳过其不愿回答的问题。最终有1227条记录进入分析阶段。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青少年获取性相关知识的来源偏好和实际获得知识的来源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在过去实际使用的知识来源和其对来源的偏好方面存在差异。"父母","医生","书籍和报纸"和"电视"未能发挥青少年所预期的作用。青少年倾向于将"医生"作为获得"青春期"、"性知识"及"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等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实际使用与来源偏好方面大概有10.2%~11.0%的差距。实际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则比偏好约低0.1%~2.7%。"书籍和报纸"和"电视"作为获得性相关知识的实际来源比偏好低3.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工作经历和有无兄弟姐妹等因素影响青少年对获取性知识来源的偏好。20~24岁的男性更倾向于将"电视"作为其获取青春期知识的首选来源(回归系数=0.408,P0.05),而女性则不倾向于将"电视"作为其首选来源去获取青春期知识、性知识和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回归系数分别为-1.305,-0.989和-0.653,P0.05或P0.01)。受过大学或研究生教育的被调查者不倾向将"老师"作为首选来源去获取青春期知识及性知识(回归系数分别为-0.544和-0.638,P0.05)。相对于没有工作经历的被调查者,有工作经历的被调查者更倾向于将"同伴"作为获取有关"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的首选来源(回归系数=0.939,P0.01)。女性更倾向于将"父母"作为首选知识来源获得青春期知识、性知识及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回归系数分别为1.649,1.449和1.110,P0.01或P0.05)。结论:现况调查表明中国青少年在实际获取性相关知识(即青春期知识,性知识,以及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渠道与自己对获取性相关知识的来源偏好方面存在差异。书籍和报纸是青少年获取性相关知识中更喜欢选择的最主要来源,青少年也更喜欢从医生和父母那里得到性教育。目前研究的结果表明青少年不倾向于选择"老师"作为获取性相关知识来源,这为现在和将来的性教育干预方案提供了一些启示。父母和医生在未成年人和青少年性教育中的角色有待加强。学校课堂中,教师传授的性相关知识的内容及教学方法可能有待改善,而且需要学生们来进行评价。对于性教育中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如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综合的全方位的性教育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强化,以满足青少年性知识和生殖健康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2010年7—12月在聊城市范围内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自愿参与调查的男性223名,根据《2010年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中《男男性行为者调查问卷》对MSM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MSM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83.0%。"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知晓率最高,占95.1%;"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知晓率最低,占63.7%。信息来源居前3位的是:互联网占52.9%、电视占35.0%、免费宣传材料占30.9%。得分6~8分中在本地居住<2年的占17.1%,在本地居住>2年的占6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7,P<0.05)。得分6~8分中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19.8%,高中及以上的占6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27,P<0.05)。结论 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受文化程度和在本地居住时间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降低艾滋病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女性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80名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收集问卷480份,艾滋病总体知晓率为50.2%(241/48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知晓率38.52%(89/231),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知晓率为51.82%(71/13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知晓率为74.10%(83/112),不同文化程度的知晓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09,P<0.01)。未生育者知晓率为45.61%(104/228),已生育者知晓率为54.36%(137/252),两类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7,P<0.05)。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相对较高,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低,传播途径中血液传播知晓率最高为88.75%(426/480),母婴传播知晓率为86.04%(413/480),性传播知晓率为85.42%(410/430),调查人群对传播途径中不同传播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39,P<0.01)。结论性活跃期女性对艾滋病的认识不够,提示对艾滋病知识教育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掌握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并重,全面提高艾滋病防制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淮阳县城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淮阳县城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城区居民、校内青少年、流动人口三种人群问卷调查。结果调查680人,知晓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85.58%(582/680)。城市居民(87.63%)和校内青少年(89.84%)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流动人口(79.41%)(χ2=11.75,P<0.01);不同性别与年龄人群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途径主要为电视、广播和报刊,分别占75.88%,57.94%和53.97%。结论淮阳县城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基本达到中期评估所要求达到的指标,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宣传艾滋病知识方面所做的工作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校外女性少数民族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为在校外女性少数民族青少年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黔东南州黄平、从江、丹寨等3个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县,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210名13~26岁校外女性少数民族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资料用Epidata3.1软件录入,并用EpiInfo2002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黔东南州校外少数民族女性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3.15%,UNGASS指标中5个问题的知晓率仅为39.71%。艾滋病知晓率与被调查对象的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有关。被调查者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而非传播途径的"蚊虫叮咬不会传播"、"与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不会传播"等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校外女性少数民族青少年中艾滋病防治知识严重不足,在艾滋病控制工作中应特别关注该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某企业工人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态度观念和行为等情况,为企业工人艾滋病宣传干预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企业557名在岗工人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企业工人557人,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68.94%。有过婚外性行为的91人,占16.34%,年龄(χ2=7.28,P<0.01)、文化程度(χ2=15.82,P<0.01)及婚姻状况(χ2=36.82,P<0.01)对车间工人婚外性行为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婚外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22人,占24.18%,婚外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低。结论企业工人有较高比例的婚外性行为,艾滋病知晓率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临汾市部分中学生性知识和艾滋病知识需求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青春期性知识和艾滋病知识的掌握和需求情况,以便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4所中学初一至高二年级的2 51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 9.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年龄增长,学生的性知识水平逐渐提高,但还不适应身体发育的需要;学生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有一定了解,但仍有大部分学生认为日常生活接触可以传播HIV/AIDS;多数学生希望获得系统的青春期性知识和AIDS知识.结论目前学校的性教育、艾滋病知识教育滞后于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学校应开展正规的性教育和AIDS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1.
特殊人群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特殊人群 (性病门诊就诊者 )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避孕套使用情况。 方法 通过性病门诊的预防性咨询及大众媒介宣传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使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基础和干预后资料。 结果 干预前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最低为 2 1.2 % ,最高为 78.3% ,经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P<0 .0 5 )。同情和愿意帮助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人数分别有 34.5和 8.9增加到 84 .9和 2 8.9 (P<0 .0 5 )。与普通性伴、商业性性伴发生性关系时 ,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由 37.5和 2 2 .1上升至 6 6 .7和 6 8.9 (P<0 .0 5 )。 结论 性病门诊的预防性咨询和大众媒介宣传可明显提高特殊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 ,从而减少该类人群经性传播而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了解长沙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接受预防艾滋病干预服务及性行为状况,为今后制定实施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及艾滋病专题调查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4-2018年长沙市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用SPSS 18.0软件分析各年度监测青年学生基本信息及艾滋病相关知信行特征。 结果 2014-2018年监测的4 000名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92.6%,各年分别为87.0%、91.5%、93.4%、91.8%、99.4%,知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72.949,P<0.001),男生与女生的知晓率水平均呈上升趋势,2016年及以前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2017年起两者知晓率水平无差异;最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干预服务总干预率为60.5%,历年分别为45.5%、45.1%、61.2%、65.4%、85.0%,五年干预率有明显上升(χ2趋势=329.534,P<0.001),除2015年,不同性别干预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的监测对象有过性行为,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18.9±1.4)岁,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55.5%。有性行为的监测对象中,最近1年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和同性性伴均有性行为发生,分别为44.2%、16.0%、2.9%、1.1%。 结论 长沙市青年学生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已达到国家要求水平,但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有欠缺,存在感染的高危行为。建议高校艾防工作应针对学生人群特点,加大艾防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常州市青少年吸烟状况、对烟草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吸烟行为的因素,为制定控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江苏省青少年与烟草调查问卷”,对常州市小学、中学、中专学生共1 050名进行调查.结果 常州市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14.48%,男生为22.94%,女生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9,P<0.05);现在吸烟率为3.05%,其中男生为5.12%,女生为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3,P<0.05).半数以上学生对烟草与健康相关知识和态度较好.大部分学生认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对被动吸烟损害与主动吸烟损害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10,P<0.05).学生周围与烟草有关的信息不同,其尝试吸烟率也不同.结论 常州市青少年尝试吸烟年龄较小,中等职业学校是控制吸烟行为的重点.应针对不同年龄青少年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师和家长也应从自身做起,给学生、孩子做好榜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武汉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监测情况,分析目标人群高危行为以及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科学的防艾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用连续采样方法,对2014—2018年监测期内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检测,每年监测400人,共完成样本量2000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年度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行为学监测结果等的差异。结果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年龄以19~56岁为主,占91.20%,平均年龄(35.80±12.55)岁。各年度对“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两个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均较低(<80.00%),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为75.10%,2015年后知识知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间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2,P<0.01)。最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平均为37.70%;最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平均为49.70%。近5年HIV、梅毒和HCV的阳性率平均值分别为2.80%、19.50%、1.45%。结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近年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所提升,但某些知识点的知晓率仍较低,该人群的高危性行为比例和HIV、梅毒阳性率仍较高,需加强对该类人群的宣传教育和预防干预,以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青海省藏族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民族初高中学校各2所,共发放调查问卷388份。结果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9.4%,男女间艾滋病知识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76)。有89.0%的初中生和97.9%的高中生听说过艾滋病。知道婚外性行为、公用剃须刀、母婴途径传染艾滋病的初中生认知率分别为38.0%、15.0%、51.0%,高中生认知率分别为60.6%、18.1%、59.6%。知道蚊虫叮咬、共餐、正常交往不会传染艾滋病的初中生的认知率分别为20.0%、26.0%、34.0%,高中生的认知率分别为71.3%、33.0%、26.6%。低年龄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高年龄组(P<0.05)。结论该地区藏族中学生总体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在传播途径及对待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态度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应在初高中阶段加强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7.
了解江苏省高校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信息,为高校青年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以学校为单位,在江苏省8所高校中共调查2 538名大一学生,实行匿名自填问卷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并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艾滋病新“国八条”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5.74%,男生知晓率较女生高(88.21%,84.34%)(P<0.05),理科生较文科生高(87.31%,83.67%)(P<0.05).其他防治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2.14%,男生知晓率较女生高(75.00%,70.53%) (P<0.05).“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是否会感染艾滋病”,男生和理科生态度更为包容、理性(58.3%,55.1%;50.4%,50.9%)(P值均<0.05);50.08%的学生赞同婚前性行为,男生比例高于女生(69.00%,39.40%) (P<0.01).71.24%认为性行为中需要坚持使用安全套,女生赞同比例远高于男生,理科生赞同比例高于文科生(80.76%,73.36%;54.37%,69.63%)(P值均<0.05).6.03%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检测;未检测者中40.34%有检测意愿但不知道去哪检测,1.34%因为内心恐惧而不敢去做检测.受学生欢迎的艾滋病宣传方式主要为微电影(76.32%)、艾滋病专题讲座(66.67%)、同伴教育(60.80%).结论 建议根据不同性别和专业特征,结合多媒体在高校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重点为艾滋病流行现况、治疗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并重视学生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企业流动女工性病/艾滋病知识现状、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了中山三个镇区的工厂女工关于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宣教服务需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知识得分的可能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宣教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该研究共调查2263人,回收有效问卷2082份,对象平均年龄(28.88±7.16)岁,分布在15-45岁间;外出务工平均(9.73±2.43)年。578名未婚对象55.88%曾经与异性有过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的未婚同居对象42.37%有过避孕失败。性病/艾滋病综合知识平均得分为(52.63±22.05)分,女工的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她们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初中及以上者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小学及以下者。81.46%对象有接受性病/艾滋病宣教服务的需求,有关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排在需求的第一位。年龄、工龄、婚姻状况、工作类别和住所类别以及现有性病/艾滋病知识状况等因素均影响女工对性病/艾滋病宣教服务的需求意愿。结论:在性与生殖健康宣教服务中加强学校教育阶段的性教育和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教育;对社会人群加强安全性行为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在提供宣教服务时采取个性化的适宜的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人群性病/艾滋病综合知晓率,改善她们的生殖健康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11-2013年甘肃省武威市暗娼(female sex workers,FSWs)人群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知识知晓率、高危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武威市暗娼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3年,对武威市暗娼人群进行分层抽样调查,血清学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梅毒抗体。结果 3年共完成1 200人调查,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9.8%(1 077/1 200);2011-2013年监测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是97.0%(388/400)、90.8%(363/400)、81.5%(326/400)(χ2=52.88,P<0.001)。2011-2013年,暗娼人群“最近1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93.0%(372/400)、83.0%(332/400)和75.0%(300/400)(χ2=47.61,P<0.001)。血清学监测未发现HIV阳性者,梅毒、HCV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9%(35/1 200)和2.3%(27/1 2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文化程度、娱乐场所等级、年龄、最近1年被诊断性病是影响暗娼“最近1个月每次商业行为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因素。结论 2011-2013武威市暗娼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和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有下降的趋势,武威市应将中、低档娱乐场所暗娼作为重点人群,强化艾滋病知识宣教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